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艾丽丝·门罗:“我没有一天停止写作,就像每天坚持散步”

0
分享至

据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5月13日晚,加拿大短篇小说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在安大略省的疗养院逝世,享年92岁。

艾丽丝·门罗,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全家在大萧条时期为生存而挣扎。1951年,门罗获得奖学金进入大学求学两年,随后与第一任丈夫詹姆斯·门罗搬到温哥华。当时,她形容自己是“B-级家庭主妇”。这段时间,她白天困于各种家务劳动中难以抽身,每当夜晚女儿们入睡后,门罗就开始写作。因为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她的小说大多篇幅较短。

具体的生存境遇成为门罗书写的核心主题。她的短篇小说最初在《加拿大论坛》等杂志发表,并于1968年结集出版。此后,门罗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她的主要作品包括《我年轻时的朋友》《逃离》《公开的秘密》《亲爱的生活》等。随着门罗的故事范围和复杂性不断延展,她的声誉也在提高,获得过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英国布克文学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等,并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时的颁奖词称她为“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

门罗的写作被认为是女性主义文学书写的典范。她的小说主角通常都是女性,借由女性角色的视角展现丰富而幽微的女性处境。同时,她的作品又兼具时空的广度,折射普通人生活的意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曾称她为“当代英文小说的主要作家之一”,萨尔曼·拉什迪赞许她是“形式大师”,乔纳森·弗兰岑曾直言门罗是“小说的信仰之一”。她的离世在文学界内外引发广泛关注。

2013年,门罗曾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称,她“一生都在写个人故事”。

我们选摘了一篇专访,这是一篇原刊于《巴黎评论》第137期的访谈。这篇长达两万多字的文字,已由九久读书人原文出版,收录于《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我们选择了一部分文字,虽然并不完整,但它仍旧是我们观察和倾听艾丽丝·门罗的一扇门。(导语撰写:申璐)

采写|珍妮·麦克克鲁齐 莫娜·辛普森

翻译|梁彦

从纽约到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克林顿镇没有直达的飞机。克林顿是个只有三千居民的小镇,艾丽丝·门罗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住在那里。六月的一天,我们一早从纽约的拉 甘迪亚机场起飞,到了多伦多,租了辆车,开了三个小时——公路变得越来越窄,而乡村的景色则越来越鲜明。黄昏将至的时候,我们停在了蒙罗家门口,门罗和她 的第二任丈夫格里·佛兰米林就住在这里。后院很深,有个种满奇花异草的花园。艾丽丝·门罗在厨房里做了一顿简单的晚餐,飘散着当地调料的香味儿。饭厅里从 地板到天花板都放满了书;而在其中一侧,放着一张小书桌,上面是一台旧式打字机。这就是门罗写作的地方。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作者: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译者: 马鸣谦 等,版本: 99读书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5月

尽管获得了这些可观的成功,门罗在谈到小说创作的时候,还是流露出某种敬畏和不安全感——那是你在刚开始写小说的人身上才会看到的。她全然没有某些著名作家的炫耀或者自夸,很容易让你忘掉她其实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她的风格看似简单——但那是种完美的简单,是需要花上好几年、反复打磨才能够掌握的。正如辛西娅·奥兹克曾经说的,“她是我们时代的契柯夫,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

写作是一次绝望的竞赛

问:你上大学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开始认真写作了?

答:是的。我没有机会去尝试别的什么事情,因为没有钱。我明白我只能在大学读两年,因为那时候的奖学金只够维持两年的。那是我人生的一段小假期,是段美好的时 光。大学时光是我这辈子唯一不用做家务的日子。我大学第二年结束之后立即就结婚了。我二十岁。我们搬到了温哥华。结婚是件大事——还有搬家,也是个巨大的 冒险。在加拿大境内,我们搬到了力所能及最远的地方。我们俩一个只有二十岁,另一个二十二岁。我们很快建立起了非常适当的中产阶级生活。我二十一岁时就有 了老大。我在怀孕期间一直像疯了一样写作,因为觉得有了孩子,我就再也不能写作了。每次我怀孕都刺激着我要在孩子还没有降生之前完成大部头的作品。但实际 上,我从没有完成过任何大部头的东西。

问:你有没有一个特别的时间用于写作?

答: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我的写作时间是在他们上学之后。那些年我非常努力地写作。我丈夫和我拥有一间小书店,甚至我在书店工作的那些年,我也可以在家里呆到中 午时分。我是应该在家里做家务,可我用来写作。后来,我不用每天都去书店上班了,我就写到家里人回家吃午饭,还有他们吃完午饭离开之后。大约写到下午两点 半,我很快喝上杯咖啡,开始做家务,争取在晚饭前把事情做完。


《岩石堡风景》,[加] 艾丽丝·门罗著,王芫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

问:你在她们睡午觉的时候写作?

答:是的。从下午一点到三点。我写出好多东西,不怎么好,不过,我还是挺多产的。在我写第二本书《女孩与女人的生活》的时候,我创作力非常旺盛。我要照顾四个孩 子,因为我女儿的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起住,我还要每周在书店帮两天忙。我曾经试过一直写到凌晨一点,然后第二天一早六点起床。我记得自己曾经想,这太可怕 了,我可能要死了,我会心脏病发作。我那时候大概只有三十九岁,可我却想到了这些;然后,我想,就算我死了,我也写出了那么多页的东西。

他们会明白这个故 事如何发展。那是一种绝望,绝望的竞赛。

第一次婚姻维持了二十年

问:你在这个地区以外的地方住过多少年?

答:我在1951年底结婚,然后搬到了温哥华,在那里一直住到1963年。然后,我们搬到了维多利亚市,我们在那里开了间书店,蒙罗书店。我应该是在1973年夏天搬回来的。所以,我在维多利亚只住了十年。我的第一次婚姻维持了二十年。

问:你怎么遇到格里的?

答:我在大学的时代就认识格里了。他是高年级生,而我是新生。他是二战后退伍的军人,也意味着我们之间有七岁的差距。那时候我十八岁,极度迷恋他。不过,他没有 注意到我,他那时候注意的是另外一些人。那个大学很小,所以你会认识每个人。他当时属于一个很小的团体——我们称他们波西米亚人。他们给文学杂志写诗,他 们是危险的,醉酒闹事什么的。

我觉得他和那个文学杂志社有联系。我在写第一篇故事的时候,计划的一部分就是,我可以把手稿拿给他看。然后,我们就开始聊 天,他会爱上我,事情就从那儿开始了。可我把手稿拿给他的时候,他说,约翰·卡尔恩斯是编辑,他在走廊那头儿。那是我们唯一的一次交往。


《幸福过了头》,[加] 艾丽丝·门罗著,张小意译, 译林出版社,2013年11月。

问:这是你在大学两年和他唯一的一次交往?

答:是的。不过,在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之后,我收到格里写来的一封信。他那时已经离开了大学。我呢,在两个学年之间的假期里,到餐馆做伺应。那是非常美的一封 信,通篇是关于我的小说的,是我收到的第一封粉丝来信。那就是一封纯粹的文学欣赏的信。我对那封信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激,因为我对他有更多的幻想;如果那 封信是其他任何人写来的,我的反应都会不一样。不过,那的确是一封非常可爱的信。再以后,我搬回了伦敦,在西安大略大学找到了工作,他碰巧听到了我在广播 里的声音。我在接受一个采访。我当时一定是谈到了我住在哪里,给人的印象是我又单身一人了,因为他之后就直接来看我了。

问:这已经是在二十来年之后了?

答:至少是二十多年之后了,我们那些年也没有见过面。他看上去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他直接打电话给我说,我是格里·佛兰米林。我现在在克林顿,我想着我们什么 时候能一起吃个午饭。我知道他家是在克林顿,还想着他可能回来看望父母。我那时候知道他是在渥太华工作,有人曾经告诉过我。我想,他的妻子孩子在渥太华, 而他在这里看望父母亲,想和旧相识吃个午饭。这就是我想象的情景。等到见了面我才知道,他就住在克林顿,也没有妻子和孩子什么的。我们去了教工俱乐部,一 人喝了三杯马提尼,那可是中午啊。我觉得我们都有些紧张。不过,我们很快就变得熟悉起来。我记得到了当天下午,我们就已经在谈论搬到一起住了。真是够快 的。我想我是在西安大略大学教完了那个学期的课程,就搬到克林顿镇。我们开始生活在一起,就住在他搬回来照顾母亲的那幢房子里。

我年轻的时候更加冷酷

问:你成长的社区对你的写作生涯感到高兴吗?

答:人 们知道我在这里或那里发表作品,不过,我的写作风格并不华丽。在我家乡,我的作品也不很受欢迎,性,粗话,还不大好理解——当地一份报纸曾经发表了一篇关 于我作品的社论:一种刻薄内省的人生观……其扭曲的人格表现在……这文章发表的时候,我父亲已经去世了。要是我父亲还活着,他们不会这么做的,因为镇上每 个人都非常喜欢他。他是那么受欢迎也受人尊重,大家对我的小说也保持缄默。

问:你父亲喜欢你的作品?

答:他喜欢我的作品,是的,他为我感到骄傲。他读很多的书,可他总是对阅读这事儿感到难为情。后来,在他去世前,他写过一本书,是在他去世后出版的。那是一部关于西南部内陆早期拓荒者家庭的故事,故事设定的时间就在他出生前,小说结尾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他很有作家的天份。


《你以为你是谁?》,[加] 艾丽丝·门罗著,邓若虚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3月。

问:你母亲在去世前看过你的任何作品吗?

答:我母亲不会喜欢我的东西的。我认为她不会喜欢——性和粗话。如果她还健在,为了能发表自己的作品,我会不得不和家里大吵一架,甚至断绝关系。

问:你觉得你会那么做吗?

答:我觉得会。我年轻的时候更加冷酷。我现在想到我母亲的时候,感觉很温柔,可我有这种感觉的时间并不长。我不知道如果我女儿写到我,我会有什么感觉。她们现在 的年纪,如果是个作家的话,该是出版处女作的时候了,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成为你孩子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这种经历一定让人感到恐怖。有些人的评论很草率, 这会伤害到其他人。比如有篇关于我的小说评论说,哦,她父亲是个邋遢的养狐狸的农夫,像这样一些句子,映射我家里的贫穷。一位女性主义作家解读说,在《女孩和女人的生活》里的“我父亲”是完全自传性的。她把我变成一个有悲惨的成长背景的人,因为我有个“不负责任的父亲”。这还是加拿大大学某位学者的言论, 我真是太生气了,甚至想法要起诉她。我非常愤怒,不知道怎么去处理。

我觉得,她怎么写对我来说没什么,我已经取得了那么多成功,但对我父亲不公平,他只不 过是我父亲而已。他现在已经去世了。难道因为我写的小说,他以后就该被认为是个“没有责任感的父亲”?后来,我意识到,这位学者代表着年轻的一代,他们生 活在完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他们生活在一个福利社会,享受全面的医疗保险。他们无法想象一些事情,比如一场疾病能给家庭带来怎样毁灭性的打击。他们从未经 历过任何真正的财政困难。看到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们想到的是,那是一种选择。我小时候,房子里没有洗手间,这个太令年轻人震惊了,真邋遢。事实上,他们想 到的也许不是邋遢,而是:这太有趣了。

停止写作会让我惊慌

问:我们还没有问到你每天的写作习惯。你一星期实际上写作几天?

答:我 每天早上都写,一星期七天。一般我从早上八点钟开始,上午十一点左右结束。剩下的时间我就做其他的一些事情。除非我正在对作品做最后的润色或什么的,那我 会希望持续工作一整天,中间只稍稍休息一下。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页数有个定量,我强迫自己完成。这和年龄增长有关。人们变得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我对自己 每天走多远的路程也有规定。


问:你每天走多远?

答:我每天走五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一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我留意到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父亲身上。你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问:你用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了一个故事,你会休息一阵子吗?

答:我几乎是马上就开始下一个故事的写作。以前,我有孩子还有好多其他事情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不过,到了现在,有可能停止写作这个想法让我有点惊慌——就好像 我一旦停下来,我可能会永远停止写作。我脑子里可是储存了一堆的故事。不过,写作不仅需要你有个故事,也不仅仅是技能或是技巧,还需要有写作的激情和对自 己所写的东西的信念,没有它,我无法写下去。

我曾经有过全然不知疲倦写作的日子,永远有激情和信念。但现在,我有了些小小的变化,有时候会想到,如果失去它,感觉会怎样,可我甚至无法描述它究竟是什 么。我觉得,对于一个故事究竟如何,它是活生生的。它甚至与这篇故事成功与否没有太大关系。上了年纪以后,在某种程度上,你的兴致有可能被耗尽了,你无法 预见这一点。它甚至在一些曾经对生活充满兴致和责任的人身上也会出现,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你在旅行的时候,可以从许多人的脸上看到这一点——比如,餐馆 里的中年人,或者像我这样在中年的尾巴上,步入老年的人。你能看到这一点,或是感觉到它,像只蜗牛,那种眼神里的讪笑。那种感觉就是,某种程度上,人对事 情作出反应的能力被关闭了。我现在更加意识到,所有事情都会有失去的可能,包括以前填满你生活的主要内容。或许,应该坚持下去,做些什么来避免它发生。某 些原因导致一篇故事失败——我说的不是这个。故事失败了,但是你对于写这个故事的重要性没有失去信心。这可能才是危险所在。这可能是一头野兽,藏身于老年 人心理的最深处——你对于值得做的事情也失去了感觉。

本文为独家内容。采写:珍妮·麦克克鲁齐 莫娜·辛普森;翻译:梁彦;编辑:走走;校对:刘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广告。




即刻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们讨论过把工厂迁出台湾…”

“我们讨论过把工厂迁出台湾…”

观察者网
2024-06-05 10:13:03
笑不活了,被制裁后的俄罗斯超市全是中国货!中粮:这一波稳赢!

笑不活了,被制裁后的俄罗斯超市全是中国货!中粮:这一波稳赢!

新动察
2024-06-04 20:10:35
山姆你这是为了防止别人偷吃吗?

山姆你这是为了防止别人偷吃吗?

悠闲葡萄
2024-06-05 16:44:31
中美会谈后,不到48小时,中对台军的称呼变了,最后送出8个字!

中美会谈后,不到48小时,中对台军的称呼变了,最后送出8个字!

文雅笔墨
2024-06-04 08:53:55
山西沁县政协主席郭建宇被刺身亡 犯罪嫌疑人据称系离异独居,已被警方抓获

山西沁县政协主席郭建宇被刺身亡 犯罪嫌疑人据称系离异独居,已被警方抓获

红星新闻
2024-06-05 17:11:19
伊朗一出事,中东就变天,美国沙特历史性协议将成,以色列没得选

伊朗一出事,中东就变天,美国沙特历史性协议将成,以色列没得选

知鉴明史
2024-06-04 17:30:43
最新研究: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借款项已超过万亿美元

最新研究: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借款项已超过万亿美元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5 15:23:41
美27家军火商集结台湾,大量军火援台?大陆海空布局,张网以待

美27家军火商集结台湾,大量军火援台?大陆海空布局,张网以待

王子看台海
2024-06-05 14:02:10
山西:公职人员被杀害,凶手曝光,死者身份流出,一个月前曾露面

山西:公职人员被杀害,凶手曝光,死者身份流出,一个月前曾露面

温柔看世界
2024-06-05 15:22:33
台州2驴友溺亡 女子身份被扒!生前照片曝光 揭露出游前更多内情

台州2驴友溺亡 女子身份被扒!生前照片曝光 揭露出游前更多内情

三农老历
2024-06-05 13:59:40
理想汽车裁员切到“大动脉”?员工:好久没见过下午六点的天空!

理想汽车裁员切到“大动脉”?员工:好久没见过下午六点的天空!

火山诗话
2024-06-05 05:51:37
意大利滑雪名将与女友坠崖身亡,被发现时两人绑在一起

意大利滑雪名将与女友坠崖身亡,被发现时两人绑在一起

红星新闻
2024-06-05 10:24:06
汪文斌将履新,华春莹、陆慷、耿爽等外交部发言人均已任要职

汪文斌将履新,华春莹、陆慷、耿爽等外交部发言人均已任要职

极目新闻
2024-06-05 11:42:54
有小学老师自曝工资已停发:不只自己,全区几十所小学工资全部停发

有小学老师自曝工资已停发:不只自己,全区几十所小学工资全部停发

西游日记
2024-06-05 09:39:51
三年前立志“拱城里白菜”的衡中考生,被自己打脸了

三年前立志“拱城里白菜”的衡中考生,被自己打脸了

独角鲸工作坊
2024-06-05 15:30:46
广州一地政府出手,收购2万平方米商品房!开发商:欢迎成本价收购,现在售价已低于成本价

广州一地政府出手,收购2万平方米商品房!开发商:欢迎成本价收购,现在售价已低于成本价

鲁中晨报
2024-06-04 17:47:04
北青:3名无缘中、泰比赛的球员大概率是鲍亚雄、艾克森、谢维军

北青:3名无缘中、泰比赛的球员大概率是鲍亚雄、艾克森、谢维军

直播吧
2024-06-05 12:44:19
又一办公室不雅行为!摄像头忘关视频被曝光,女子身份引热议

又一办公室不雅行为!摄像头忘关视频被曝光,女子身份引热议

影孖看世界
2024-06-04 23:13:52
常德野生动物世界一条鳄鱼嘴里爬满虫,园方称是水蛭已治疗

常德野生动物世界一条鳄鱼嘴里爬满虫,园方称是水蛭已治疗

上游新闻
2024-06-05 12:22:05
72岁肿瘤专家抗癌一年离世,临终前2个后悔,值得每个人引以为戒

72岁肿瘤专家抗癌一年离世,临终前2个后悔,值得每个人引以为戒

华人星光
2024-06-04 17:33:14
2024-06-05 19:20:49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
最专业的书评,最权威的文化
11071文章数 2099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菲总统在"香会"批中国言辞激烈 上演"气到说不出话"

头条要闻

菲总统在"香会"批中国言辞激烈 上演"气到说不出话"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数码
旅游
艺术
游戏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技嘉推出4款高端X870E主板:AMD锐龙9000系列最佳搭档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传闻:任天堂新直面会将于6月11日举行

军事要闻

乌方:俄乌冲突升级 所有“红线”不复存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