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是时候来一场纵贯千年、横跨南北的“运河文化巡游”了!

0
分享至

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此,这条“活着的文化遗产走廊”,掀开了生命的全新篇章。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这十年间,融入新时代的古运河,不仅成为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所向往、所好奇、所关心的地方,而且在沿线两岸,长出了越来越多的新风景,上演着越来越多的新故事。大家是否想要知道,在申遗成功十年后的今天,大运河在大众的生活里,正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5月24日起每周五晚20:30,由江苏卫视重磅打造的沉浸式文化探索节目《启航!大运河》,将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智慧与雅趣的缤纷碰撞中,开启一场纵贯千年、横跨南北的“运河文化巡游”,将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在观众的眼前徐徐展开。

这是一个“高端文化局”

名家当“导游”,让运河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

2500多年来,它延绵不绝,沟通南北,贯联古今,和万里长城共同在中华大地写下顶天立地的“人”字,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紧密结合大众需求,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风彩,是江苏卫视创制《启航!大运河》的题中之义。

为此,节目精心组了个“高端文化局”,特别邀请到单霁翔、西川、梁周洋、张谨、张鹏等多位名家。他们将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以历史、文学、经济、社会、建筑、艺术等多元视角解读大运河,帮助观众以更有趣、亲切、快速的方式,走近大运河。同时,现身节目的每位嘉宾,各自携有不同类型的大运河情愫,这必将唤起不同观众的内心共鸣。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是《启航!大运河》的“灵魂人物”。作为中国大运河整体保护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单霁翔对大运河观察了很多年,也行走了很多年。不仅如此,他在故宫博物院担任“看门人”的多年间,一次次追溯着他所看护的“紫禁城”是如何从大运河上“漂”过来的,并写下了《大运河漂来紫禁城》等名作。此次重走大运河,单霁翔不仅想要把满腹的运河故事讲给观众,也希望把更多新的发现,融入相关著作。

因为江苏卫视爆款文化节目《我在岛屿读书》,许多电视观众熟悉并喜欢上了“行走的诗人”西川。这次,他将继续陪伴观众开启诗意视角,“运河不光是风景,它可以让你展开对中国大地的无限想象的。我知道我一定能做的,就是看到水的时候背首诗,背给运河听,背给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听。”

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梁周洋,是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与林徽因女士的曾孙女。她环游过六大洲、75个国家,充分领略了西方建筑的特色。节目中,她将用独特的东西交融的建筑视角,以及细腻的女性视角,解读大运河如何孕育出一座座辐射着生命热力的城市。

作为大运河申遗文本总撰稿人和管理规划编制总负责人,张谨曾带领团队脚勘步量,上下求索,追寻大运河的脉络。在她看来,申遗成功后中国大运河折射的活力和创造力,更加值得深入挖掘。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同样对大运河文化如数家珍,“我家在陕西,距大运河很遥远。生活在内陆的年轻人,可能和大运河的情感链接不那么足,我希望通过《启航!大运河》,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认识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魅力。”



他们在沿着运河一路游历的过程中,还将遇见众多的文化遗产保护者,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等等,每一场交流,都将让观众收获“聆听的盛宴”。

这是一次“深度文化游”

全景视角,走进“平凡地活着”的世界遗产

提起“大运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京杭大运河。事实上,中国大运河的外延和内涵,比大家以为的,可能要宽广得多。

中国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挖的邗沟,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大部分组成,全长3200千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六个省两个直辖市,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中国大运河项目在申遗过程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搞清了大运河到底是什么,因为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河南、安徽、河北的很多段落基本看不到了,考古专家们用庞大而艰辛的努力,“整理”出了它曾经的风采。



首期节目中,张谨分享了两段申遗往事,如今听来,令人不禁热泪盈眶:一个故事,是一位法国的老专家前来扬州考察时,人站在大桥上,当看到千吨级以上的船只在运河上列队而来,震撼至极,激动地大喊“我没有看见过活的运河呀”“这是活的遗产啊”;一个故事,是2014年申遗成功后,运河沿线的老百姓,纷纷到当地的世界遗产界桩处打卡、拍照,大家惊呼“从来不知道我们家门口还有世界遗产!”

正如张谨所感慨的:“在这之前,大家认为名山大川、宫殿庙宇才能成为世界遗产,但大运河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世界遗产,它就是房前屋后,水乡人家。”



在单霁翔看来,中国大运河,解开了文物保护者们长期以来关于“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的困惑,“通过大运河,我感觉到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什么是目的呢?就是两个字:传承。我们祖先创造的流淌了2500多年的运河,在我们的手中继续活着,再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才是真正的遗产。”



今天,这条活着的大运河,如何温柔地滋养我们的物质与精神?《启航!大运河》除了从历史视角普及大运河文化外,还将从美食、文学、水利等角度,潜入生活肌理,向观众呈现大运河上愈发沸腾的烟火气。

嘉宾们除了亲历大运河上的往来繁华,还将在沿线城市开启“city walk”,感受市井热闹,以文促旅,带动很多人亲自前往运河沿线,感受千年不息的生活脉动。

这是一场“科技文化秀”

借助全新AI技术,触摸运河过去与未来

如何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诠释好“大运河”这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主题?《启航!大运河》在嘉宾甄选、叙事视角、内容结构上精益求精的同时,还将发挥江苏卫视深厚的技术创新实力,用让人大开眼界的“科技文化秀”,带观众穿梭于中国大运河的过去与未来。

此前的发布会上,不少观众已经一睹了《启航!大运河》匠心独运的视听创新:借助AI和现实增强等技术,创作团队对自然风光、历史文物、非遗文化等进行了数字化的复原及呈现,使静态意象成为了可亲可感、可游可赏的活态景观。



首期节目中,就有多个不容错过的场面。例如,嘉宾们在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一览旖旎风光时,节目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展现大运河的未来景象,更现代的场馆、更先进的船只……令人获得一种“未来已来”的神奇体验。再如,张鹏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给小朋友们讲解历史时,节目辅以CG动画,将“张巡守睢阳”的故事生动呈现了出来。



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是为每一个走进其中的人,构筑一道链接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某种程度上,这也代表了《启航!大运河》的愿景。为了用新技术、新形态、新模式将传统文化更轻巧地传递给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启航!大运河》还将特别打造一个“云上博物馆”,嘉宾们在沿途搜集的照片、视频等一手信息,都将融入其中,帮助大家用更多方式感受大运河的细枝末节。

你眼中的中国大运河,是什么样子的?你想领略她的更多风采吗?5月24日起,江苏卫视《启航!大运河》邀你启航这场运河文化巡游之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细节披露:中美防长谈了什么

细节披露:中美防长谈了什么

齐鲁壹点
2024-06-01 21:16:37
三年战争,打出一个军事强国,乌克兰如今的军力足以跻身世界前5

三年战争,打出一个军事强国,乌克兰如今的军力足以跻身世界前5

史政先锋
2024-06-02 19:22:00
哈佛开除,港大怒了,保录圈的黑幕终于被掀了

哈佛开除,港大怒了,保录圈的黑幕终于被掀了

INSIGHT视界
2024-05-31 22:32:26
6月2俄乌:西方武器袭击俄领土,海王星猛炸,15国承诺270亿援乌

6月2俄乌:西方武器袭击俄领土,海王星猛炸,15国承诺270亿援乌

山河路口
2024-06-02 14:27:47
若孤立我们的趋势不变,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麻烦

若孤立我们的趋势不变,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麻烦

罗sir职话
2024-06-02 11:51:25
黄仁勋访台言论踩红线,称台湾为“国家”,据称与赖清德愿景相同

黄仁勋访台言论踩红线,称台湾为“国家”,据称与赖清德愿景相同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1 21:27:37
卖掉油车,换了电车,如今开了2年多,终于明白网上说的都是真的

卖掉油车,换了电车,如今开了2年多,终于明白网上说的都是真的

西山来客
2024-05-21 15:35:42
4-2!失误葬送努力,陈梦止步四强,孙颖莎复仇,决战海产德比战

4-2!失误葬送努力,陈梦止步四强,孙颖莎复仇,决战海产德比战

钉钉陌上花开
2024-06-02 21:25:57
新闻联播都快看不懂了,里面多出了很多让人困惑的新词汇

新闻联播都快看不懂了,里面多出了很多让人困惑的新词汇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2 21:35:27
不满雪藏朱婷!名记3个“为啥”质问蔡斌:临场用人出于何种目的

不满雪藏朱婷!名记3个“为啥”质问蔡斌:临场用人出于何种目的

我爱英超
2024-06-02 21:44:11
广大烟民撑起上海税收,2亿的烟叶撬动了400多亿的税收收入

广大烟民撑起上海税收,2亿的烟叶撬动了400多亿的税收收入

爆角追踪
2024-06-02 15:55:49
“功”是什么意思?又被翻译带歪了,直到看到 Work 我才恍然大悟

“功”是什么意思?又被翻译带歪了,直到看到 Work 我才恍然大悟

CAD画家
2024-06-02 07:00:02
年少不懂陈独秀,如今方知真名士

年少不懂陈独秀,如今方知真名士

诗词中国
2024-06-01 18:53:54
乌军摧毁俄军在别尔哥罗德的导弹发射器,两天不到,形势开始逆转

乌军摧毁俄军在别尔哥罗德的导弹发射器,两天不到,形势开始逆转

山河路口
2024-06-02 20:21:22
网友建议办泼水节,重庆文旅委:具有典型地域特色,不宜复制

网友建议办泼水节,重庆文旅委:具有典型地域特色,不宜复制

澎湃新闻
2024-06-02 14:28:26
泽总上演“纵横四海”大戏,乌克兰形势一片大好

泽总上演“纵横四海”大戏,乌克兰形势一片大好

近距离
2024-06-02 14:53:58
第一批小米车主:我给雷军这些建议

第一批小米车主:我给雷军这些建议

中国企业家杂志
2024-06-02 12:23:21
浙江“八十万”绿帽门!“娇妻”交往十多个男友,未婚夫也不无辜

浙江“八十万”绿帽门!“娇妻”交往十多个男友,未婚夫也不无辜

北国向锡安
2024-05-30 08:44:14
瓮中捉鳖,赖清德听到了吗?丨湾区望海峡

瓮中捉鳖,赖清德听到了吗?丨湾区望海峡

直新闻
2024-06-02 21:59:39
法媒:中国的态度非常强硬,中国对美国的批评非常严厉

法媒:中国的态度非常强硬,中国对美国的批评非常严厉

杂谈天下式
2024-06-02 00:10:52
2024-06-03 02:44:49
金牌舆情官
金牌舆情官
娱乐圈的舆情官
4020文章数 99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体育要闻

从0-1到2-1!石宇奇绝地反击逆转队友李诗沣,豪夺赛季第3冠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黄仁勋:2026年将推下代GPU架构平台Rubin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健康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中国互联网30年!一篇文章就给整明白!!!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涂山“红红”现身戛纳?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