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在家乡沉寂54年,晚年遇重大不幸,无奈公开:我是毛主席警卫员

0
分享至

他隐姓埋名54年在家乡务农种地,当一个老农民;

他在家乡沉寂54年,从不向组织开口求帮助;

可最终还是他还是没能忍住向县武装部报告,揭开了心中50多年的秘密:我是毛主席的警卫员。

如果不是家庭遭遇特别重大的变故,他或许将把这个秘密永远留在心里。

他就是当了毛主席5年的贴身警卫员、曾是中央警卫团出名的神枪手奉孝同。


奉孝同

其实从毛主席身边返回家乡,几十年来,奉孝同是绝口不提自己的身份的,他也绝不是随便向组织伸手的人。

1927年出生于湖南娄底市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的奉孝同,从小就接触到了红军,当时红二军团在长征时经过了此地,亲眼见证了红军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与其他部队不一样,就立志长大后也要参军。

23岁时,奉孝同如愿了,当时正赶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参军远赴朝鲜战场,跟“联合国军”打了三年。1953年胜利回国后,由于其过硬的军事素质被选进中央警卫团一中队,专门贴身保卫毛主席。


建国后,毛主席一直住在中南海瀛台之北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奉孝同就在后门守卫,经常跟毛主席聊天、吃饭,有很深的感情,直到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回老家,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在给毛主席站岗的五年时间里,奉孝同不敢疏忽,不仅做好专职保卫,还积极强化自己的军事技能,追求先进,先后被评为“执勤能手”、“技术能手”、“一级射手”等荣誉称号,是中央警卫团很出名的神枪手。

回到湖南老家,奉孝同丝毫没有提及自己是毛主席警卫员的经历,甚至也没提志愿军经历,乡亲们以为他仅仅是当了五年兵的老战士,在家的生活过得相当艰苦。

尤其是在1960年全国大饥荒时代,这位钢铁般的汉子,吃的都没了,也没米下锅了,一家人咽糠粑吃野菜填肚子,丝毫不向组织开口,这种艰苦生活,一直持续到1985年才稍微缓解。


为了省去买米买菜的开支,奉孝同几十年来一直下田劳作,种了3亩稻田、4亩红薯和3亩玉米,实现自给自足。

可厄运还是降临了……

奉孝同王欢云夫妻俩共育有3个女儿,分别是奉庆玲、奉美玲、奉福玲。奉福玲16岁时被骗走死在海南,因没有路费没能见上孩子最后一面;奉美玲远嫁外地,一年回一次。奉庆玲因患怪病离异,带着孩子回到娘家与父母相依为命。

万万没想到,奉庆玲回娘家不久,自己的儿子也意外去世了。被奉孝同王欢云夫妻俩视为养老希望的大女儿奉庆龄,一次,在自家山里发现偷树贼,又被贼人打成重伤,医生说,不可根治,只可控制,医药费每天300元左右。


一下子这么多的费用,连他们自己生活都有困难,让他们哪里负担得起医药费呢?但如果不拿出钱,女儿很可能就会离他们而去。2012年,奉孝同为了救女儿,无奈之下,向新化县武装部递交了求助报告,并写上了:“我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以此希望能引起上级重视。

这还没完,女儿的病还没治好,老伴王欢云却又突发脑溢血,家庭接连变故,让奉孝同老英雄承受了巨大压力。


令人欣慰的是,奉孝同的身份经过媒体曝光后,不仅揭开了奉孝同埋藏在心里54年的秘密,当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老英雄一家,为他的亲人积极治疗,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时任县委书记胡忠威亲自委托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看望他时,奉孝同说出了心中许久的三个愿望:“希望女儿的病能治好;去韶山,到毛主席家里看看;去北京,看看毛主席遗容。”

最终,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奉孝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奉孝同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奉孝同在毛主席家乡湖南湘潭韶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玲生活日记呀
金玲生活日记呀
爱生活,爱下厨,爱分享一日三餐家常菜??
98文章数 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生744分考上清华获校长接见 如今已是清华博士生

头条要闻

男生744分考上清华获校长接见 如今已是清华博士生

体育要闻

她拯救了WNBA,却为何被疯狂针对?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亲子
艺术
本地

《暗喻幻想》PC配置需求公开:最低GTX750即可运行

奔四奔五的中年女人,夏天少穿“花裙、廉价裙”,否则显油腻

亲子要闻

孩子罕见菱形并指,手术后手指能变直吗?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