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金融监管总局:取消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数量限制;证监会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瑞丰达“跑路”丨大资管一周情报

0
分享至

21世纪资管研究院 吴霜,实习生蔡怡楠 综合整理

一、监管和政策

1、金融监管总局:取消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数量限制

5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取消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数量限制。明确商业银行代理互联网保险业务、电话销售保险业务和其他保险业务,各级分支行及网点均不限制合作保险公司数量。二是明确双方合作层级。要求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开展合作,原则上应当由双方法人机构签订书面委托代理协议。确需由一级分支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的,该一级分支机构应当事先获得其法人机构的书面授权。三是明确银行代理业务佣金标准。要求委托代理协议约定的佣金率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法人机构产品备案的佣金水平。

2、证监会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

证监会5月10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新规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次修订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要求上市证券公司,以更鲜明的人民立场、更先进的发展理念、更严格的合规风控和更加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努力回归本源、做优做强,切实担负起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作用。证监会表示,将持续加强证券公司日常监管,强化执法问责,督促上市证券公司将《规定》的一系列新要求落实到位,并将实践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向全行业辐射,促进证券行业机构高质量发展。

3、央行等四部门:分阶段逐步扩大我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推动环境要素市场建设,分阶段逐步扩大我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利用好生态环境有关机构和单位的专业性优势,强化在碳核算、第三方评估认证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发挥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助力碳市场建设。加强政银企三方融资对接,建立服务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项目联合推介机制。

4、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

《指引》对私募投向雪球结构衍生品进行了规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上一年度日均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万元,或者连续60个交易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万元情形的,应当停止申购并在5个工作日内向投资者披露。国信证券认为,《指引》落地后,短期内券商PB(主经纪商)业务将会受冲击,但第一梯队券商的地位将会更为夯实。这或利好资本实力雄厚、机构业务发力、产品募集能力强的券商。

5、横琴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正式实施,探路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5月6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总体按“一线放开、二线按照跨境管理、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原则进行管理。记者采访了多家合作区的银行机构和企业,了解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上线运行首日情况。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作为推进创新跨境金融管理新举措,结合合作区的战略定位,聚焦服务实体企业,推动民生金融互联互通,在合作区探索实现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助力琴澳一体化融合发展。此外,在合作区内探索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将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6、金融监管总局:鼓励资管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养老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投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引导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聚焦主业、规范发展。鼓励信托公司培育发展养老信托、绿色信托、知识产权信托等业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充分发挥不良资产盘活处置专业优势,为企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提供专业金融服务。突出消费金融公司特色化服务功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助力制造业企业扩大销售、盘活设备资产,发展新能源船舶、新能源汽车等绿色租赁。支持财务公司参与能源行业、汽车行业等绿色减碳项目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绿色金融专项债。鼓励资管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养老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投资。

7、中证协修订完善《两部规范》,优化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业务范围

5月10日,中证协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和《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及适用意见。明确另类子公司应当按照证监会及交易所相关规定开展跟投业务;明确另类子公司可以投资大宗商品、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投资品种,同时要求证券公司应当做好业务划分,切实避免同业竞争、利益冲突及利益输送。

二、行业和机构

人事变动:

-5月8日,瑞银证券公开表示,经公司管理委员会批准,瑞银证券任命谌戈担任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自2024年4月29日起生效。谌戈2010年10月加入瑞银集团香港,2015年10月调任瑞银证券,负责亚洲中小盘研究。2019年10月加入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2022年10月起担任中国区消费、医疗和房地产行业主管。

-5月8日,北京银行公告显示,该行原副行长韩旭因工作调动,向董事会提交辞呈,辞去其所担任的北京银行副行长职务。韩旭的辞任已自辞呈送达北京银行董事会之日起生效。据悉,韩旭已赴北京市委金融办任职。就在5月8日同日,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官网也正式对外公示了韩旭的任职信息。据其披露,韩旭已担任北京市委金融办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职务。

-5月8日,招商银行公告,王云桂先生因到龄退休原因,向本公司董事会提请辞去副行长职务。王云桂先生的辞任自2024年5月8日起生效。

-5月7日,光大证券公告,因工作调整原因,王忠先生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

-5月7日,国金证券公告,因个人身体原因,任鹏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及其他相关管理职务。截至公告披露日,任鹏不持有公司股份。

-5月7日,高盛集团5月7日宣布,Rob Kaplan将重新加入该公司,担任高盛副董事长。Rob Kaplan曾任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

-5月7日,上海保险交易所迎来新董事长,由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哲出任。

- 5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投诉调解中心筹备组组长任春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北京市通州区监委监察调查。

中收、渠道保费下滑,银行险企“双向奔赴”换频。5月10日,今年以来,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影响持续显现。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受代理保险业务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多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出现下滑。险企销售端数据也受到了影响。业内消息显示,多家险企今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缩水。业内人士认为,“报行合一”后,收入规模数据缩减,短期难以避免,这需要经历一个阵痛期。阵痛之后,行业会逐步纠偏并回归正轨,银行和险企的“双向奔赴”关系还在,只是需要进行一场重构,帮助保险行业将负债端成本降下来,将银保合作的质量提上去。 (中证报)

银行负债端成本管控提速,下半年息差企稳在望。5月10日,今年一季度,不少银行业金融机构遭遇营收、净利双降,究其缘由,净息差下行仍是主要盈利拖累项。不过,从国有大行数据看,净息差下行趋势事实上已有所放缓,同时,今年一季度的利息支出增速也明显趋缓。这背后,是银行对负债端成本的管控加速。近期,多家银行密集公告称,将停止/终止相关智能通知存款存量业务。业内认为,此轮密集调整既是合规需要,也是银行调降成本的重要举措。展望后续,影响息差变化的核心因素,仍在于资产端利率水平的变化,不过,当前负债端成本对息差的缓释成效逐步显现,未来银行业息差水平有望逐步企稳。 (证券时报)

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迎优化。5月10日,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再迎新规定。记者5月9日获悉,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商业银行代理互联网保险业务、电话销售保险业务和其他保险业务,各级分支行及网点均不限制合作保险公司数量;保险公司应当确保在合作区域内具备线下服务能力。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对记者表示,《通知》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小保险公司。中小公司在业务量和产品丰富性上普遍不如大公司,因此除银行系之外的中小公司,在过去合作数量受限的情况下,往往不容易争取到合作银行网点。 (上证报)

继招商银行后民生银行亦下架中长期大额存单,定期存款将成各银行营销主打产品。5月10日,自招商银行下架中长期大额存单之后,近日,民生银行也下架了半年期及以上期限的大额存单。记者了解到,当前,部分银行的三年期甚至两年期大额存单均已停售。而当前仍有额度的大额存单利率相较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并无优势。在此背景下,门槛低、收益相对较高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成为各银行营销的重点。在业内专家看来,未来存款利率大概率会继续下降,预计下半年将再度迎来存款利率下调,大额存单发行利率会随存款利率逐步下移。 (证券日报)

增发含“权”产品,理财资金入市暖流涌动。5月9日,今年以来,伴随着市场回暖及政策释放鼓励信号,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发力布局权益类投资,特别是在探索含有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上更进一步,含“权”产品发行量增多。虽然多数此类产品仍是以固收类资产作为主要底层资产,但显著增加了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配置,兼具了估值稳定及收益弹性。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加大布局权益投资,可提高资产配置的多样性和投资效率,带动银行理财业务进一步创新发展,丰富产品体系,扩展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区间,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需求,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相对稳定的收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证报)

年内5500多只基金更新风险等级,以权益类产品居多。5月11日,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对比去年年末,今年以来共有5512只基金(仅统计主代码)风险等级发生变化,涉及17家基金管理人,其中有5264只产品的风险等级被调升,另外248只产品被调降。从风险等级被调升的产品来看,以权益类产品居多,混合型、股票型基金分别占比达45.3%、27.7%。从风险等级被调降的产品来看,混合型、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债券型、FOF基金分别达174只、29只、26只、14只、4只。而股票型基金仅1只,为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A。 (证券日报)

为应对大额赎回,多家基金公司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5月10日,本周,包括兴银、鹏扬、中加、平安、格林等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先后发布公告,旗下债基产品发生大额赎回,为避免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因基金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决定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在业内人士看来,本轮债市调整并无基本面利空,不改长期债市看多逻辑。投资者需关注自身的资金的风险偏好程度,对于短线资金若考虑赎回,或需警惕后续追涨买入的情况。 (中国基金报)

撕掉“低配”标签,基金投资港股热情重燃。5月9日,自2021年年中以来,公募基金持续低配港股标的,一些龙头品种也被剔出股票池。不过,在极具吸引力的估值诱惑下,近期公募基金整体提升港股仓位,一些基金从低配到大幅加仓,更有甚者直接将港股仓位打到九成。随着国际资金回流以及内资加速涌入,港股市场人气骤升,“含港”基金走出至暗时刻,基金经理南下香江的激情再度燃起。一些基金经理认为,港股这一轮上涨的支撑因素更为充分,上涨持续的周期有望更长。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王超表示,对二季度港股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认为,此次行情或是筑底后的修复式反弹,长期较为看好港股表现。 (中证报)

公募再度重仓互联网赛道,有基金跨界抢筹。5月9日,在中国经济复苏以及政策利好的加持下,互联网赛道正以新的姿态重新吸引公募资金的重仓。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广告收入强劲复苏对业绩和股价形成了有力支撑,也刺激着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重新将互联网公司纳入核心重仓股。从最近三个月的情况来看,互联网公司的股价上涨为很多基金经理贡献了超过20%的收益,这种强势甚至还吸引了部分新能源主题基金重仓入场。多位基金经理认为,今年经济的复苏和消费信心的增强将首先体现在互联网板块的再度崛起。与此同时,降本增效以及AI(人工智能)技术投入也将进一步在利润端利好互联网板块。 (证券时报)

公募基金发行回暖 ,5月份有望募集超1500亿份。5月8日,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和4月份公募基金发行份额均超1000亿份;其中,3月份发行份额更是超过1500亿份。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市场风格轮换,新基金发行呈现出回暖之势。整体来看,机构在布局方面有一定侧重,主要在于细分领域,以期更好助力投资者把握机会。进入5月份,新基金发行势头依旧火热。数据显示,5月份将有57只新基金完成募集,虽然产品数量较前一个月有所下降,但从已披露的募集目标份额来看,仍呈现走高之势。其中,有13只新基金募集目标为80亿份;57只新发基金有望完成超1500亿份募集,或将创年内新高。 (证券日报)

多家基金公司已上报薪酬方案,部分薪酬上限明显低于此前传闻。目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上报薪酬方案,已有公司获得批准。较早时间,即有招商局集团旗下公募“300万以上薪酬缓发”的传闻。业内反馈,上报的薪酬方案上限同比折扣较大,尤其是银行系公募降幅明显,远低于此前传闻。为响应监管号召,基金公司主动降薪已提上日程。自2022年以来,基金公司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要求进一步明晰。按照一般惯例,每年4月为基金公司发放年终奖时间,鉴于多数公募基金还在评估合理的薪酬水平,因此,目前延迟发放的公司不在少数。(财联社)

市场好转,自营“意外”拖累券商业绩。5月10日,今年一季度,沪深交易所日均股基成交额上涨4.8%,但券商的经纪业务净收入下降9%;沪深300指数上涨了3.10%,而券商的投资收益(合并公允价值)依然下滑超过三成。资产管理业务成为相对稳定的基本盘,营收贡献占比10%左右。首次公开发行(IPO)和再融资节奏放缓,投行业务净收入下降是没有悬念的,但为何股市好转,自营和经纪业务还会成为拖累项?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如今,仅从市场成交量和指数表现,来线性展望券商业绩表现就过于简单了,这些年尤其随着衍生品业务的发展,自营业务收入结构更加复杂,不再完全是方向性的投资。此外,经纪业务考虑“量”之外还要关注“价”,不能排除佣金费率下降的影响。除了交易端的佣金费率持续下滑之外,受新基金发行不景气的影响,代销金融产品收入也表现平平。 (证券时报)

券商做优做强动作频频,并购重组或成年内行业投资主线。5月10日,在政策鼓励证券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的背景下,行业并购重组预期不断升温,不少券商计划通过并购重组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多位分析师预计,行业并购重组将助推券商板块行情。展望券商板块的未来走势,多位分析师认为,板块并购重组概念值得关注,相关标的有望受益。东兴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刘嘉玮认为:“券商业务模式创新将为其盈利增长开启想象空间。整体上看,并购重组仍是行业今年的投资主线,更加看好头部机构在中长期创新发展和外延式并购中的投资机会。” (证券日报)

“第三方”兜底并承诺8%年收益,瑞丰达“跑路”幕后操盘手隐现。5月9日下午,瑞丰达“跑路”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台发酵。消息称,该公司老板已经跑路,多项产品无法兑付。10日上午,多名赶到现场的投资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瑞丰达产品4月份就已无法兑付。(第一财经)

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升温,保险产品“炒停售”再抬头。5月10日,“3.0%即将永久性退出历史舞台”“3.0%的储蓄险且买且珍惜”“锁定利率比赚钱更重要”——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近日,诸如此类的营销文案在保险销售圈再度流行,保险产品“炒停售”又有抬头之势。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对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预期上涨,业务人员正借此预期刺激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以获得业绩提成。保险消费者须警惕“炒停售”行为,尤其是,业务人员将预定利率说成年化复利投资收益率的误导性宣传。 (上证报)

保险资管行业马太效应明显,九家公司净利润占比超八成。5月7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显示,截至目前,除个别保险资管公司暂未披露2023年年报之外,已有33家保险资管公司披露2023年年报。据统计,有可比口径的32家保险资管公司2023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9.57亿元,实现净利润153.18亿元,均较2022年末实现正增长。整体来看,行业马太效应较为明显,有三家公司净利润超过20亿元,另有六家公司净利润超过5亿元,九家公司的净利润占行业净利润的80%以上。保险资管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变动也较为分化,四家公司净利润翻倍,但也有多家公司净利润下滑超过20%。 (中证报)

51家信托公司披露2023年度业绩报告,房地产信托资金规模持续压降。5月7日,截至5月6日,已有51家信托公司披露2023年度业绩报告。其中有28家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资产规模超百亿元。整体来看,目前绝大多数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资产正处在持续压降过程中,有40家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资产占公司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低于10%。根据信托业协会此前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规模为1.02万亿元,同比减少2596.77亿元,降幅20.28%;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规模占受托资产规模总量的4.51%。这表明传统房地产信托业务作为信托主营业态的时代已告终结。 (证券日报)

三、市场和数据

国家统计局:4月份CPI同比上涨0.3%,环比由降转涨,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4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6%;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上涨0.1%,上月为下降1.0%。从同比看,CPI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今年前4个月中国社融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4万亿元。央行5月11日表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44万亿元,同比少增1.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213亿元,同比多增926亿元。

股票市场:三大股指均收涨,沪指累涨1.6%,连涨4周;深成指涨1.5%,创业板指涨1.06%。从大盘表现来看,沪指节后第一天高开高走,后面几天高位震荡站上3150点,表明当前市场情绪有比较明显的提振。市场情绪的提振,和政治局会议、新国九条后政策较快跟进有关,包括地产取消限购、港股通红利税减免、IPO即将重启等,市场信心有所增强。(格林基金)

债券市场:受政府债供给预期变化影响,本周利率债收益率先下后上。截至5月10日收盘,1Y、5Y、10Y国债分别报收1.7%、2.13%、2.31%,分别较上周收盘变动1BP、-2BP、1BP;1Y、5Y、10Y国开债分别报收1.9%、2.18%、2.39%,分别较上周收盘变动1BP、0BP、-1BP。美国方面,收益率下行为主。截至2024年5月9日,美国国债1年期收益率为5.12%,10年期收益率为4.45%,中美国债1年期的利差为340BP,10年期的利差为213BP。(同量基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147203文章数 7401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