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看什么都像人脸,我是不是生病了?

0
分享至

请想象以下情境。

假设你是个原始部落的矫健猎手。在一次打猎中,你因追逐一头野鹿而与其他人走散。你追逐了很久很久,终于在黄昏的微光中制服了这头猎物。虽然疲惫,但你内心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这么棒的战利品可以让你在同伴那里赢得尊敬,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吃好几顿。但是扛着这头鹿回去的路途却非常漫长,幸好月光还算明亮,你能辨认出回去的路。


你还要提防潜在的危险,因为你知道隔壁部族有几个让人讨厌的家伙,喜欢抢夺猎物,你还有过被合伙打劫的经历,痛苦而屈辱。走的同时,你四处张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突然!你脚步一顿,惊出些许冷汗,前边那棵树的中间,在月光下的映照下仿佛一张人脸


图自网络

不,好像只是树上的小疙瘩。这次惊吓让你更加谨慎了起来。你谨慎地打量了下四周环境。等等!那边那棵树上真的有个人!应该是在睡觉!仔细确认了周围环境后,你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不要吵醒他,你心里想着,愿我能平安地把猎物带回家。

想象之下让人觉得有点魂飞魄荡。在这危险四伏的世界里,迅速地检测到面孔并提取出其中的信息,是如此地重要!实际上人类在这方面正拥有非常强的能力。大多数人能在100ms内将面孔从其他物体中分离出来,而仅用200ms就能区分出熟悉的面孔与陌生人的面孔[1]。这种快速识别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可能有的同学要说了,这个大脑还是不行啊!怎么还会识别错呢?这正是我们今天关心的事情,人们似乎很容易从没有生命的图案中识别出面孔

比如下图,著名的火星上的 “人脸”


照片由美国“海盗一号”探测器拍摄于1976年

其中地表上出现的“硕大人头“引起轩然大波,激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想象,比如火星上曾存在高度发达的文明……当然,更高清的图像打破了种种猜测:


这里不过是一座石山

这个著名的例子之外,还有很多生活中的例子:


生活中常见的面孔图案 | 图自[1]

很容易可以举出很多很多例子:


打火机表示很哇塞 | 图源网络


黄瓜也表示很赞 | 图源网络


井盖表示无所谓了 | 图自[6]


扫把:看我干嘛?| 图自[6]


连矿泉水瓶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 图自网络

除去这些颜色丰富的图案,简单的符号也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最著名的当属颜文字:


生动形象的颜文字 | 图自[5]

似乎,只要有三个点,我们就能想象出一个特定表情的人脸?!一旦发现这一点,怎么感觉周围的各种东西都在用各式的眼神看自己……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有过这样的感受,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遇到的,是名为“面孔空想性错视”的有趣现象。现在我们可以来谈一谈,为什么人会错误识别呢?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快速地识别其他个体的信息,比如年龄、种族等身份信息,情绪、关注点等心理状态信息。而对面孔的识别和加工,则是获取这些信息的有效途径。如果对现代人来说这些识别是非常重要,对于祖先而言就是关乎生死了:在丛林中快速识别出猎物、快速识别出老虎等大型食肉动物,对于生存至关重要。

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必须对面孔敏感!即使这种敏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误判,但这些误判一般不会带来很坏的后果。而没能识别出来带来的后果才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认为,这种高敏感性带来的收益,远大于误判带来的代价[7]!。宁“杀错”,不放过!

面孔空想性错视的特性

进一步我们要问,这种错视是如何触发的?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有趣的是,这种错视有很多好玩儿的特性,在心理学、神经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索[1]。

大家对什么样的图案会引发这种错视进行了大量研究。容易想到,这种判断作为大脑的活动,我们便可以通过相关区域脑电信号的测量等手段将其量化来研究,极大地排除干扰因素。识别面孔的核心区域包括梭状回、枕下回和颞上沟。有没有信号来特异性地标志这种错视呢?幸运的是,这个信号是存在的[9],被称作N170,是在刺激呈现后170ms左右呈现的一种出现在枕颞区的一种脑电负成分,通常被认为反映了大脑对面孔结构的编码!有这样一个特异性信号在,问题和研究手段也就明确得多。

提取信息的整体性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只要有三个点就很容易想象成面孔。影响是否触发面孔空想性错视的首要因素,正是图案本身的清晰度,以及与真实面孔的结构相似度。严格的实验研究发现[8],沿中轴线对称的图案更容易被检测出面孔。图案中若出现与周围亮度差异比较大且左右对称的点时,有很大可能被视为眼睛。也即,整体的类面孔结构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

如果这种结构被扭曲乃至倒置,则N170成分大都与看见普通图案无差异。一个著名的例子是Arcimboldo风格图:


Arcimboldo风格图

这样呈现时更难被识别为面孔,看起来仅是一堆水果。


Arcimboldo风格图

反过来呈现就容易被特异性识别,触发面孔特异性成分N170。也即倒置将会破坏大脑所熟悉的面孔整体结构

自上而下影响

当然啦!大家很快可能会发现,如果带着“这里有一张面孔”的心理预设或者说先验条件去看图片,当然会更容易看出面孔。也即自上而下的期待与想象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当被试被告知图片中有一半存在面孔时,即使是随机的噪音图片,被试也会将一部分识别为存在面孔。


汉字被当作面孔文字双关字来研究自上而下的影响 | 图自[10]

研究发现,面孔启动条件下,双关图更容易识别为面孔,而文字启动条件下,双关图更多被识别为文字。再举一个例子:


藏着很多人脸的眼力图 | 图自网络

如果不告诉你上图中藏着很多人脸,我们第一眼看上去可能注意不到。如果告诉你上图中足足有13张面孔,那我们可能一下子看出很多。这样的图网络上还有很多。

情绪影响

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难以一一列举。值得关注的是,实验发现,诱发焦虑、恐惧等情绪将增强人对面孔的检测[11]。这一点也再次说明面孔的识别与应对潜在的威胁息息相关。这点也让小编感受深刻,小时候晚上一个人走夜路害怕就感觉看哪里都是人。


有点诡异恐怖的图片,恐惧时看完更恐惧 | 图自网络

在此小编温馨提示,如果晚上一个人在家感到孤独,可以先看个惊悚恐怖的电影,然后把灯关上,房间里就到处是人啦。


一些有趣的相关效应

经过以上内容,我们对面孔空想性错视就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这与人的大脑进行面孔检测的过程相关。但是,只是判断出面孔是否存在还不够!距离我们所说的识别身份、情绪等信息还差很远。目前普遍认为,面孔检测和面孔识别是两个过程[1]。面孔检测是发现面孔的存在,而面孔识别则需要进一步的精细分析来将一张面孔区别于另外一张。只有当图案被识别为面孔后,面孔识别才会进一步工作,这样也能节约面孔识别所需要的认知资源

这里就可以提一下脸盲症啦!脸盲症,又叫面孔失认症,就是在面孔识别这一步出现问题。也就是说,患者能识别出人脸,但是却很难区分不同的人脸。

不得不说,大脑建立的一整套模式非常行之有效。大脑这么尽职尽责,让人忍不住想来捉弄一下它。


针对大脑的特性,人们发现很多相关的效应。经过以上的了解,如下的效应也很容易理解。

恐怖谷效应

先来几张图感受一下


像又不那么像人类的机器人


图自网络

下方点击展开,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谨慎观看


恐怖谷效应在1970年被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该效应旨在描述对非人但相似的机器人或者玩偶,在相似度变化时,人类的好感度变化。当非人的物体被赋予一些人类的特征时,我们会产生好感。但是当该非人物体与人类非常相似又不完全相似时,人们会感到反感不适


恐怖谷效应 | 图自[12]

这个效应并不难理解。一方面,这种“熟悉但又带着点陌生”中的未知部分与日常经验相悖,可能暗藏着欺骗和危险,让人们感到恐惧;另一方面,这与大脑中对健康人体的模板相冲突,表明对象可能是病态的、受到损害的,在人的移情作用下,就产生了不适。

事实上,这种效应在婴幼儿那里也存在。有实验这样设计:给婴幼儿看三张图:母亲的照片、陌生人的照片、两者合成的图片。婴幼儿则最愿意看母亲的照片,其次是陌生人的照片,最后才是合成的照片[12]。

撒切尔效应


撒切尔夫人正常照片(左)经过调整并倒置的照片(右)| 图自网络

这个效应又称为面孔倒置效应。正如前边提到的,人们对倒置的面孔的检测分析能力远弱于正常情形。对于上图,两张图看起来都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把手机倒过来以正着观察第二张图,会发现其实照片的眼睛和嘴巴经过了调整而甚至有点惊!而这种调整在倒着看时很难察觉出来!

这种“难以察觉”可以帮我们一定程度上感受脸盲症


脸型差距不大的面孔,倒置 | 图自[4]

怎么样这样看是不是没啥区别,或许脸盲症看面孔时就是这个感受。然而正着看就很容易区分开来:


脸型差距不大的面孔 | 图自[4]

合成效应

关于大脑识别人脸时关注整体性这一特质,还有著名的合成效应(composite effect)[2]。

这个效应是说,如果截取你熟悉的人的图像一部分,与其他人拼接在一起,将使得识别这两个人的身份变得困难。而一旦分开来看,你可能很快识别出来。


奥巴马(上)威尔史密斯(下)| 图自[3]

这有力地说明了人脑在面部识别时的整体策略

还有很多其他的有趣现象,比如跨种族效应,人对自己种族面孔的识别能力更强,而对其他种族就要差些,这个小编看欧美电影的时候有体会。还有面孔适应现象,长时间注视一个面孔后,对类似面孔的敏感性会降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检索。

结语

本文我们从面孔空想性错视出发,讲述了人脑进行面孔检测的特性。这种错视是大脑“宁错杀,不放过”原则下的结果,这种策略对人识别各种情况至关重要。检测到面孔后,大脑还将进行面孔识别来进一步地区分一张张面孔,共同构成我们的面孔知觉。很多有趣的效应比如撒切尔效应、合成效应,都是大脑相关特性导致的结果。

相关的研究促进了面孔认知在心理学、神经科学方面的理解。当然啦,掌握这些规律对于设计更好的视觉作品(电影、动画)也很有帮助,乃至对商业外形设计上也有指导意义,比如电风扇、冰箱、汽车等等电器外形的设计。此外,没有这些特质,我们也很难有这么丰富多彩好玩儿的表情包和颜文字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昊.面孔空想性错视的性别差异:自上而下加工视角[D].河北大学,2019.

2. Young A W, Hellawell D, Hay D C. Configurational information in face perception[J]. Perception, 1987, 16(6): 747-759.

3. Susilo T, McKone E, Dennett H, et al. Face recognition impairments despite normal holistic processing and face space coding: Evidence from a case of developmental prosopagnosia[J].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010, 27(8): 636-664.

4.

5. 为什么到处都是人脸?

6. 为什么越看越像是一张人脸?

7. Verpooten J, Nelissen M. Sensory exploit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the late emergence of iconic representations in human evolution[J]. Theory in Biosciences, 2010, 129: 211-221.

8. Paras C L, Webster M A. Stimulus requirements for face perception: an analysis based on “totem poles”[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3, 4: 18.

9. 梁欣, 王权红. 视觉认知中的 N170 成分[J]. Advances in Psychology, 2015, 5: 762.

10. Ge L, Wang Z, McCleery J P, et al. Activation of face expertise and the inversion effect[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7(1): 12-16.

11. Cataldo A M, Cohen A L.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state on visual detection: A signal detection analysis[J]. Emotion, 2015, 15(6): 846.

12. 杜严勇.恐怖谷效应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20,(03):37-44+187.

编辑:小范

1.2.

3.

4.

5.

6.

7.

8.

9.

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姚晨晒北电同学聚会合照 毕业20年再见分外欢乐

姚晨晒北电同学聚会合照 毕业20年再见分外欢乐

阿芒娱乐说
2024-06-01 00:10:55
北大吴谢宇弑母通灵记录:通灵人自曝与其交流,得知弑母真实动机

北大吴谢宇弑母通灵记录:通灵人自曝与其交流,得知弑母真实动机

古今档案
2024-05-29 18:42:08
《我的阿勒泰》李娟现状被扒:住15W的房,不上班不生娃,超年轻

《我的阿勒泰》李娟现状被扒:住15W的房,不上班不生娃,超年轻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1 04:57:37
白玉兰提名看点多:胡歌和范伟争视帝,唐嫣获视后提名胜算大

白玉兰提名看点多:胡歌和范伟争视帝,唐嫣获视后提名胜算大

肥罗大电影
2024-05-31 02:47:32
美司法部:一中国公民在国际联合行动中被捕

美司法部:一中国公民在国际联合行动中被捕

头条爆料007
2024-05-31 15:17:09
尴尬:被苹果踢掉的供应链,国产手机扶不起

尴尬:被苹果踢掉的供应链,国产手机扶不起

互联网.乱侃秀
2024-05-29 13:34:29
越闹越大!女保安凭一己之力,把上海送上了热搜,网友们炸锅!

越闹越大!女保安凭一己之力,把上海送上了热搜,网友们炸锅!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5-31 22:08:37
3年了,C罗0冠入账!51场50球,却四大皆空!没他,曼联2年2冠!

3年了,C罗0冠入账!51场50球,却四大皆空!没他,曼联2年2冠!

风过乡
2024-06-01 07:45:36
东北老爷子被上海高端饭店价格给吓到,2个素菜一碗米饭收费456

东北老爷子被上海高端饭店价格给吓到,2个素菜一碗米饭收费456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5-29 21:23:56
视频监控全覆盖!教育部出手整治学生欺凌,有点晚但并没迟到

视频监控全覆盖!教育部出手整治学生欺凌,有点晚但并没迟到

爆角追踪
2024-05-31 12:10:30
许家印,突发!

许家印,突发!

前沿天地
2024-06-01 00:49:57
美国GDP,原来是这么高出来的

美国GDP,原来是这么高出来的

侠客栈
2024-05-31 12:37:22
某学生会主席面试华为,讲自己最得意的事,陈珠芳:听完我害怕了

某学生会主席面试华为,讲自己最得意的事,陈珠芳:听完我害怕了

风起讲堂
2024-05-31 15:57:57
离谱到家,《庆余年2》大结局,真是我今年看过最恶心的大结局

离谱到家,《庆余年2》大结局,真是我今年看过最恶心的大结局

娱乐圈笔娱君
2024-05-31 11:20:20
某官员上任这条段子,看后仰天大笑,肚子都笑疼了 幽默段子笑不停

某官员上任这条段子,看后仰天大笑,肚子都笑疼了 幽默段子笑不停

小陆搞笑日常
2024-05-29 22:16:36
当有人不尊重你时,记住4个字,你就赢了

当有人不尊重你时,记住4个字,你就赢了

知和大叔
2024-05-30 23:33:37
1946年NBA成立至今,10支球队仍0冠,谁能率先打破无冠魔咒?

1946年NBA成立至今,10支球队仍0冠,谁能率先打破无冠魔咒?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4-05-31 16:32:25
中美防长连谈70分钟,董军离席后道谢,美国想要的,中方没有松口

中美防长连谈70分钟,董军离席后道谢,美国想要的,中方没有松口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5-31 20:22:35
续约4年!热火留下一个巴特勒!另一个巴特勒要离队了

续约4年!热火留下一个巴特勒!另一个巴特勒要离队了

篮球教学论坛
2024-05-31 12:09:01
百枚导弹砸下去,拜登捅了马蜂窝,伊朗系宣布:对美航母成功打击

百枚导弹砸下去,拜登捅了马蜂窝,伊朗系宣布:对美航母成功打击

南国军情
2024-05-31 23:03:16
2024-06-01 12:22:44
中科院物理所
中科院物理所
爱上物理,改变世界。
7814文章数 1357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知情者:菲律宾意图在仙宾礁"坐滩" 2艘船已滞留45天

头条要闻

知情者:菲律宾意图在仙宾礁"坐滩" 2艘船已滞留45天

体育要闻

欧文:当老二怎么了?硬就行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一个严重缺乏热情的孩子将来会怎么样?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数码要闻

9000 频率 CL40:金邦为AMD Ryzen 8000G推出 32GB DDR5 内存套装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