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学硕”终将成为历史?多所高校宣布停招学硕,考研生尬在原地

0
分享至

2023年4月,一则“多所高校宣布停招学硕”的消息在考研圈引发轩然大波。

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等一众名校表态,将大幅缩减,甚至全面停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


这一决定,让许多原本志在学硕的考生感到茫然失措。“学硕”终将成为历史吗?考研生该何去何从?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专硕”的崛起势不可挡。高校集体停招学硕,扩大专硕招生规模,这昭示着研究生教育重心的悄然转移。

学硕式微,专硕方兴,这将如何改变考研格局?又将如何影响莘莘学子的选择?

日新月异的就业大环境也让“考研”这一选项的必要性备受质疑。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真的成为更明智的选择了吗?


一、学硕式微,专硕崛起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格局悄然生变。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众多高校集体停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硕),转而将招生重心转移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

这一变化背后,反映出学硕正面临式微的困境,而专硕则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崛起之势。

相较于前些年学硕、专硕招生数大体相当的局面,如今专硕已然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力军”。不少知名高校更是率先垂范,大幅削减学硕招生计划。


复旦大学2023年学硕招生缩减幅度达30%,中山大学、西南大学等也纷纷宣布部分学院暂停学硕招生。高校集体“弃学从专”,凸显出学硕发展遭遇瓶颈,而专硕则前景广阔。

究其原因,学硕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是主因。学硕偏重学术理论研究,然而当下就业市场更看重实践技能。

而专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训练等都与职场需求紧密结合,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在“学以致用”的呼声中,专硕成为高校和考生的共同选择。


学硕招生名额相对有限,竞争愈发激烈。不少高校学硕录取分数线甚至高于同校同专业博士,考生难度倍增。在政策红利向专硕倾斜的情况下,学硕录取之路日益艰难。

高校集体停招学硕,凸显出研究生教育正经历重心转移。目前看来,这一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学硕虽不至于彻底消亡,但发展空间受限已成定局。

相较之下,专硕发展如日中天,已然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新宠”。

在此背景下,考生、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需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和布局,方能更好地契合时代需求。


二、学硕专硕大不同,考生如何明智选

面对学硕式微、专硕崛起的大趋势,广大考生如何做出明智选择,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现实问题。

学硕专硕,看似仅一字之差,培养模式、就业前景却大不相同。考生需要全面权衡,结合自身实际,慎重决定。

学硕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己任,注重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科研创新能力。学硕课程设置偏重基础理论,涉及面广、深度大,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钻研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


学制一般为三年,学生除了完成课程学习,还需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独立开展创新性研究,并撰写、发表学术论文。

专硕学制较短,一般为两年,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实习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专硕毕业生大多选择直接就业,其就业选择面更广,职业发展路径更加灵活多元。

不同的培养模式,决定了学硕和专硕学生在学习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异。

学硕学生的学习重心在于理论研究,日常大多在图书馆、实验室度过。专硕学生则需要频繁往返于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学习节奏更加紧凑。


学硕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科研压力普遍更大。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是学硕学生的必修课。专硕学生虽然学习任务繁重,但相对而言压力较小。

除了培养模式,学费和就业前景也是考生权衡学硕专硕的重要因素。专硕学费普遍高于学硕,动辄数万元,经济负担不容小觑。

但专硕毕业生起薪普遍高于学硕,就业优势明显。对希望毕业即就业的考生而言,专硕投入产出比更高。


学硕毕业后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收入相对较低。但对有志于学术事业的考生来说,学硕能提供更多深造机会,是通往学术殿堂的敲门砖。是就业还是深造,考生需根据自身职业规划来定夺。

倘若你偏重实践,希望学以致用,专硕则更适合你。

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学习生活方式,考生需认真评估自己的兴趣专长,选择最匹配的道路。


考生还需关注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并非每个专业都同时招收学硕和专硕,录取难度也各不相同。选择时需提前做好功课,看清“游戏规则”。

学硕专硕,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每个考生的情况不同,适合的选择也各不相同。不盲从,不盲目,全面了解自己,才能找到最佳答案。

无论最终选择学硕还是专硕,只要是经过深思熟虑、与自身实际相匹配的,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研究生学习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无论何种形式,努力学习、提升自我才是根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就业大环境现变数,直接就业成新选择

在学硕专硕之争的背后,是就业大环境的深刻变革。随着经济形势的阶段性调整,就业市场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反而高出硕士生1000余元。研究生学历优势正在缩水。


考研成本不断攀升,学费上涨、生活成本增加,再加上考研复习耗时费力,让不少考生望而却步。

权衡考研投入与就业产出,直接就业的性价比更高。对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考生而言,不考研意味着更早进入职场,减轻家庭负担。

工作一两年后再考研,不仅多一份收入,还能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

选择直接就业,并非完全放弃深造机会。很多企业为员工提供在职培训、学历提升等福利,工学结合、边工作边深造成为可能。


企业“唯学历论”的观念仍根深蒂固,一些岗位设置“硕士及以上学历”门槛。

综合考虑高昂成本、就业形势等因素,考研已不再是唯一出路。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工作之余再提升学历,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但具体如何决策,还需因人而异。有的专业领域,学历“天花板”明显,不读研难有作为。

对志存高远的学子而言,考研深造仍是不二选择。关键是要结合自身特点,权衡利弊得失,作出理性选择。


四、学硕出路何在?转型突围是关键

学硕虽然面临“退场”危机,但仍有转型突围的可能。关键是要打破“学术至上”的传统桎梏,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革新培养模式,培养学术与应用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学硕培养过于偏重学术理论,与产业实践脱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毕业后难以适应职场需求。

加强产教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专业技能。这样既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又能为学术研究注入“新鲜血液”。应用型研究,正是学硕的突破口。


同时完善导师指导机制,在学术指导之外,注重就业、创业辅导。高校要以开放心态拥抱变革,用改革突破学硕发展的“天花板”。

学硕学子也要主动求变,要增强应用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参与应用型科研项目,通过实际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身的水平。

在学术研究之外,广泛涉猎,提升综合素质。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危机之下,学子越能练就一身硬本领,就越能在就业大潮中傲然屹立。


差异化发展或许是破解学硕困局的“金钥匙”。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学硕培养定位。

基础学科可坚守学术研究阵地,应用学科则要主攻应用型人才培养。

结语

学硕的式微与专硕的崛起,折射出时代的急剧变革。这场变革正在深刻影响和重塑研究生教育格局。直面变革,把握机遇,是每一个研究生教育参与者的必答题。


对广大考生而言,学硕专硕的选择只是人生道路的一个分叉口。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不必惶恐迷惘,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学硕也好,专硕也罢,关键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择业之外,也要择学、择业。唯有不断充实提升自我,才能在变革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转发、点赞支持我们哦!

参考连接:


举报/反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她曾是央视美女主持人,嫁给了军委副主席之子,离婚后成知名画家

她曾是央视美女主持人,嫁给了军委副主席之子,离婚后成知名画家

燕小姐说历史
2024-06-02 08:50:46
细节披露:中美防长谈了什么

细节披露:中美防长谈了什么

齐鲁壹点
2024-06-01 21:16:37
“梁上君子”入室盗窃留字条“你要改进防盗”,被刑拘

“梁上君子”入室盗窃留字条“你要改进防盗”,被刑拘

澎湃新闻
2024-06-03 13:08:28
“1%定律”:一个人要走大运,会有三种迹象

“1%定律”:一个人要走大运,会有三种迹象

布衣粗食68
2024-06-01 16:05:14
谢晖为了亚泰保级,首次向老东家申花开口提要求,斯卢茨基已同意

谢晖为了亚泰保级,首次向老东家申花开口提要求,斯卢茨基已同意

罗掌柜体育
2024-06-03 08:20:21
距离发射不到四分钟!波音取消了“星际客机”载人试飞任务

距离发射不到四分钟!波音取消了“星际客机”载人试飞任务

财联社
2024-06-02 03:25:09
村上春树:最幸福的事就是没朋友,无用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村上春树:最幸福的事就是没朋友,无用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学史思今
2024-05-31 17:00:08
狂野荷乙丨广州城旧帅上演“黑八奇迹”重返荷甲

狂野荷乙丨广州城旧帅上演“黑八奇迹”重返荷甲

直播吧
2024-06-03 11:01:09
阿根廷的生活水平到底是什么样的?

阿根廷的生活水平到底是什么样的?

火山杂谈
2024-06-02 22:35:58
张曼源身材也太炸裂了

张曼源身材也太炸裂了

娱乐的小灶
2024-06-03 12:00:31
说实话,我确实不大理解,今天看到相关新闻时很震惊。

说实话,我确实不大理解,今天看到相关新闻时很震惊。

火山杂谈
2024-05-31 23:29:47
右边这个是陈好,大家肯定都知道。左边这个我没看出来是谁?

右边这个是陈好,大家肯定都知道。左边这个我没看出来是谁?

牛叨小史
2024-06-03 10:43:00
真受不了这个状元!拿着两亿顶薪,当老大不合格,当老二还不合格

真受不了这个状元!拿着两亿顶薪,当老大不合格,当老二还不合格

球毛鬼胎
2024-06-02 17:07:20
三只羊厦门分公司开业!曾志伟穿粉装现身,透露未来重要动向

三只羊厦门分公司开业!曾志伟穿粉装现身,透露未来重要动向

鑫鑫说说
2024-06-03 13:37:18
《天行健》:一部不该被忽略的好剧

《天行健》:一部不该被忽略的好剧

澎湃新闻
2024-06-02 11:46:43
饼饼不在~臭美日

饼饼不在~臭美日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3 05:05:17
解气,李盈莹说心里话!采访当场改口让蔡斌尴尬,难怪朱婷喜欢她

解气,李盈莹说心里话!采访当场改口让蔡斌尴尬,难怪朱婷喜欢她

嘴炮体坛
2024-06-03 13:13:33
媒体人:广西平果哈嘹出现了欠薪现象

媒体人:广西平果哈嘹出现了欠薪现象

直播吧
2024-06-02 22:16:19
美图分享第0039期

美图分享第0039期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4-06-03 01:57:22
看李小冉47岁蜕变成“大号水蜜桃”,你跟上新风潮了吗?

看李小冉47岁蜕变成“大号水蜜桃”,你跟上新风潮了吗?

虾剪说剧
2024-05-30 16:07:11
2024-06-03 14:18:44
税醒了
税醒了
分享财经
1820文章数 89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武汉一警察牺牲 身中15刀仍下25级台阶紧追歹徒20米

头条要闻

武汉一警察牺牲 身中15刀仍下25级台阶紧追歹徒20米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黄仁勋的计划:涉及新AI平台 HBM4 机器人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健康
时尚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哈尔滨至香港航线正式开通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夏季穿衣就看看日杂,不管衬衫还是t恤都太美了,时髦优雅

军事要闻

朝国防省:朝方将暂停向韩方投放垃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