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林毅夫的投资,张维迎的消费:中国到底靠什么拉动经济?

0
分享至



林毅夫有一个非常极端的说法:

“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不可持续,要改成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我觉得提出这个看法的人呢,不是不懂经济就是故意误导中国。”

这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正确政治的站位,不那么学术。

哈耶克与凯恩斯也是充满了对立的经济学派,说不上谁有什么目的性,在误导人类社会;至于错对,现实说了算。

林先生的观点与其说是一种学术性的观点,不如说一直是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呼应,说到底是一种解释学。投资拉动是中国近十年的主要驱动模式,问题是,这种模式在后疫情时代遭遇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历史结束了,那么,林先生说的“误导”本身是不是一种“误导”?



林先生批评的谁?

太多了,北大国发院的姚洋提出发钞,全国一人两千元,由各地方以债务的形式承担;目前是推动消费,与其做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为了GDP而GDP的投资,不如直接扩张消费。清华的李稻葵认为发券可以刺激出三倍乘数的消费,并以消费税的形式又回到财政手中,构成良性循环;上海财大的刘元春不提发钞,也是让财政出钱,从投资转消费,强调的是提高全民共享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关注的也是消费端。

黄奇帆更明确,投资拉动的模式到头了,要从投资型经济转向消费型,消费占与投资在GDP中的占比要完全颠倒这来,现在投资占比接近50%,消费38%,要调整到消费55%,投资20%。



那么,投资派与消费派,究竟谁在故意误导中国?

公平地说,并不是投资与消费概念上本身真有什么对立,因为这两个概念根本分不开;严格地说,也不是结构上占比的问题;德国出口占到40%,消费占比也不高,经济也没出问题。



投资-消费不过是一个循环系统。

投资是一个生产的起点,有生产,就有对生产诸要素的需求,就有生产性消费,就会推动就业,有了就业与收入的预期,才谈得上消费;但是,投资的推动有一个前提,就是生产的商品要卖得出去,只要能卖出去,投资就是强大的驱动力;如果卖不出去,这个循环就出问题了;就会以负债的形式叠加;流动性引导不到消费端,经济增长也就结束了。还有一个前提,投资必须带动起就业,如果不能有效地带动就业,居民收入与财富的生产不平衡,并不是商品不好,是居民手里的钱消化不了投资所创造的商品,也同样会出现生产过剩,确切地说,是虚假的生产过剩,本质上是有效需求不足。



一个良性的循环被打破,是投资本身的问题吗?是消费本身的问题吗?

这种争论都是概念之争,永远没有胜方。

我们要回答的不是谁误导了中国经济,而是中国经济生活中,投资出了什么问题,消费又出了什么问题?

  投资的问题是为了GDP而GDP,这被称之为GDP经济,而且是中国特有的;为什么会是中国特有?为什么会为了GDP而GDP?因为中国经济虽然市场化了,而体制的力量,还是更习惯于从上而下的强大的动员令,GDP是地方考核的重要标准,各地方考虑的不是市场需求、不是市场效率、不是小商铺,那都是老百姓自己的事,而是“政绩”;于是,投资与市场脱节了,效率低下,投资的代价越来越高。



  消费的问题在房地产。

  房价与收入比极高,中国人又特别爱房子,中国的“家”字就是屋檐下的生计,要有一个宝盖头,这个宝盖头就是房子的文化符号,有房才叫家。于是,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居民完成了一次超级的过度消费,欠了钱、贷着款、冒着就业与收入缺少预期的风险去买房,锁死了居民70%的流动性,消费失衡了。

  为什么政策要全力推房地产,老百姓的收入跟不上房价,也还是要不遗余力地推动房地产,还要继续土拍,扩大供求矛盾,还要打开土拍上限价格,加大潜在的涨价的底层逻辑?因为房子不仅仅是用来住的,也是中国GDP的重要产业支柱,直接与间接地影响GDP15-20个百分点,非同小可;更为重要的是,地方财政没有土地出让金的支持,根本无法正常动转,事权大,而财力不足。土地出让金是财政的主要支柱,占比50%左右。



  从投资的角度说,问题出在资源错配,非市场化行为主导了投资;从消费的角度说,由于地方性体制成本的扩张,打破了正常的房价与收入比,过度消费将本来居民收入在GDP占比已经偏低的收入与积累的矛盾,直接推到了边缘地带。

  无论是投资拉动,还是消费拉动,核心的问题的都在交换与流动,在资源的合理配置。打破了平衡,哪一头都拉动不起来经济,因此,投资派与消费派无争,非市场化行为不改变,不解决资源错配的问题,去谈投资与消费,都是误导,两派不过是鸡与鸭的对白。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定了!2029年,中国!

定了!2029年,中国!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4-06-05 12:41:41
平均工资90220元比感觉的高?省统计局官方解答来了

平均工资90220元比感觉的高?省统计局官方解答来了

华西都市报
2024-06-06 02:02:10
无悬念!京城降雨在即!区域开始时间差异恐较大!彩虹或晚霞可期

无悬念!京城降雨在即!区域开始时间差异恐较大!彩虹或晚霞可期

声情专递
2024-06-06 10:47:20
深夜突发,重大消息震惊国内外金融圈,央视新闻滚屏播报三分钟

深夜突发,重大消息震惊国内外金融圈,央视新闻滚屏播报三分钟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6 11:52:46
重磅官宣!辽宁男篮两年D类顶薪续约郭艾伦,杨鸣打造全明星阵容

重磅官宣!辽宁男篮两年D类顶薪续约郭艾伦,杨鸣打造全明星阵容

影视仓库
2024-06-06 10:16:23
马筱梅挑衅大s,拍视频竟让小箖箖出镜,网友:还得马筱梅治大s!

马筱梅挑衅大s,拍视频竟让小箖箖出镜,网友:还得马筱梅治大s!

小咪侃娱圈
2024-06-06 11:07:07
为什么首富必须死?

为什么首富必须死?

汉周读书
2024-05-20 09:52:50
女市委书记高速路上被警车别停,两名便衣下车对其进行搜身揩油

女市委书记高速路上被警车别停,两名便衣下车对其进行搜身揩油

神奇的锤子
2024-05-19 14:16:07
“这里不是中国!不会有人惯你们!”中国大妈已经沦落成世界公害

“这里不是中国!不会有人惯你们!”中国大妈已经沦落成世界公害

三月柳
2024-06-01 15:24:12
比越南还强硬的国家,F16带弹飞越中国军舰上空,现场图片首曝光

比越南还强硬的国家,F16带弹飞越中国军舰上空,现场图片首曝光

星辰故事屋
2024-06-06 12:20:56
1936年,一红军战士落入敌人手里,一老汉瞅见上去就给他一耳光…

1936年,一红军战士落入敌人手里,一老汉瞅见上去就给他一耳光…

百态人间
2024-06-06 16:20:11
中方反驳美国总统涉台言论

中方反驳美国总统涉台言论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06 07:23:50
22个跌停!净利润10亿白马股暴雷,39亿存款不良,11万股民咋办?

22个跌停!净利润10亿白马股暴雷,39亿存款不良,11万股民咋办?

赵冰峰
2024-06-06 10:39:52
西方再次误判,中国第4艘航母和076,又一次超出了外界预料

西方再次误判,中国第4艘航母和076,又一次超出了外界预料

天保影视V3
2024-06-06 06:05:02
一夜惊魂,美国被吓惨!欧美内讧了,这次中国得利笑春风!

一夜惊魂,美国被吓惨!欧美内讧了,这次中国得利笑春风!

占豪
2024-06-06 03:36:12
为什么大家都开始讨厌仪式感了?网友:一月三千的工资根本耗不起

为什么大家都开始讨厌仪式感了?网友:一月三千的工资根本耗不起

四象八卦
2024-06-05 13:26:15
大众终于“低头了”!“最聪明的燃油车”刚上市7天,就优惠31000元!

大众终于“低头了”!“最聪明的燃油车”刚上市7天,就优惠31000元!

隔壁说车老王
2024-06-06 14:49:36
20张屈辱照片:德国女犯一丝不挂被枪决,被拍卖的大胸女人

20张屈辱照片:德国女犯一丝不挂被枪决,被拍卖的大胸女人

天气观察站
2024-06-05 14:18:23
外交部:如果欧方出台任何损害中欧经贸合作的措施,中方不会坐视不管

外交部:如果欧方出台任何损害中欧经贸合作的措施,中方不会坐视不管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05 17:37:07
皇马官方晒姆巴佩国家队比赛照,姆巴佩回复:

皇马官方晒姆巴佩国家队比赛照,姆巴佩回复:

直播吧
2024-06-06 06:18:08
2024-06-06 17:26:44
永不出场的戈多
永不出场的戈多
心灵的沉浸,享受人类的真善美
638文章数 72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理想汽车"撤回"部分裁员 再下调销量目标

头条要闻

莫迪称期待与台建立更紧密联系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莫迪称期待与台建立更紧密联系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2024年总决赛前瞻:绿凯VS独行侠

娱乐要闻

看这场笑话,经过王一博同意了吗!

科技要闻

对话戴文渊:大模型价格战不解决核心问题

汽车要闻

2025年将推10款新车 长安启源7个月累销破10万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亲子
数码
艺术

六七十岁男人:尽量别戴“爷爷帽”和“防晒帽”,这些更减龄洋气

教育要闻

1342万高考人数创新高!

亲子要闻

坐的很笔直啊 你俩是不熟吗?

数码要闻

618大放价!NVIDIA RTX40系SUPER选技嘉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