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的普罗旺斯,我提名这里

0
分享至


五一假期,县域旅游火了。据携程的报告显示,云南省里的景洪和弥勒,都冲进了全国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Top 10。唯独夹在中间的蒙自,偏偏没赶上这波“冷门”小城的富贵。

蒙自位于云南东南部,地处珠江与红河分水岭两侧。它与省会昆明之间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但从这里开车去中越边境,却只要1个多小时。


△云南蒙自南湖公园。(图/视觉中国)

论美食,蒙自是过桥米线的故乡;论建筑,这里聚集了多座过百年历史的法式建筑;论历史,它更是中国近现代史几乎绕不开的地方。

这里先后诞生了云南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洋行第一个外资企业第一个驻滇领事馆等诸多“第一”。

这座“第一名”拿到手软的小城,如今咋就挤不进县域旅游目的地的前十?

小城里的法国风情

身为云南省红河州府,蒙自的中心路段有着不一般的洋气,处处透着法国南部的慵懒风情。

沿着蒙自海关旧址的红墙漫步,转角遇到奶黄外墙的法国领事府旧址。不远处还有原哥胪士洋行,20世纪云南规模最大的洋行之一。

同样的法式建筑,放在沿海城市恐怕就喧嚣不断。上海的“巨富长”,日与夜都有打卡的游人;广州的沙面,假日里总有拍婚纱照的人们。但在蒙自南湖畔,你完全可以按自己的节奏来游走,不用担心闯入谁的镜头。

奶黄外墙和红色百叶窗,几乎是当地法式建筑的标配。附近老街里还铺有石板路,散发着浓厚的欧洲古城风情。若穿一身浅色棉麻衬衣和短裤走在街头,便能假装在法国南部小镇度假。


△全蒙自人都知道的建筑——法国领事府旧址。(图/@社长的旅行日记)

在蒙自,法国生活方式以一种微妙而神秘的姿态融入当地文化之中。街头的欧式建筑在充沛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仿佛在述说着曾经的往事。

清末民初,蒙自是云南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据清光绪年间的县志记载,全云南8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都由此进出。

这般风光的背后,却是一段沉重的历史。19世纪末的中法战争里,清政府虽然在越南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却依旧被迫和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将蒙自开放为商埠,县城东门外辟为租界。当时人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蒙自法国海关旧址。(图/视觉中国)

远在滇南丛山里的蒙自,就这样被历史选中。蒙自海关、法国领事署随即建立,英、意、日、德、美、希腊等在此设立领事馆。外国的银行、洋行、商行、教堂和监狱等机构也相继建起来。

县城里,外贸商号林立,客栈马店鳞次栉比。欧洲最新款的洋布、电话机和打字机,往往先在蒙自集中,再转至昆明,乃至全国。

南湖边上还有一座优雅静美的两层小楼。一个多世纪前这里曾经夜夜歌舞升平,如今繁茂的花草将楼梯连同过去的故事一起掩映,当地人称其为“法国花园”。其实,这地方准确的称呼,应是“滇越铁路总局”,与穿越崇山峻岭的铁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蒙自“法国花园”,从二楼的窗前可眺望南湖。(图/图虫创意)


碧色寨的“小巴黎”

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从中国蒙自到越南海防,马帮要走一两个月的路,火车开通后直接缩减至两三天。

到1921年,连接个旧和碧色寨的个碧石铁路通车。大量锡矿原料通过这条铁路从当时世界锡矿顶流个旧,运往碧色寨,再销往东南亚。


△经碧色寨,火车北上可抵中国昆明,南下可至与越南交界的防城港。(图/图虫创意)

云南十八怪里的“火车没有汽车快”,其出处就是在这里。当时滇越铁路速度不如汽车,个碧石铁路甚至比不上人们走路的速度。当地老一辈还记得,下火车撒泡尿,回头还能赶来爬上行进中的火车。

看着怪怪的这两条铁路,却轰然拉开了蒙自近代化的序幕。

碧色寨位于蒙自市草坝镇。自滇越铁路开通后的30多年里,它一直担当起滇南枢纽的角色。这座火车站由法国人修建,连站台上的三面钟也是法国工匠制造。


△碧色寨站台的时钟停在老时光里。(图/图虫创意)

一百年前左右,在奶黄色的站台前,在翠绿的长椅上,西装与长衫交错,法语与中文混杂。鼎盛时期,每天有四十余对列车在此进出。火车汽笛和搬运号子昼夜混响,待运的钢铁、糖、茶叶、纺织品等装满仓库,周边咖啡馆和洋行林立。

这座最初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里,硬是被铁路拉来一座“小巴黎”,东西方文化奇妙地嫁接一处。这里曾经居住着数量庞大的外国人,他们与本地居民分住在铁道两侧。据现有史料和实地勘察,铁道旁还建有“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炸毁中越铁路大桥,滇越铁路的外贸生意顿时停摆,碧色寨也重归沉寂。当年畸形的盛景不复存在。如今人们前往碧色寨,不再为了买卖,仅为一览其“芳华”。


△迟来的拥抱。(图/《芳华》)

碧色寨是电影《芳华》中越战争片段中一个庇护所的取景地。何小萍在那里救死扶伤,也再次遇见了肖穗子,“从不需要想起,也从来不会忘记。”小小的一方站台,承载了宏大战争里无尽的生离死别。

电影《无问西东》里,王力宏饰演的飞虎队成员随学校南迁至蒙自。碧色寨的影子一闪而过,但这里却成了主角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不再逃避,不再向命运低头,而是迎头走向它。"

繁华已去,但车站犹在。红色的土地,蓝色的天空,黑褐色的铁轨,绿色的大钟,黄色的外墙……这些碧色寨的法式元素,就像一群老朋友在恬静的午后,默默诉说着多少悲欢离合。


△斑驳的碧色寨。(图/图虫创意)


“联大”师生的普罗旺斯


20世纪初,欧洲贸易的风从南吹至蒙自,把边陲之城逆转为外贸中心;到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文艺的风则从北辗转而来,给这里的山水注入诗意。

1938年4月,西南联大的文法学院师生来到蒙自,租下当时已被弃用的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哥胪士洋行等建筑,以作临时的校舍和宿舍使用。


△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旧址。(图/图虫创意)

一时间,蒙自这座小城既是山河沦落处,更是群星璀璨地。朱自清夸“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有着“像玩具”的可爱。“在路上走,有时候会看不见一个人。整个儿天地仿佛是自己的;自我扩展到无穷远,无穷大。”

踱步南湖畔,史学大家陈寅恪慨叹“景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在蒙自的3个多月里,陈寅恪共创作了7首诗。这样的高频诗歌创作,在其一生中是少见的。

蒙自的和煦阳光,照得诗人的心情明亮。“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O,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诗人穆旦的笔下,蒙自仿佛自带田园牧歌滤镜。


△蒙自南湖里的小山和凉亭,朱自清当年都曾游览驻足。(图/图虫创意)

E人在蒙自的山水间自由飞奔,I人则宅在宿舍里用功。闻一多当时住在南湖边哥胪士洋行的一间宿舍。除了上课外,他几乎从不走出那14平方米的房间。

邻居郑天挺教授打趣闻一多,说:“何妨一下楼呢?”从此,闻一多便有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今,那间小小的宿舍被辟为闻一多先生事迹和西南联大分校历史陈列室。

看似寻常的漫步与闲聊,不经意就孕育学术和思想的种子。一回散步里,陈梦家向钱穆提议,应该趁着战时写一部中国通史的教科书。钱穆考虑再三,最终促成了《国史大纲》的诞生。


△蒙自,人们走在开满三角梅的明珠路上。(图/视觉中国)

法国式的建筑、意大利式的格子窗、越南人开的咖啡店、法国人种的花木、亚热带的暖风,以及云南本地人的质朴……有“联大”学生回忆称,蒙自的一切让其想到法国小说家都德笔下的普罗旺斯,那般远离尘嚣,那般恬静幸福。

当年用来过渡的校舍和宿舍,现已辟为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每一年,都有莘莘学子前往蒙自,重访西南联大的足迹,随后再到湖畔先锋书店,在字里行间追寻 “联大”的精神。


△蒙自先锋书店。(图/图虫创意)


过桥米线的故乡,
舶来水果的福地

蒙自不仅是一座拥有丰厚历史韵味的城市,而且是一个值得舌尖细品的地方。

这里是过桥米线的故乡。蒙自本地人的早晨,往往由一碗“碗比盆大”的过桥米线所唤醒。

在蒙自,甩米线可是大有讲究。先荤后素,先生后熟。少则3样食材,多则40多样食材,依次在滚烫的鲜汤内“过桥”,最后加入豌豆尖、菊花瓣和草芽提鲜。

这草芽可是滇南水边特有的食材:小拇指粗,长得像缩小版象牙,加入汤中可吸油,减少米线的油腻感。


△蒙自过桥米线的配料丰富,适合人们自由组合发挥。(图/图虫创意)

来蒙自,除了早上甩米线,晚上逛夜市还能实现“水果自由”。作为一座北回归线上的城市,蒙自常年阳光普照,气候温和,还有肥沃的红土地。许多外来水果只要踏上这片红土地,一个个就快乐得忘记回老家的路。

蒙自郊外种满石榴树,据传从伊朗和阿富汗引种。经过700多年的培育,当地石榴籽软多汁,抓一把放入口中咬碎品尝,仿佛在磕奶茶里的“爆浆珍珠”。得益于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外来引进的苹果能在蒙自长出“冰糖心”的口感,助推蒙自成为全国最南端的苹果种植地。

爱上蒙自充沛阳光和大温差的,还有“护眼之星”蓝莓。4月24日,全国首个蓝莓盒马村在云南红河州蒙自市鑫荣懋蓝莓基地揭牌。


△好吃好喝长大的蓝莓。(图/盒马)

在1100亩的蓝莓基地里,这娇嫩的小浆果得到国际现代技术的全方位呵护:“吃”的是椰壳与炭泥混搭的“土壤”,“喝”的是以色列脉冲滴灌输送的微量元素“营养液”,“住”的是希腊无影膜覆盖的智能化大棚,走出基地前还有意大利进口分选机器给“体检”……

根据消费者的反馈,盒马和种植专家经过6年20次的品种迭代,筛选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蓝莓。据基地种植专家介绍,盒马村里的蓝莓,比在欧美常见的品种更甜;果径也会控制在18毫米至22毫米之间,与1元硬币的直径相当。


△采摘蓝莓。(图/盒马)

这般优秀的蓝莓,自带“懒人属性”。得益于高标准的种植环境和严格的筛选,这些蓝莓只要简单清水冲洗即可食用。毕竟,蓝莓的花青素较多分布于果皮的白霜上,太使劲洗掉果霜,恐怕就买椟还珠了。

正宗的过桥米线,最好亲自到蒙自“甩”上几碗。至于地道的蒙自蓝莓,只要到盒马超市里就能立即尝到。

参考文献:

[1] 跟随闻一多和穆旦去西南联大,南方人物周刊,2023-6-22 [2] 滇越铁路:百年沧桑与荣辱,中国档案报,2023-3-24


编辑:道喵叽

校对:遇见

排版:酸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找到了砍树人,已找不回“迎客松”,如何处罚愚昧无知者

找到了砍树人,已找不回“迎客松”,如何处罚愚昧无知者

谭浩俊
2024-06-03 07:55:02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影孖看世界
2024-06-01 21:30:44
为什么觉得汪小菲现任马筱梅是比大s和s妈还要狠的角色?

为什么觉得汪小菲现任马筱梅是比大s和s妈还要狠的角色?

月大娘子
2024-06-04 15:10:38
王暖暖怀孕!透露孩子生父,再次走上坠崖山顶,2次孕照对比泪目

王暖暖怀孕!透露孩子生父,再次走上坠崖山顶,2次孕照对比泪目

子芫伴你成长
2024-06-03 20:56:45
美国会调查美企投资之际,英特尔在华建芯片创新中心,CEO也来访

美国会调查美企投资之际,英特尔在华建芯片创新中心,CEO也来访

机智的小梗哥呀
2024-06-04 11:00:55
就这身材,高亚麟能把持得住才怪!

就这身材,高亚麟能把持得住才怪!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4 12:01:24
49年,小战士认出报纸上的父亲,指导员道:胡闹,那是兵团司令员

49年,小战士认出报纸上的父亲,指导员道:胡闹,那是兵团司令员

小金鱼的眼泪
2024-05-19 10:31:43
民意调查:半数美国人认为特朗普有罪判决是正确的,应结束竞选

民意调查:半数美国人认为特朗普有罪判决是正确的,应结束竞选

匹夫来搞笑
2024-06-04 15:35:54
笑尿了!电动车新国标:一人一车,网友:这是要小孩跟着后面跑吗

笑尿了!电动车新国标:一人一车,网友:这是要小孩跟着后面跑吗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02 21:46:44
南宁地摊经济疯狂泛滥的5个根本原因!现在制止还来得及么?

南宁地摊经济疯狂泛滥的5个根本原因!现在制止还来得及么?

华庭讲美食
2024-06-04 12:01:03
比原子弹更重要!中国实现重大突破,外媒:美国高层彻底傻眼了

比原子弹更重要!中国实现重大突破,外媒:美国高层彻底傻眼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5-31 20:30:50
13年获利4万,史上最寒碜的黑社会,是怎么去黑的

13年获利4万,史上最寒碜的黑社会,是怎么去黑的

大案刑辩
2024-06-03 07:17:21
美军司令:台海战事一旦爆发,6个航母战斗群2个陆战师将尽数出动

美军司令:台海战事一旦爆发,6个航母战斗群2个陆战师将尽数出动

慎独赢
2024-06-03 12:45:02
露“奶”装,露“下乳”?女明星大胆“镂空裙”?评论区炸了

露“奶”装,露“下乳”?女明星大胆“镂空裙”?评论区炸了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6-04 08:47:35
儿媳照顾50岁农村公公,酒后公公行夫妻之事,公公:儿媳经验丰富

儿媳照顾50岁农村公公,酒后公公行夫妻之事,公公:儿媳经验丰富

魅老八足球
2024-05-13 13:49:37
三大指数尾盘集体刷新日高,创业板指涨1.5%

三大指数尾盘集体刷新日高,创业板指涨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4 14:51:08
炸裂!杜海涛又又又瘦了,颜值气质不输顶流,是沈梦辰高攀了

炸裂!杜海涛又又又瘦了,颜值气质不输顶流,是沈梦辰高攀了

元元爱科普
2024-06-04 03:07:59
台湾黑帮老大:我宁愿让共产党管着,也不让台湾被外人拿走!

台湾黑帮老大:我宁愿让共产党管着,也不让台湾被外人拿走!

东方寻史
2024-05-30 18:04:49
他官至副国级,今年88岁仍在担任顾问,父亲副国级,岳父正国级

他官至副国级,今年88岁仍在担任顾问,父亲副国级,岳父正国级

郁小姐读历史
2024-06-04 12:59:14
湖北省委组织部最新公告

湖北省委组织部最新公告

蛙斯基娱乐中
2024-06-04 12:16:54
2024-06-04 16:30:44
新周刊
新周刊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19588文章数 12893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去年中国156人死于户外探险

头条要闻

俄外交官:俄罗斯要在两三年内“搞定”乌克兰

头条要闻

俄外交官:俄罗斯要在两三年内“搞定”乌克兰

体育要闻

一位糖尿病患者,和他的24年皇马梦

娱乐要闻

杨幂留言为热巴庆生,姐妹情深惹人羡

财经要闻

百万二手车贩,最近有点急

科技要闻

斯坦福团队抄袭国产大模型后道歉 承诺撤下

汽车要闻

2.0T+云辇-P+天神之眼 方程豹豹8还配软包内装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亲子
游戏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简而不冷 明朗的治愈能量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亲子要闻

妈妈晒出自己宝贝半年内的变化,反而越来越漂亮了,妥妥的小美女,除去基因,她都不能是我女儿吗

魔兽11.0新预告片曝光,萨尔坐实亲儿子,网友:地心之战是幌子?

军事要闻

俄伞兵占领乌克兰一大型据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