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现在的大学生,为何幼稚得像个孩子?

0
分享至



如果“大学高中化”这个趋势不能够扭转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大学辅导员们赶赴衡水中学学习取经不是没有可能。若如此,将是中国大陆当代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幸。

撰文丨任大刚

倒退一二十年,你一定会对如下场景目瞪口呆:

在一个招聘会现场,一位头发花白的父亲正忙着填表,20来岁的儿子一言不发站在旁边看着。过了一会儿,男孩后面冒出两个女人,是他的妈妈和姐姐。妈妈拿着简历,姐姐背着书包、拿着水杯。父亲东张西望,问工作人员,儿子还有多长时间轮到?

这不是假想,而是《这届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化越来越难》这篇采访文章描写的最新场景。

如果留心一下,会发现近期围绕“大学高中化”这个热门话题的分话题,除了“社会化越来越难”,还包括:有的大学成立家委会、组建大学生家长群、大学生考试成绩通报家长,等等。

通过罗列这一系列现象,为我们刻画出的,是幼稚、懦弱、社恐、无担当、无责任感的新一代大学生群像。

如果这一群像有较高逼真度,那么,于学生而言,上这样的大学,与这样的大学生为伍,意义何在?对教授们来说,教出这样的学生,意义何在?

我当然希望这不是真切的群像,但这很可能是我一厢情愿的臆想。

01

“大学高中化”趋势从何而来

所谓“大学高中化”,是指中国大陆高校在教学和管理上,仍然延续中国大陆高中时候的主要做法:

其学习的目的,与高中刻苦学习的唯一目的是高考取得好成绩一样,大学努力学习,就是为了研究生考试一举通过。考研就是第二次高考,也是一次“改命”的机会。与考研无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课程或兴趣爱好,一概弃之不顾,考上再说。

为了取得保送上研究生的名额,学生进大学伊始,就异常注重每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为了获取高分而熟读教材,分毫必争,大学知识教育应有的宽度和广度被有意放弃。

像高中时候一样,家长深度插手学校管理。他们对远在远方求学且已届成年的子女并不放心,担心他们贪玩好耍荒废学业,担心他们的安全,担心他们是否吃饱穿暖,他们仍将成年子女当成高中生,他们开始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成立家委会、家长群,互通各种信息,随时出面,为子女排忧解难。

学校为减少麻烦,减少与家长方面的冲突,不得不做出让步,也逐渐像管理未成年人一样,介入本该由学生自治的领域,如早晚自习、寝室卫生、出行安全等。

如果“大学高中化”这个趋势不能够扭转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辅导员们赶赴衡水中学学习取经不是没有可能。若如此,将是中国大陆当代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幸。

02

学历崇拜需要祛魅

2023年,全国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达474万,而2007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只有459万。

这就好比2007年的大学毕业生,全参加2023年研究生考试都还不够,仍差了15万人。同时也说明,经过15年时光,研究生学历大幅贬值。

是不是当年只需要本科学历的工作,如今必须要研究生水平才能胜任?又或者,产业升级翻天覆地,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已经到了大多数本科生无从着手?

非也。任何人都能看出:大规模扩招,使拥有大学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而工作岗位并未相应增加甚至在减少,为了脱颖而出,学生竞相取得更高学历,于是相同的工作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水涨船高。

大学招生是选拔性的,需要人才;工作单位的HR招人也是选拔性的,也需要人才。

在过去,可以说是大学在帮助工作单位的HR做人才把关工作,工作单位的HR只需要根据大学的标签安排人就行了。当然,工作若干年后具体表现另说,到那时候已经是领导裁定的事了。

而现在,随着大规模扩招,标签发放越来越多,大学已经承担不起为用人单位贴人才标签的功能。

但用人单位的HR面对一群毫无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他们除了自己组织笔试面试,无奈之下还是得把大学贴的标签作为一项客观标准,视为选人的重要参考。即便HR错招了不合格的人,他们也可以把责任推到大学身上:“他是985的,不过如此。”言下之意,错在学校,与我无关。

对非科研类工作而言,如今学历重要,但学历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这点从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就能看出端倪。

既然如此,大学也应从社会氛围的学历崇拜中适当抽身,名正言顺回归本分。

03

多数人读研是巨大浪费

中国大陆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中国大陆的职场并不需要那么多“研究生”,大量就业机会还是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基础部门。

然而,大量将来只能在基础部门工作的大学生,正拼尽全力挤入“研究生”赛道。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取得研究生学位证书之日,就是告别“研究”之时。

这是个莫大的讽刺,也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今天,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大企业科技研发费用逐年走高,众多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技术来源,正是大学科研院所。

我认为,大部分的研究生,应该从这层关系中产生。而要把握这层关系,就需要那些准备进行“研究”的大学生对产业状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事实是,非但大学生不清楚产业状况,很多大学教师对相关产业的了解程度也是隔膜的,有限的。

产业状况不是开几个座谈会就可以弄清楚,也不是一个在校大学生通过短暂的实习可以弄明白,他们必须在相关行业有一定工作经验,是带着真问题来学习怎样进行研究,以及准备研究什么的。

按照这个要求,很多专业并不适合招收兴趣不明、禀赋不明,只有考试成绩清楚的应届生;很多专业所招收的研究生,应该是有工作经验,有行业和产业认知的大学生。

压缩应届大学生在研究生招考中的比例,对报考者提出1年到3年相关工作经验的要求,应该是今后研究生招考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那些与产业化相距甚远的基础研究,比如传统的数理化医文史哲艺术等学科,还是可以由本科毕业直接读上去研究高深学问。

一切一刀切的办法,总是会把好事办成坏事。

04

让有工作经验者才能考研

让有工作经验者才能报考研究生,现实中还是不能排除有少数人仍然把考研当成唯一“改命”的机会,但至少在招生单位和研究生导师看来,可以一眼望穿该生的潜力如何,到底是否值得培养。

不仅如此,它还是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一,可以让一些高校放弃做“考研基地”的不良嗜好,认认真真做好本科教学,把培养对社会有用之才而不是考试之才作为第一要务。如此,为它们逐渐转型做职业教育提供动力。

第二,釜底抽薪地打掉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学历内卷,解除大学生的考研紧箍咒,让他们在更自由的大学校园中充分发扬个性,挖掘和发扬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更多的时间走出校园,走进用人单位,感受社会,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从而逐渐克服“社恐”,培养与人交往的自信与技巧。

第三,可以让大部分大学生放弃唯分数论,不再斤斤计较于分数多少,更加多元发展,也可以借此把家长方面势力清除出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众所周知,现在的高校把考上研究生也算成是本科就业率。这样做,只是把问题和矛盾往后拖而已,最终吃大亏的是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时间精力。

考虑到从某一届起开始施行“有工作经验者才能考研”,各高校的本科生都不能考,也就意味着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又有何损失呢?

眼下面临的困难,让我们几乎退无可退,或许正是倒逼改革的好时机。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传某地厕所人员公示,保洁人员仅一位,剩下五个竟全是管理人员

网传某地厕所人员公示,保洁人员仅一位,剩下五个竟全是管理人员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4 23:47:05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看着淳朴的男人去杀害县政府的高级官员!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看着淳朴的男人去杀害县政府的高级官员!

吴女士
2024-06-05 16:14:00
郑州一剧组在ICU拍短剧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医院和影视公司最新回应

郑州一剧组在ICU拍短剧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医院和影视公司最新回应

潇湘晨报
2024-06-05 14:30:23
丢人到国外?美媒报道杭州漫展科比事件:在美国引起极大愤怒

丢人到国外?美媒报道杭州漫展科比事件:在美国引起极大愤怒

懂球帝
2024-06-05 14:09:08
菲总统“怒”给谁看?

菲总统“怒”给谁看?

直新闻
2024-06-05 17:16:54
2名驴友去世后续:白衣女子身份令人惋惜,红衣男虽死,却难脱责

2名驴友去世后续:白衣女子身份令人惋惜,红衣男虽死,却难脱责

王小花谈历史
2024-06-05 18:20:05
深度调查:张维为的“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是野鸡大学吗?

深度调查:张维为的“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是野鸡大学吗?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5 17:57:22
乌克兰连续打击俄本土,俄军家属跪在国防部楼前乞求亲人回家

乌克兰连续打击俄本土,俄军家属跪在国防部楼前乞求亲人回家

史政先锋
2024-06-04 21:22:44
大帝为何怕美国最差的F-16战机?且最多也就100架左右

大帝为何怕美国最差的F-16战机?且最多也就100架左右

邵旭峰域
2024-06-05 11:51:01
太惨了!尸体还紧紧捆在一起,石人峡二人生前遇难,看的人窒息!

太惨了!尸体还紧紧捆在一起,石人峡二人生前遇难,看的人窒息!

飞哥AI矩阵
2024-06-05 19:16:02
26岁甘肃小伙从海南出发徒步4100公里回到老家:历时194天,直播收入3万多元

26岁甘肃小伙从海南出发徒步4100公里回到老家:历时194天,直播收入3万多元

极目新闻
2024-06-05 17:00:38
球迷公开举报蔡斌和排协,体育总局宣布重要决定,中国女排天亮了

球迷公开举报蔡斌和排协,体育总局宣布重要决定,中国女排天亮了

宗介说体育
2024-06-05 14:39:08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5 15:10:40
最缺德的专家出现了!

最缺德的专家出现了!

麦杰逊
2024-06-04 11:53:48
“史上最难高考”来袭:413万复读生一起卷 ,河南、广东要哭了!

“史上最难高考”来袭:413万复读生一起卷 ,河南、广东要哭了!

智谷趋势
2024-06-04 15:11:03
最新!印度总理莫迪提交辞呈

最新!印度总理莫迪提交辞呈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5 18:04:13
沁县公职人员遇刺:熟人作案;凶手籍籍无名,死者风云人物

沁县公职人员遇刺:熟人作案;凶手籍籍无名,死者风云人物

大师兄爱写作
2024-06-05 19:53:00
管得着吗?评中央巡视组组长要求“年轻干部要减少异性交往”

管得着吗?评中央巡视组组长要求“年轻干部要减少异性交往”

雪中风车
2024-06-05 18:46:46
土耳其军舰穿台湾海峡,完全不把解放军当回事,052D再出动

土耳其军舰穿台湾海峡,完全不把解放军当回事,052D再出动

小猫猫爱体育
2024-06-05 10:44:19
冯起、胡歌、东西等,有新身份

冯起、胡歌、东西等,有新身份

政知新媒体
2024-06-05 19:09:10
2024-06-05 22:08:49
冰川思想库
冰川思想库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2135文章数 1234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甘肃退休厅官被开除党籍 曾搞迷信活动求"平安着陆"

头条要闻

甘肃退休厅官被开除党籍 曾搞迷信活动求"平安着陆"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手机
房产
数码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最新!海淀小升初一派结果出炉!彻底告别“过去的经验”

手机要闻

美颜也能靠AI,vivo这个功能真的绝了!

房产要闻

新房交易再冲高!三个月1.7万套、157万㎡,海口楼市又行了!

数码要闻

22年后英特尔放弃了超线程!Lunar Lake架构深度解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