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学生心中的那束光——刘敬圻老师

0
分享至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展现我校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全媒体中心系列报道《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今天推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胡元翎教授的文章《学生心中的那束光——刘敬圻老师》。

学生心中的那束光——刘敬圻老师

刘敬圻,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到黑龙江大学任教。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行业女状元。曾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


刘敬圻老师,用校友的话说她可谓是黑大的一张名片。提起黑大,自然想到刘老师,她的工号又恰恰是58001。刘老师很喜欢泰戈尔的这首诗: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是的,她已经活成那一束光, 学生们心中那束闪亮的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经历了读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在求学、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的各个环节上都不曾离开过刘老师的视线,至今四十年了!在人生旅程最重要的四十年间,有如此通脱,德才识能皆令人仰慕的恩师伴我成长,我胡元翎,何其幸哉!四十年的熏染,刘老师方方面面影响着我,她的印记已刻在我的骨子里、融进我的心髓中了。每遇困惑或事端,不自觉间会在心里问一声:如果是刘老师她会怎么做?我如此行止刘老师会怎么看?无形中,刘老师像把小鞭子在身后时时提醒着我,也时时推动着我,成为我洁身敬业努力前行的力量。虽然天赋远不及刘老师,成就也难望其项背,但一路走来,感到充实、踏实、快乐!

然而,我心中的刘老师是由一幅幅画面与一幕幕场景构成的,很难理性抽绎和评说。索性任由我的感性感知,去串联起记忆中的多帧片断,来勾勒一个大写意的刘老师吧。

01

“独标高格”的学术境界

刘老师从1978年开始的《三国演义》系列研究¹,当即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刘老师的系列长篇论文,延续并深化了《三国演义》研究的格调,无一不是精读文本、细捋文献、务实求是、还原批评的力作。著名学者陈洪用“独标高格” ² 为陶尔夫、刘敬圻二位老师的学术研究定位。是的,两位老师的读书教书与写作,正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纯净澄澈、专注热烈的生命运动。


陶尔夫 刘敬圻著《南宋词史》及部分修订本

我是1990年留校任教的,在记忆中有这样一个印象最深刻的场景。那天,刘老师到我的课堂听课。那是我登上讲台的第一学期,正时时处在忐忑中,而那堂课又正是“永远说不完的”《红楼梦》。课后,刘老师与我走到长廊尽头,交流听课感受,并舒缓了我的紧张。随即,谈起她正在修订中的一篇论文,一篇让她反复琢磨反复推敲的论文,就是此后不久发表在《红楼梦学刊》的《薛宝钗一面观及五种困惑》³。刘老师表情极专注,思路极清晰,一个丰满立体“有教养少女”的复合性格被层层展开,条分缕析,纵剖横剖,由外向内,冷静谨严,句句扣紧文本的原生态。我当年还是学术小白,但刘老师能从我的眼睛中知道,我听得入神了,跟上她的思路了,懂了。我们在走廊上站了好久。教室是在原主楼后楼的一楼,走廊较暗,然而我却看到了一种光芒。那是智慧的光芒,是沉浸在学术境界深处,执着忘我但却分外清醒时刻所泛出的灵光。我真的被震撼了,献身学术真的可以让一个人心地干净并如此闪光!我肃然,我敬畏,同时也因之向往了。

另一个场景是老师在闲谈中无意间提及的。在80年代,教师住房条件普遍有限,老少三代挤在狭窄的空间里。正在专力研究《三国演义》的刘老师,为不影响家人休息,不能利用深夜的时间挑灯夜战。但进入研究状态中的人是醒梦之间都在思考之中的,于是她在床头手边放上纸笔,随时有想法即在黑暗中盲记几笔,天亮时再作整理。以后就形成了习惯,一旦进入写作思考阶段,刘老师的手边总有一个小本本,黑天白天都不离身边,随时记下瞬间迸发出的灵感。刘老师谈及此事时是轻描淡写,而在学问面前她孜孜以求、呕心沥血的精神可鉴。正是这样投入与专注才成就了她学术上的“独标高格”。

关于刘老师的学术特点,我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有了更深的感悟。

《明清小说补论》是刘老师的第一部论文自选集。其中的每一选题,皆透发着质疑、探究、思辩、拓新的学术锐气。喜欢挑战自我,喜欢在诸多“漩涡般的、夹生饭似的老议题”上,狠下笨功夫。其文字风范却又从容自然,祥和灵动,绝无星星点点强加于人的气息。这是读刘老师论著的第一感悟。


刘敬圻部分论著

刘老师有一个习惯,她习惯于把自己的呕心之作称之为“补说”或“补论”。这词语经常出现在她论文的大小标题之中,而且,两次用作书名,重复印制在她第二个论文自选集的封面之上。在第二个自选集付梓之前,我曾经诚恳地建议刘老师不再以“补论”命名,把“还原批评”这一特色凸显在封面之上。因为我确知这一点是刘老师学术研究,特别是小说研究方面从理念到方法的最核心的精髓。不管是以还原为题目的系列论文,如《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考察》《 <红楼梦> 女性世界还原考察》《 <水浒传> 寓意的还原考察》《贾政与贾宝玉关系还原批评》等,还是题目虽无“还原”字样,然论述仍秉持着还原批评的研究方法,如早期的还原到嘉靖本加以阐释的曹操性格与刘备性格等重量级论文,都是如此。还原,是书之魂。刘老师懂我的苦心,但婉拒了。只是在老书名《明清小说补论》的旁边,自信满满地添加了三个字:增订本⁶。是的,这第二册“补论”比第一册“补论”整整增加了14万字。我开始不解,后来看到著名学者吕启祥先生独具慧眼,对“补论”“补说”中的“补”字的诠释,顿开茅塞。她说:敬圻之为文为人最令我心仪和折服的一点是她的低调。这种低调并非故作谦虚,亦非缺少自信,而是一种清醒的睿智。……(她)总是略过学界已有的定评,绝不重弹读者烂熟的老调,面对一个个“既腻人又诱人”的题目,进行别开生面又鞭辟入里的“补说”。这种“补说”,其实是换了角度的新说,是更近一层的深说,是说人之未说。因此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⁷ 这是经吕先生提点下而获得的读刘老师著作的又一点感悟。

刘老师正是以她在学术上的建树,与当时陶尔夫老师、周蒙先生等老一辈学人一起构建起黑龙江及黑龙江大学的古代文学学术穹庐,并惠及几代黑土学子及后学们。


刘敬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通志》五卷本


2010年参加西安词学国际研讨会,从右到左依次为施议对、刘扬忠、刘敬圻、王兆鹏、陶文鹏、诸葛忆兵先生

02

师生情谊:“人生最高境界”

《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刊发了刘老师的《吴小如先生“少作”的批评境界》一文,这是应《文学评论》之约,为祝福她的老师北大吴小如教授90诞辰而撰就的。文章第三节中以愉悦简约的笔调,描述了1946至1948年之间吴小如先生谦恭淡定地“走近”了俞平伯、沈从文、废名、朱自清等正宗一流大家,并被他们欣喜“发现”不吝指教的浪漫佳话。文中,刘老师摘取吴小如先生关于“学生走近老师,老师发现学生”的经典结论:“博学慎思”“识古通今”是唯一的求师问业之桥,是师生之间“由衷而发的,不存在任何功利主义目的”的“人情最高境界”。虽然所论及的是作为学术大家的师生之间的学术之缘,然而其间满溢着的圣洁情谊却是具有示范性和可承传性的。

是的,那圣洁的“桥”与“人情最高境界”我都不时地在刘老师身上深切地感知到,刘老师也在虔诚地践行着她对太老师们的尊崇。作为学生,刘老师给予我最宝贵的是求学问业的恒久信念、及不是亲人胜却亲人的温暖。

我本科毕业论文的手稿至今还保存着,上面有许多刘老师红色的批改文字(见下图)。回想起来,这应属我的第一篇称得上论文的论文,也应该是引领我后来走上学术之路的最重要的一篇论文。选题是我最喜欢的《红楼梦》,指导教师是当时心目中最钦佩的刘老师。不知道是因为先喜欢上刘老师才选的《红楼梦》,还是先喜欢《红楼梦》才选喜欢的刘老师,总之,一种求学问业的缘份从此开始。那时还没有电脑,都是手写纸本,每交一稿都要面见刘老师一次。几天后取回论文,再修改,再抄写,再送审,再取回……至少是改了三稿,见了刘老师5次。回想起来,那5次见面是既紧张快乐又收获良多的时光。那时的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是聪明伶俐的那类学生。面对心仪的刘老师也总是静静地听、默默地记,虽然系统地上过刘老师的文学史课,但刘老师此前肯定对我印象不深。第一次去见刘老师,她很耐心地引导我尽量多地说出自己的思路和设想,直至交流顺畅了,决定选择“金陵十二钗”中看似最不起眼、较少有人论及的李纨形象作为论文题目了,刘老师才流露出些许赞赏的目光。正是在那一次,我牢牢记住了刘老师给我的建议:细读熟读精读文本。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都必须竭泽而渔。从梳理材料中产生疑问。在梳理疑问时催生火花。遵从内心的感受去还原文本文献的原生态,让材料说话。刘老师还让我翻检了她为了探讨“刘备隐性性格”所做的文本原生态卡片。太震撼了!卡片是用细绳串起来的,厚厚的一摞一摞的,上面有作品细节的摘抄、论点摘录、读书感受,包罗万象。每一类单独成摞串起。(现在想来这项工作就等于我们今天电脑中自建的文献数据库,内设文件夹。后来追随陶尔夫老师读研时看到陶老师也有小山似的一摞摞的卡片,那也正是常年梳理文本文献过程中所留下的“笨功夫”的见证。)从那开始,我沉下心来,拒绝浮燥,很有仪式感地也到书店买了足够的卡片。一丝不苟地细读、摘录、梳理、思索、反复琢磨原著和相关材料,推敲每一细节所反映出的信息和内涵,梳理人物性格的变化脉络,走进人物的环境和内心。虽然速度很慢,但渐渐发现李纨形象在我眼前清晰了:原来有两个不同的李纨?!可以动笔了。遂激动地交上第一稿。因为真的是从细读文本中形成的感受,所以,刘老师对文章内容予以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但论述语言方面问题很多,诸如不简练、不精当、不规范,多感性的文学色彩而非逻辑性的论文思辨,等等。接下来的几次送取改稿的过程,是我不断惊叹于刘老师语言功力的过程!每一稿都有红红的修改和批注,或对一句话逻辑上的大调整,或对赘语琐言的删减,或对一个语词的更换,或对一个字眼的推敲,对标点符号的纠正……捧着几次修改后大变身的文稿,发现我原初要表达的意思更显豁了,读来逻辑更顺畅了,甚至自己都爱上了这篇文章!


1987年,刘敬圻老师为笔者修改本科毕业论文的手稿

后来,这篇毕业论文在答辩时得到所有老师的鼓励。再后来,我带着这篇文章第一次参加省《红楼梦》研讨会,在大会宣读时,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记得著名红学家张锦池先生在大会总结时说这篇是会上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文章之一,并由省红学会推荐给《红楼梦学刊》发表。再后来,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点建立,依据“学缘杂交、优生优育”的理念,我考取了张锦池先生的博士研究生。我的一篇本科论文,成为走近博士导师张锦池先生的“桥”。

更让人感佩的是,刘老师指导学生论文的认真与执着,已经成为惯性生存方式,习惯成自然了。1990年夏,刘老师带着四名86级四年级本科生参加了黑龙江省红楼梦研讨会。四名本科生在会上一一宣读了论文,选题前沿,材料翔实,论说深细,洋溢着勇气朝气和锐气。与会的省外专家赞叹说:黑龙江的研究生(实乃本科生)如此出类拔萃啊!黑龙江学术队伍后继有人了!她们的文章有两篇当即被北京《红楼梦学刊》资深编辑带走,仅仅隔了半年,便全文发表在学刊1991年第一辑上。其中一篇获得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其它两篇也相继发表在《求是学刊》和《齐齐哈尔学院学报》上。


校友们常说,听刘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刘老师却说,讲了一辈子课,每一次走上讲台,总是诚惶诚恐。她说,面对每一届学生,我总是新老师。面对发展着的学科,我总是新学生。这种“永远的第一次”的感觉,是老师对课堂的敬畏,对教学岗位的敬畏,对教学对象的敬畏。她在备课过程中,极其看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养的学生们的不同需求。她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和读书热情。2015年,已近80高龄的刘老师应邀走进本科生课堂,为2011级汉语言文学实验班的同学授课。虽然只安排了六周课,而孩子们却夯实了独力思考务实求是的治学之道,收获了至真至诚至善至纯的师生情谊。还收藏了刘老师送给他们年级的那篇高扬着“人情至高境界”的告别散文《等你》。


2011级实验班学生回母校看望老师,后排左起:刘敬圻、张洁、胡元翎老师

回首我几十年间的教学与科研何以能坚持下来,全得益于尊敬的老师们的不断督促与引领。有人说我擅长文本解读,其实这与刘老师的耳濡目染密不可分。当研究遇到瓶颈而寢食难安时,又是刘老师让我坚信献身教学献身学术的高洁高尚和高贵。正是依仗着这种信念,在面对挫折面对纠结时,方能生发出足够的心理空间和强大的内驱力去顽强坚守!而且,是快乐地坚守。

这就是刘老师。


刘敬圻老师与弟子及弟子的弟子们

03

生命的魅力:永远的少年精神

何谓“少年精神”,刘老师在赞叹吴小如先生《“少作”的品质》一文中有所阐述:“在不经意之间,构建着一种坦诚热切、直白通透、披肝沥胆、表里澄澈的批评境界。”虽然总结的是太老师的批评文字,然作为一种精神,看得出刘老师内心里的崇尚。前不久,北大毕业又在北大出版社长期任职的郭力《刘敬圻对刘绍棠不落井下石》一文在网上热传,我也转发到朋友圈。一会儿的功夫,就收到几十条点赞及感佩刘老师的评语,我截屏了一段给刘老师发过去,刘老师回道:“当年的刘敬圻,不过是个大小孩。没有深刻的思想,只有独立的性情。一根筋而已。……年轻、善良、睿智、清朗的学妹学弟们的鼓励,正是让耄耋老人开心,以永葆少年精神和浪漫情怀?!”看得出,“少年精神”依然是她内心尊崇的学术兼及生命的永远的理想境界。

是啊,刘老师,从青年到今天又何尝不是始终洋溢着少年精神和浪漫情怀!


不满18岁的刘老师,在北京大学读一年级时的照片

195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刘老师积极响应援疆号召,与同年级同学陶尔夫一道,义无反顾地来到筹建中的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一直服务于黑龙江,服务于黑龙江大学,至今66年,始终无悔无怨。在她不懈的奋斗和努力下,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与奖项,当年投奔边疆的浪漫情怀和少年精神始终澎湃。刘老师的少年精神集中体现于她对学术追求的专注澄澈,内心善良的清明澄澈,眼神荡漾出的真纯澄澈,这些组成了刘老师的美,岁月积淀后愈加澄澈的美。岁月不败我师!

还记得刘老师当年与我们年轻人一起稳坐图书馆的画面。刘老师有个习惯,当完成材料文本的搜集梳理及深入思考后真正进入写作阶段时,她是要一气呵成的。90年代校图书馆开辟了教师阅览室,专为教师备课写作读书而用。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小老师们偶而会去,有一天突然发现,在阅览室的第一排,刘老师在那奋笔疾书,而且连续几天都会看到她的身影。她用的稿纸我至今印象深刻,是那种比一般稿纸大出两倍还多的特殊稿纸,此前我从未见过更别说用过,后来才知道大多用于出版社编辑审稿。刘老师身材纤瘦,伏在超大稿纸上面,专注地书写。突然感觉老师像个将军,气定神闲,但一种力量感油然而生。师兄关四平曾概括刘老师文章的行文特色有二,一是“行云流水”“形散神不散”;二是“气盛言宜,雄辩滔滔。”很准确!之所以能呈现如此笔调,我觉得其一气呵成的写作状态是其文笔既能“行云流水”却又“雄辩滔滔”的重要原因。区别于现在有些电脑写作存在先期模块化材料的集合,后加以逻辑联缀的技术化写作趋向, 而是高度投入、高度专注而迸发出来的学术的高峰体验。现在部分论文写作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多有为强调理论性科学性而忽略文学研究论著所应该具有的“兴发感动”的情致及情怀 ,这是一种憾事。读刘老师的文章,感觉其间存有气场 在饱满地张驰鼓荡,贯注始终。一气呵成的文字,读来也不由得是一气呵成,怎忍中途放下?后来刘老师无意间告诉我,她当年不仅坐教师阅览室,其它阅览室也大都坐过,甚至于什么时间哪个阅览室人少都了如指掌,其实她坐的最多的是当年的经济阅览室,人少,安静,管理员对她特别友好。想着刘老师都天天辗转于图书馆,我们年青人岂有不用功之理。那时我们系里的几位青年教师在图书馆出现得最勤,包括已成为今天学校副校长的于文秀老师,是老师的精神感召着我们。此后我们也摸出苗头来了,当看到刘老师频频出现在图书馆,就知道她又在写大文章了!我们满怀期待。

刘老师尊崇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大同理念。她尊重喜欢一切纯净、善良、睿智、勤勉的人和事。对己坚持操守,博学笃行,自我完善,常常提醒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在这方面她几乎做到极致,她不属于“谨言”之人,但“慎行”却深入到骨子里了。仅举一个小的生活细节,当我们偶而出去聚餐,餐毕她会不自觉地将杯盘罗列整齐,用餐巾纸将桌子擦试干净,我们想拦住她,笑说:您把服务员的工作抢夺了!但拦不住,她身不由己,已形成习惯。她习惯于自责。难忘陶老师溘然辞世时她强忍悲痛异常坚毅的眼神,从此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一家三代的生活重担,但她还不断自责。当看到有老人被儿子安顿板车上推着逛街的时候,她会说:我当时怎么就没想到用这种办法推老妈满院子逛逛呢?那样她被摔坏的骨头会长得快一点。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日子,她也常常会自责:上有老妈下有陶小小,陶老师又是需要照顾的病人。可惜,一切都不到位。她不知道,在旁观者(包括学校医院医生护士)的眼中,她做的已经让他们吃惊了。《礼记》曰:“君子慎独”,孔子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刘老师这种君子心性的修为已达到一种忘我境界。诚于中方能形于外,这一切在她身上又体现得那么自然,自然到成为识别刘老师的一个重要标记了。这才是刘老师!如此对自己苛责的老师,却能以善推人,与人为善。总是以最清朗最包容最童真的眼神,将至善至美的祝福传递给人们。她有时善良得单纯,以单纯的眼睛看尘世,时或近乎晏几道的“痴”,“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也。”即便是对特别不敢恭维的人和事,她也常常引用北大袁行霈先生的话“可怜可怜他们吧!”一种异乎寻常的大度平和淡定的心态。耄耆之年了,还往往被网上流传的中外古今的善人义举感动得满眼泪花,不知所以。这就是刘老师。

最后,最想说的是刘老师的美。记忆中,刘老师最初的形象是在本科讲台上给我们上课的样子:一袭典雅的中式对襟花袄,铿锵的带有山东口音的语调,站立讲课,飘逸的板书,竖排书写——那是潇洒的美!之后是学校礼堂放电影,看见陶、刘老师竟然也来了,远远地羡慕地看着这一对神仙眷侣,自已完全是今天粉丝迷妹的状态!读研究生时,陶老师的课是在家里上,就经常会见到春风化雨般的刘老师了!工作后见到的刘老师依然优雅美丽,同学们说她是丝巾控,能变换不同的花式,将寻常衣装顿时增添了光色。而最奇妙的是,刘老师竟然在80岁之后更加美丽,她走出家门云游山水,每到一处传回来的照片,我们都不禁要惊叹,太美了!刘老师,把自己活成了传奇!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刘老师的魅力依然!心存善良怀有大爱的人同样会收获温暖得到眷顾!愿命运之神永远护祐着我的老师!

作者简介:胡元翎,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0年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陶尔夫教授。2002年获得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学位,师从张锦池、刘敬圻教授。

¹ 见《文学评论》1980年第2期,1984年第6期;《文学遗产》1989年第3期;《求是学刊》1981年第1期第2期等。

² 陈洪《独标高格的词学研究——读陶尔夫、刘敬圻先生 <南宋词史> 》,《河北师院学报》1995年4期。

³ 刘敬圻《薛宝钗一面观及五种困惑》,《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1辑。

⁴ 刘敬圻《明清小说补论》,三联书店2004年版。

⁵ 吕启祥《代序·第一朋友》,《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年。

⁶ 刘敬圻《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年。

⁷ 吕启祥《红楼梦会心录》,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459--462页。

⁸ 刘敬圻《“少作”的品质》,原载《学者吴小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1--97页。

⁹ 黄庭坚评晏几道语。


文字 | 胡元翎

图片 | 胡元翎、往期推送

排版 | 张鹏宇

责任编辑 | 邵明琛 王思聪

审核 | 肖博宇 张笑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女儿随母姓,公公啥也没说,十八年后公公去世,看到遗嘱我愣了

我女儿随母姓,公公啥也没说,十八年后公公去世,看到遗嘱我愣了

四象八卦
2024-06-16 14:21:42
世道如此之坏!

世道如此之坏!

吴女士
2024-06-16 13:33:32
胡锡进:有些支持乌克兰的人很激进,就像小学生一样指手画脚

胡锡进:有些支持乌克兰的人很激进,就像小学生一样指手画脚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6 09:28:03
中美大结局终于来临?一夜之间消息爆炸,我国防部长震怒!

中美大结局终于来临?一夜之间消息爆炸,我国防部长震怒!

趣说世界哈
2024-06-17 09:43:22
越闹越大!南方医科大无法自圆其说,举报学生身份被扒出

越闹越大!南方医科大无法自圆其说,举报学生身份被扒出

看晓天下事
2024-06-16 13:10:53
广州就“高仿假货”问题成立联合工作组:所有涉案档口已被查封

广州就“高仿假货”问题成立联合工作组:所有涉案档口已被查封

观察者网
2024-06-17 07:12:05
媒体人:刚把一份18人的华裔归化名单交给足协的人

媒体人:刚把一份18人的华裔归化名单交给足协的人

懂球帝
2024-06-16 16:41:09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TikTok上建盏开窑直播间忽悠老外,评论笑死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TikTok上建盏开窑直播间忽悠老外,评论笑死

猫小狸同学
2024-06-16 17:42:44
周鸿祎:嫌360广告弹窗多,可以用极速版,想免费,就要接受广告

周鸿祎:嫌360广告弹窗多,可以用极速版,想免费,就要接受广告

科技Nice
2024-06-15 17:14:28
三年美梦一朝破灭,王云蕗成了中国女排悲情式人物!

三年美梦一朝破灭,王云蕗成了中国女排悲情式人物!

祝晓塬
2024-06-17 11:35:57
让人闻风丧胆的菜花夫妇,网友:我以为是玩梗,没想是真的 太炸裂

让人闻风丧胆的菜花夫妇,网友:我以为是玩梗,没想是真的 太炸裂

滑稽斑马呀
2024-06-16 20:37:12
女排兵分两路:张常宁庄宇珊许晓婷前往曼谷 大部分主力漳州集训

女排兵分两路:张常宁庄宇珊许晓婷前往曼谷 大部分主力漳州集训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4-06-17 09:35:24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八卦爱侃娱
2024-06-16 10:31:05
唐尚珺估分639,清北要运气,985师范大学在望,网友:坐等第17次

唐尚珺估分639,清北要运气,985师范大学在望,网友:坐等第17次

东东趣谈
2024-06-17 10:17:56
凯特王妃携3宝亮相,对话被唇语专家破译,没有一句跟威廉有关

凯特王妃携3宝亮相,对话被唇语专家破译,没有一句跟威廉有关

红袖说事
2024-06-16 09:52:11
只用一招就化解了周也的塌房危机:51岁的李冰冰果然厉害

只用一招就化解了周也的塌房危机:51岁的李冰冰果然厉害

娱记掌门
2024-06-17 04:40:13
台媒又曝大瓜!曝大S将告汪小菲虐待孩子:这次,大S彻底不体面了

台媒又曝大瓜!曝大S将告汪小菲虐待孩子:这次,大S彻底不体面了

拾娱先生
2024-06-16 01:02:50
一边出口创新高,一边大量的企业迁离倒闭,工人失业,原因是什么

一边出口创新高,一边大量的企业迁离倒闭,工人失业,原因是什么

创作者朱海平
2024-06-15 13:18:49
理想汽车车友汕头活动多车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车距较近,致5车追尾

理想汽车车友汕头活动多车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车距较近,致5车追尾

红星新闻
2024-06-16 19:16:10
王思聪彻底栽了!黄一鸣孩子有“法定继承权”,万达迎来真公主?

王思聪彻底栽了!黄一鸣孩子有“法定继承权”,万达迎来真公主?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14 14:01:41
2024-06-17 13:02:44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
博学慎思 参天尽物
1102文章数 5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亲子
手机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PC鲜辣报:英伟达RTX 50规格曝光 微软暂缓Win 11新预览版

亲子要闻

终于能抱动妹妹了

手机要闻

一加冰川电池沟通会官宣!定档6月20日 锂电宁王助阵

军事要闻

13国未签署瑞士乌克兰和平峰会联合声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