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禁烧秸秆才是正确,我们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禁烧确实利大于弊

0
分享至

前言

“老祖宗刀耕火种几千年,为什么现代就非要禁烧呢?”



如果细想一下禁烧秸秆不是专家脑袋一热想出来的,禁烧是对于现在而言是正确的,虽然有不少人反对禁烧,可是禁烧秸秆是真的给老百姓的“福泽”。

很多人都反对禁烧秸秆,认为这是否定我们的传统农业,并且也会增加劳动和生产开支,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



也有人选择力挺禁烧秸秆,减少了碳排放维护环境,给咱们的环保建设添砖加瓦。

你如何看待禁烧秸秆呢?



古人可能舍不得烧秸秆

我们是“农耕民族”,历来都是依靠刀耕火种维持生活,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积累下了非常丰富的农耕经验。



从古至今我国的农业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哪怕是放在古代来比较,我们的农业生产比也远超其它国家,这是我们的领先之处。

其中烧秸秆就是种地的秘诀之一,也是很多人辩论的辩证,总有人拿祖宗烧了几千年秸秆来反驳禁烧秸秆。



为什么古人烧了几千年的秸秆,来到现代之后就是不让烧呢?这作何道理可讲?

这种言论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古人肯定会烧秸秆,可是古人是如何烧秸秆的却没人探讨了。



老话常说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火可是放在首要位置的,作为做饭的必须燃料,是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的资源。

燃料资源在古代也是非常紧俏的,除非是在地广人稀的地区生活,而秸秆作为农耕的附加产物,也能用来作为燃料做饭,古代的农民会把宝贵的秸秆放在耕地上白白烧光?



别说古代的农民不舍得烧,就连距离我们不远的旧社会农民都不舍得把秸秆如此浪费掉,几乎家家户户在丰收之后都会把秸秆储存在家里。

穷人家干脆就拿秸秆当做做饭的柴火用,因为古代的柴火是很贵的,如果附近没地方捡拾落木的话,只能出钱购买商户提供的柴火。



可能很多农民都会用大量的秸秆混合着少量的木柴进行烹饪,那时候的人们生活还是非常拮据的,没人敢天天拿真金白银去买柴火。

就算是颇有家资的豪门也离不开秸秆,因为他们也要拿秸秆作为引柴,拿着火源干点木头是很难引燃的。



我们现在生个火可以用纸或者塑料袋引火,古人为什么不拿纸张引火呢?

不是古人认为纸张引火不好,而是古代的纸张非常昂贵,除下朝廷和世家大族之外,普通百姓哪敢天天用纸呀,就连上厕所都不敢用纸,一般都是用竹篾蹭两下就行了。



所以,看似废物的秸秆稻草就是引火的最佳物品,甚至现在还有部分山区居民还在用这些东西引火。

更何况古代很多平民百姓的房子都是用稻草秸秆做的房顶,这种房顶距离我们很近,旧社会就有很多草房顶,很多人的父母或者年轻人的爷爷奶奶都有住才房顶的经历。



秸秆的功能远不止于此,除下作燃料做房顶之外,还能用来做夯土墙,甚至很多夯土城墙都要用到巨量的秸秆稻草,起到的作用类似我们现代的钢筋。

所以拿我们祖先烧秸秆作为论证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合理的。



顶多是会把烧完之后的草木灰储存起来,然后当做肥料撒在农田当中,我本人出生自1999年,我还记得小时候很多农户都会把玉米秸秆烧过的草木灰拉回到农田中。

询问长辈之后才知道原来草木灰就是原始的肥料,拉回到农田播撒是能够给增肥的。



禁烧秸秆利弊明确

丰收之后烧秸秆这个做法具体起源时间早已不可查,但是秸秆不烧所带来的弊端还是有的。



粮食收割完之后的残留的秸秆会影响下次耕种,农民还得额外增加工作量来清理这些秸秆才行,此前的做法就是用打地机直接将这些秸秆翻到土地下边。

这样的话会带来一个不小的问题,这些干枯的秸秆虽然也属于自然产物,是可以腐烂反哺土地的。



但是这些秸秆腐化速度未免也太慢了吧,尤其是玉米小麦轮种地区,麦子收割之后的麦茬甚至能留存到收玉米的时候,还记得小时候进玉米地白玉米非常痛苦。

不仅是因为玉米地会让人瘙痒难耐,还有地上残留的麦茬杆“背刺”,如果穿短裤下地干活会被麦茬扎哭!



此外,这些“身残志坚”的麦茬大多会随着玉米收完之后的秸秆一同打碎埋进土地,这就又延长了秸秆腐烂出肥的进程。

土地的肥力没有得到恢复,想要保证来年的产量就得加大施肥,这样以来种植成本变高了,同时也有了化肥残留。



更令农民没法接受的还有这些顽强的秸秆被绞入到地下会给众多虫卵一线生机,这就给农田造成了病虫害威胁。

站在农民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些秸秆确实还不如一把火少了好,这些废品除下被付之一炬及时给土地增肥之外也没有其它用处了,还能省下化肥和农药的成本。



可是我们能这样做吗?很明显是不可以的,肆意燃烧秸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首先就是火灾隐患很大,尤其是在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一旦农田起火很难扑灭。

尤其是在收麦子的时候,由于麦秆非常干燥,可以说一个烟头就能引发一场超大火灾,还记得以前春收的时候村民们还会自发组成救火队,一旦发现火源就会赶紧扑灭。



并且还有乡里工作人员值守,这种情况下谁敢点火烧秸秆谁就会成为村民的“众矢之的”!

因为各家各户收粮食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家烧秸秆很可能连着把整个村的麦田全都烧掉,这时候让你烧秸秆你都不敢烧,也会从心底里知道这时候不能放火。



同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秸秆燃烧过程中会增加碳排放,给我们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毕竟金山银山都不如咱们的绿水青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将这些秸秆回收再利用,可以利用秸秆再冬天取暖。



松散的秸秆虽然很不耐烧,可是一旦将这些秸秆压缩再一起,这就有点类似木材的质感了,这样一来秸秆也能耐烧了,同时体积也被压缩的很小。

相比起传统的取暖耗材,秸秆燃料可能会更加安全,并且成本也比前者要低很多,可以降低农民们的取暖成本。



同时这些秸秆在燃烧后之后依旧可以还田,只要将灰烬收集起来撒到农田里就行,这样一来秸秆的价值完全被利用了。

与其放任这些秸秆在旷野上干烧浪费热量,还会引发火灾,确实不如将秸秆的热量用在冬天,而且还不影响秸秆还田反哺耕地。



结语

禁烧秸秆这个事情之所以引起如此激烈的讨论,还是因为我们很多人没有把视野扩大,也没有深思熟虑的思考过,不明白其中的好处,也没有彻底学习废物利用的理论。



我们没有必要在禁烧秸秆领域产生很多争论,站在大局观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没有争论点,具体操作可能还需要被细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iPhone绝配!小米全新磁吸充电宝发布:129元 5000mAh容量

iPhone绝配!小米全新磁吸充电宝发布:129元 5000mAh容量

快科技
2024-06-01 11:57:09
外资大胆预测:最早在2025年,中国楼市会出现供应短缺,可信吗?

外资大胆预测:最早在2025年,中国楼市会出现供应短缺,可信吗?

月丽娃
2024-06-01 00:18:00
郭碧婷一家过六一,向佐背一个抱一个,小儿子五官清秀很像妈妈

郭碧婷一家过六一,向佐背一个抱一个,小儿子五官清秀很像妈妈

点点细语
2024-06-01 17:08:07
赖清德遭惨败,大陆停止让利,台湾或迎来失业潮,钝刀子割肉见效

赖清德遭惨败,大陆停止让利,台湾或迎来失业潮,钝刀子割肉见效

乐阳聊军事
2024-06-01 17:21:22
黄多多这也太过于成熟了吧…为什么不穿一些适合她这年龄段的衣服

黄多多这也太过于成熟了吧…为什么不穿一些适合她这年龄段的衣服

白宸侃片
2024-06-02 17:12:06
从《雪中悍刀行》到《庆余年2》,明明是同一个人,愣是没认出来

从《雪中悍刀行》到《庆余年2》,明明是同一个人,愣是没认出来

电影侦探社
2024-05-27 18:36:58
为什么有的领导调入新单位,能很快掌握住实际权力而不被架空?

为什么有的领导调入新单位,能很快掌握住实际权力而不被架空?

侃故事的阿庆
2024-05-16 07:35:10
新闻联播都快看不懂了,里面多出了很多让人困惑的新词汇

新闻联播都快看不懂了,里面多出了很多让人困惑的新词汇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2 21:35:27
福大校长要走?作妖的人是不是也太飘了!福耀大学终于出面解释了

福大校长要走?作妖的人是不是也太飘了!福耀大学终于出面解释了

嘿哥哥科技
2024-06-02 14:49:27
6月10日端午节,无论贫富,记得“吃3样,喝1样”,顺应时节,驱百毒,幸福安康

6月10日端午节,无论贫富,记得“吃3样,喝1样”,顺应时节,驱百毒,幸福安康

宝妈小厨的美食厨房
2024-06-01 23:57:34
原以为汪小菲再婚后麻六记没流量了,没想到新媳妇长得像旧丈母娘

原以为汪小菲再婚后麻六记没流量了,没想到新媳妇长得像旧丈母娘

姜子说书
2024-06-01 21:45:02
他是“林黛玉”陈晓旭前夫,如今大器晚成,凭《庆余年2》火出圈

他是“林黛玉”陈晓旭前夫,如今大器晚成,凭《庆余年2》火出圈

柴叔带你看电影
2024-06-02 19:52:32
13万的凯迪拉克,刺痛了多少中年“洗浴”男!

13万的凯迪拉克,刺痛了多少中年“洗浴”男!

正商参阅
2024-05-31 17:09:43
灯火璀璨的夜空,好像繁星点点。

灯火璀璨的夜空,好像繁星点点。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4-06-02 21:18:59
戒烟的惊人效果!研究发现:戒烟10年以上,死亡率接近从未吸烟者

戒烟的惊人效果!研究发现:戒烟10年以上,死亡率接近从未吸烟者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4-05-29 13:18:03
模特写真:桃子

模特写真:桃子

记录平远
2024-05-31 01:20:34
15亿豪宅没了、贵妇人设坍塌了?49岁“晴格格”王艳惨状被揭露

15亿豪宅没了、贵妇人设坍塌了?49岁“晴格格”王艳惨状被揭露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30 09:39:28
父母在教育上偷的懒,未来都会加倍偿还!

父母在教育上偷的懒,未来都会加倍偿还!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4-04-24 07:55:20
泰国足协主席:客战中国队很难,但球队客场踢韩国还拿下积分

泰国足协主席:客战中国队很难,但球队客场踢韩国还拿下积分

直播吧
2024-06-01 23:52:06
浔阳老师:老番上学时就是混混。扣大娘很猖狂,郭威被改变

浔阳老师:老番上学时就是混混。扣大娘很猖狂,郭威被改变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6-02 20:49:59
2024-06-02 22:20:49
白茶之清欢
白茶之清欢
分享每天的旅行日常,带你们一起看世界
746文章数 1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曾喊话要"抹去以色列" 内贾德登记参加总统选举后发声

头条要闻

曾喊话要"抹去以色列" 内贾德登记参加总统选举后发声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时尚
旅游
家居

教育要闻

河北24年高校专项初审1.4万人,连续2年上涨,计划不足700人

数码要闻

Steam发布5月硬件调查!N卡碾压A卡 RTX 3060成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显卡

伊姐周日热推:电视剧《墨雨云间》;综艺《萌探2024》......

旅游要闻

武侯祠开启“时光机”穿越到“那些年”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