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7日),法学教授罗翔披露一起海外中国留学生身陷电信诈骗的事件,指出相关文书中的多处常识性法律错误,提醒该留学生“千万不要打款汇钱”。
同一天,罗翔也在社交软件上发布视频进行提醒。
南都此前报道,近年来多地中国留学生曾遭遇类似电信诈骗,多地警方和我驻多国使领馆都曾公布相关案件或作安全提醒。
罗翔提醒:中国留学生遭遇电诈勿打钱
5月7日,罗翔在其公众号发文称,前段时间收到一封邮件,发信人非常紧张和害怕,说自己在海外留学,莫名其妙被通缉了,还收到了引渡逮捕命令书。对方称其涉嫌跨国诈骗案,涉案金额四百多万。逮捕命令书特别说明,这是保密二级案件,擅自泄密和通风报信者都要重判。
罗翔表示,在看过该留学生发来的相关文书后,发现其中不仅有不少错别字,还有许多完全经不起推敲的常识性法律错误。如文书中某市人民检察院所盖公章居然是公司用的“法务专用章”;将“无期徒刑”与“终身监禁”连用;混淆“罚金”与“罚款”等。
罗翔称,他已给这名留学生回信,告诉他肯定是被电信诈骗了,千万不要打款汇钱。罗翔还提到,“这里给各位海外留学的朋友一个提醒,看到这种文书,千万别上当,一定要及时问问亲朋好友,朋友们共同的智慧应该可以抵制邪恶。”
近年来多地中国留学生曾遭遇类似的电信诈骗,他们或被冒充警方等权威部门的诈骗分子欺骗,或被告知家人受到威胁,最终均被诱导自行与外界切断联系,有人甚至将“自导自演”的勒索信息发送给家人。为此,多地警方和我驻多国使领馆都曾公布相关案件或作安全提醒。
2023年12月,美国犹他州一名身陷电信诈骗的中国留学生被警方找到。
曾协助处理过多起类似案件的教育部“平安留学”行前培训项目专家、国际安全教育专家王学军曾告诉南都记者,犯罪分子的黑手之所以会伸向中国留学生,首先是因为留学生普遍年龄偏小,缺乏社会经验,他们一个人在外更容易轻信他人,在收到恐吓、利诱后往往容易“中招”。此外,很多中国留学生缺少安全教育,危机意识不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能力也比较弱,容易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资深反诈民警谢警官也曾告诉南都记者,普通电信诈骗通常通过“广撒网”的方式进行,真正走到最后转钱一步的受害者少之又少。但盯上留学生的诈骗分子,往往早已提前布好了局。因此,谢警官认为,要想使犯罪分子无机可寻,首先是留学生自身要提高防范意识,遇到可疑情况应第一时间与家人联系。
罗翔打假“罗翔发言”:
很多话不是我说的
此外,关于网上流传的“罗翔发言”,罗翔本人也进行了打假。
他表示——
“每天都有很多人给我发来各种文章,说你又说这个了,又说那个了,涉猎很丰富啊。现在不仅教导人知道做人,甚至如何做女人,还教导如何育儿、养狗、炒股、炒楼,感觉就没有你不知道的领域。我是有苦说不出。很多话都不是我说的,有些话我其实觉得说得还不错,但真的不是我说的。我没有这个水平到处跨界发言。”
罗翔还在文中表示——
“还有很多人打着我的名义招摇撞骗,有人说是我助理,接受他人案件咨询,收取高额咨询。有人用我的名义和人谈人生、谈哲学,甚至还有谈恋爱的。” “更有甚者,还有人移花接木,以假乱真,恶意炒作,把根本不是我说的话用来评论各种事件,给我和相关人士都造成了困扰。”
罗翔在文末申明称,“本人一直使用并更新的社交媒体仅有‘罗翔说刑法’B站号、公众号和喜马拉雅,其他社交媒体早已停更多年。”
来源:南方都市报、N视频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