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94岁史学大师“破圈”,道破处事之道:人有两个“不要”,一个必须“要”

0
分享至


人活一世,意义究竟在哪?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该如何追寻理想、自我和欲望?

在一期《十三邀》中,聊及这些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史学大家许倬云说道:“只有向内行走,才能安顿自己。

他提醒大家,人要有远见,才能超越自己未见,要有宏大的关怀和自由的心灵,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时代。


图 | 《十三邀》

今年94岁高龄的许老,以倾心新作——《长江小史》,对现代人如何安身立命给出更深入的解法。这本书,不仅是珍贵的回忆,也是高远的展望。


幼年时,许倬云跟随父亲在江上旅行,船行一路,远山近水,甚有风味。

抗战胜利后,他和家人乘船回乡,见识了长江沿岸搭建棚屋、捕鱼为生的沙洲生活。

1949年,又随亲人离开大陆,从上海出发,看到黄浦江对面的江南造船所,隔壁是父亲曾任职的旧海军总部,只剩战火的残迹······

许倬云带着自己对长江的独特记忆,与我们一起探寻长江文明的缘起与发展,历史的沧桑,文化的灵魂,人生的真谛,字字质朴,让我们看到一个有根底、有方向的中国。

序言中写道:

一个是关于长江的记忆,一个是战争中难忘的恐惧,在我的生命中都很重要。 自有记忆以来,它们占据了有关我在大陆生活回忆的相当大一部分。长江是我的生命中与故国联系最密切的地方,也是我成长过程中最不安定的地方。

《长江小史》,篇幅虽小,却是一本见微知著的大书。

让我们了解长江文明的同时,构建历史思维,打开眼界格局 ,从快节奏时代的迷茫困顿中,找寻未来。


只要有条船,就能去到中国任何地方

只要有条船,就能去到中国任何地方。

只要换换船,兴许就能遍访世界各地。

这是许倬云的家乡无锡,流传的一种说法,也是长江口东南岸的一大特色。

他记得老家前门有一条河,与街道并行,从后院出去,也能登上小船,可以转入其他河流,以至长江或海域。

肥沃的土壤、温和的气候、四通八达的水路,使长江流域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在农业、蚕丝业、制造业和商业活动的相互交织下,成为中国最繁华发达的地区。


图 |《长江小史》内文插图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北方是泥土建筑的穴居生活,而在水源丰沛、树木茂密的长江流域,人们就地取材,学会了建造木制房屋。为使木材牢固结合、应对潮湿气候,他们以杰出智慧发明出榫卯与斗拱工艺。

考古发现,7000年前,长江下游的人们已经能将榫卯工艺应用于船坞制造。7000年后,上海世博会中国展馆便是榫卯结构的现代化完美运用,古典大气,极富中国韵味。

还有山西朔州的应县木塔,使用54种斗拱工艺,堪称木质结构的奇迹,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在许老印象中,江南文化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家乡无锡来说,吃饭、考状元,得去右边的苏州;玩古董、做宰相,就去左边的常州;无锡的文风是读书,读东林书,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图 | 许倬云

从无锡出门就是上海。19世纪开港以来,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人员和信息以这里为起点,沿着长江水道逆流而上,将现代教育、媒体和生产方式输送至中国其他地区。

丰富多元的江南文化,完全拜长江所赐。

然而,随着长三角的飞速发展,污染水源、大城市人口过度、工业扩张侵占耕地等问题,成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挑战。

繁荣景象背后,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是许老隐藏在书中的忧虑,也是对人生的哲思。

他以长于忧患、背井离乡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是个大丛林,世界也是个大丛林。我们可以看着丛林,防备它,但也可以享受它。”

想了解丛林,就得走入丛林。不管哪一片丛林,总会充满未知的危险和无限的可能。

唯有放开眼界,走进丛林,去了解,去探险,才能在与时俱进中,发现全新的生机。

点击下方链接,习得许老90多年的人生智慧↓


每个人都有抓不到的云,做不到的梦

1000多年前,古人站在江边感叹:“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前几年,许老在汉口养病,看到的长江已不复原貌,“汉阳树”、“鹦鹉洲”已消失不见,新建的黄鹤楼也不在江边。

他不禁回想起幼年乘船搁浅中游时所见的江边景象——满眼芦草,遍地果蔬,沙鸥翔集,这份安详与温暖,成为一辈子的记忆。

俗语说,湖广熟,天下足。意思就是,处于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稻米大丰收,就能保证普天之下无饥民。

广阔的丘陵,加上完备的排水系统,使长江中游成为生产大米和其他主要农作物的理想之地。考古发现,一万年前,我国最早的栽培稻,就是在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

几十年前经过洞庭湖,许老只觉得“平湖千里,浩瀚无际,景色宜人”,继续逆流而上,所遇便是闻名遐迩的三峡:

三峡里有五六处这样的险滩,每处皆是激流回转,声势惊人,滩中拐弯处,却常见静水平潭,青山绿水,两岸百尺垂藤,倒映江中,宛然是一幅幅青山绿水图。

长江和峡谷在此形成天然屏障,加上温和的气候、富饶的丘陵,使得四川盆地拥有盐、铁、天然气、农产品等大量自然资源,因而被称为“天府之国”。

白帝城的故事、神女峰的传说,让他领会到自然的无穷威力,还有劳苦大众的“向死而生”。


图 | 神女峰

在《长江小史》这本书里,许老提到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变迁,灵渠和都江堰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智慧,以及三峡大坝在将来可能会出现的隐患。

这些隐藏在小史背后的大问题,透露出一种理性的处世之道:

不要贪,不要狠,不要暴力,不要暴富,要慢慢地和平发展。

唯有如此,才能长治久安,天人和谐。

人生就像一条大河,风平浪静时,当居安思危,直面险滩时,要敢于迎难而上。

而许老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

每个人都有抓不到的云,都有做不到的梦。抓不到的云,让它飘走;做不到的梦,有机会再做也好,没机会再做,你还可以做别的梦。

欲大无根,心宽无恨。修炼一颗平和的心,才能真正安顿自己,与世界安然相处。

点击下方链接,与世界安然相处↓


阅读,是为了获得判断世界的能力

李白诗云: 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这“天上”,是指何方?

《长江小史》告诉我们,经过2000年的探索,学者们确定了长江的源头——青藏高原东北部,唐古拉山脉的融冰

在这里,藏族牧民采取垂直放牧模式,他们随季节转变而迁徙。寺院成为这里政治、经济和宗教活动中心。朝圣者不远千里,每走几步就要“五体投地”,以此表达内心的虔诚。

探索还发现,长江和黄河的源头相距不远,只不过一条向南而去,另一条背道而驰。它们各奔南北,源远流长,孕育出光辉璀璨的华夏文明,形成今天的中国文明。

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许老用文字消弭了传统和现代的隔阂,和现代足够融合,与传统同样亲近。

在刚刚过去的读书日活动中,许老和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进行了一场对谈。


抖音搜索可看精彩回放

在对谈中我们知晓,许老之所以能够学贯中西,源于家庭环境的熏陶,也得益于他无功利性的读书心态。

他说,读书不在读书,而是在于读念头,读想法。他从来不放弃吸收知识的机会,并且始终把周围的环境当作他的书。最重要的是,他读书,不是为了学位,而是为了获得一种判断世界的能力

判断的第一步, 是看见并懂得环境 ;判断的第二步, 是用独立思维分析常识的对错,守住自己内心的安定和冷静 。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让许倬云能够站在世界背景中去思考,如此才能放得开,看得远,想得透。

他认为,当下时代,科技飞速发展,AI潮流迅猛来袭,给生活带来便捷。

但人类不能丢掉自身的运算和预知后果的能力,避免被科技奴役。

世界的文化正在改造,有一群人是来物化,人站到了二线,机器站到了一线,但我们要做的是人化,不是物化。

他以此告诫世人,若因贪欲让科技成为脱缰之马,那是本末倒置,终将带来可怕后果。

世界不断改变,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向前,更应保持理性和求知之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本书,深藏着许老无穷的智慧。

既是回望一段岁月,也留恋长江对中国发展的功用,更探讨了长江对个人的意义。

那份对天人和谐、平和发展的希望,正如书中所写:


我希望看见,当年养我、育我、陪伴我长大的长江,依旧温暖、柔和地抚育几亿人的生命。

书中,近40张长江流域实景图及文物图,加以详尽的文字解说,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长江的历史,了解中国的文化。


读这本书,我们会明白,人生匆匆,不必陷在狭小的问题中,要对世界有宏大的关怀。

站在局外观察,站在局内思考,才能安顿己心,更好地活在当下。

点击下方链接,在普遍迷茫的时代里安顿好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类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

人类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

读史
2024-06-14 07:00:30
女游客在泰国遭假摩的师傅侵犯,司机:也就两个小时...

女游客在泰国遭假摩的师傅侵犯,司机:也就两个小时...

拾点先生
2024-06-14 19:00:03
电视台男主持人被曝性侵多名男孩,身份照片被扒,更多细节毁三观

电视台男主持人被曝性侵多名男孩,身份照片被扒,更多细节毁三观

180°视角
2024-06-14 20:26:03
17岁中专女生数学竞赛全球12名!我试着做了这套题,给跪了...

17岁中专女生数学竞赛全球12名!我试着做了这套题,给跪了...

毕导
2024-06-14 17:15:49
小牌大耍!女星周也黑脸对待央视记者,“六公主”直接晒视频明涵

小牌大耍!女星周也黑脸对待央视记者,“六公主”直接晒视频明涵

萌神木木
2024-06-14 18:09:04
女人被满足后,还想继续下一次吗?这几个女人说出了心里话

女人被满足后,还想继续下一次吗?这几个女人说出了心里话

四象八卦
2024-06-14 18:29:48
哈尔科夫战场,最可笑的一幕出现了!

哈尔科夫战场,最可笑的一幕出现了!

听风听你
2024-06-14 10:28:08
姜萍爆冷夺数学竞赛全球12名,江苏大学率先抢人,浙大评论区沦陷

姜萍爆冷夺数学竞赛全球12名,江苏大学率先抢人,浙大评论区沦陷

180°视角
2024-06-14 15:30:57
具俊晔菲律宾商演现场:现场仅到十余人,舞女擦边,难怪大S不来

具俊晔菲律宾商演现场:现场仅到十余人,舞女擦边,难怪大S不来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4-06-14 15:12:22
网传重庆某银行已婚女员工身着旗袍表白副行长,结果发到工作群…

网传重庆某银行已婚女员工身着旗袍表白副行长,结果发到工作群…

火山诗话
2024-06-14 16:38:32
博主:印尼现在有200名荷兰籍印尼裔球员,可组成全荷兰印尼队

博主:印尼现在有200名荷兰籍印尼裔球员,可组成全荷兰印尼队

直播吧
2024-06-14 11:13:16
“欢迎来浙大!”不少高校向17岁天才少女抛出橄榄枝,她上中专是因为偏科?当地村支书回应橙柿

“欢迎来浙大!”不少高校向17岁天才少女抛出橄榄枝,她上中专是因为偏科?当地村支书回应橙柿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14 20:08:52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百晓史
2024-06-02 09:09:36
外交部、商务部发声!宝马董事长:错误的决策!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下手”,多家知名车企中招

外交部、商务部发声!宝马董事长:错误的决策!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下手”,多家知名车企中招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2 19:40:11
突发停产公告:资金困难,逐步安排员工放假、减薪、裁员!此前被要求补税,由盈转巨亏:影响利润5个亿

突发停产公告:资金困难,逐步安排员工放假、减薪、裁员!此前被要求补税,由盈转巨亏:影响利润5个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4 07:53:07
重塑百年品牌荣光,MG如何让世界看见中国?

重塑百年品牌荣光,MG如何让世界看见中国?

电动邦
2024-06-14 15:15:31
中专生姜萍会上哪所大学呢?江大力邀,同济发博祝贺,浙大打太极

中专生姜萍会上哪所大学呢?江大力邀,同济发博祝贺,浙大打太极

东东趣谈
2024-06-14 18:18:06
江苏中考分流有多变态?竟然把数学竞赛全球第12名给分流了……

江苏中考分流有多变态?竟然把数学竞赛全球第12名给分流了……

人情皆文史
2024-06-14 00:28:56
国足刚进18强赛,张琳芃和吴曦就后悔了,将要求回国家队踢世界杯

国足刚进18强赛,张琳芃和吴曦就后悔了,将要求回国家队踢世界杯

评球论事
2024-06-14 17:50:25
死亡之组!国足再遇韩国队,U17亚洲杯分组出炉,杨晨运气太差

死亡之组!国足再遇韩国队,U17亚洲杯分组出炉,杨晨运气太差

极度说球
2024-06-14 16:34:36
2024-06-14 21:34:44
博集天卷书友会
博集天卷书友会
博集天卷官方自媒体平台
1049文章数 5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姜萍初中老师:她考上四星级高中 但自己选择了中专

头条要闻

姜萍初中老师:她考上四星级高中 但自己选择了中专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艺术
教育
手机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少女和熟女,都被这件单品“硬控”了!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2024全美最佳「公立大学」排名出炉!Top 50洗牌,UC地位无可撼动

手机要闻

赵明:苹果进军AI走了荣耀定义的路 领先三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