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历史的尘埃——读《史记·老子列传》笔记

0
分享至

不是东西刘老师/文

说到老子其人,依据无非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的五百来字。两千多年来已经不知道被人讨论过多少遍,以下说的都是老生常谈。

就这点篇幅,司马迁还介绍了三个不同的老子。

先看第一个老子: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这个地方,在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春秋时代属于陈国。孔子去世后的下一年,陈国被楚惠王所灭,老子比孔子年纪大,所以严格说来,老子是陈国人而不是楚国人。

司马迁向来喜欢不同时代的地名混用,这么说倒也不足为奇。《老子》这书,时时站在小国的立场思考问题,认为老子是陈国人,则人和书似乎结合得更紧密。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守藏室之史”。

一般理解,这是周朝掌管国家档案和藏书的官员,也叫“柱下史”。唐朝皇帝,以老子的后代自居,所以会说:“朕之本系,起自柱下。”

周代史官是世袭的,老子是因何离开家乡陈国,又如何到了周天子所在的洛阳,并获得这个职务的?司马迁没有说。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到洛阳来,准备向老子请教礼。

老子说:“你所说的,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耳边。君子时运来了,就驾车而行,时运不济,就飘转如蓬草。我听说,高明的商人藏匿自己的商品好像缺货,高尚的君子看起来愚钝如同庸人。摒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明确的态度和过分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只有这些而已。”

离开老子后,孔子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会飞;鱼,我知道它会游;兽,我知道它会奔跑。可以用罗网捕获会跑的,用丝线去垂钓会游的,用弓箭去射弋会飞的。至于龙,它乘着风云而上天,我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今天见到的老子,他大概像一条龙吧!”

老子、孔子的这段对话,一般认为司马迁是依据《庄子》里的相关内容写的。和《史记》描写相关度最高的,是《天道》和《天运》两篇,但这两篇都出现了一些秦汉才有的概念,不少学者认为,恐怕是汉人的作品。——也就是说,写成的时间,也没比《史记》早多少。

《庄子》书里,动不动搬老子出来教育孔子一番。大体说,老子对孔子训话,孔子表示叹服是基本设定,但训话的具体内容,却大可以按照作者的偏好填充。战国以至于秦汉,这个设定下各式各样的文本书写或口头传播,恐怕还不知道有多少。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讲求道和德,他的学说以归隐和无名为宗旨。老子在周朝都城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于是就离开了。

老子到了一道“关”,——这个关,有人认为是函谷关(在河南三门峡),也就意味着老子西行,是到秦国去了;有人说是散关(在陕西宝鸡),则是老子没在秦国耽搁,继续西行。

于是遇到一个人,“关令尹喜”四个字,也是聚讼纷纭。最通行的解释,是守关的长官,称为关令,这位关令,叫尹喜。

关令尹喜对老子说:“您就要归隐了,勉强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写了,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和德的意涵,一共五千多字。然后老子离去,没有人知道他最终去了哪里。

既然结局是“莫知其所终”,自然适合接着往下编故事。于是后世的书里,自然有说老子成仙了的,慢慢就成了太上老君;又说老子到了印度,收佛陀为弟子,云云。

这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老子。


再看第二个老子。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有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道家学问如何应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人说活了二百多岁,因为他修道养生,所以长寿。——这句里的老子,是指老莱子,因为前面那个叫李耳的老子,没人知道结局,自然也就不知道活了多少岁。

对于汉朝人来说,活到一两百岁,不算很惊人的数字。1993年发掘的一个叫师饶的汉代小吏的墓里,有一份“集簿”,提到当时东海郡139万人口中,90岁以上的老人11670口,80岁以上的更高达33861口。——户籍上如此造假,可知汉朝人把自己说得很老的风气有多严重。凡夫俗子活到八九十岁都轻而易举,得道高人的寿命只是常人的一两倍,堪称低调。

老莱子的十五篇著作已经失传,从文献中保存的零散言论看,思想倾向,和叫李耳的老子,也差不多。

如《庄子·外物》里老莱子对孔子训话,和《史记》里老子教育孔子的内容,就很相似。

如《孔丛子》记载,老莱子给孔子的孙子子思讲做人的道理:牙齿坚硬,年纪一大,就掉光了,舌头柔软,却可以保全。晚一些的文献,这番道理往往就写成是老子说的了。

当代有学者注意到,战国时楚国的文字,“李”字的写法,和“莱”很像,所以“老莱子”可能实际上是“老李子”,也就是李耳。信息在传播中变形,于是一个人被传成了两个人,然后又被编排了各自的故事,是常有的事。

第三个老子生活的年代晚了很多: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史书记载,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周太史儋去见秦献公。

这个说法显然不对,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是公元前350年,秦国国君已经是秦孝公。

除了这里,《史记》还在《周本纪》《秦本纪》《封禅书》中对太史儋见秦献公的事再三致意。那三处说法一致,此事在公元前374年,即周烈王二年,秦献公十一年。

司马迁写战国历史,可以依据的材料很少,主要就是秦国的官方史“秦记”,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六国的史书都烧了,只有秦记还在。

献公时代,秦国实力快速发展,但缺乏国际认可。当时的周王室虽然衰微不堪,但周天子曾为天下共主的声望,还是有点用的。

这种情况下,太史儋作为天子的代表,来见秦献公,刚好是周秦优势互补。所以秦国官方,高度重视。

太史儋说:“当初秦与周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霸王’出现。”

《史记》的另外三处记载,太史儋的话则如下:

“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周本纪》)“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秦本纪》)“秦始与周合,合而离,五百岁当复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封禅书》)


这话到底说的什么?有许多解释。不妨认为,所有解释都是附会;也不妨认为,所有解释在特定历史情境下,都是政治正确。

既然太史儋见秦献公是一件大事,太史又是善于预言的身份,所以这次会见,必须要留下重要的谶语。

谶语的特点就是有话不直说,是让人琢磨不透的谜语。要等结果已经出来了,才使人恍然大悟:原来那位伟大的预言家早就告诉大家真相了。

所以秦朝建立以后,太史儋的话就成了这样一个惊人的预言:

秦人长期是周天子的附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这叫“合”。

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成为诸侯国了,这是“别”。

别了五百年,也就是太史儋见秦献公之后又一百多年,秦灭周,这是“复合”。

再往后十七年,出现的那位“霸王”,就是说秦始皇了。

这个预言可说宣示了大秦是天命所归,留下如此重要预言的太史儋,当然应该有个更重要的身份: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不是。老子,是一位隐居的君子啊。

太史儋和前面说的老子显然不是同一人,但职业相同,都是“史”,名字读音相同,“聃”和“儋”都念dān。所以称他为老子,似乎也无不可。

老子就是老先生的意思,也不见得只能有一位老先生。

很多书都称老子字“伯阳”,那是又把老子和西周末年的太史伯阳联系起来了。只要是年高德劭,见识深远的周朝太史,都不妨是老子。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这句介绍老子的后代。

这句里的老子,自然是指太史儋,而不是比孔子还年长的李耳。太史儋比孔子晚一百多年,他的八世孙,和孔子的十三世孙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这很合理。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司马迁最后作了一句总结。不管有多少个老子,老子是儒家的对立面,这是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显而易见的事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单亲妈妈穿“露奶装”送娃上学,男家长:光着整个脊背成何体统

一单亲妈妈穿“露奶装”送娃上学,男家长:光着整个脊背成何体统

知秋侃史
2024-06-12 04:14:35
乘客落下30万元现金,网约车司机:没想法不可能,但不能拿

乘客落下30万元现金,网约车司机:没想法不可能,但不能拿

新晚报
2024-06-16 08:02:00
前朝鲜国脚:疫情期间韩光成曾在朝鲜驻华大使馆独自训练了几年

前朝鲜国脚:疫情期间韩光成曾在朝鲜驻华大使馆独自训练了几年

懂球帝
2024-06-15 11:54:10
汪小菲已在台北给马筱梅买房,大S一改从前,换了一种方式反击!

汪小菲已在台北给马筱梅买房,大S一改从前,换了一种方式反击!

综艺拼盘汇
2024-06-14 21:33:15
宋慧乔美图更新 威尼斯游玩超开心

宋慧乔美图更新 威尼斯游玩超开心

综艺拼盘汇
2024-06-15 23:12:35
上海申花迎接多重考验,成都蓉城能否复制成功!

上海申花迎接多重考验,成都蓉城能否复制成功!

元爸体育
2024-06-16 08:43:55
美女模特,蜂腰大长腿,凹凸有致,请你吃晚饭你去不去

美女模特,蜂腰大长腿,凹凸有致,请你吃晚饭你去不去

傲娇的马甲线
2024-06-13 17:30:03
女生会接受一个性能力不好的男朋友吗?评论区的回答惊呆上万读者

女生会接受一个性能力不好的男朋友吗?评论区的回答惊呆上万读者

社会潜伏者
2024-05-13 01:15:15
泽连斯基:获国际社会同意后将向俄提出和平方案

泽连斯基:获国际社会同意后将向俄提出和平方案

夜相思
2024-06-16 09:33:13
卡罗拉发起最后反攻:7.98万起!要和比亚迪刚到底?

卡罗拉发起最后反攻:7.98万起!要和比亚迪刚到底?

汽车扒壹扒
2024-06-15 21:28:33
我的高中同学已有四人离世,每个人离开的方式都令人唏嘘!

我的高中同学已有四人离世,每个人离开的方式都令人唏嘘!

糖逗在娱乐
2024-06-16 07:10:12
赖清德登《时代》封面,再次兜售“新两国论”

赖清德登《时代》封面,再次兜售“新两国论”

喜欢农家生活的阿律
2024-06-15 21:03:43
庐山会议上,他是第一个诬陷彭德怀的人,后来还差点取代周总理

庐山会议上,他是第一个诬陷彭德怀的人,后来还差点取代周总理

历史龙元阁
2024-04-27 16:50:40
凌晨0点!袁心玥最新采访引爆争议,中国女排遭质疑,球迷吐槽

凌晨0点!袁心玥最新采访引爆争议,中国女排遭质疑,球迷吐槽

国足让我疯狂
2024-06-13 12:27:38
F-16登场,留给侵略者耀武扬威的时间不多喽

F-16登场,留给侵略者耀武扬威的时间不多喽

临墨有余
2024-06-13 09:06:39
拜铁头“一泡尿”所赐:多名中国公民被遣返,日本收紧6类人审查

拜铁头“一泡尿”所赐:多名中国公民被遣返,日本收紧6类人审查

大风文字
2024-06-10 11:06:37
网传武汉东湖学院女生要了30万后玩消失!男主满贴吧搜寻追讨…

网传武汉东湖学院女生要了30万后玩消失!男主满贴吧搜寻追讨…

火山诗话
2024-06-15 20:06:28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排!中国女排逆转土耳其收获8.24个积分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排!中国女排逆转土耳其收获8.24个积分

直播吧
2024-06-15 22:46:20
全球第12名 !中专女生姜萍决赛能拿奖吗?组委会:决赛难度博士级

全球第12名 !中专女生姜萍决赛能拿奖吗?组委会:决赛难度博士级

小李子体育
2024-06-15 19:15:00
近日,新加坡、日本接连打“中国的脸”,我们被打清醒了吗?

近日,新加坡、日本接连打“中国的脸”,我们被打清醒了吗?

米果说识
2024-06-15 15:47:23
2024-06-16 10:52:49
容姐儿呀
容姐儿呀
喜欢音乐,分享音乐
75文章数 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地狱潜者2》确认不会有故事模式:难度如同打造新作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家庭教育争议:青春期孩子该如何管教?

数码要闻

小米 Redmi Buds 6 青春版耳机通过多项认证,搭载恒玄蓝牙方案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