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追求长寿者挂在了25,唐朝人陈俊活到了444,为何?

0
分享至

从古至今,中国人把长寿看做是一种福气。《尚书·洪范》载:“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寿,排在了我国传统五福的第一位。

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长寿,每代帝王毕生都在寻找延年益寿的秘方。在古代,超过80岁的人已经非常罕见了,可是有一些长寿老人,不但超过了百岁,甚至还有活到400多岁的。这是真的吗?

答案是真的,历史记载里确实就这么写了。


01 最长寿奇人陈俊

据清代乾隆十三年《永泰县志》十二卷记载:“耆寿陈俊,字克明,汤泉人,生于唐僖宗中和辛丑年,历五代及宋至元泰定甲子年而殁,历年四百四十四岁。”这是官方记载的有历史可查的最长寿老寿星。

这名老者名叫陈俊,福建永泰人,生于公元881年,故于公元1324年,活了444岁,打破了人类最长寿命的世界记录,人送绰号“小彭祖”。

当地人一代又一代地计算着他的岁数,结果惊讶的发现,他居然经历了唐、五代、宋和元整整四个时期。

县志里说,陈俊行医至永泰县汤泉村,见当地山青水秀,温泉遍布,就决定定居下来。他平时为人正直,乐善好施,颇受乡亲们的敬重。

可是到了晚年,一百来岁的陈俊“子孙无有存者”,养老成了问题。这时,乡人们主动站出来,轮流供养他。

后来随着年岁增高,老人的肌体逐渐萎缩,身躯“形如小孩”。到四百岁的时候,体重只剩下不到十斤,基本丧失了行动能力。


众乡邻为了方便照顾他,用麻竹编制了一个特大的菜篮子,将老人装在里面,由供养人轮流抬着进出各家各户。从此,老寿星就生活在了篮子里,他也因此被大家称为“菜篮公”。

汤泉村人都把老人当成神明附体来看待,他们怕老人孤单,平时在田间劳作时,都会把老人带上,一边劳动一边与老人聊天。老人饿的时候,乡人们会喂他人乳。

关于陈俊是怎么去世的,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阎罗王那里的一个小鬼,不小心把穿生死簿的细绳弄断了,情急之下就从生死薄上撕了张纸捻成绳来代替,正巧这张纸是陈俊的生死时间表。

阎罗王的生死薄上没了陈俊的名字,很着急,他为了找出这个漏掉的人,就派两个小鬼变成小童,提着一筐黑炭在温泉边洗濯。

陈俊看见后,好奇询问这两个小鬼,小鬼说他们在“洗白炭”。陈俊惊讶的表示,自己活了444岁,没见过能把黑炭洗成白炭的。结果当天中午,他就身故了。


陈俊去世后,乡邻们将老人的遗骨制成塑像,安放在汤泉庙作为纪念,并把他的事迹记录在了当地的县志中。还将他的故事刻在了一块木牌上,从元代保存到清代,后来不幸遗失。至今,在永泰县依然流传着菜篮公的故事。

当然,记载陈俊事迹的,是一个地方杂记,严谨性还有待考证。关于陈俊的长寿秘诀,却是有迹可循的。

汤泉村的泉水里含有很多微量元素,村周围还有很多眼天然温泉,这里俨然一个养生保健的理想之地。再加上陈俊本人是医生,注重养生,他还被人喂以人乳,相当滋补,长寿也就不足为奇了。

02 长寿女诗人郭真顺

如果说,陈俊是寿命最长的男性,那么寿命最长的女性又是谁呢?

古代女性,能在正史中留下姓名的不多,况且“自古红颜多薄命”,想找到寿命最长的女性也就成为了难题。但女诗人是个例外,因为她们中的很多人,都有幸在历史长河中留名,并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女诗人,叫郭真顺,元末明初揭阳县龙溪都凤乡(今属潮州潮安)人,与李清照齐名。


郭真顺出生于元皇庆元年(1312),逝世于明正统元年(1436),活了125岁,经历了两个朝代。

出身书香世家的她,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教育,聪明伶俐,尤其擅长诗文。不同于传统女子,郭真顺胆识过人,颇有巾帼风范。

郭真顺成年后,嫁给了潮阳县城西的教书先生周瑶。乡里几次推举周瑶出来做官,郭真顺都劝丈夫不要答应。后来夫妻二人隐居在田园,自耕自乐,生活简单而平静。

然而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平静只是暂时的假象。于是在60岁高龄时,郭真顺做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那是明洪武四年(1371),朝廷派兵马指挥俞良辅率领五千精兵,到潮阳征剿残存的反明势力。兵至溪头寨,眼看当地百姓就要遭到大屠杀了,危急关头,郭真顺挺身而出,写了一首《上指挥俞将军引》,在大军经过的地方等候,亲自呈送给了俞良辅。

“将军高名迈千古,五千健儿猛如虎。轻裘缓辔踏地来,不减襄阳晋羊祜…”这首诗可以看做是一首拍马屁诗,它极力赞美了俞将军卓著的战功,是大明王朝的栋梁。但是它言辞恳切,并不让人反感。

“欲为将军纪勋绩,天家自有麒麟笔。愿续壶民歌太平,磨崖勒尽韩山石。”这首诗同时还表达了另一层意思,就是说这里的人绝对没有反朝廷的想法,只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


全诗有三十二句,俞良辅阅罢很是感动,连声感慨这里都是良民,命令部队撤退。全寨人得以保全。俞良辅对这名女诗人的才华异常欣赏,之后还请她小酌几杯,顺便了解了一下民情。

从此,郭真顺有了“一诗退千军”的美誉,《上指挥俞良辅引》也成为千古佳作。

到120岁高龄的时候,郭真顺又做了一件让人惊叹的事情。那年她回娘家省亲,丈夫儿子都已不在人世,只有孙子陪伴身边。站在熟悉的土地上,面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郭真顺即兴写下了一首《归宁诗》:

“天甲年来度二周,桑榆暮景雪盈头。五经立业儒家雅,三子成名壮志酬。桥梓有光联俎豆,柏舟无憾泛横流。阶前兰玉森森秀,斑彩扶来到首丘。”

120岁头脑竟如此清醒,让人万分感慨。更难能可贵的是,郭真顺还展望了未来:想多活几年,多欣赏几年朝霞和夕阳,可见其多么乐观。


郭真顺诗句

正统元年(1436),郭真顺安详的逝去,享年125岁。她的临终遗嘱是“勿修佛用,勿烧纸钱”。

125岁,能够拥有如此高寿,首先和郭真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她一生乐观豁达,看淡世俗名利。对待他人也极其友善,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家族兄弟姐妹和妯娌之间,都团结互助,能够包容彼此的缺点,懂得退让。幸福美满的家庭,给了她愉悦的生活空间。

同时,长期在乡野隐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喝着无污染的山泉水,田间地头的劳作既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加上她又喜欢创作,经常动脑,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她的长寿方式,无疑让人羡慕。

03 迷恋丹药的帝王们

先人们的经验告诉后人:科学养生,才能长寿。可是追求长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不走寻常路,比如各朝各代的帝王。皇帝们走过最长的路,是长生不老的套路。

第一位追求长生不老的帝王是秦始皇,公元前219年,他东巡到齐国的琅琊时,有一个齐人徐福上书说,大海中有三座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住着仙人,仙人那里有长生不老药。

秦始皇听了很是心动,也想加入神仙们的群聊圈。于是出巨资支持徐福,配上三千童男童女,还派遣弓箭手随同前往。


秦始皇画像

然而徐福出海后,一去不复返,直到秦始皇驾崩,都没见他回来。可怜苦苦盼人归的始皇帝,只活了49岁,还不及神仙年龄的一个零头。

汉武帝刘彻也是不老仙药的忠粉,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他一生都宠信方士。听闻方士说“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于是沿着海边一直来到碣石山,举行了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一系列神操作。为了迎合皇帝,当地还修建了各式各样的求神祠所。

有一个方士叫奕大,吹嘘自已是活神仙现世。汉武帝信以为真,不但给他封官奖赏,还把亲生女儿长公主嫁给他。

可是当汉武帝真让寻回长生不死药时,奕大这才发现,吹上天的牛终是要破的,于是百般推诿。汉武帝大怒,立即斩杀了他。

就这样折腾了五十来年,汉武帝才醒悟过来:求人不如求己。于是在他逝世前二年,罢黜了全部方士,停止了以仙药冠名的所有活动。

东晋初年,葛洪写出《抱朴子》一书,说成仙的最佳途径是服用还丹金液,并对仙药做了详细分类。后来晋哀帝司马丕,成为验证葛洪理论的第一位志愿者。

晋哀帝按照道士的指导服用丹药,有时候甚至不吃任何东西,只靠丹药来维持生命。


晋哀帝司马丕

服用了两年以后,晋哀帝发现自己还没有升仙,心想肯定是吃少了,于是加大了剂量,结果导致身体机被严重破坏,卧倒在病榻上,变得日渐消瘦,甚至无法听政。

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鼓动皇后和他一起服用。结果,兴宁三年(365)正月,药性大发,皇后去世。一个月后,他也跟着皇后一起中毒身亡,时年25岁。晋哀帝成了第一位因为服用丹药而亡的君主,这个记录倒是在历史上实现了永生。

后来的丹药大咖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二年(648),大唐大败西域天竺国后,俘获了一名印度僧人,名叫那罗迩娑婆。他吹嘘自己有二百岁高龄,专门研究长生不老术。

唐太宗见这位老者外表鹤发童颜,非常羡慕,邀请对方为他炼制不死神药。于是,那罗迩娑婆在豪华馆驿住了下来,唐太宗给他好吃好喝的专人伺候着,并且按照那罗迩娑婆开出的药方,收集天下诸药异石。


唐太宗 李世民 画像

一年后,神药终于炼成。唐太宗兴奋至极,毫不迟疑地全部吃了下去,结果可想而知,他马上七窍流血,中毒暴亡。

这些荒唐事儿,在唐太宗的子孙那里继续上演着,唐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武宗李炎、宣宗李忱,都是因为炼丹中毒而亡。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也迷上了长生不老之术。他到处搜罗方士和秘方,找人炼制仙丹,二十多年都没有上过早朝。一些文人还因为给他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入阁成为了宰相。

明世宗服用丹药的另一个原因是治疗不孕不育,他一共生育了八个儿子,五个公主。命没了,孩子有了,唯一有效果的可能就属这一点了吧。

打破明世宗二十年不上朝记录的,是明神宗朱翊钧。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48年,却做到了三十年不上朝。


明世宗 画像

明神宗不仅长期服用丹药,还玩起了闭关修炼仙术。他在皇宫里修建了一座道观,每天闭关修行,梦想着羽化登仙。因为丹砂的中毒反应,他浑身长满了毒疮,却也不以为然。最后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患了一场风寒就不治身亡。

后来考古发现,这些所谓的不老仙丹,主要成分是汞和铅,并且含有其他一些提神药物,能起到兴奋的作用。

比如最出名的“五石散”,以石钟乳、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紫石英这五种石头制成,明朝时还加入了红铅。

它的药性猛烈,人服用后全身发热,会产生暂时的亢奋,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表现。所以连唐代孙思邈都警告说:“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可见危害之大。

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帝王权臣名士们以为,服用了这些不腐烂的矿石,就能实现人体肉身的不老。殊不知在民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早已走在了他们前面,活成了一个个寿星传奇。

作者:我方团队特邀作者筱弓

参考资料:

《永泰县志》、《广东女子艺文考》、《晋书》、《旧唐书》、《丹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炼丹术发展史略》、《道教文化与中医药学》、《我国人民用水银的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刚A股大事件,高层三箭齐发,明天或将有大变局

刚刚A股大事件,高层三箭齐发,明天或将有大变局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3 14:34:27
疫情后封闭至今?上海八旬老人无奈:去医院要多走一倍路!官方回应后,阿姨仍无法接受

疫情后封闭至今?上海八旬老人无奈:去医院要多走一倍路!官方回应后,阿姨仍无法接受

上观新闻
2024-06-03 10:23:03
军事 | 在亚洲的土地上:有关战争的“和会”,和有关和平的战争……

军事 | 在亚洲的土地上:有关战争的“和会”,和有关和平的战争……

新民周刊
2024-06-03 09:19:20
北大教授周其仁:若停止改革,中国将面临三大麻烦

北大教授周其仁:若停止改革,中国将面临三大麻烦

经济学教授V
2024-06-03 07:01:42
45国代表面前,董军防长对台军的称呼变了,最后送给他们8个字

45国代表面前,董军防长对台军的称呼变了,最后送给他们8个字

刘庆彬
2024-06-03 11:37:57
公安部:严厉打击整治“换钱党”及相关违法犯罪

公安部:严厉打击整治“换钱党”及相关违法犯罪

中国日报网
2024-06-03 15:25:02
富士康河南大撤离,外贸出口急剧下降,只留一个烂摊子?

富士康河南大撤离,外贸出口急剧下降,只留一个烂摊子?

老猫科普录
2024-06-03 08:59:46
俩游客横渡峡谷落水失联!遇险者身份曝光,至少犯了6大致命错误

俩游客横渡峡谷落水失联!遇险者身份曝光,至少犯了6大致命错误

洛洛女巫
2024-06-03 12:36:09
菲媒:中国海警在仁爱礁扣押了补给物资,包括食物

菲媒:中国海警在仁爱礁扣押了补给物资,包括食物

仰望沧海
2024-06-03 15:12:15
都是低生育率国家,为什么日韩是“不想生”,中国却是“不敢生”?

都是低生育率国家,为什么日韩是“不想生”,中国却是“不敢生”?

小萝卜丝
2024-06-03 11:09:01
南京十元咖啡阿姨为省力气将现冲变为预制,排队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南京十元咖啡阿姨为省力气将现冲变为预制,排队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5-31 20:12:16
社会正在批量生产“文盲”和“精神病”!

社会正在批量生产“文盲”和“精神病”!

华人星光
2024-06-02 15:15:49
2024高考将是“最残酷”的一届,高考复读生超400万,创历史新高

2024高考将是“最残酷”的一届,高考复读生超400万,创历史新高

C妈学堂
2024-06-03 14:07:02
徐辉少将喊话泽连斯基:到底在为什么而战?

徐辉少将喊话泽连斯基:到底在为什么而战?

观察者网
2024-06-03 07:48:06
106国参加瑞士和会:中方拒绝参会,与世界文明为伍,勿忘雅尔塔

106国参加瑞士和会:中方拒绝参会,与世界文明为伍,勿忘雅尔塔

大风文字
2024-06-03 10:27:47
幼师才是知道秘密最多的人!因为小朋友什么都敢给老师讲!

幼师才是知道秘密最多的人!因为小朋友什么都敢给老师讲!

阿康四岁啦
2024-06-03 15:25:00
36岁,社区打电话催生三胎,我答:没空生,对方一句话差点气死我

36岁,社区打电话催生三胎,我答:没空生,对方一句话差点气死我

婉秋聊育儿
2024-06-03 11:16:04
伊朗外交部竟然向我国提出了抗议!

伊朗外交部竟然向我国提出了抗议!

止戈军是我
2024-06-03 09:49:47
突发跳水!大跌25%

突发跳水!大跌25%

中国基金报
2024-06-03 11:01:23
亚太主要股指集体上涨

亚太主要股指集体上涨

新京报
2024-06-03 11:52:12
2024-06-03 18:12:49
治不好发呆
治不好发呆
治不好发呆
596文章数 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武汉一警察与歹徒搏斗身中15刀牺牲细节:现场异常逼仄

头条要闻

武汉一警察与歹徒搏斗身中15刀牺牲细节:现场异常逼仄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房产
旅游
数码
时尚
公开课

房产要闻

12000+起!海口40+楼盘,最新价格曝光!

旅游要闻

哈尔滨至香港航线正式开通

数码要闻

618序幕揭开,这款洗净比天花板洗衣机一定会是你的菜!

为什么我劝中年男人:衣不穿紧、不塞衣角?看这3组对比就明白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