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印度空气污染严重,民众30年未见喜马拉雅山,是农民焚烧造成的吗

0
分享至


印度封国后,北部居民终于见到了喜马拉雅山

环境,对于当今世界而言,那绝对是一个始终居于头条的话题。全球环境正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是真的,但有些国家未免是不好得太严重了些,比如印度。据统计数字来看,全球有15个城市是空气污染最厉害的,而印度一下占了14个。据说印度首都的PM2.5浓度最高达到过810,难怪被英国称为“毒气室”呢。


印度的空气指数让人担忧,印度人为什么一直将此锅甩给农民?

很多人就不理解了,印度的工业发展有没有这么厉害?怎么会空气污染这么严重呢?如果这样说的话,想来印度城市居民就有话要说了:还不都是那些乡下佬!

这倒不假,西方媒体曾经这样报道过印度空气污染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土灶、烧柴、烧秸秆,甚至是烧牛粪、马粪引起的。最让人可笑的是,这些农村人着实做了不少“坏事”,连日常点的煤油灯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这是不让人活的节奏么?饭不用吃了,灯也不用点了。但问题是,如果有电灯,谁会去点什么煤油灯呢?印度的甩锅本领可真是一流呀。

反正不管咱怎么为人家印度农民鸣不平,印度人就是将这个锅背在农民身上了,而且还计算出了非常明确的污染数量:新德里空气污染的44%雾霾就来自农民烧秸秆。剩下的才是开车排尾气、节日放烟火、工业排放等其他方面带来的问题。


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好奇,为什么印度人就非要把这个空气污染的锅甩给农民呢?难道说农民制造污染的能力超过了工业?

客观地讲,印度的农民生活确实会制造很多的污染,特别是因为生存需求而进行的各种燃料燃烧。比如前面说的做饭要烧的土灶,农业产生的秸秆、照明要用的煤油灯等。

但这是不是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贫穷增加了空气污染的指数。事实上,那些城市人将空气污染的锅甩给农民,就是非常粗暴简单的一种说法。因为他们的生活并不相同,从来不懂得农民生存所必需的手段。


相反,工业就不产生污染吗?那是肯定的,但问题是所有的城市都是如此,会将大量的市场拓展以及品牌价值带到城市,而其他的生产等工序则放于农村。这样就直接造成了农村污染更加严重的现实,这个锅农民背得冤不冤?

另外,农业焚烧秸秆等产生的污染是事实,那为什么不进行对应的改造呢?这种空气污染源头的改造应该是国家、城市最先进行的项目,可在印度却从来没这方面的改变。相反那些生活于贫民窟的农民,几乎已经到了无干净水源可饮用的地步,吃饭更是问题,这时你能单方面要求他们不焚烧固体物来改变环境吗?

如此可以看出,甩锅给农民,只是印度城市居民,甚至是全国家的优越感在作祟,对他们而言,根本不是如何去从源头改变污染,只是想体验自我感受的良好度。


除去固体物质燃烧,印度这些方面也过不了空气的关,城市居民扎心了

事实上,印度空气污染肯定不只是农民焚烧各种固物所产生的结果,比如车辆排放问题,这在印度已经非常司空见惯了。

印度人开的很多车,包括轿车、卡车、三轮车、摩托车等,都是使用柴油的,而且是相当劣质的柴油。这种油所产生的排放量不要说超标,早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承受度。对于敏感点的人来说,到达印度上空之后,整个空气中都混合着这种柴油的劣质气味。

这样的污染难道也是农业焚烧产生的吗?可人家印度人就是视而不见,闻而不识,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排放,影响不大。


另外,走进印度之后,人们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呢?到处都是烈日当空。为什么这样?那不是印度天气好,是可遮挡的树木太少了,或者说他们对于马路两侧进行绿植养护是非常不上心的,根本没有绿化。

还有一点,那就是当地的气候,印度的首都几乎常年少风雨,通常从10月到转过年来的5月,新德里便进入了旱季,空气中的污染全都集中在空气层里,这样变成了空气污染的源头。


这是印度自身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印度的南部城市相对空气会好一些,因为季风会将印度洋的空气吹到大陆上,从而形成雨季,空气中的污染则被冲刷掉。但北部就没那么幸运了,东北季风只会让北部天空变成静态的污染大聚点,冷空气下沉、滞留,最终就只剩下污染呈现。

当然,工业发展又不得不提。虽然说印度如今还不够富有,但工业发展也已经开始大刀阔斧了。毕竟廉价劳动力就是一个良好的市场,有了这样的前提,不怕各工业的集聚与发展。

但想来印度方面是不愿意将这一真实情况告知民众的,所以他们更乐意将空气污染的锅甩给农民,甚至希望他们不吃不喝不照明,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贡献。


这真的不是偏激,因为有科学证明,就空气污染与乡村的关系来说,个人污染水平并没有多大上升,而造成此严重后果的更多的来自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这样说是不是就明白了?不是农民制造了污染,而是印度国家的政策,导致人口数量的大膨胀引起的超负荷运转。

说直接点,贫穷才是让一个国家污染加重的根本。那些相对富裕的国家,其空气污染程度往往是较低的。这是因为治理的上,国家管控及时。印度没有这样的实力,却大量造人,小小螺蛳壳,你还想万亿人民大发展?


时至今日,全世界都起来为整治环境污染出力了,印度似乎有些拖后腿,单纯为了自己国家的经济,而视工业与其他原因于不顾,只一味甩锅农业。这样的做法实在不怎么厚道,农民为什么不反过来问政府,问问是谁让他们生活得如此贫穷落后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德国也改口风了?但小心翼翼…

德国也改口风了?但小心翼翼…

观察者网
2024-05-31 11:05:06
新娘全裸海报迎宾!网红千惠太大胆惊呆众人!网友:这老公真大方

新娘全裸海报迎宾!网红千惠太大胆惊呆众人!网友:这老公真大方

西瓜爱娱娱
2024-06-01 17:09:49
穆里尼奥为什么选择费内巴切,两个原因:2亿欧、亚军。

穆里尼奥为什么选择费内巴切,两个原因:2亿欧、亚军。

小马哥谈体育
2024-06-02 00:51:00
普京亲自过问后,英国人发现:俄军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国全地形车

普京亲自过问后,英国人发现:俄军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国全地形车

瞩望云霄
2024-05-30 14:00:49
重庆冠军赛:国乒2人被淘汰,林高远剃光头,陈梦激战张本美和

重庆冠军赛:国乒2人被淘汰,林高远剃光头,陈梦激战张本美和

知轩体育
2024-06-01 16:33:19
事情闹大了!出动25万人夜查电动车惹众怒,央视解读,评论一边倒

事情闹大了!出动25万人夜查电动车惹众怒,央视解读,评论一边倒

今日美食分享
2024-06-01 22:42:01
大事不妙,A股发出严重警告,这两个方向或将血流成河

大事不妙,A股发出严重警告,这两个方向或将血流成河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2 01:21:22
乌克兰第三突击旅对战争发表强硬声明:所有俄罗斯目标都必须摧毁

乌克兰第三突击旅对战争发表强硬声明:所有俄罗斯目标都必须摧毁

探索星空
2024-06-01 11:33:49
女演员的长相多重要?《庆余年》两季林婉儿29岁和34岁,差距明显

女演员的长相多重要?《庆余年》两季林婉儿29岁和34岁,差距明显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1 18:14:04
为什么突然移除李自成和太平天国的雕塑?

为什么突然移除李自成和太平天国的雕塑?

历史总在押韵
2024-05-24 23:56:09
病态执法,查个电动车没必要与人民为敌

病态执法,查个电动车没必要与人民为敌

杨亚龙聊科普
2024-06-01 04:22:59
美传爆炸性消息,普京有大麻烦,捷克外长:事态紧急,没中国不行

美传爆炸性消息,普京有大麻烦,捷克外长:事态紧急,没中国不行

千里持剑
2024-05-31 14:39:29
已退役17个月,34岁贝尔:我的身体已经酸痛不堪,岁月不饶人

已退役17个月,34岁贝尔:我的身体已经酸痛不堪,岁月不饶人

直播吧
2024-05-31 23:09:08
谁给了一个保安检查民众思想的权力?

谁给了一个保安检查民众思想的权力?

麦杰逊
2024-05-31 11:30:02
小梅带汪小菲到寺庙上香,帮汪家求财神,全力支持张兰事业

小梅带汪小菲到寺庙上香,帮汪家求财神,全力支持张兰事业

素素娱乐
2024-05-31 09:02:25
于洋:合作黄渤没火,演雪中悍刀行没红,如今凭《庆余年2》出圈

于洋:合作黄渤没火,演雪中悍刀行没红,如今凭《庆余年2》出圈

娱乐多谋
2024-06-01 17:46:07
“清华大学学报”发文:教授低龄化是国家学术依附性之表现

“清华大学学报”发文:教授低龄化是国家学术依附性之表现

必记本
2024-06-01 15:27:06
中方的意思,俄方懂了,普京终于明白,图们江出海口不能再设坎了

中方的意思,俄方懂了,普京终于明白,图们江出海口不能再设坎了

吃鱼思故渊
2024-06-01 22:51:40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下一个爆雷名单请收好!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下一个爆雷名单请收好!

春江财富
2024-06-01 16:20:44
3-0!神仙球打服华裔美女,孙颖莎取7连胜,下轮有望中日一姐对决

3-0!神仙球打服华裔美女,孙颖莎取7连胜,下轮有望中日一姐对决

钉钉陌上花开
2024-06-01 21:47:10
2024-06-02 03:52:49
见闻有知
见闻有知
见闻有知,不见不散
939文章数 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头条要闻

小伙投资300万在瑞典开拉面馆生意火爆 1碗面卖100元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游戏
手机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军团要塞2》机器人泛滥 超14万人请愿V社重视一下

手机要闻

小米澎湃OS再次公布进展通报:相册闪退已解决,部分问题修复中!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