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嫦娥六号首次到月球背面“挖土”,难在哪?

0
分享至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这是全球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嫦娥六号预计将带回约2千克月球背面样品。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单从采样来说,嫦娥六号的任务与此前成功在月球正面采样归来的嫦娥五号相比,难度相仿。新增难度在于,月背降落、采样、起飞都需要通过中继卫星测控,而无法通过地面站直接监控。虽然月背起飞前可以做各种准备工作,但一旦起飞,飞行器进入正确轨道只有一次机会。



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备点火发射。图/视觉中国

首次月背采样返回

5月3日发射后2000多秒,火箭将嫦娥六号送入预定轨道,完成星箭分离。嫦娥六号正式开启奔月之旅。按计划,嫦娥六号将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重点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土壤、岩石样品。从火箭发射到取样返回,嫦娥六号任务过程长达50多天。

嫦娥六号是中国嫦娥探月计划的第六个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探测器全重超过8吨,比它的“姐姐”嫦娥五号还要重100公斤。其搭乘的长征五号是大型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空间站、探月探测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等任务,曾送嫦娥五号上天,被航天爱好者称为“胖五”。杨宇光表示,长征五号是国内目前唯一奔月轨道能力超过8吨的火箭,嫦娥上天只能靠“胖五”出马。

嫦娥六号的整个奔月路程持续5天。在快到达月球时,其需要“踩一脚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通过20天左右的位置调整,嫦娥六号将完成落月。在月球表面,嫦娥六号将采用表面取样的方式,在月面多个位置铲取月壤或拾取月岩。此外还会采用钻取方式,探查浅层月壤,采集样品。月面工作时间预计为48小时。此时,由轨道器、返回器组成的组合体将在轨道上环绕,等待接应完成工作后的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在二者轨道交会、对接过程中,嫦娥六号还将在环月轨道开展多项科学探测。最后经过5天返程飞行,嫦娥六号将再入大气层,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5月3日,海南省文昌市航天发射场附近海滩围满观看发射升空的航天爱好者。图/视觉中国

此前,嫦娥四号已于2019年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背的巡视勘察。嫦娥五号则于2020年带回了1731克月球正面的样品,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已经完全掌握了绕月、落月和采样返回的技术体系。嫦娥五号任务取回的月球样品使得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诞生。202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团队仅用0.15克月壤,100天内在《自然》杂志上连发3篇文章,将科学界认知的月球岩浆活动结束时间推迟了8~9亿年。

在杨宇光看来,此次任务将嫦娥四号去月背与嫦娥五号月表采样两项任务相结合,意义重大。在月球3800万平方公里的表面上,人类目前只采样过10次,美国6次,苏联3次,中国1次,且采样点全部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和正面地形地貌差异很大,形成过程中有自身的特殊性,地质、火山活动、行星演化等方面的研究需要更多样品的支持。

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4个他国探测器或卫星,包括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杨宇光表示,在深空探测任务中让他国载荷“搭便车”是普遍现象,是出于整个飞行任务回报最大化、促进国际合作的考虑。嫦娥六号任务涉及进入奔月轨道、进入绕月轨道、到达月球表面、返回绕月轨道等关键节点,这些节点都有不同的科学意义,因此可以利用设计余量来搭载其他科学仪器。

对接或成最大难点

据悉,嫦娥六号任务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和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在技术实施过程中,嫦娥六号依然面临诸多难点。

月球背面的地形比正面更加崎岖,这为月背降落带来了困难。杨宇光表示,月球表面90%以上的低洼平坦区域都在月球的正面,这些区域称为月海,嫦娥五号就曾降落在月球正面的一片月海中。而月球背面除了莫斯科海以外,基本上没有大型月海,地形限制了探测器着陆的选点。历史上,苏联在1969~1970年间连续遭遇了5次无人探月失败,其中“月球-15”号采样返回飞行器在降落过程中撞上了山脉。月球-15号的失败源于其对复杂地形缺乏准确认知,在探索新区域时风险尤其高。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升空。图/视觉中国

这一困难在月背还因地月通信问题而被放大。从月球正面登陆月球,地面可以和飞行器保持联系,地面测控站也可以提供轨道测量数据等支持。但由于月球阻挡信号,月球背面着陆的飞行器难以获得这些支持,只能靠中继卫星。为了架设地月通信“鹊桥”,今年3月,探月工程提前发射了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为嫦娥六号及后续月背任务服务。

杨宇光指出,从测控专业角度推测,鹊桥二号不仅是信号中继,还是一个测控站,有测轨预报功能。在飞行器着陆和上升过程中,采样点、上升轨道等测量工作都可能需要通过鹊桥二号完成。测控站就像人的眼睛,为飞行器执行操作提供依据,是最重要的一步。即使执行出了问题,例如飞行轨道偏离,但若有及时的测量和修正,还可以挽回。

在杨宇光看来,最大的技术难点不在于月背起飞,而在于实现对接。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需要和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对接,后者在环月轨道上有转到月球正面、让地面站测轨和通信的机会,但前者在月球表面得不到任何地面站的支持,只能跟鹊桥二号通信。在轨对接最基本的要求是,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要进入和轨返组合体相同的轨道面,然后通过调整实现近距离交会、靠近和对接,对接轨道的测量需要非常精确。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在绕月轨道上的飞行速度大概是一千六七百米每秒,如此的高速意味着极小的对接窗口。如果轨道都错了,将很难校正并实现对接。

根据国家航天局已公布的消息,嫦娥六号为国家探月工程四期的项目之一,此后还将组织嫦娥七号和八号的发射。嫦娥七号以月球科研站站址勘察为主,是不返回的飞行器。嫦娥八号涉及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包括资源原位利用技术的验证等。二者预计将在2030年前构成中国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杨宇光表示,在完整建成科研站前,还有许多技术难关等待攻克。

作者:周游

编辑:杜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月7日俄乌最新:拜登的重磅表态

6月7日俄乌最新:拜登的重磅表态

西楼饮月
2024-06-07 14:00:02
数学考完后连上4条热搜,复读生表示比去年容易,应届生说出实话

数学考完后连上4条热搜,复读生表示比去年容易,应届生说出实话

熙熙说教
2024-06-07 18:24:18
结束了!国足无缘2026世界杯

结束了!国足无缘2026世界杯

足球检录台
2024-06-07 11:33:07
一干部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一干部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锡望
2024-06-07 22:17:32
两性科普:戴套的那20秒钟里,女人在干什么?

两性科普:戴套的那20秒钟里,女人在干什么?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07 15:50:45
超重磅会议!又要出大招了

超重磅会议!又要出大招了

樱桃大房子
2024-06-07 22:24:30
某一汽奥迪女主播疑似“裸体”直播?七折销售,已成当前常态…

某一汽奥迪女主播疑似“裸体”直播?七折销售,已成当前常态…

火山诗话
2024-06-07 06:35:31
兵不厌哈尔科夫之诈

兵不厌哈尔科夫之诈

报人刘亚东
2024-06-07 16:28:49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山丘楼评
2024-06-07 11:45:11
笑不活了,中俄免签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要被评论区笑死了

笑不活了,中俄免签的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要被评论区笑死了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07 15:54:13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星辰故事屋
2024-06-05 12:16:48
为保障考生出行 北京地铁做好加开列车准备

为保障考生出行 北京地铁做好加开列车准备

新京报
2024-06-07 08:05:06
“俄罗斯也可以军援美国敌人,就像美国援乌那样”

“俄罗斯也可以军援美国敌人,就像美国援乌那样”

鲁中晨报
2024-06-07 14:07:04
有点意外!台湾麻豆最佳女演员居然是她

有点意外!台湾麻豆最佳女演员居然是她

不二砖家
2024-06-07 18:14:19
太狠了,徕卡为iPhone推出的新软件把米粉们都给看呆了!

太狠了,徕卡为iPhone推出的新软件把米粉们都给看呆了!

爱活网Evolife
2024-06-07 16:16:06
皇马杀疯了:维尼身价达1.8亿欧,坐拥3位世界第1,7人身价过亿!

皇马杀疯了:维尼身价达1.8亿欧,坐拥3位世界第1,7人身价过亿!

风过乡
2024-06-07 19:45:36
闹大了!红领巾不允许折叠,必须披肩戴!网友:日式三角巾

闹大了!红领巾不允许折叠,必须披肩戴!网友:日式三角巾

鬼谷子思维
2024-06-06 16:22:57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5 14:54:34
欧文和波神的反差,成了侠和凯各自的X因素

欧文和波神的反差,成了侠和凯各自的X因素

静易墨
2024-06-07 19:24:47
喝茶对心脏到底是好是坏?医生苦劝:4种茶,一口都不要喝

喝茶对心脏到底是好是坏?医生苦劝:4种茶,一口都不要喝

宋若讲故事
2023-01-18 21:38:26
2024-06-08 02:14:44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有料、有聊、有趣的周刊君
30096文章数 20630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6家大模型抢答高考作文,谁是你心中的Top1

头条要闻

拜登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计划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拜登称"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令人讨厌的计划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优势在我?中国足球有自己的节奏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游戏
手机
艺术
教育

数码要闻

消息称 iOS 18 和 macOS 15 将从过去寻找经典壁纸

舅舅党表示《无主之地4》不一定会公布:《文明7》来了

手机要闻

华为迎来双喜:鸿蒙NEXT暂未有广告,华为Mate70系列主摄变清晰!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教育要闻

来点技巧吧,x+2y+z=1,求最小值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