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极也能种菜?中国人强大的种菜天赋,全世界都遏制不住了!

0
分享至



真的被帅到了!

最近,一个维和部队在国外种菜的视频,在网上吸粉无数。



没想到,咱们威武飒爽的兵哥哥种起地来,那也是一把好手!

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里,种着白菜、豆芽菜、黄瓜,兵哥哥们穿着制服锄地、施肥、拔菜,手法相当熟练,当地人在一旁兴奋击掌,端起碗来大喊“好吃!好吃!”

画面清新有机,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虽说是电影,但却是取材于真实事件。

我们不仅把菜种到了自家院子,还种到了世界各地,种到了南北极,种到了月球上。种菜功夫,可谓炉火纯青。

一句话:

中国人强大的种菜天赋,宇宙已经遏制不住。



你没看错,非洲南苏丹的不毛之地上,也可以种菜!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那里应该是一片赤红,沙砾遍地,气温最高可达50℃,12月下旬就已进入旱季。

负隅顽抗的几棵芒果树和生长在沟缝里的荆棘,在这里显得尤为珍贵。

而中国维和部队驻苏丹部队,硬是把画风变成了这样:

一片片蔬菜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呈井字形生长,就连空气也弥漫着清新舒爽的味道。





然而,从荒漠到绿地,也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种菜的过程也是艰辛曲折的。

战士们需要在贫瘠的赤沙地挖下去半米多深,然后再去几十公里外的青尼罗河河床,挖来河泥,填在槽床中。

然后再平整土地、起陇留沟,培育好适合蔬菜生长的土壤,再在上面进行种植。

有了合适的土壤,培育幼苗还需要细心地搭好草荫棚,避免日光暴晒。

然后,再在工作之余,拉来河水浇灌。

当时,有驻苏丹工作的同胞表示,因为每天吃咸菜罐头土豆洋葱,差点把人整抑郁了。

直到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拜访了维和部队,竟意外吃到了来自家乡的食物,大喜过望。连吃带拿之余,也深刻地感受了一把乡愁。



而在西非马里的沙漠中,即使在年平均气温37℃以上,每天只有15分钟循环水供应的恶劣环境下,也依然阻挡不了维和官员们的种菜热情。

重新铺设水管给植被补充水分、用废弃搅拌罐充当储水罐,回收并循环利用污水。

还在板房四周的防爆沙箱中,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

咋说呢?

有条件要种菜,没有条件创建条件也要种菜。

总之:维和我们是专业的,种菜我们是认真的。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刚果(金)各国维和部队的果蔬类供应严重匮乏。

于是,我们勤劳的维和部队的官兵们,又开启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模式。

大伙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地,因地制宜种植适宜的蔬菜。

或许老天也被这勤奋所感动,平时酷热难耐的时节,竟然赶上了雨季。在充足的阳光和雨水滋养下,蔬菜噌噌噌地长。一个月时间,蔬菜就被端上了餐桌。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吉布提,荒漠遍地,到处都是火山岩和沙漠焦土,这里全年干旱几乎无降雨,农业专家曾断言:这里无法种植。

然而,我们的中国海军官兵却用超强的行动力打破了这一预言。



他们手搬岩礁、掬土捧沙,反复试种,硬是把荒漠变成大绿洲,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在利比里亚,疟疾等热带疾病很常见,而我们的维和部队为了增强抵抗力,抵御疾病,直接在营地旁边开拓出一片菜园。

因为日常只能吃罐头,他们亲切地称蔬菜为“打牙祭”。

种菜丰富了官兵们的饮食,也能强身健体,更不失为一种生活乐趣。即使在伊拉克土地大量盐碱化,地下水都是盐碱水的情况下,也要迎难而上。

可以说,在任何一个有中国维和部队的营地里,都能看到军人们种菜的身影。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在种菜方面可以说展露无遗。





官兵们的种菜神技,确实令人惊叹不已。

但要比起在南极种菜,实属是小菜一碟。

2014年10月,一位名叫王征的医生,在随行参加第31次国家南极科考任务的一年时间里,除了医生的工作以外,他还担任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种菜。

听起来似乎很魔幻,然而现实中操作起来也确实很难。

简单来说,就是种菜所必须具备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条件,南极是一个都没有。

土壤在脚下1000多米往下,根本刨不出来。气温也就零下二十多度,想温度上升是不可能的。降水基本没有,干旱程度和撒哈拉沙漠有一拼。



那光照总行了吧?

还真不行。因为紫外线太强,种上去的菜能立竿见影地倒地不起。

虽然要啥啥没有,但风还是富余的。南极可是世界上风力最强、风最多的地方。

但关键是,风一吹啥都没了。

所以,想要在南极种出蔬菜,室外显然是不可能了,必须全部在室内进行。

没土壤,就用无土栽培。温度低就让室内30度光照保持温度,植物用LED灯照,水分则来自自动灌溉加营养液。

就这样,白菜韭菜西红柿等20来种蔬菜,就成为了中国科考队员在南极的美味佳肴。

中国科考站因种菜而英名远播,蔬菜也成为了各国科学家心目中的香饽饽,一时竟成为了促进各国友谊的纽带。

从王征医生开始,之后的随队医生也接过了种菜的大棒,将蔬菜种植技术不断发扬光大。



2016年,第32次南极科考队来到这里,科考站不仅拓大了种植面积,蔬菜品种也扩展到辣椒、秋葵和西瓜。

种植方式也在不断突破,还创造了给植物听轻音乐的植物音乐氧吧。

等到2019年10月,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赴南极时,南极农作物一年的产量已达到数百公斤。

叶菜300多公斤,果菜100多公斤,每天一公斤以上的新鲜蔬菜,保证了工作人员充足的维生素摄入。



正所谓,不会种地的医生,不是好的南极科考员。

在地球上种还不算完,太空里也要试一试!

别国航天取得成就时:登上月球,人类的一小步,世界的一大步。

中国航天取得成就时:我们培育了月球上第一颗棉花芽,还种出了新鲜的蔬菜!

太空菜园,最早出现在2016年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当年,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随着神舟十一号进入太空,首次进行了太空人工栽培生菜。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月球,搭载了精心筛选的棉花、油菜、马铃薯等6种生物。9天后,棉花种子就长出了嫩芽,这是月球上长出的第一片嫩芽,实在令人激动!



2022年6月5,在执行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成功栽培了生菜、小麦和矮杆番茄等蔬菜,并且实现了餐桌上的“蔬菜大丰收”。

不服不行!

为啥我们去到哪里,都要把种子带上?餐餐都离不开蔬菜呢?

那是因为,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早已经融入中华儿女的基因里面了。

穿上盔甲是战士,放下兵器是农民。

基本上只要有条件,中国人都能给你种出吃的来,不管环境和气候怎么恶劣。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人对种菜的向往。



很明显,地球村,正慢慢成为中国人的种菜圈。

在世界各国的留学圈里,中国人“种菜神手”的名头那绝对是打响了。

这不,在2015年,美国耶鲁大学里的一片菜地,就因此而爆火了。

这里原本只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长期闲置无人打理。

后来,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陪同子女一起赴美读书的家长们来到这里,偶尔间发现这块风水宝地,于是自觉揽下了这件开荒种菜的美差。



经过10年的精心培种,原本的荒地被修整为一块块整洁有序又茂盛的菜园。

菜园里除了常见的豆类、青菜和西红柿,还有韭菜、香菜等美国人从来没听说过的蔬菜。很多人经过这里都不由得欣赏一番,无形中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耶鲁校方也乐享其成,很支持中国家长们的种菜大计,还为他们提供化肥等物料。

时间一长,家长们也自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规矩:

可以施肥,不能用杀虫剂;大方和邻居分享自己收获的蔬菜,即使对方不种地;外出时,彼此之间互相帮忙照应菜地。

如果中途有人搬走了,其他人也会热心寻找下家接盘,保证菜地持续种植。



因为太喜欢种菜,中国菜团在异国也会发生一些啼笑皆非的小故事。

比如,2018年8月,一位家住纽约的华人,就因为在自家后院种菜被邻居投诉了。

邻居投诉华人男子在种菜时,施的肥料干扰了土质。而且在施肥过程中,制造出了难闻的气味。更是因为擅自将花园改造成菜园,影响到了小区的整体美观。

这位同胞万万没想到,种个菜还会被投诉。

国外对环境方面要求非常高,因为不同的菜蔬对土壤的要求不一样,不规范的种菜会破坏土壤,带来虫害问题。

如果因此影响到街坊邻舍健康或者小区的整体环境,他还可能会受到相关部门的惩罚。

一位娶了中国妻子的英国男士,就曾在网上吐槽了一把丈母娘的“乾坤大挪移”种菜神功。

夫妻俩当时定居在澳洲,于是女主人就把老家的母亲接到了澳洲。

原本这位英国男士特别喜欢花,也在自己家的花园里种了很多花。

没想到,老太太到了澳洲以后,觉得这么大一个花园,全部用来种花有点太浪费了。

于是在某次女婿出差期间,发挥“实干”精神,把女婿辛苦培育的花花草草都拔了,全部种上了各种蔬菜瓜果。



不仅把花园种满,就连泳池边的一小块边角地也不放过。

等女婿回来,才发现一切已变得面目全非,花园变菜园,当时就给整懵逼了。

一个朋友的爸爸是厨师,前几年因为疫情失业了。为了多挣点钱,去了厄瓜多尔打工。

具体来说,就是为驻厄瓜多尔的中国援建项目的员工做饭。

一开始,朋友说爸爸整天跟家里人抱怨工作太闲了,感觉人都长胖了。

过了一阵子之后,他和家人说终于有事干了。朋友一打听才知道,她爸爸看上了宿舍后面的荒地,然后托人捎了各种菜种子,一个人没事就去开荒。

于是之后,项目上的人就拥有了两亩地的菜园子。

既丰富了伙食,又减了肥。一举两得。听说后来她爸爸又去了巴基斯坦建核电站种菜,后来还养起了鸡。

看样子,在同胞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种菜绝活迟早要火遍全世界。





曾经有一段关于西方大航海时代的记录,因为环境和医疗条件限制,很多船员都得了坏血病。

于是有人就好奇了: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就没有得坏血病?

后来翻阅史料才知道,原来郑和的船上带了很多用来生豆芽菜芽的豆子菜。因为船上没有种菜条件,也没有充足的淡水,种不了别的,就带了好多豆子。

豆子发芽后,既可以给瓷器填充防震,还能拿来吃。

没想到机缘巧合,竟然避免得败血症。

或许,这就是老天对勤劳和智慧的奖赏吧。

《舌尖上的中国1》导演胡博说过一句话:“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得想办法种点菜。”



我们热衷于种些花花草草,葱葱苗苗,收获瓜瓜果果,是因为我们骨子里面相信,付出就能有回报。我们付出汗水和热情,去照顾它们,养育它们,从而收获的过程,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天赋技能。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在几十年的时间把沙漠变成绿洲,小麦、蜂蜜、蔬菜瓜果等农业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袁隆平爷爷90岁依然在下田,每一个辛苦奋斗的社畜都曾说过“大不了回家种地”。

虽然可能并没地可种,但在大家心中,种地是最终的归属。

土地滋养万物,土地不会抛弃每一个勤劳的人。


本文作者 | 南瓜先生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贵州境内发现7座“金字塔”,距今已有2亿年,比埃及金字塔更高大

贵州境内发现7座“金字塔”,距今已有2亿年,比埃及金字塔更高大

此夜无梦
2024-06-05 22:17:18
7小时破647万,贾冰端午档首日夺冠,刘德华新片垫底,回本无望

7小时破647万,贾冰端午档首日夺冠,刘德华新片垫底,回本无望

靠谱电影君
2024-06-08 07:29:09
浙江2名驴友身份曝光,果然有情况,律师发声,红衣男子恐摊官司

浙江2名驴友身份曝光,果然有情况,律师发声,红衣男子恐摊官司

一鸣观点
2024-06-07 22:27:07
合同还剩4年约2.08亿!队记:比尔在赛季结束后接受了鼻子手术

合同还剩4年约2.08亿!队记:比尔在赛季结束后接受了鼻子手术

直播吧
2024-06-08 11:06:12
万人痛批刘琳10年落选“白玉兰”,陈道明当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万人痛批刘琳10年落选“白玉兰”,陈道明当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温柔娱公子
2024-06-06 15:07:34
失败与伟大成半决赛关键热词,辛纳落败被调侃女友卡林斯卡娅没来

失败与伟大成半决赛关键热词,辛纳落败被调侃女友卡林斯卡娅没来

网球之家
2024-06-08 12:43:34
县城的现状,一针见血!

县城的现状,一针见血!

深度知局
2024-05-18 18:01:33
宋茜真漂亮

宋茜真漂亮

麦香娱综艺
2024-06-09 01:08:16
扬中市委书记张德军,任上被查

扬中市委书记张德军,任上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4-06-08 20:38:50
中国现在碰到了一个比日本以前还难搞的问题:就是内需不给力。

中国现在碰到了一个比日本以前还难搞的问题:就是内需不给力。

小丽聊科普
2024-05-02 02:29:33
滤镜下是美女,现实中是“女鬼”!这些瘦到病态的明星,真恐怖

滤镜下是美女,现实中是“女鬼”!这些瘦到病态的明星,真恐怖

学者启智
2024-06-06 21:50:06
土耳其紧随欧盟宣布对进口中国汽车加征40%关税

土耳其紧随欧盟宣布对进口中国汽车加征40%关税

凡人学电脑
2024-06-09 00:52:20
美芯片禁令越过“红线”,英特尔坐不住了,官宣:2nm技术也给!

美芯片禁令越过“红线”,英特尔坐不住了,官宣:2nm技术也给!

智能改变世界
2024-06-08 21:07:18
历年高考录取率,最低4.7%,最高93%,你是哪一年上大学的?

历年高考录取率,最低4.7%,最高93%,你是哪一年上大学的?

请叫我教育君
2024-06-07 11:38:53
苏李达旭,已任佛山这个区城管局局长!

苏李达旭,已任佛山这个区城管局局长!

南方都市报
2024-06-08 13:02:21
乌军改革总参谋部,多余军官去前线!记得2020年俄罗斯那件事吗?

乌军改革总参谋部,多余军官去前线!记得2020年俄罗斯那件事吗?

鹰眼Defence
2024-06-08 17:46:49
“一旦和美国开战,直接选择投降”,这样的言论让人寒心!

“一旦和美国开战,直接选择投降”,这样的言论让人寒心!

文雅笔墨
2024-06-05 14:07:21
食材价格暴跌63.3%!餐饮人却笑不出来?

食材价格暴跌63.3%!餐饮人却笑不出来?

餐饮老板内参
2024-06-07 09:57:35
苹果都颤抖,世界最大芯片公司诞生了!超越台积电和三星

苹果都颤抖,世界最大芯片公司诞生了!超越台积电和三星

小蘑菇壹号
2024-06-01 13:52:38
祸害人三年的新冠消失了,四大奇怪现象却出现了,很多人没察觉

祸害人三年的新冠消失了,四大奇怪现象却出现了,很多人没察觉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4-19 21:12:55
2024-06-09 02:18:44
李砍柴
李砍柴
原财经、文化记者/现自由撰稿人/MCN机构创始人/闲云野鹤小老板
2523文章数 613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回应"患胃癌”:旧视频 现在没问题

头条要闻

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回应"患胃癌”:旧视频 现在没问题

体育要闻

欧文:不管人们信不信 总有喜欢我的凯尔特人球迷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本地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家居要闻

柔和婉转 让阳光洒满空间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教育要闻

赣州高中数学,求f(2023)是多少,学霸解答又快又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