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澳大利亚,对猫宣战

0
分享至



澳大利亚由于其与世隔绝的独特地理环境,有着许多独特的物种。但是这种物种多样性却时常受到入侵物种的威胁。目前,称霸澳大利亚入侵物种排行榜的物种,是人类的老朋友,猫。猫凭借其出色的捕猎能力,在澳洲大陆横行霸道,给许多本土物种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整个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印上了一个猫爪的阴影。



在卡车隆隆驶过沙漠公路时,凯瑟琳·莫斯比(Katherine Moseby)澄清说,自己并不讨厌猫。

“它们是狡猾的野兽,但我尊重他们。它们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动物,了不起的猎手,聪明绝顶。” 但她随即指出,这恰恰是问题的根源。这些特质让它们能够在澳大利亚兴风作浪,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恶果。

莫斯比博士是南澳大利亚荒地恢复组织(Arid Recovery)的首席科学家和联合创始人,这是一个维护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非盈利机构。她和她的同事奔走在“抗猫前线”,试图保护多种野生动物不受野猫的威胁。

车窗外就是南澳大利亚的干旱恢复保护区。一眼望去,简直是赤地千里,罕见生命的痕迹。但莫斯比博士说,即便这样,也难以阻止野猫在此栖息,因为它们喜欢那些生活在保护区里的小型有袋动物。莫斯比博士将车停在保护区办公室前,随后来到不远的一座附属小建筑。这里是猎杀野猫的“基地”。一名留着大胡子的神枪手,配备了全地形车和强力聚光灯,夜夜在保护区里巡逻,射杀那些造访保护区的不速之猫。



猎猫人在保护区捕猎野猫

图片来源:Chang W. Lee

一湾红色的血迹沿着石板路延伸下来,莫斯比博士说 :“瑞‘血’兆丰年。” 然后推开了门。小房子里有一个又大又浅盆,里面堆放着十几具猫的尸体。莫斯比博士一边检查着战果,一边介绍:其中四只是猎猫人才猎杀的,其他几只都是在前几周抓到的。这些尸体就存在这儿,等研究人员来检查它们的胃容物。

莫斯比博士说,这个场景或许会令大多数爱猫人士反感,她自己也是与宠物猫相伴长大,曾经的她一定也无法接受这样的景象。但多次在猫胃里发现兔耳袋狸等保护动物的残肢后,她得出了一个沉重的结论:“必须在猫和野生动物之间做出抉择。”

被猫袭击的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本来没有猫。在十九世纪初,欧洲殖民者将猫作为宠物引入澳洲。随着家猫逃逸或弃养,猫逐渐蔓延到野外,成为了澳洲的入侵物种。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隔离环境,让这里的本土动物对入侵物种十分敏感。它们此前并未与猫共同进化,因此也缺乏应对猫的知识。而继承着优秀捕猎天赋的猫,如同横行霸道的殖民者一般,捕猎着一切可捕杀的本土动物。短时间内,就成了傲视澳洲食物链的头部猎手。截至2016年,澳大利亚大约有380万只家猫和多达630万只野猫。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具澳洲入侵物种委员会估计,澳大利亚的家猫和野猫每年约杀死10.67亿只哺乳动物、3.99亿只鸟类、6.09亿只爬行动物、9300万只青蛙和18亿只无脊椎动物。巨大的危害性,让猫成功登上了澳大利亚入侵物种黑名单的榜首。猫的捕食行为导致了澳大利亚许多本土动物的灭绝。有资料统计,至少22种澳大利亚特有哺乳动物的灭绝跟猫的行动有重要联系。[1]

猫让澳大利亚政府和环保组织头痛不已。由于澳大利亚近三分之一的家庭都饲养有猫,政府对这些养猫人颁布了多种管制措施。比如,一个家庭养猫不得超过2只;主人外出时,需要将猫拴在室内;有的地方对猫实施宵禁管制,夜间不准许家猫出门;有的地方干脆就规定家猫需要24小时圈养在室内。如果猫违反规定逃出家里,主人将会面临高额罚金。之所以严控家猫外出,是因为许多家猫虽然有饲主喂食,也经常离开家捕猎附近的野生动物,每年猎杀的数量相当可观。

当然,比家猫更可怕的是野猫,它们的食物来源完全依靠野生动物,而且它们的捕猎技巧也高超得多。一些猫经过多代野化后,体型已经逐渐变大。2005年,在维多利亚州吉普斯兰地区,人们发现了一只长达176厘米(从鼻尖到尾尖)的巨猫。[2] 随后的DNA检测表明,它确实是一只野猫。2015年,为了限制野猫数量,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在2020年通过射杀、诱捕和投毒等手段扑杀超过200万只野猫。[3]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发布了悬赏令:拿来一颗猫的首级,就可以换得10美元。[4]

猫的入侵给澳大利亚带来了近两百亿澳元的损失,整片澳洲大陆,不管有人没人的地方,都有猫在出没。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将野猫列为全国性重大害兽,对猫全面开战。这次,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人、猫、鼠的漫长战役

莫斯比博士和她的丈夫阿德莱德大学生态学家约翰·里德 (John Read),正是这场战役里的“老兵”。几十年来,莫斯比和里德一直活跃在抗猫前线。他们不停研发新工具来减少野猫的数量。

基本的措施是建立保护区,将入侵物种隔绝在外面。莫斯比等人建立的保护区,如今已经是兔耳袋狸、穴居袋鼠(burrowing bettong)等濒危动物的乐园。这个保护区外有铁丝网保护,避免野猫或者狐狸等动物进入。澳大利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也有类似的举措,他们修建了一道长达44公里的防猫长城,“长城”上布有通电铁丝,以此来限制野猫行动。但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野猫神出鬼没地进入了保护区。因此莫斯比才雇佣了猎猫人时刻巡逻。



兔耳袋狸

图片来源:stephentrepreneurfrom Adelaide, Australia

但保护动物们不可能在保护区永远躲下去。它们总得习惯在自然环境下生存下去。里德表示,目前的保护区只是个短期方案, “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将保护动物们释放到围栏之外。”为此,他们一直尝试在保护区外释放兔耳袋狸等动物,但结果总是一样的:大量的兔耳袋狸和穴居袋鼠一放出去就丧命了。大量的野猫迅速的消灭掉了这些投喂上门的猎物。

控制野猫数量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首先,野猫对人十分警惕,用猎枪捕杀的效率太低。后来,人们也尝试过用投毒的方式。但是野猫十分挑剔,它们喜欢自己追捕活动的猎物,定点投放的毒饵很难提起野猫的兴趣。很多时候甚至反而毒杀了其他动物。

在这种僵局下,莫斯比和里德试图通过研究野猫的行为来寻找新的策略。通过他们的猎猫人伙伴,他们获取到了大量的野猫尸体样本。通过胃容物等分析,他们得到一条重要线索:是一小部分野猫造成了大部分捕杀行为,这些野猫主要是体型较大的雄猫。这些惯犯猫似乎盯上了保护区的动物。

莫斯比和里德等人开发了一种苦肉计,他们在一些病弱小动物的皮下注射含毒物,这些小动物被猫捕食后,毒物会在猫的胃里释放出来,令其死亡。

他们还利用了猫爱干净,喜欢舔梳毛皮的特点。他们研发了一种名为Felixer的自动喷射机,向经过的野猫喷射有毒凝胶。这样猫在舔毛的时候,就会被毒死了。这些自动喷射机配备了测距传感器、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算法,帮助它区别出野猫和其他野生动物。里德表示,澳大利亚各地已部署了200多台此类设备。

即便有这些努力,澳大利亚扑杀野猫的成果依然算不上亮眼。但是他们的捕杀行为,却遭到了一些人的激烈反对。一些名人和动物保护组织公开反对澳大利亚的猎猫行动。莫斯比和里德也收到了相当多的辱骂、威胁邮件。反对者中也不乏科学家。昆士兰科技大学的保护生物学家阿里安·瓦拉赫 (Arian Wallach) 自称“拥护猫的环保主义者”,并谴责澳大利亚当局的行为是对猫的“大规模屠杀”。

瓦拉赫博士认为,生态系统很复杂,大规模清除猫科动物并不能有效地降低濒危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她说,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应该接纳猫作为澳大利亚的一部分,并创造性地思考其他方法来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她指出:“如果保护工作就是制造一大堆死猫,那么我们这行业也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了。” 里德和莫斯比也承认,要完全消除野猫是不可能的。但他们仍然坚持应当控制野猫数量的观点。里德说:“控制数量是必要的,只是我们还要让方法更高效、更人道。”

除了控制野猫的数量,莫斯比和里德等还注重对濒危动物生存能力的训练。他们抓来少量野猫,故意释放在保护区内,帮助保护区内的濒危种群,学习应对新天敌的方法。而野猫也能够通过清除种群中弱小个体来起到加速自然选择的作用。据莫斯比的说法,这一策略虽然冒险,但却在逐渐取得成效。保护区内的小动物正在变得更加机警,更加壮硕。

但前方的道路仍然很漫长。

当莫斯比戴着头灯,沿蜿蜒小道去观察保护区内诱捕的濒危动物时,一窝小袋狸正安详地坐在一个又一个的陷阱里,呆若木鸡。研究人员迅速做完检测记录后,将它们放回夜幕下的沙漠。但小袋狸们似乎并不恐惧人类和他们的闪亮仪器,反而呆在原地,不急着逃脱。



莫斯比催促小袋狸离开

图片来源:Chang W. Lee

莫斯比轻拍其中一只,敦促它:“完事儿了,快走吧!” 小袋狸才慢吞吞地蹦跶着离开。望着它们消失在夜色里的背影,不禁令人担忧它们在残酷自然的未来命运。或许莫斯比等保护者的努力终将取得成功,小袋狸们都能学会应对入侵物种的威胁,“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

参考文献:

[1]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g7870

[2]https://scienceblogs.com/tetrapodzoology/2007/03/04/australias-new-feral-mega-cats

[3] https://www.peta.org.au/issues/wildlife/feral-cats/?gad_source=1&gclid=CjwKCAjwrIixBhBbEiwACEqDJbzWA7-Ewho9yWZ4L64H8JWVZvTdeKdcc-Y3Qn7HtfDDvyBosOftyhoCVtMQAvD_BwE

[4]https://www.peta.org.au/media/banana-shire-cat-bounty-prompts-peta-billboard/

[5]https://www.nytimes.com/2024/04/16/science/australia-wildlife-cats.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放弃小白鞋吧!今年流行这双“夏季鞋”,40岁女人这么穿高级优雅

放弃小白鞋吧!今年流行这双“夏季鞋”,40岁女人这么穿高级优雅

何有强
2024-06-06 00:10:18
云计算行业快死了

云计算行业快死了

卢松松
2024-06-04 21:39:20
抢饭碗!超级外援喊话加盟广东宏远!沃特斯刚辟谣离队却被偷家?

抢饭碗!超级外援喊话加盟广东宏远!沃特斯刚辟谣离队却被偷家?

热血青春篮球界
2024-06-05 22:23:00
琉球复国是个无解的阳谋,甚至会不战而胜!

琉球复国是个无解的阳谋,甚至会不战而胜!

谈芯说科技
2024-06-05 07:42:23
丰田凯美瑞全系降价:现价 13.98 万元起,提供燃油/混动车型可选

丰田凯美瑞全系降价:现价 13.98 万元起,提供燃油/混动车型可选

IT之家
2024-06-04 19:29:15
贾玲正式成为Prada品牌代言人,网友:品牌方有眼光,太合适了

贾玲正式成为Prada品牌代言人,网友:品牌方有眼光,太合适了

白宸侃片
2024-06-02 13:13:21
人类史上最强火箭!马斯克 SpaceX 星舰明晚进行第 4 次试飞

人类史上最强火箭!马斯克 SpaceX 星舰明晚进行第 4 次试飞

IT之家
2024-06-05 07:24:08
成都太燃了,迎来重磅消息,地铁开通名单来了,你家的房子会涨吗

成都太燃了,迎来重磅消息,地铁开通名单来了,你家的房子会涨吗

楼市味道
2024-06-05 15:00:25
刚刚,市场传来大消息!关键时刻来了?

刚刚,市场传来大消息!关键时刻来了?

券商中国
2024-06-05 11:10:07
45天已过,中方无差别拦截,补给物资全倒海里!菲破舰不用拖走了

45天已过,中方无差别拦截,补给物资全倒海里!菲破舰不用拖走了

青年的背包
2024-06-05 11:16:29
钓鱼岛隐藏着巨大财富和秘密,幸亏我国绝不退让,让国人激动不已

钓鱼岛隐藏着巨大财富和秘密,幸亏我国绝不退让,让国人激动不已

文史达观
2024-06-02 00:16:10
发生关系时,女人哪种姿势最掉价,希望你没有!(30-50女性建议收藏)

发生关系时,女人哪种姿势最掉价,希望你没有!(30-50女性建议收藏)

妈星人
2024-05-03 07:07:08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萎缩,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萎缩,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悦悦侃历史
2023-08-15 13:09:34
外媒评出英格兰7人被裁名单:马奎尔领衔 麦迪逊最可惜

外媒评出英格兰7人被裁名单:马奎尔领衔 麦迪逊最可惜

球事百科吖
2024-06-05 22:06:11
当普通人都感觉经济很难的时候,其实经济危机早就全面爆发了

当普通人都感觉经济很难的时候,其实经济危机早就全面爆发了

芯怡飞
2024-06-01 14:19:03
《雪中悍刀行2》宣发,主演阵容多数回归,唯有青鸟成遗憾

《雪中悍刀行2》宣发,主演阵容多数回归,唯有青鸟成遗憾

人文收藏艺术大师
2024-06-05 17:42:58
新郎发现新娘是“螃蟹女”,取消婚约,螃蟹女是什么意思?

新郎发现新娘是“螃蟹女”,取消婚约,螃蟹女是什么意思?

李哥一家幸福
2024-06-04 22:12:53
美国宣布拜登和泽连斯基即将会晤: 提前为瑞士和平峰会定调

美国宣布拜登和泽连斯基即将会晤: 提前为瑞士和平峰会定调

一种观点
2024-06-05 17:13:49
要考虑乌克兰人民生命的价值,他们在为什么而战呢?

要考虑乌克兰人民生命的价值,他们在为什么而战呢?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6-04 13:58:10
笑死了!为什么韩国人在网上风评那么差?各国网友贴脸开怼

笑死了!为什么韩国人在网上风评那么差?各国网友贴脸开怼

小陆搞笑日常
2024-06-05 04:18:38
2024-06-06 01:00:49
知社学术圈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学术交流平台
3261文章数 1068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时尚
游戏
教育
旅游
房产

今年穿紫色,开运又高级!

《命运2:终焉之形》上线后 Steam同时在线超31万

教育要闻

TTS新传热点:我可爱的通勤搭子!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呀!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房产要闻

新房交易再冲高!三个月1.7万套、157万㎡,海口楼市又行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