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2023年度刀锋图书奖揭晓,荣誉典礼在上海举行。
刀锋图书奖由南方传媒旗下《新周刊》主办,创立至今已历三届,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和洞察力的出版奖项。本届刀锋图书奖,以“浮光与永恒”作为主题,希望在液态流动的年代,为人们提供恒定的价值。
基于独立的立场和专业的追求,2023年度刀锋图书奖邀请知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担任推委会主席,与推委会成员和特邀嘉宾共同推选出15本刀锋好书以及“年度致敬”“年度诗人”“年度青年小说家”“年度学人”[A1]“年度译者”“年度非虚构作者”等14个单项荣誉。
因为有了这些新锐的思考和坚持不懈的书写,浮光才得以定格成永恒。
寻找刀锋,寻找新锐的书写和精神
什么是刀锋?
早在2002年,《新周刊》就曾推出“寻找中国刀锋”专题,旨在寻找一群在世纪初影响中国的新锐人物,看到他们身上洞察时代的锋锐。刀锋图书奖也延续了这种对新锐的追寻。
本届荣誉典礼现场,有毕飞宇、陈鲁豫、张莉、陈英、李彬彬、祝羽捷、止庵、周濂、杨庆祥、陆大鹏等推委出席。正是因为如此强大的推委阵容,才保障了奖项的专业与分量。
盛典现场,毕飞宇代表所有推委发言,阐述了刀锋图书奖的意义所在·:“如何去评一个榜单或者一个文学奖?我跟新周刊的朋友们就商量,我们的立足点究竟是什么?最后我们总结出来两条:第一,学术性;第二,向年轻人倾斜,向年轻的作家倾斜,鼓励年轻。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立场。”
荣誉典礼上,青年作者们带来了对各自领域的洞见。“年度学人[A2]”获奖者之一王小伟在演讲中提到,今天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已经被大大小小的屏幕填满了,他把家里的所有电子屏幕的面积加起来,那个数字达到了15平方米,占自家住房面积的12.636%。人们把过多的注意力,通过屏幕投射到远方,却忽略了自己的近处和日常。王小伟在他的作品《日常的深处》中,尝试让今天的人回归日常生活,来对抗屏幕和相关技术对于当下生活的影响。
痴迷于罪案分析和非虚构写作的何袜皮,则将侦探小说创作比作搭建迷宫。她说:“情、色、财、憎,这四者是古今中外人类共通的欲望,由它们引发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谋杀只是其中一种最极端的故事形式。”她的作品《易碎品》获颁“年度最具改编潜力作品”。
书籍设计师朱赢椿凭《豆腐》一书的设计获得了“年度设计师”荣誉。他以“回归自然,回归日常”为题[A3],带现场读者一起回顾《豆腐》的设计过程,还分享了易烊千玺、胡歌、马伯庸、金宇澄、止庵、于谦、马未都、刘亮程、陈鲁豫等人为《豆腐》写的句子和小文。在演讲的最后,朱赢椿首次对外发布了钟立风写的《豆腐歌》。
知名主持人、媒体人陈鲁豫也是2023年度刀锋图书奖的推委之一。谈到文学,谈到阅读,她动情地说:“可能很多事情都会被遗忘,很多记忆会被淡忘,但是在文字当中我们可以构建自己,在文字当中也许有那么一点可能:我们会被铭记。”
刀锋不止锐利,亦有沉静。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唐诗研究专家陈尚君获颁“年度致敬”荣誉。他以精确考证和绵长的学术精神,对今存唐五代[A4]诗歌文献进行了详尽、全面的清查整理,力求还原唐诗本真面貌。
接过毕飞宇递过的奖杯,陈尚君说:“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四十多年学术研究的过程之中,时代不断在变化,学术研究的条件和环境不断在变化。以前在做的工作、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能够达到,能够做出来,我自己也感受到了这样一种时代风气的变化。”
看到好书背后的人们
新周刊杂志社社长孙波,在现场解释了刀锋图书奖设立的初心,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我们想要继续寻找:什么样的图书,什么样的思想,能够持续给予我们力量,能够让我们更有勇气面对真实的世界,能够更有信心地远眺未来,能够更从容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基于这种追求,刀锋图书奖始终走在发现好书的路上。”
“2023年度刀锋好书”是最受关注的奖项之一。典礼现场公布了15本好书,分别为:《文学之冬》《巴别塔》《我该走了吗》《春山夜行》《图像与爱欲》《法律的悖论》《太白金星有点烦》《老友、爱人和大麻烦》《将熟悉变为陌生》《人海之间》《国王的游戏》《盐镇》《哀眠》《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格》。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刀锋图书奖还将一众获奖图书的编辑也请到了台上,和作者一同分享喜悦。在颁奖典礼上,《文学之冬》的责任编辑黄炜芝说:“这是对所有今天还坚守在文字岗位上的工作者的一个最大鼓舞。”
在一本书的诞生过程中,编辑发现选题的眼光、寻找作者的路径,以及之后无数次精打细磨的编校,同样值得被看见、被记住,他们是站在一本本好书背后的助推人。
刀锋延展:刀锋图书奖升级为刀锋文化季
第三届刀锋图书奖还在往届的基础上,做出全面升级,以图书奖、沙龙、展映的形式,共同演绎全新的“刀锋文化季”。
4月12日,“刀锋24帧”展映会举行。这次展映会以“生存与生活:女性的日常史诗”为主题,播放了三部由《新周刊》制作的女性专题微纪录片,并在映后组织了由《新周刊》导演和张莉、七堇年、祝羽捷参与的对谈。展映会由于拓宽女性话题的广度,受到现场观众的好评。
刀锋图书奖揭晓后,4月14日,以“明亮地对话”为主题的“刀锋沙龙”如期举行。《新周刊》准备了三场对谈:
第一场“出租车窗外的上海:一个普通人的双城记”,邀请到《我在上海开出租》作者黑桃和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一同探讨素人写作与当代生活;
第二场“万物有灵且美:当我们进行自然观察”,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物画家杨建昆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放对话,以更细腻的方式凝视世界;
第三场“从声音到文字,她们的‘格’中的风景”,邀请到知名播客“随机波动”的三位主播张之琪、傅适野、冷建国,与新周刊副总编辑吴慧共话女性创作者的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表达。
这些对话透过生活的迷雾,留下最明亮的声音,延长了刀锋文化季的内涵。
刀锋之后,刀锋继续。正如《春山夜行》的作者韩松落所言:“我相信四季会轮转,冬春会交替。在一个又一个刀锋时刻之后,我们都会像大河一样奔流,而且在春天醒来。”2023年度刀锋图书奖荣誉典礼的最后,宣布下一届刀锋图书奖的主题为“壮阔的平凡”。来年的刀锋图书奖将怎样解读这个主题,为我们留下许多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