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酒业家团队(ID:jiuyejia360)
策划丨埼玉编辑丨云横编审丨云顶
作为“四川省唯一优质酱酒产区”,古蔺产区正紧抓机遇,加速向“千亿产区”迈进。
2020年-2023年,古蔺优质酱酒产能从8万吨增长到16万吨、实现翻番,从产能上“再造”了一个古蔺产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79.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47.9亿元、增速达10%,这是十年来古蔺GDP增速首次重回两位数时代……
这一系列成绩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酱酒产区正在不断实现新的跨越。透过近期举办的“赤水河左岸·中国酱酒之乡古蔺”第二届酒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行业看到了古蔺产区的巨大变化。
这仅仅是开始。透过这场交流会,我们还能从空间优势、生态优势及政策服务,看到古蔺产区高质量发展的实力、动力、潜力,感知其后劲与韧性。
此前古蔺方面公布的白酒产业“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将全面打造国家级开发区、千亿产业园区、中国酱香酒谷核心区,建成世界级优质酱酒产业集群。具体来看,到2025年,古蔺全县白酒产能将突破20万吨,实现产值700亿元;到2028年,产能达到30万吨,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000亿元。
“十四五”以来的三年,也就是2021年到2023年,是古蔺县域经济赶超跨越的三年,也是赤水河左岸古蔺产区厚积薄发的三年。这三年,古蔺产区锚定“千亿产业、百亿税收”目标,聚力打造赤水河左岸世界优质酱酒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了无悔的奋斗足迹,也收获了成绩。
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古蔺县委书记任晓波用两个数字概括了古蔺过去三年的发展。
第一个数字是“3”。自2020年以来的三年,古蔺优质酱酒产能从8万吨增长到16万吨、实现翻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古蔺产区;全口径税收从32.8亿元增长到57.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6.9亿元增长到30亿元,国有资产总规模从400亿元增长到720亿元,三项指标均接近2020年的2倍左右;三年内实现从脱贫摘帽县到西部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两大跨越。
第二个数字是“10”。在酱酒产业强力支撑下,2023年古蔺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79.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47.9亿元、增速达10%,这是十年来古蔺GDP增速首次重回两位数时代。
这三年中,古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酱酒之乡”声名远播;《百年郎酒》总纲领重磅发布;郎酒庄园盛大开幕;国际蒸馏酒品牌大会成功召开;茅溪优质酱酒基地正式开酿;16万吨产能再攀新高;古蔺经开区荣获四川省首批优质白酒产业园区,在亩均论英雄中连续四年稳居全省前三;泸州市首家全外资酒企成功签约;古蔺东城包材产业园区正式投产;中国酱酒人才学院落户古蔺;古蔺产区品牌宣言正式发布。就如古蔺县委常委、县旅游景区党工委主任书记、二郎镇党委书记梅猛所言,古蔺产区过去三年用“传承”开场,用“承诺”展望,以实际行动做长期主义的“践行者”。
在行业人士看来,古蔺产区过去三年硕果累累,让行业看到了古蔺产区发展的速度、见证了古蔺奇迹。
站在新的起点上,古蔺产区正在品质提升、智改数转、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发力,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品质提升上,古蔺产区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保护好得天独厚的优质白酒酿造环境和核心微生物群落,加快建设白酒绿色低碳的生态体系,加快构建完善的产业质量标准体系,以最严苛的规范与标准把好品质关。
在智改数转上,古蔺产区坚定智改数转的新方向,强化政策支撑,鼓励名酒企业先行先试,加快推动管理信息化,营销数字化,供应链网络化,仰仗智能化,创新消费体验和跨界融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典案例和解决方案,不断提升触达消费者的能力。
在科技创新上,古蔺产区在坚守传承并发展固态酿造技艺的技术上,强化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发展的主体作用,依托国家固态酿造工程研究中心的高能级平台,全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的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加快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业态融合上,古蔺产区以优质白酒标志性产品为抓手,推动产业集链成群,做强包装包材配套产业,拓展商务会展、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加快建设酒镇、酒庄,加速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协同和价值共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此外,古蔺产区还在不断强化营商环境。酒业家了解到,从2021年起,古蔺经开区成立13个重大酒业项目招商及重点酒企服务专班,招商成功后则转为项目服务专班,同时成立行政审批、要素保障、法律服务3个专班,全方位、保姆式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和落地服务。
以上种种都显示,古蔺产区正在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产区发展之路上不断进阶。
当前,古蔺正举全县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酒产区、争创世界一流的酒园区、培育世界一流的酒企业、完善世界一流的酒业链、建设世界一流的酒生态、展示世界一流的酒文化。为此,古蔺将坚定白酒首位产业不动摇,深入实施“六大世界一流培育工程”,高质量建设赤水河左岸世界优质酱酒千亿产业集群。
一是打造世界一流白酒产区。构建赤水河左岸“一谷四核、双茅并进”世界优质酱酒产区空间格局。
二是打造世界一流白酒产业园区。做大园区规模,全力推动古蔺经开区调位升格,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做强园区实力,统筹实施一大批重大酒业项目,加快建成二郎、茅溪、太平、永乐四大全国优质酱酒组团,积极培育二郎、茅溪两座产业新城。
三是打造世界一流白酒企业集群。助力郎酒搏击世界战场、成为十大名酒,推动实现3年300亿、5年500亿、10年1000亿销售目标;壮大腰部企业,集合资源、技术、力量,支持仙潭、川酒等酒企与省内外知名企业、优质资本深化合作,提升企业发展能级;培优中小企业,支持国醴、力酱等新晋酒企乘势发展;加快构建龙头引领、骨干支撑、梯队协同的酒企航母舰队。
四是打造世界一流白酒原产地。加快建成30万亩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有机糯红高粱基地;进一步建立古蔺产区、洞藏酱酒、庄园酱酒等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古蔺酱酒品质;积极探索“5G+酒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进古蔺酱酒产业数字化转型。
五是打造世界一流白酒品牌集聚区。深化与贵州仁怀、习水等地合作,共建酱香激发白酒金三角区域协作新动能;突出郎酒“青花郎”、潭酒“紫气东来”、川酒“国酿”等高端品牌引领,培育“国花”“力酱”等新晋品牌;发展酒庄酒、定制酒等特色产品,打响“古蔺产区”酱酒品牌。
六是打造世界级白酒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力保障酿酒生态环境,坚定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方向;实施酒类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古蔺酱酒知识产权以及假冒伪劣等行为,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产品质量底线和法律底线。
“六大世界一流培育工程”擘画了古蔺产区的新蓝图,让产区未来蝶变方向更加清晰。可以看到,在推动白酒产业集群化的政策支持下,古蔺产区的酱酒产业集群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随着更多项目落地,古蔺的产业空间与产区优势都将更加明晰。
有业内人士认为,古蔺政策机遇前所未有,产业配套前所未有,要素保障前所未有,营商环境也前所未有,市场广阔、商机无限。可以预见,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政策红利、龙头引领与资本加持的优势下,古蔺产区作为酱酒核心产区的重要一极,将为白酒产区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也将共建白酒价值新高地。
/全国酒业交流资源对接群/
酒企、酒商的专业交流平台,百万酒业人已加入!
点击卡片关注酒业家,回复“1”即可加入微信群,享有行业即时资讯、研究报告、厂商资源对接、参观指南等信息和资源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