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户外探险OUTDOOR」原创内容
一组“周五下班”的照片火了,他们的样子大概be like:身穿硬壳冲锋衣,肩扛盖过头顶的大包,屈膝俯身和电脑做最后的告别,蓄势待发,卡点猛冲,他们的脸上赫赫然写着:
只想上山。
别管是跟风摆拍,还是情况属实,不想上班多一秒都不想留的样子,肯定是真实的。
▲ @野人阿雅
这是一个个小人物的情绪堆叠起来,便能造出“现象级”的时代。以上这类人群,姑且可以称为人在城市心在野的精神户外人。他们是森冈孝二《过劳时代》笔下的人物侧影,他们厌倦工作和生活的千篇一律。背包外挂上叮当作响的装备,是他们被满足了的情绪价值。
有时候,你也可以称他们为:精神分裂户外人。
“人在城市心在野”只是朴素的形容,当他们被困在城市,真实的状态:表面很平静,内心在发疯。如果说,在城市被穿着的冲锋衣是装备的错位,那么一个月一次从北京跑到川西的打工人总会有种精神的割裂。
上一秒还在海拔5000米的川西喘不过气,下一秒怎么就要上台给客户讲PPT了呢。
过去两年里去了大概30次川西高原的北京CBD白领陈小跳,此时正面临的,是经济周期下行后行业的不景气,裁员、降薪、早9晚11,她已经明显觉得户外和坐班的制度很难平衡了,进山和训练的时间大幅度被压缩。
职场里的高强高压与雪山上的暴风雪,哪一个更猛?
▲ @想登山的跳儿
曾经周五下班后光速冲向机场,在无数个红眼航班上放倒左右的座椅躺下补觉的“特种兵”小跳,如今总是被困在高楼大厦的格子间里,在错位的生活中向往着高山。
每周一开会前,是小跳最紧张的时刻,此时她会给雪山下的朋友打通电话,“今天天气真好,我在放牛。”有且仅有听到这句话,紧绷的太阳穴才会放松下来。
无关紧要的会议时,小跳无处安放的手伸向了桌下,大腿右侧的那个小角角,她刚好能扣住。盯着窗外出神时,突然闯入视线的城市“蜘蛛人”她也羡慕,有那么一会儿功夫,她也想垂吊在城市的高楼大厦墙外擦玻璃。
脱下高跟鞋、小裙子的陈小跳,衣柜里多了很多冲锋衣,但她不想只是在城市里“冲锋”。
还有一类人,他们在《过劳时代》中这样被描述:
“男人也好女人也罢,只要经济上多多少少有些富余,就会在吃穿用度的每一个方面攀比,自己用什么东西、在哪家餐厅吃饭、假期去哪儿玩、孩子在哪所学校上学,等等。现代消费的这一性质因广告业和大众媒体的发展而不断被强化。”
膨胀的欲望,在消费中得以满足,为了消费而过劳,斯格尔的“工作与消费循环”让消费不再成为单纯的满足生存需求,有时候人们买一件产品,不是在买产品本身,而是它带给自己的“价值”。
5000块一件的冲锋衣抢到手,是大佬被满足了的社会价值。
只要它在风口上,不知所谓的追捧遍跟随而来,当大牌冲锋衣被炒成中产阶层必备装备,一件产品在功能之外的“价值”则被发挥的淋漓尽致,当人的内在特质和情绪需要以一件衣服去做展示时,冲锋衣就不只是冲锋衣了,“我买的是中产的认同感。”
有人说职场的风雨,不比户外小。
出街率和上镜率,则把装备的错位拉向另一个极端,让一件冲锋衣极限远征的DNA几户断裂。
冲锋衣的色彩美学、“一衣多穿”的穿搭推荐,甚至是夸张的“彩虹叠穿大法”,把山地时尚风演绎的很完美。如果作为功能党的你质疑这很难评,那拥泵者也许会这样回复你:“如果现在还认为冲锋衣只能穿去户外运动,就错了啦!”
▲ @没头的爱古拉
“过劳时代”滋生出的情绪一定程度带来了“过剩”——物质过剩与性能过剩。社交平台上自媒体与商家共同打造的“种草”阵地,以硬核的场景慢慢突围和渗透着年轻人的心智,冲锋衣大火时“10个人有5个人在穿”,有人带着一堆冲锋衣去往川西,在雪山背景下一一拍照,这些成片出现在社交平台上时,收割了无数的都市冲锋人。
有数据统计,仅去年冬天关于冲锋衣的穿搭和购买决策种草的内容点击量达到35亿+,共有超153万篇用户笔记分享相关内容,冲锋衣在小红书运动户外消费趋势搜索及内容榜中持续霸榜TOP1。
也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其他装备,冲锋衣热确实一鼓作气地带动了普罗大众对自然的亲近。但从「有意思报告」做的样本量为1576人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有七成人穿冲锋衣上班通勤,近半数人在休闲生活中穿冲锋衣。即便是户外,也是跑步、骑行、CityWalk等都市户外,真正经常去徒步、登山、露营等硬核户外的还是少数。
▲ @一个离谱的White
冲锋衣流行起来了,但更多是社交平台的造势。错位的装备与错位的灵魂无处不在。
这是“过劳时代”的实貌,也是“过剩时代”的困境。错位背后的根源,是原本讲求实用的户外装备被赋予了太多“社会价值”和“情绪价值”,从而让错位的时尚大行其道,大众趋之若鹜。
矛盾的是,装备诞生后的本应归属之地,所给予人的启示是简单与快乐,城市的欲望无处不在,高山上的攀登者把一切归简,最终学会控制欲望。
如何使用装备是消费市场众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无所谓对与错,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如果把错位的装备与灵魂归位,到真实的户外环境中感受登山所带来的充实的、有力量感的精神快乐,那我们的精神也将不会被虚无收割。
登山过程中收获的快乐,不是通过消费一身行头能够替代的。
90年代末,摄影艺术家冯立曾开着一辆二手的越野车,前往黄河边与朋友们搭起帐篷露营。这是他为数不多的户外经历之一。后来,他与户外的关系就像他与无数次开车翻越的雪山垭口一样,保持着似近似远的距离。
冯立的工作和生活基本都在城市之中,玩滑板和citywalk已经是他城市户外的极限。前不久的一天,他在成都家里的厨房做菜,抬头望向窗外时竟看见了雪山,那一刻他恍然发现自己与雪山如此近却又那么远。
所以当他跟随KAILAS凯乐石从成都闹市走向川西高原拍摄创作「不如去登山」作品,站在高耸的山脊上,与中国最顶尖的年轻攀登者,以及多位雪山爱好者一起错位出片时,是他第一次离雪山顶这么近。
从中医医生到公务员再到时尚摄影师,冯立不断跳脱的身份,本身就像是一场错位表达。或许是因为学医出身,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他人身上所积压着的冲突矛盾、现实中诡谲的一面,那些荒诞的、错位的灵魂,在冯立镜头下得以归位。
对于艺术家冯立的创作来说,一切“只要有趣就行”,而这场【错位艺术大片】正是一个有趣的尝试。他说:不如去登山,是探险而不是冒险,是攀登而不是攀比。
那些本该出现在山里的装备充斥在城市街头,那些本该在山里的人被困在了城市格子间,冯立镜头下所揭露的种种错位,并非批判,只是呼吁人们可以换个角度、换个位置去思考以及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这对城市里的登山爱好者们而言并不简单,而凯乐石x冯立x登山运动员x城市里的登山爱好者的联结,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去往高山,又从高山走下,我们终将回到的还是自己本身,看世界、爱自己、关注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在冯立的镜头下,西装革履的大厂搬砖人铁头雪糕在上班的电梯上、咖啡师SEVEN在送咖啡的途中、金融高管陈小跳在会议中碰到穿着专业装备的攀登者。
冯立将这些在城市中向往登山的错位灵魂脑海中的想象,变成现实,钢筋水泥围铸的城市与暴露感极强的雪山,强烈的画面反差直击观看者的灵魂。
但登山不是秀场。摄影师镜头下夸张的反转错位,也并不仅仅为了艺术效果。凯乐石与摄影师冯立真正想做的,是通过雪山与爱好者之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来打动更多被困在都市中的灵魂,鼓励人们迈开走进户外的第一步。也希望那些购买了登山装备的人们,与品牌一起体验雪山高原的魅力。
早在2006年,凯乐石启动了“中国未登峰计划”。在国人大众对雪山攀登的认知还尚处朦胧的时期,凯乐石便通过“中国未登峰计划”,引领着攀登者们走进未知的高山,不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承担推动民间登山及探险运动发展的使命,也激发了国人对未知探索的欲望。截止最新数据,目前凯乐石已支持开发未登峰50座及新路线。
如果说,未登峰计划更多是覆盖着专业人群,那么2019年起凯乐石陆续发起“人生第一座雪山”、“打卡中国山”、“磐石行动”等全民项目,便是面向大众户外爱好者张开了双手,带领了一众户外运动爱好者真正走进户外。
今年起,凯乐石启动“登山大班”项目,邀请职业登山教练、登山运动员等专业人士分享科学户外登山知识和技巧。让登山爱好者理性安全地享受登山运动,在内在意识与外在装备都具备专业“防护”的前提下,长久地享受登山所带来的快乐。
登山是一件极富能量的运动,从出发到登顶,在肉体与灵魂的挣扎中,人们得以剥离掉一切虚无的欲望,只剩下生命最本真的体验与感受。作为专业户外品牌,凯乐石此番呼吁的“不如去登山”也并不是一句新口号,在「户外探险」看来,这些都无不是在回应“只为攀登,MADE TO CLIMB”的品牌初心——不仅是登山攀岩,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就像冲锋衣对于普罗大众的户外渗透,身为户外专业品牌的凯乐石也想让大众看见户外的美妙,并为大众走向户外架起一座座精神桥梁,给予专业的装备支持。
与其一直向往,不如就出发。与其焦虑内耗纠结,不如去登山。
我们不鼓励消费主义,买了那件冲锋衣后,我们希望你与它一起走出错位人生,开启有趣的体验。
你的那件冲锋衣还被封印在城市吗?
你如何看待装备上被赋予过多的
社会价值和情绪价值?
你是否也是人在城市,灵魂在山上?
欢迎留言区一起交流呀
撰文/了了
排版/天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