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软件成了我们沟通的重要工具。
常常我们在添加新朋友后,会浏览对方的社交动态,以此来了解这位新朋友的性格和兴趣。对于一段时间未见的老友,通过他们的社交动态我们能够掌握他们的最新动态。
如此,社交动态成为了我们了解他人的窗口。
然而,随着微信推出了“动态三天可见”的设置,社交动态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活跃气氛。
当我们兴冲冲想要了解朋友的最新生活时,却只见一条显示“对好友仅三天可见”的冷漠提示,让人感到彼此之间的距离似乎一下子拉远了。
这种设置的普及,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在微信初期,我们添加的多数是亲朋好友,那时的社交圈相对单纯。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分享生活点滴,不必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
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微信交流变得司空见惯,我们的朋友名单中也渐渐增加了许多仅仅是点头之交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对隐私的保护,微信的“三天可见”功能应运而生,既能满足我们的分享欲望,又能保护个人隐私安全,避免被不熟悉的人窥探。
此外,有些人之所以选择这一设置,是因为害怕他人通过一次浏览就对自己进行标签化。从社交动态主人的视角出发,这是一种防止隐私泄露和避免受到无谓指责的策略。
然而,从好友的角度看,这种设置有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他们可能会思考:“我们明明是好朋友,真的有必要设置这样的东西吗?”
有的人只是出于关心朋友的初衷,但“三天可见”的设置让他们感到心寒,甚至连主动联系对方的意愿都消失了。
“三天可见”设置犹如一把锐利的剪刀,切断了朋友之间的沟通。
对于那些久未见面的朋友,我们通常会先查看他们的社交动态,希望借此作为开启对话的话题,让朋友感受到虽然我们各自忙碌,但仍彼此关心。
不时地,我们会惋惜一些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因为不了解彼此的最新生活而渐行渐远,共同话题也随之减少。
个体处于群体之中,不同的群体又构成了整个社会。
德国知名哲学家及社会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对个体在社会中的交流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指出,
个体间的沟通是基于实在的意义的,如果双方或是多方想要交流,就必须要理解对方语言或是行动的含义。
在这样一个由众多个体交流构成的网络中,社会的公共领域应运而生。
尤其是在网络和移动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下,如微信及其朋友圈功能,这些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往和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来说,当你在朋友圈发布一条消息时,社交网络中的个体,包括你自己,都会把这信息视为“真实”、“有意义”以及“具有社交价值”的内容。
朋友圈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互动平台,使他们在闲暇时可以互相了解生活状态,加深情感联系。
“三天可见”功能仿佛一把锐利的剪刀,切断了朋友间的沟通。这好比你高兴地去朋友家做客,却被朋友冷淡地告知:“除了客厅,其他区域禁止进入。”
这样的设置立刻在你们之间建立了一道隔阂,随着时间流逝,两人的联系逐渐减少,最终在各自的朋友圈中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三天可见”还可能伤害到那些最关心你的人。
我们常常因为忙于外地的工作或学习,无法频繁回家。当家人想念我们,又担心打电话会打扰到我们时,他们通常会通过朋友圈来了解我们的近况。
但是,当他们满心欢喜地打开朋友圈,却只看到“三天可见”的提示,不了解这一新功能的长辈们可能会误以为自己被删除了。
这种误解无意中对关心你的家人造成了伤害,由于顾及面子,他们有时不会直言,从而在家人之间慢慢形成了隔阂。
朋友圈的本意是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情感波动。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非常忙碌,不会频繁地查看朋友圈,只有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会去关注你的动态,了解你的生活如何。
他们会为你的快乐感到高兴,为你的悲伤提供慰藉。与此同时,那些并不了解你的人对你的动态毫不关心,你的分享对他们来说并无触动。
你可以屏蔽的,往往是那些真正在乎你的人,而你最有可能伤害的,也正是这些人。
因此,不应该因为一些关系浅薄的人而忽略了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的感受。
在现今社会节奏加快的背景下,我们很少有机会与亲人朋友深入交流感情。
朋友圈作为一座桥梁,本应帮助我们连接亲人朋友,相互了解彼此的生活,但“三天可见”的设置却无情地切断了这座桥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