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杜聿明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从一开始并非蒋介石嫡系发展为后来国内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离不开的救火队长,这种转变的背后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昆仑关大捷
1939年12月16日清晨,杜聿明奉上级之命,率领第五军发动对邕宾路的正面攻势,目标在于首先击败昆仑关及八塘一带的敌军。
他召集了集团长以上的军官召开会议,详细阐述了作战方案:郑洞国荣誉第一师将从正面发起冲锋;戴安澜第二百师将作为后备力量随时待命;邱清泉新编第二十二师则负责在敌后迂回,进出南宁以北,对六塘的敌军发动攻击,从而切断南宁与昆仑关的交通联系,使昆仑关的敌军陷入孤立。
第二天,白崇禧和陈诚亲临谭蓬村第五军司令部进行视察,陈诚更是严令杜聿明务必按期攻克昆仑关,进而直下南宁。
1939年12月18日黎明时分,反攻的号角吹响。在战车和炮火的掩护下,杜聿明率领的第五军对昆仑关的敌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戴安澜师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率先占领了仙女山。当晚,各部队乘胜追击,接连占领了老毛岭、万福村、441高地,并最终攻占了昆仑关。在整个过程中,杜聿明采取了“要塞式攻击法”,逐步缩小了对敌军的包围圈,步步为营,逐步削弱敌军的力量。
杜聿明命令第二百师副师长彭璧生率领部队从公路左侧越过昆仑关,形成对敌军的包围之势;邱清泉师则将战车隐蔽在公路两侧的丛林中;郑洞国师则加强右翼的攻势,再次深入昆仑关内的敌军纵深阵地,摧毁了敌军的指挥部和炮兵阵地。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十八天,最终在31日以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而结束,这一胜利被后人誉为昆仑关大捷。
远征军的艰难回国之路
在1942年的缅甸腊戍战役中,蒋介石亲自指挥远征军入缅。在面对史迪威将军指挥的问题时,杜聿明曾询问蒋介石如果史迪威的命令不符合您的决策时应如何处理。
蒋介石对此回答说:“你打电报向我请示再说。”因此,杜聿明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执行,向国境撤退。
然而,在随后的战斗中,英军要求中国军队接替英缅军西路防区,企图浑战撤走。史迪威和罗卓英重新部署作战方案,准备在曼德勒会战。他们命令第五军、第六十六军分布在长达三百公里的平(满纳)曼(德勒)公路上。
杜聿明认为这样分散兵力会被敌人各个击破,他主张要么退守棠吉守住腊戍前方门户,要么就在平满纳打下去。尽管他一再申述棠吉的重要性并反对无准备的曼德勒会战,但他的意见未被采纳。
由于远征军的决策失误,日军重新进占棠吉,并直取腊戍,从西南面截断了集结于曼德勒准备大战的中国主力军后方。从此,远征军走上了惨败境地。
蒋介石的背锅侠
1945年9月27日,蒋介石派王叔铭秘密到昆明,送亲笔信给杜聿明,告知他日内就要颁布免除龙云在云南军事政治本兼各职的命令,调龙云为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并指示杜将飞机、大炮、坦克一齐准备好,万一龙云不服从命令,就集中火力轰击五华山,要杜“绝对保证龙云的生命安全”。
当时杜聿明考虑到,在政治上自己和龙云是不能并立的,可是在私人感情方面,二人相处很好,对于龙云加以危害的事绝不能做,而且,万一龙云在事件中死去,社会舆论必然加罪于己。
于是,杜连夜复蒋一封信,大意是:龙云只有一个五华山弹丸之地,不足为患,轰击五华山,会波及云南大学、西南联大的安全,引起学潮,在政治上造成极端不良影响。
蒋最怕闹学潮,只得回复同意杜的意见,不使用大炮轰击及飞机轰炸。
1945年9月30日凌晨5时,杜部都到达进攻位置,并将军委会命令送给龙云各部队。事出龙云各部队意外,都猝不及防。仅五十多分钟,就结束了战斗,仅剩下一座五华山。
1945年10月14日,杜聿明意外地收到了蒋的指令,命他即刻赴重庆。
第二天,杜聿明按照蒋介石的要求飞往重庆。此次蒋介石与他的会面,与之前有着显著的不同,对待杜聿明的态度显得颇为亲昵,甚至还饶有兴致地询问了关于处理龙云的细节。
接着,老蒋舔着脸向杜聿明表示:“你处理龙云一事,对国家有着不小的贡献,但难免与龙云结下了梁子。你应为国家承担此责,无怨无悔。我表面上会先公布将你撤职查办的命令,日后定有他职相授。”
杜聿明深知老蒋的用意,这是要自己去顶这个恶名了,于是直接地说:“只要对国家有益,个人的名利地位,我绝不在意。”
老蒋听后颇为欣慰。第二天蒋校长果然下达了命令:“杜聿明在云南的处理方式欠妥,现撤职查办。同时,任命关麟征为云南警备总司令。”
1948年1月10日,给蒋介石当救火队长和背锅侠的杜聿明在淮海战场上终于突围无望被解放军俘虏。俘虏后的杜聿明被转移关在了著名的功德林监狱。
由于杜聿明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重大贡献和在监狱期间改造良好,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接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