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资报告》2024央企动向:提升“五个价值”发挥“三个作用” 推动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0
分享至

小新说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资报告》3月刊特别策划《2024央企动向》,深入解读各中央企业年度工作会议报告,全面展现中央企业在新一年里的新动向、新发展。中央企业将进一步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继续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全面系统提升党建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该特别策划用9篇文章为读者进行了详细解读,小新现分3期为大家分享。今日分享第一期《提升“五个价值”发挥“三个作用” 推动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2024央企动向

第一篇 更加注重价值创造能力

第二篇 强化战略意识和功能导向

第三篇 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第四篇 加强精益化管理

第五篇 加强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

第六篇 培育壮大战新产业

第七篇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第八篇 持续做好风险防范

第九篇 全面系统提升党建质量

价值创造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本质要求。2023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首提“五个价值”。2024年,各央企纷纷锚定战略目标,进一步突出价值创造,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面对推动经济回升的困难和挑战及国务院国资委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要求,各央企进一步明确总部职能定位,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管理措施,以精益化管理和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期实现降本增效,为稳增长贡献力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央企已经围绕市值管理提出了相应举措。

通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但一些长期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仍待破除。2023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式启动。2024年是改革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面向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央企将更加突出功能价值,发挥好“三个作用”,做好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央企纷纷就“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等规定动作作出具体部署,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活力、强动力。

第一篇

更加注重价值创造能力

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首提“五个价值”。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央企业高管研修班上,张玉卓再次表示:“央企要牢固树立价值创造理念,不断提高经营业绩‘含金量’。要更加注重提升企业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五个方面价值,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记者梳理各央企年度工作会议报告发现,2024年,中央企业纷纷锚定战略目标,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线,更加注重价值创造能力,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做强价值创造“基本盘”

作为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压舱石”,央企肩负着重要使命责任,2024年,央企将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增加值,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更加注重提升增加值,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2024年是招商局集团全面加速推进“第三次创业”的发力之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缪建民要求围绕“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重点打赢“五场关键战役”。其中第一条就是打赢降本增效“持久战”。“降本增效既是调结构、防风险的应对举措,也是稳增长、提质量的主动作为,这项工作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要坚持刀刃向内,全力开源节流、降本节支。要优化考核导向,更加注重效益效率。”缪建民说。

近几年,发电央企在能源保供与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下普遍存在较大经营压力。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从全面升级深化提质增效、全面推进精益化生产、全面抓好电煤保供控价三个方面,部署了2024年提质增效的相关工作。他针对亏损企业治理提出“双50”目标,即力争用2年时间实现亏损户数降到50家以内、亏损总额降到50亿元以下。“到2025年,在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全部消化的基础上,利润总额达到200亿元以上,净利润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协同增长。”邹磊说。


国投旗下隆平生物研发国内首个获批的4基因分子叠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

很多央企都把提质增效作为年度主题。

中汽中心自“十四五”以来每年度都会聚焦一个事业主题,2024年该公司将年度主题拟定为“新质创效年”。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提出,各项工作成效必须要以是否产出效益、提升效率、提高效能、达到效果等作为衡量标准,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各单位、各部门具体谋划推动新一年度工作,要确保以自身发展的成效,为集团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价值、贡献价值。

中国节能也将2024年确定为“提质增效年”。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表示,要真正向兄弟央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一切优秀企业、优秀做法学习,借他山之石攻玉,不断提高管理穿透力、执行力。他还要求相关部门抓紧拟定集团“提质增效年”总体方案;各二级子公司、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工作方案,抓好方案的落实。

优化布局:打造价值创造“增长极”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有利于中央企业提升功能价值、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对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就是要推动国有资本不断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国投党组书记、董事长付刚峰要求“举全集团之力培育发展生物制造、生物育种产业”。国投近年来已基本实现对中国本土生物育种核心企业的投资全覆盖,并于2023年正式成立国投种业。付刚峰提出,国投2024年新增投资的63%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高于总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营收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此外,公司还要探索基金与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协同驱动发展模式。

“2024年,中国五矿要提高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和含新量。”中国五矿党组书记、董事长翁祖亮说。该公司是先进有色材料的领军企业,先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优势和矿产资源优势兼备。翁祖亮表示,战新产业要向新能源新材料新基建领域发力,开辟产业新赛道,在电池原料、硬质合金、硅基材料、生态环保、检验检测等具体方向上抢位发展、错位发展。

而从“三个集中”的角度来看,新的一年中央企业还要不断强化安全支撑作用,提升功能价值。

“要牢牢把握能源保障和安全这个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时任国家电网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说。安全保障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要以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为首要责任,全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提升负荷精准管控能力,提升供电优质服务能力。二要以确保大电网安全为生命线,筑牢守好安全生产堤坝。强化大电网安全管控,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中盐集团2023年成功应对了食盐抢购风潮

中盐集团2023年成功应对了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引发的食盐抢购风潮。2024年,中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提出:“要以低钠盐的全面推广为抓手,服务‘健康中国’行动,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他表示,推广使用低钠盐,是中盐集团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面对人民健康这一时代课题最好的答卷。集团上下要在此过程中推动营销体系更深层次的变革,在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挖掘一批有质量、能够切实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募投项目,为实现上市打好基础。

品牌引领:唱响价值创造“最强音”

“品牌卓越”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十六字方针”的重要内容。2023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工作会议暨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推进会,要求“加快打造一批管理科学、贡献突出、价值领先的卓著品牌”。2024年度各央企工作会议报告呈现出的一个重要新动向,就是越来越多的央企更加注重提升品牌价值。

一些科技领军企业正在推动品牌建设与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现代产业链链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紧密结合。

中国移动是首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提出:“深化锻造世界一流品牌,树立数智化领先形象。”该公司正在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杨杰表示,要深化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夯实数智化转型底座;深化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数智化发展质效;深化AI赋能应用,提高数智化经营水平;深化改革攻坚和管理提升,激发数智化内生活力。同时,还要助推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强化责任担当。

一些服务类企业把品牌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并动员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每一个东航人都要争当公司的品牌大使,展示全新的公司形象。”中国东航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志清说,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一场以品牌为代表的优势价值之争。公司品牌,不是单一的企业标识的概念,而是包括安全、服务、产品、经营、社会责任等在内的整体的大品牌的概念,是客户对公司最核心的价值认同。品牌建设是系统工程,从顶层设计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谋在细处、落在实处。

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不断强化品牌国际化传播,希望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品牌竞争。

中交集团是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主力军之一,科伦坡港口城、蒙内铁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等标志性工程背后都不乏其身影。“要聚焦价值增量抓好品牌建设,强化品牌建设的战略性、全局性、牵引性作用。”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表示,尤其要做好境外合规工作,以更坚决、更有力的举措化解境外项目佣金风险,切实维护企业品牌、国家利益。

更多企业则从实操层面强调把品牌建设和舆论阵地建设相结合。

中广核是首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提出,要组织开展“使命担当”主题宣传,唱响央企发展主旋律;贴近基层一线,创新方式方法,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全方位讲好中广核故事,以故事赋能品牌文化。同时,要从源头增强舆情风险防控。 (国资报告记者 粟灵)

第二篇

强化战略意识和功能导向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仍然将在复杂动荡和分化的变局中艰难前进,充满机遇和挑战。风浪越大,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越要稳,越要发挥好国资央企的功能价值,引领好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前进。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提出,更加注重提升五个方面的价值,其中包括更加注重提升功能价值,进一步强化战略意识和功能导向,高水平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更好体现在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作用。

近年来,中央企业在创造企业效益和经济价值基础上,历经疫情、自然灾害、能源保供等重重考验,持续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充当排头兵,挑起大梁,奋勇争先。梳理各中央企业年度工作会议的部署,聚焦改革、发展、创新,面向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央企业将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坚持价值导向,进一步提升功能价值,发挥好“三个作用”,做好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强化功能定位 发挥战略性引领作用

面向国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央企业是带动经济建设的国家队、推动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承担社会责任的国家队。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对国资央企提出的总要求。

过去的一年,中央企业承担重大项目和重大投资,完成总投资6.2万亿元,同比增长6.9%。过去的一年,全国一些地方发生了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央企业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设施等优势,担起救灾抢险重任,与其他抢险救援国家队力量一道,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央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找准企业自身功能定位。

2024年,中国中铁将全面加快“高质量中铁”建设步伐。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强调:“更加突出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这一重大使命。”他提出,中国中铁要深度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双碳”目标等,全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能建设计的河北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

中国能建发展的新旧动能正处在升级转换的关键期。在全面把握公司发展现状的“新特征”基础上,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提出:“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要在大局下全面校准所属企业的功能定位,全面构建专业化、差异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的新产业布局。”

面向2024年,能源央企扛起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推动能源转型革命重任,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功能价值。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表示:“紧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强化内联外拓,在煤炭安全绿色高效开采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低碳智能燃煤发电、智慧重载铁路、绿色低碳煤制油气等领域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表示,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任务的使命担当,统筹集团公司内部外部“两个市场”,加快推进“两个联营”落地,围绕“炭-碳双链”加快构建“两个对冲”机制,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华能提出,突出抓好能源安全保供。强化保障能源安全使命,做到“三个坚决”:坚决扛起电热安全保供责任,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相关央企还紧扣主责主业,巩固和提升自身优势长处,深刻把握央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作用。

“加快确立中国安能在全国应急救援领域的原创策源地的功能地位。”中国安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庆丰说。

时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表示,深刻把握水业央企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的独特作用,强化一期工程运营管理,着力提高综合效益,加快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建设,积极参与国家水网建设,提高国有资本控制力影响力。

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导向,中国电气装备党委书记、董事长白忠泉说:“我们要牢牢把握新型电力系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机遇,打造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动能。”

加速“走出去” 提升大国竞争力和影响力

面向国际合作和竞争,企业的竞争力是国家实力的体现,而中央企业作为承担特殊使命的国家经济力量,对于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高铁、基建等逐渐成为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名片和象征之一,涉及高铁生产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中央企业加速走向世界。

就建筑业而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走出去”开辟海外市场,既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又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

“以大力实施‘海外优先’为战略引领,加快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表示,要将发展海外作为践行国家战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途径,要加快推进海外一体化发展,要加快推进海外属地化、本土化。

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表示:“要坚持‘危地不往、乱地不去’,紧盯重点国别、重点区域,前瞻性、系统性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既主动布局关键通道、关键港口、关键机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又加强城市给排水、流域治理、垃圾处理、海水淡化等业务开拓,健全海外业务体系。”


中国化学工程华陆公司所属中化学华陆新材一期年产5万方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

同样在海外业务上谋增量的还有中国化学工程。中国化学工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文岗说:“深耕俄罗斯、印尼、中亚等传统市场,持续拓展新国别市场。”

在能源开发建设等方面,中央企业将加强国际核能合作,努力开拓国际能源市场。

在国内传统的节能环保市场竞争对手日趋多元化、清洁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节能将会努力在海外市场取得突破。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表示:“要敢于‘走得远’,‘借船出海’,加强与国内走出去企业的联系,积极借助他们的成熟路径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等国家布局。”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核集团将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加快构建核工业新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积极拓展国际核能合作空间,提升集团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相关央企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国际化经营和国际科技合作,树立企业良好的国际化品牌形象。

“加强工程承包与供应链业务,打造国际产能合作和供应链融通的支撑力量。”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表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提出的“八个倡议”,加强对国际化经营工作的统筹谋划,编制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规划。

近年来,矿冶集团开展商标国际化布局,强化品牌传播,以大型浮选机为代表的核心产品成为全球矿冶界的金色名片。矿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龙表示,要更加主动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拓宽矿冶科技伙伴计划朋友圈,以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检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增德表示,要全球联动拓增长,坚定集团全球化、国际化战略方向,要制定实施海外运营优化专项行动。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质量帮扶计划项目,争取参与对美标准与合格评定对话机制、对欧食品对话机制建设。要高标准开好TIC理事会全球董事局年度会议,树立自强自信、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品牌形象。 (国资报告记者 潘伟)

第三篇

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提出:“着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围绕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保障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新国企。”

记者梳理各央企2024年度工作会议报告发现,中央企业纷纷就“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等深化改革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活力、强动力。

优化资源配置

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2024年,央企将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市场化整合重组力度。

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国华电2023年发电总装机突破2亿千瓦,其中新能源新增1883万千瓦、同比增长127.7%。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提出:“要创新发展方式,积极运用专业化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等方式获取和开发资源,扩大有效投资,保证质量效益,有效防范风险。”

中国五矿是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五矿党组书记、董事长翁祖亮表示,资源接续方面,要把握住国家新一轮找矿行动和国企专业化整合各类政策。矿山类企业要继续推进老旧矿山边深部探矿,加快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国际矿业公司对接合作,实现更多资源突破。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是国家水网建设运营的骨干企业。时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提出,要积极争取优质资产划转,稳妥有序推进涉水产业链企业收并购,不断完善投建营服全链条布局。结合企业发展需求,统筹推进存量市场整合与对外合作,快速完善“一主多点”区域布局。


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60低碳创新展区

优化资源配置,既要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促使相关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也要推动国有资本不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中国诚通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被赋予打造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的新使命。中国诚通总经理郭祥玉表示,公司要积极主动研究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方法路径,努力构建长期资本的形成机制;要深入挖掘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优质企业,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并购标的企业库,常态化寻找投资并购机会,更好服务国资央企战新产业培育、补齐产业链创新链短板。

针对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投入的表述,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响应道:“积极抢抓新能源等战新产业发展机遇,全力争取中央资本经营预算对未来产业培育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资金支持。”

完善体制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推动改革的强大势能,为持续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巩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成效的基础上,应乘势而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活力和效率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问题。2024年,各央企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中国中检2020年6月正式转隶国务院国资委,过去三年从部委管理下的企业初步转变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要建立公司治理示范文本库。”中国中检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增德说。在董事会建设方面,他表示,要推动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全级次贯通,差异化落实董事会职权,强化子企业董事会考核;要选优配强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素养、丰富管理经验的外部董事队伍,建立畅通的子企业外部董事沟通机制,加大专职外部董事与企业现职领导人员交流力度。

“总结中国安能转企改革5年来从军队到企业的管理架构,大家普遍感到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和发展需求。”中国安能总经理周庆丰说。他表示,2024年上半年要出台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年内要有序推进总部组织机构调整,完成各级本部组织机构改革。同时,要优化总部的管控内容和方式,加快向治理型管控转变,把应由子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归位于子企业,把具体的经营决策权真正交给离市场最近的一线董事会、经理层。

2024年,央企将更广更深落实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各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国绿发乌鲁木齐市米东区 350 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施工场景

中国绿发于2020年12月诞生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之中,以原国家电网所属鲁能集团为主体,整建制重组成立。中国绿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提出,要优化薪酬分配体系,做好薪酬资源内部分配和精准倾斜。研究制定差异化激励考核方案,从激励侧推动重点难点工作取得突破。持续开展“赛马”“责任状”,调动广大干部员工攻坚克难、担当作为。不断丰富多元化激励体系,适时实施适配性高的中长期激励。

“优化内部薪酬分配机制,不搞平均主义,向贡献突出、地区偏远、战新产业倾斜。”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说。为推动这家拥有40余年历史的传统企业改革,他提出,要持续优化工资总额管理机制,在工资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革的手段提高劳动效率,确保职工收入增长;推动中长期激励规范实施,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让创新创造迸发活力。

中国有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奚正平提出,着力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提质扩面,2024年,要强化刚性兑现和考核,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制度在二三级子企业覆盖面不低于70%。

按下“创一流”加速键

2018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先后两批遴选出29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200家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推动央企开展了世界一流“创建示范、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和品牌引领”四个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各央企按下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加速键。

中国建材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世界领先的新材料开发商和综合服务商。中国建材总经理李新华提出,2024年公司要坚持深化改革、创建一流,加快打造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现代新国企,持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一体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各项行动。

国家能源集团确立了“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最新战略目标。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国跃从增强核心功能的角度,对公司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担当能源基石、转型主力、创新先锋、经济标兵、改革中坚、党建示范,作出了具体部署。

央企纷纷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重点改革任务来抓。

“对标建设世界一流资本投资公司的战略目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国投董事长、党组书记付刚峰说。2023年,该公司启动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制定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系列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工作“施工图”,3家子公司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2024年,付刚峰要求突出活力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并特别提到“加大对‘双百’‘科改’、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的改革赋能”。

东方电气正在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集团。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近年来在大兆瓦海上风机研制等领域领跑世界。东方电气董事长、党组书记俞培根提出,2024年,要全面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建立健全更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加适应战新产业发展、更能激发全体员工活力的体制机制,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对照一流目标,切实提升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国资报告记者 粟灵)

第四篇

加强精益化管理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央企走向世界一流的路上,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创新,提升质量效益、加强国际竞争力。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着力提高质量效益,扎实推动高质量的稳增长,切实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持续加强精益化运营管理,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记者梳理各央企工作会议报告发现,2024年,央企普遍重视创新管理,以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实现降本增效,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管理水平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央企在新的一年中,将更加注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推动精益化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保利集团提出,通过系统性建设,将“八维精益”融入企业文化,实现全方位优化。推动“八维精益”真正融入进各条线、落实到各岗位,实现全领域的深化和延伸。


“八维精益”理念成为“世界一流国有企业管理经验进案例、进教材、进课堂”系列座谈会首个标杆案例

中国诚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祥玉表示,聚焦管理重点领域,充分运用现代精益管理工具和手段,强化过程动态管理,深化管理模式创新,加快提升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效率效益水平。

中国物流集团强调内部优化,构建学习型组织,标准化业务流程,为提升运营质量、经济效益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资源整合、业务运营、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五大能力。

在实际操作层面,央企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中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提出,要把精益化与精准化相结合,实行分层分级分类管理,科学安排集团总部与所属企业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定位、职责和权限,建立集团总部直接管理和授权管理范畴动态平衡的职责分配机制,明晰责任,减少管理成本。

中国电气装备提出,以提升运营预警分析能力为主线,以运营监控系统建设为抓手。统筹订单、制造、安装、服务、回款全流程管理,提升运营分析质量。构建新签收入转化、账款回收等指标分析模型,加强全流程关键指标预警和分析诊断,促进科学决策。

中交集团积极应对管理层级多和法人户数多的问题,今年将坚决减少管理层级和法人户数,对无效法人进行清理,实现组织瘦身。

全面提升精益管理,还需要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赋能。记者梳理各央企工作会议报告发现,各央企均加速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

中智公司利用新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拓宽市场发展空间。

中国中检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增德表示,要总结梳理数字中检建设经验和存在短板,优化信息化体系架构,实现业务平台和区域数据的全面对接,集中管理、集中应用。

中国钢研提出,厚植数字文化,开展数据湖建设项目,挖掘数据资产价值,进一步提升业务系统、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服务最优化。

中广核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智慧运维系统,通过“数据+技术”增强产业竞争力,并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

着力降本增效

通过实践精益管理,央企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新的一年,各央企多措并举,着力降本增效,从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建提出,要加大全员、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降本节支力度。积极建设“节约型机关”,着力降低各级机关管理费用5%以上;持续完善各层级成本费用的核算体系,力求数字准、分摊准、落实准;各单位要强化成本动态管控,统筹三项费用使用计划,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成本费用考核评价及奖惩措施,定期开展成本费用核算分析和纠偏处置。

中国绿发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宇表示,要践行“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推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降本节支。研究成立物资公司,更大力度发挥战略集采优势,进一步提升规范管理、质量把控、降本增效水平。

中国安能在新的一年将加强装备机务组建设,开展单机单车核算,持续探索建立内部市场、打通外部市场,推进自有装备内部有偿使用和闲置装备盘活,依规处置拟报废装备,研究建立自有的装备维保体系,进一步降低运营和维保成本。

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企业的利润来源于项目,成本绝大部分发生在项目,项目控制好了、盈利了,企业才能有利润,才能生存发展。

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表示,要加强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抓住成本管理这个核心、抓实物资采购和工程分包这个关键、抓好三级公司建设这个基础。要通过健全的体制机制,有效的后台管控机制,进一步规范采购、分包管理,筑牢“不能腐”的机制。


在盘兴铁路3标保田车站2号大桥施工现场,中国中铁工业和中国中铁三局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台600—900吨单双线架桥机顺利完成首榀长32米、重352.4吨简支箱梁架设任务

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表示,要强化精益化运营管理,以成本节约为主线,兜牢“一切成本皆可控”底线,推进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降本节支。各级要主动向项目聚焦聚力,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强化后台支持支撑,优化资源配置,精准考核激励,下大力气从根子上解决项目管理无序失控、履约能力不足、效益流失严重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创效能力。

中国五矿党组书记、董事长翁祖亮表示,在矿山运营方面,要加快在手资源开发,提升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在产矿山要扎实推进精细化生产,境外矿山要继续提升自主经营管理水平。境内外重点项目要加快建设投产达效。 (国资报告记者 孟圆)

———— /END/ ————

责任编辑丨李虹萦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国资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资小新
国资小新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9571文章数 406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