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国政协委员杨洋:希望更多听障朋友“听见”幸福

0
分享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到残疾人身上,深度关注他们的创业就业、融合教育、权益保障、无障碍出行等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

为此,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推出“两会助残好声音”系列报道,通过展现代表委员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助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引导残疾人自强自立、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编者


△近 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图为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视障者在志愿者陪伴下向前奔跑。廖正义 摄

在调研中寻找履职“金钥匙”

今年两会见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理事杨洋时,她高兴地和记者分享了一件让她倍感振奋的事。

“会议期间,我收到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的同志发来的一条信息。”杨洋说,3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出台《关于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她注意到,《意见》要求各地人民法院应当在诉讼服务场所为不同残疾类别的残疾人提供语音、大字、同步字幕等无障碍信息交流服务。

“看到这个消息,我周围很多残疾人朋友都很高兴,纷纷转发。”杨洋说,这也令她感受到提案“开花结果”的欣喜。

去年全国两会,杨洋提交了关于司法系统为听力残疾人推广庭审录音录像、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文字记录的建议。“法律条文、专业术语等,手语翻译不易表达。而同步字幕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听障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过程客观、公正。”杨洋说。

“去年是我第一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心里其实有些没底,没想到提案承办单位最高人民法院非常重视。”去年9月,杨洋受邀到最高人民法院调研,“看到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在法院的应用,非常有安全感。”

如今,全国大部分地方司法系统都已启用同步字幕功能,这让杨洋高兴不已,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听障人士科普。“在法庭或者检察院等执法环境下,可以放心提出同步字幕援助的请求。”杨洋说,“正是因为需求越来越多地‘被看见’,听障朋友们的幸福成色也越来越足。”

与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的多番沟通交流,让一件提案“落地有声”,也让作为全国政协“新兵”的杨洋大大增强了履职信心。“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信多走、多问、多调研,就能找到履职尽责的‘金钥匙’。”杨洋笑着说。

“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

1999年杨洋加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时,她着手负责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推动给新闻直播加配实时字幕”。此后,杨洋一直在积极推动包括同步字幕在内的信息无障碍建设。“这是一件为听障者谋福利的大事。”在杨洋看来,“实时字幕对听障者来说是刚需,是在杂乱的声音世界帮助我们找回秩序的一种方式。”

“听力残疾就像给听障人群竖起了一道‘透明的墙’,而实时字幕可以重新建立起他们与外界的连接。”杨洋4岁失聪,此后求学、就业等经历中,都在努力打破这道“墙”。

“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因为更了解听障朋友的难处和需求,杨洋总是在心中告诉自己,“为更多听障群体‘发声’,我责无旁贷。”今年两会期间,她再次围绕字幕发声,提出在电影院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普及同步字幕的建议。

“听障群体虽佩戴人工耳蜗等助听辅具,但在嘈杂环境下仍无法听清。”杨洋告诉记者,自己有时和家人朋友到电影院看电影,并不知道想看的影片是否有字幕,询问大部分电影院工作人员也不清楚,“就像开‘盲盒’,直到电影开始才知道。碰上没有字幕的电影,只能打开语音转录软件,边看电影还要边看手机,体验感大打折扣。”

随着科技发展和听力康复技术的进步,听障群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杨洋发现,一些博物馆、展览馆里,展品对应有二维码介绍,但手机扫码后都是语音讲解,没有同步字幕显示。

“不只是听障者,其实对于健全人而言,同步字幕也是必要的。字幕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视频中的重点内容,获取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杨洋说,“如遇到方言等,字幕对于健全人也同样有存在的必要。”

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明确提出“同步字幕”,这让杨洋和更多残疾人工作者深受鼓舞。“这是精准了解听障群体的信息缺失困境,在进行全面的行业调研后,提出的解决对策。”杨洋说。

“这也让我更有底气提出这件提案。”杨洋建议,由文化和旅游部对相关的文化场所推行同步字幕,“在影片销售时,可以明确用‘(字)’来标注是否加配同步字幕,方便听障群体及有需要的人选择。”此外,杨洋还建议在博物馆、科学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普及有同步字幕的导览仪,或设置能起到类似同步字幕讲解作用的设备或二维码。

希望更多听障朋友“听见”幸福

在中国残联,杨洋工位斜对面坐着的是她20多年的好友杨华,杨洋亲切地称她为“杨姐”。杨华曾是杨洋的助听器验配师,现在和杨洋一起做残疾人服务工作。

在植入人工耳蜗前,杨洋佩戴了10余年助听器,“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听声,但还是不能听明白语言。”2011年,杨洋植入了单侧人工耳蜗,为了听清自己孩子的耳语,2018年,她进行了对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科技创新和医疗进步,让更多听力障碍者打开了有声世界,在我整个康复过程中,离不开很多像杨姐这样专业人士的帮助。”今年两会期间,杨洋带来了一件关于建立听力师系列职称评定专业考试系统的提案。

“听力师是为所有年龄的人提供听觉功能检测、评估、补偿、康复、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可以为听障患者的诊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杨洋见到过很多动人瞬间,“一些听损孩子在专业听力师的帮助下第一次听到声音时,那种惊讶、感动、欣喜的表情,总会让我热泪盈眶,也会不禁想到从前的自己。”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听力障碍残疾人数约2780万。杨洋在调研中发现听力师严重短缺的现象,“我国仅有500余名听力师,远远无法满足听力损失筛查和诊断的需求。”

“听力师在卫生系统至今没有单独的职称晋升制度,职称评审只能通过挂靠医技系列进行职称申报,且晋升考试内容多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基本知识为主。”杨洋认为,这是导致我国听力师人才队伍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为此,杨洋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卫健委在已有卫生专业考试系统中,规范听力师的考试流程和考试内容,在晋升途径上认可听力师这一固定职业,稳定听力师的专业人才队伍。

“这也能为听障群体带去更多鼓励和希望。”因为参加全国两会,杨洋好几天没有见到孩子,闭幕后第一天回家,杨洋和孩子在睡前轻声细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好久,两人不知不觉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虽然孩子已经三年级了,我们还是很享受这样的亲子时光。”杨洋说,“希望将来更多的听障朋友都能感受到这样简单的幸福。”

记者: 郭帅

文字编辑:赵莹莹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
11547文章数 105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