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朝正一品官的待遇有多好,这几项超级待遇让人咂舌!

0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是根据历史内容所编,文中有关细节可能有所改动,请勿与现实关联,敬请各位理性阅读!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所有人对于“出人头地”这四个字的理解,基本上就是认为:“仕、农、工商”中的“仕”是排在首位的。

而在古代,当官的主要目的除了“忠君爱国”之外,就集中在那些琳琅满目的“特殊待遇”了!

那么,在清朝的正一品官员能享受到哪些超级待遇呢?

首先,清朝的官吏制度主要还是延续和继承了明朝的“官吏制度”。

清朝的官职一共分为“九品”,每个品级都分为“正”和“从”两个等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九品十八级”!

如果把“正品”和“从品”这两个级别换成今天的职务来看的话。

那么就可以理解为“部长下面有副部长”,“科长的下面有副科长”,“一正一副”这样的意思。

官员只要有了“品级”,无论是“正一品”还是“从九品”,他都有了可以享受“授官”的资格。

也就是说,他从本质上就已经摆脱了普通老百姓们属于“民”的身份。



在清朝当了官之后,首先享有的超级待遇,就是从此不再具有向“政府缴纳赋税、服徭役的义务”!

同时,一旦触犯了刑法的话,在量刑的时候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宽松政策!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如果当官的犯了法,往往会在应受的刑罚后面再加上一句“贬为庶民”!

这就是在说明,这个人从今以后便不再享有属于“官”的待遇了!

清朝的朝廷会根据官员的职务,给他们分配可以使用的房产,也就是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职工宿舍。

不过,这个宿舍的条件和规模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

在京城的一品大员,可以分到一间“前后三进”的四合院,大概规模有二十多间房左右。



可是,如果“品级”低的官员自己买了超过自身“品级”的房产,那么就已经是触犯了法律了,这种情况被叫作“逾制”!

而且,清朝的官员其实就类似于现在那些有职务的政府公务人员,他们在辛勤工作几十年之后,同样可以享受“退休”的待遇。

这种待遇在古代叫作“致仕”,退休的官员虽然不再继续工作了,但也只是向国家交出了行政职务。

而官员本身的“品级”还是终身保留的,这种制度就叫做“存品”,意思就是说“会保存着你的品级”。

退了休的官员不仅还保留着当官时候的工资,他还依然享有着国家分配的“养老土地”。

其他方面也还会继续地享受免除着家中至亲的“赋税徭役”的特权。

当然了,在古代的时候并没有明确规定多大年纪可以退休,只要领导认为你还行,你就可以继续“为官”!

包括如果你的领导认为你年纪大了,能力不行了,就可以联合几个其他相关的行政长官,对官员进行“降品致仕”!



比如退休之前是“从四品官”的,那么“降品致仕”之后就是降一级,以五品官的待遇退休!

当然了,有“降品”的话就同时也存在着“升品”的现象。

如果是领导认为:你已经兢兢业业几十年了,有功又有劳,那么就会升一级品阶来退休。

而这种情况也是需要皇帝特批的,所以也并不多见。

另外,官员的后代们也可以根据父辈的功绩“荫补”,也就是“代替父亲当官”!

包括清朝时期,把这个制度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只有“正七品”以上的级别才有这个资格。

但是在实际上,基本上都是“三品官员”以上,才偶尔会有人得到皇帝的“特许”而“荫补”!

在京城的四品以上官员,或者在地方的三品以上官员,他们的子女中还可以选出一个人来送进入到“国子监”读书。



虽然这并不是直接的任命官职,但是在其学习期满之后,就会直接进驻到候补官员的名单之中。

其实这就等同于是给高级官员的后辈们,提供了一个“从政”的“便捷通道”了!

另外,退休之后的官员一般都是调回原籍养老 ,很少有人可以继续留在京城生活。

但如果是作为皇帝极其器重的一品大员,他们往往都会得到皇帝的“恩赐”。

被特许一年一次的“奉朝请”,又或是直接被任命为“留京部顾问”!

康熙年间的“大学士”熊赐履,就被康熙皇帝特赐“存品留京部顾问“!

而晚清时期的李鸿章,则是在退休之后还可以随时“进京觐见皇帝”。



那么,除了以上这些超级待遇,清朝高级官员的收入又如何呢?

真的就达到了“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程度了吗?

清朝皇帝和官员之间,其实就是一种雇主和员工的关系。

也就是说,官员是皇帝的打工人,有一句话也叫叫做“食君之禄,解君之忧”!

这句话就清晰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正是“俸禄”两个字的由来!

而且严格地来说,“奉”和“禄”其实是两种东西,“俸”是“俸银”,也就是“钱”,而“禄”是“禄米”,也就是“粮”。

因为官员品级的高低不同,所以所领取的“俸禄”也不尽相同,这也就有了那句“高官厚禄、低官薄奉”!

按照记录清朝典籍制度的《钦定大清会典》中的记载:

像太师、太傅、太保这样的一品官员,每年具体可以领取到一百八十两的白银,和禄米一百八十石。



可能大家对这两个数字并没有实际的概念,其实折算成现在的物价,大概是每年3.06万元人民币,以及2520公斤的粮食!

如果这么换算一对比的话,这些一品大员的工资也不过每个月3000元左右,连现在的一些办公室白领都不如!

虽然清廷还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办公费用,也就是“公费”和“役食”,但是也不过是每月区区几两的银子罢了!

那么,这些一品大员们的日常花销大概都有多少呢?

首先说他们身上穿的,和头上戴的,三品以上官员的官服基本上都是由朝廷提供的。

不过也都只是提供外面的那一层“纱褂子”,以及二品以上的提供“罗褂子”!

剩下的部分则都需要官员自己购买,官服上面的“补子”,看起来只是简单的“衣冠禽兽”和“海水江崖”。



可实际上都是由“织造处”负责统一定制的,全部都是上好的苏绣工艺,配合十种极难调配的纯色丝线而制成的。

这些加在一起少说也得一百两的成本,并且这其中还没有算上节日的“礼服”和“吉服”!

除此之外,作为官员平时的人情往来,上司和同乡同僚的花费,仆从的花费、红包,这些都是不能少的。

再加上家人和佣人的吃穿用度以及工资奖金,自己所拿的薪水就如同是“杯水车薪”一样。

就比如说在康熙八年,就曾有官员给康熙皇帝提了建议,直言工资不够花!

别说雇佣仆人和养活家人了,就连自己都得靠违反法规来变卖口粮,才能换几个钱花。

不过康熙并没有采纳这位官员的建议,反而是瞪起眼睛盯着这些官员有没有贪污行为!

后来清朝到了雍正和乾隆年间之后,皇帝就开始大发善心了。

宣布给军官们加了双倍的“俸银”,也就是俗话说的“恩俸”!



不过,就算加上了那一点银子,也是同样不够花的。

但如果是作为皇亲国戚,和硕亲王每年领取的俸银却是一万两,嫁了人的固伦公主则每年可以领取到一千两,外加锦缎三十匹!

在这样的相比之下,一品大员的这个工资似乎就和传言中的“十万雪花银”相差甚远了!

就在雍正末年,为了防止官员们因为钱不够花而去贪污,朝廷就推出了一种“养廉银”,也就是“高薪养廉”!

言外之意,就是政府多给你开工资,你们就安心地做官,别再贪污了。

正一品官员的“养廉银”,根据职务和所辖的行业不同,大概在一万三千两到两万两白银之间,平均大概就是每年一万六千两白银!

如果折算成人民币的话,那就相当于今天的两百七十万元,这么换算下来的话,那么收入可就非常可观了。

到了清朝后期,下放地方的官员大多取消了“禄米”,而改为用“养廉银”来补偿!



以乾隆末年为例,湖广总督的“养廉银”是一万五千两,两广总督是一万八千两。

而甘肃因为地方偏远一些,所以给的补偿也就多一些,每年大概有两万两之多!

而且这些还只是二品官员,其他在京城内的官员群体,他们的收入还远远不止这些。

这些“京官老爷们”还经常有一些名正言顺的收入,那就是“保证金”!

咸丰皇帝之后,因为“国库亏空”,于是朝廷开始允许民间财主进行“捐官”,也就是花钱买个顶子来戴。

不过,这些人也会有着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那就是“担保人”!

而这时候,这些有钱但是又没有“门路”的富商们,就只能托人找到这些“京官老爷们”,让他们来做自己的担保人。

同时,还要给他们交上一笔不菲的“印洁银”,当然了,担保人的职位越高,买官所求的品级越高,缴纳的费用也就越高。



据说:一个一品官员给从四品担保,需要五万两白银,这几乎也成为了当时的明码实价!

除此之外,还有在清末官场上逐渐形成了人尽皆知的“陋规”。

因为身处在京城天子脚下,官职下放在地方的那些官员们,往往都有着这些京城里的官员们做耳目。

久而久之下,就形成了地方下属给他们的“冰敬”和“炭敬”了!

这种“陋规”由上而下蔓延着,那速度简直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可以用“世风日下”来表示!

以两江总督为例,一年所收的各种“孝敬”,就可以达到十八万两白银之多!

而这些身处各地的封疆大吏,也都需要给这些在皇帝眼前的一品大员们充足的“孝敬”,不求日后有个照应,但求眼下不会吃亏。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最后统计了一下清朝正一品官员的收入:

首先有俸银一百八十两,禄米一百八十石以及“养廉银”一万八千两。



如果再加上与二品大员相等的“陋规”收入十八万辆,那么每年的收入大概在二十万两白银左右。

这么算起来的话,和“一年清知府”的“十万雪花银”比起来,这个数字还是只高不低的!

另外,再加上免费使用的“官邸”和子女可以送到国子监进行高等教育等。

再外加上丰厚的退休金,以及家人可以免去国家的“徭役”、“赋税”等等福利待遇。

这样看来,在大清的朝廷里当个正一品官员的待遇还是相当丰厚可观的。

而且,从清朝官员的“薪酬体系”中我们可以发现:

清朝皇帝对于朝廷内的“贪腐”问题,和官场上的各种的“陋习”,以及这个完全靠人情来维持的官场体系也是无能为力的!

也正是由于官场上的这种“畸形体制”的存在,才使得曾经风光无限的大清王朝迅速地走向了堕落,最后也匆匆地走向了最终的灭亡!

故事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敬请各位理性阅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红牛,突然封杀所有电商!

红牛,突然封杀所有电商!

一品扫地僧
2024-04-27 23:05:40
教育部: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欺凌行为大排查

教育部: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欺凌行为大排查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4-28 10:21:03
思路打开了!浙江推出房产新政:允许个人拿地盖房,每个人都是开发商

思路打开了!浙江推出房产新政:允许个人拿地盖房,每个人都是开发商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4-27 19:25:42
好消息!国足新归化正式到位,已完成入籍手续,只等伊万一声令下

好消息!国足新归化正式到位,已完成入籍手续,只等伊万一声令下

大咖唠体育
2024-04-28 15:51:04
邓肯罕见露面!才退役8年看着像60岁老人,44岁女友瓦妮莎显年轻

邓肯罕见露面!才退役8年看着像60岁老人,44岁女友瓦妮莎显年轻

百里无心
2024-04-27 00:23:27
李嘉诚别墅风水大揭秘,大师直指有毛病:妻不寿子遭劫,一一应验

李嘉诚别墅风水大揭秘,大师直指有毛病:妻不寿子遭劫,一一应验

阿胡
2024-04-26 11:46:25
恶战打响,以军突然斩杀两位司令,自家指挥部反遭偷袭死伤惨烈

恶战打响,以军突然斩杀两位司令,自家指挥部反遭偷袭死伤惨烈

复杂说历史
2024-04-27 11:17:53
上海最高的墓碑:28层大楼被水泥完全封住,曾有58人死在里面

上海最高的墓碑:28层大楼被水泥完全封住,曾有58人死在里面

大道微言
2024-04-23 14:10:40
102岁杨振宁庆祝“瓷婚”,翁帆母亲罕露面!墙上百万名画很抢眼

102岁杨振宁庆祝“瓷婚”,翁帆母亲罕露面!墙上百万名画很抢眼

娱乐团长
2024-04-18 21:00:03
4月29日00时金店价格暴涨!今日金价!各大金店黄金价格!

4月29日00时金店价格暴涨!今日金价!各大金店黄金价格!

小蜜情感说
2024-04-29 05:39:18
巴铁媳妇沙塔吉去世,阿阳要带女儿回国,丈母娘始终没出现

巴铁媳妇沙塔吉去世,阿阳要带女儿回国,丈母娘始终没出现

九方鱼论
2024-04-28 23:40:22
杜兰特考虑申请交易离开太阳 勇士欢迎KD再联手库里 提出交易方案

杜兰特考虑申请交易离开太阳 勇士欢迎KD再联手库里 提出交易方案

篮球话题团
2024-04-29 02:44:37
乌军再下一城!赫尔松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乌军再下一城!赫尔松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娱宙观
2024-04-29 10:15:05
记者:申花已向足协申诉绝杀被吹,申诉核心是判罚标准不统一

记者:申花已向足协申诉绝杀被吹,申诉核心是判罚标准不统一

直播吧
2024-04-29 09:31:15
卧槽!内娱终于有艺人懂慢综了!

卧槽!内娱终于有艺人懂慢综了!

娱乐的小灶
2024-04-29 09:17:20
最新:乌克兰接收土耳其武器引热议!

最新:乌克兰接收土耳其武器引热议!

项鹏飞
2024-04-27 17:28:59
雷军开直播购买理想L6,并称小米汽车目前有10%可能成为全球前五

雷军开直播购买理想L6,并称小米汽车目前有10%可能成为全球前五

热点科技
2024-04-28 18:25:55
芯片法”奏效了:美国半导体工厂的建设增加了15倍

芯片法”奏效了:美国半导体工厂的建设增加了15倍

搞笑的阿票
2024-04-28 13:42:40
实锤,郭艾伦回归照曝光!5个大小包一身白抢眼,轮到广东害怕了

实锤,郭艾伦回归照曝光!5个大小包一身白抢眼,轮到广东害怕了

嘴炮体坛
2024-04-29 10:25:43
“最美女婴”一出生就走红,用颜值征服网友,护士:百年难遇

“最美女婴”一出生就走红,用颜值征服网友,护士:百年难遇

小孩说
2024-04-28 11:04:47
2024-04-29 12:50:44
云贝勒说历史
云贝勒说历史
探索过去,引领未来,历史如镜,了解历史尊重文化,让我们一起开启尘封的记忆,探寻历史的魅力!
67文章数 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总理在钓鱼台会见马斯克 向美国释放明确信号

头条要闻

牛弹琴:总理在钓鱼台会见马斯克 向美国释放明确信号

体育要闻

湖人的G4,尽人事得到了回报

娱乐要闻

田馥甄遭抵制,蔡依林却能稳稳捞金?

财经要闻

问界M7追尾起火3人遇难 四大疑问待解

科技要闻

马斯克想把特斯拉中国数据送出国 这事太难

汽车要闻

配置更丰富 静态体验2024款欧拉好猫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时尚
房产
亲子

艺术要闻

共度北京108小时 北京当代2024“凝聚”全球36座城市100余家艺术机构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苗族蜡染:九黎城的“潮”文化

人到中年穿裙子更提气质,夏季借鉴好这些搭配技巧,时尚高级优雅

房产要闻

力度越来越大!落户两年享本地居民购房政策,海南第16城松绑限购!

亲子要闻

妈妈不知道台阶大烫 让娃坐下,宝宝:让我坐肯定有她的道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