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桂不以无人而不芳,13首桂花古诗词大公开,无人能抵挡的芬芳!

0
分享至

在金秋的暖意中,桂花犹如翩翩起舞,弥漫着盎然生机的欢悦气息,其坚韧不屈的内在特质在一层层掩映之下正缓缓展现。

我坚信世间万物都蕴含着灵性和生动之美,恰如桂树,它便是这种流转兴衰生命力的象征。

往昔,我仅仅陶醉于桂花所散发出的馥郁甘甜香气之中。然而,直至某个时刻我才深刻体会到,桂树的繁荣与凋零,桂花的盛开与飘落,实际上蕴含着一种在柔美外表下坚韧不屈的品格,这是它们在春秋交替间永恒轮回的生动写照。

秋天,往往是菊花的舞台。然而,高贵的桂花同样拥有一份历经千年的文人墨客所赞美过的清高品德之美。

这美,是岁月的沉淀,是坚韧的体现,是万物生长、繁盛、再凋零的永恒旋律中最动人的篇章。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桂花,以其独特的淡雅色调和静谧深邃的意境,诠释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清幽美感。

其花形犹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内敛而不失娇柔,不追求张扬夺目的色彩或是浓烈醉人的芬芳,却凭借那悠长且韵味无穷的香气,悄然沁人心脾,让人在品味之后久久不能忘怀。

即便在百花争艳的季节里,桂花也并未选择用鲜艳的色彩去争夺人们的视线焦点,然而,其内在的高雅气质和那份低调中的坚韧,使得周围的繁花似锦都显得暗淡无光。

即使是傲雪凌霜的梅花,在桂花的恬静淡雅面前也不禁生出敬仰之情;而那些秋意正浓时才迟迟绽放的菊花,面对桂花的早至与从容,亦不禁自叹弗如。

在这满园华美的花卉之中,桂花恰逢中秋佳节盛开,更显其卓尔不群,无可比拟的美丽。从花瓣的形状、色泽,到弥漫的香气,再到那超凡脱俗的气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对桂花的描绘可谓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桂花那令人陶醉的风姿。

李清照作为一个深深热爱花卉的女子,为何独独将桂花赞誉为“自是花中第一流”呢?这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寄托与生活哲理。

当李清照步入晚年,历经国家破碎、家庭沦丧的沧桑巨变,承受了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后,她在桂花身上找到了共鸣,看到了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映射。

桂花的品格恰好契合了李清照晚年那种历经世事变迁后的淡泊心境,以及虽经磨难仍坚守自我、保持高洁品质的人生哲学。

一个热爱花卉的人,在漫长的一生中或许会钟情于无数种类的花朵,但随着岁月流转,人生经历的大起大落不断积淀,心境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对花卉的喜好自然也随之转变。

李清照对桂花的深情赞美,正是这种历经沧桑后,对生命本质和精神境界深刻理解的体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草木蕴含其本质之心,此处特指兰花与桂花这两种象征高洁与淡雅的植物。

张九龄,在唐朝开元盛世之际,以其卓越才华和深邃智慧,荣登唐玄宗朝堂,担任宰相一职,这足以证明他在文学界和政治界的显赫地位。

历经三十年宦海沉浮,他从偏远的岭南起步,一路披荆斩棘至繁华的长安,由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进士逐渐成长为一位年逾半百,深受百姓敬仰的宰相。

然而,面对奸佞李林甫的排挤以及野心家安禄山的叛乱阴谋,即便是张九龄这样的一代英杰,也无法力挽狂澜,阻止盛唐王朝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微。

创作此诗时,张九龄已经离开了权力中心,失去了宰相的光环。他巧妙地借用了空谷幽兰这一形象,寓言自身犹如兰花般遗世独立,高雅脱俗;又如同桂花般清新自然,不染尘埃。

尽管我在山谷中静静地绽放,未曾期待有人欣赏,但突然间,一名林栖者注意到了我,然而,他并未对我表示赞赏或感激,只是发出‘何求美人折’的感慨,表达了对于世俗赏识的淡泊态度。

这种深深的情感内蕴,不仅令那些隐居山林的贤者为之动容,更是广大读书人心声的真实写照。张九龄通过“草木有本心”的比喻,揭示出自己忠于国家、效忠君主,并非出于对权位富贵的追求,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道义与责任。

这样的精神境界,与楚国大诗人屈原那种超凡脱俗、坚守节操的精神风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进一步凸显了张九龄坚守自我高洁品性的坚定决心。

正如元代著名学者杨维祯所言:“桂花不会因为无人欣赏而减少其芬芳,君子亦不应因缺乏信任而改变品德、放弃操守。”君子应当像桂树一样,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迁,始终坚守内在的高尚品质,不随波逐流,不轻易向现实妥协,这才是真正君子应有的风范。

张九龄,作为盛唐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离去,无疑预示着那个曾经辉煌灿烂的时代即将步入暗淡,同时也昭示着一种高尚人格力量的消逝。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唐·李白《咏桂》

在李白那充满诗意的世界里,他笔下的桂花树犹如唐代名相张九龄一般,不仅蕴含着清雅脱俗、卓尔不群的气质,更生动地体现了坚韧不屈、刚正不阿的品格。

尽管张九龄在面对诽谤与困境时,仍能坚守自我,保持如桂花般的清芳,不为外界恶劣环境所动,这份高洁清风的精神风貌,恰恰与李白自身崇尚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人生观相互呼应。

李白在抒发内心抱负时,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己比作傲立于南山之巅的桂花树,以此映射那些凭借非正当手段取得官位的“寻常桃李”。

这些桃李往往出身豪门望族,或是依赖世袭特权,或是攀附权贵势力,轻易便踏上了仕途之路,这种社会现象令李白深感不公。

他在诸多干谒诗篇中对此种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充分展现了其耿介不阿的高尚情操。

如同王维一样,李白同样不屑与那些只知依仗家世背景、缺乏真正才学的官僚子弟沆瀣一气。他们二人皆以品行高洁、意志坚韧著称,并且都具备实实在在的学问和才能。

李白笔下的桃李虽曾一时显赫,然而它们终究无法抵御严冬寒霜的洗礼,注定不能持久;相反,桂花树却能在岁寒时节依旧挺立,绿叶繁茂,绽放出令人陶醉的馥郁香气,象征着内在品质的恒久与坚韧。

深信自己拥有桂花般美好品质的李白,在诗的尾声处寄语那位潜在的伯乐:“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他热切期盼这位慧眼识珠之人能赏识他的卓越才华,赋予他一个施展抱负、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与此同时,唐朝另一位杰出诗人刘禹锡也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真才实学和高尚情操的不懈追求:“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他劝诫世人不必艳羡春天桃花李花的短暂繁华,因为桂花将在秋天结出累累硕果,展示出更为坚实且深远的价值。

这两位伟大的诗人,都在各自的创作中借桂花寓言,赞美了那种历经磨砺、终见真章的高贵品质。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唐•李商隐《昨夜》

李商隐,这位唐代杰出的诗人,以其深情婉约的诗篇感动了无数读者。在他的笔下,桂花的香气并非仅是自然界的一种芬芳,更是象征着人间烟火与仙界超凡的交融。

尽管这香气源于世俗尘埃的纷扰,却蕴含着一种超越仙境的空灵与朦胧之美,就如同他精心雕琢、深情描绘的爱情诗篇一样,让人在凡俗与超脱之间游走,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

在痛失爱妻后,李商隐寄居于岳父家中,内心充满无尽的哀凉。某个深夜,窗外传来了杜鹃悲切的啼鸣,仿佛在为他的孤独与哀痛唱出一曲挽歌。

然而,面对生活中草木枯荣的自然景象,李商隐并未沉浸于物哀之中,因为对他而言,更令人心痛的是那漫天飞舞的尘埃,它们悄然无声地覆盖了妻子昔日闺房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微弱摇曳的烛火也因此显得更加暗淡,失去了原有的温度与光芒。

与此同时,李商隐内心的光华也在逐渐褪去,他的生活与情感世界一同陷入了灰暗,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只能在深深的回忆里寻找慰藉,任凭自己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就在前一夜,他独自站在西池畔,眼见寒露渐渐浓郁,浸湿了整个庭院,他恍若置身于星辰与梦境交织的世界,为了心中的思念而整夜难眠。

当秋风从西方徐徐吹来,将月中桂花那淡淡的幽香偶尔吹散,李商隐在这若有若无的香气中,并未体会到情感的断裂,反而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痛苦。

这一点在他创作的《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自从妻子离世,世间再无她的馨香萦绕,他的世界也随之失去了美的源泉。

院落中随风飘落的桂花,每一片都承载着他无尽的追忆与怀念,这份深入骨髓的沉沦与哀思,究竟由何主宰,又将归向何处?这一切都在李商隐的诗词世界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在中秋这个团圆而又充满诗意的节日里,王建独自静立于自家的庭院之内,周围的一切都被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所笼罩。皎洁的月光如水银泻地,映照着地上泛起的点点白露,它们在青石板上闪烁着寒凉的光芒,宛如一颗颗凝结的明珠。

与此同时,空气中弥漫着浓郁而悠远的桂花香气,那是秋天特有的韵味,既清新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王建的内心深处,正涌动着对故友杜郎中的深深思念,那份情感犹如中秋夜空中那轮明亮皎洁的圆月,高悬天际,照亮了他的心田;又仿佛是那一滴滴凝结在枝头的白露,虽清冷却晶莹剔透,悄无声息地浸润进他的心底,化作一片冰凉的相思之情。

此时此刻,王建的思绪不禁飘向了贾岛的诗句——“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那生动而深情的“生”与“满”,恰似他对杜郎中的思念,无形中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却又无法触及。而此刻,他的思念就如同这秋夜里的露珠,悄然无声地打湿了心中的桂花,短暂的停留后又随风飘散,留下一缕难以捕捉的芬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这万籁俱寂的中秋之夜,王建的思绪被无边无际的秋思紧紧缠绕,那些如桂花般轻盈而细腻的情感,如同漫天飞舞的花瓣,轻轻地撞击在他那颗敏感而易感的心扉之上,激起一圈圈涟漪。

他以一种含蓄而内敛的笔触,倾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言下之意是:这浓烈的秋思似乎只眷顾我一人,只有我的秋思才显得最为深沉、最为真挚。

同时,另一位伟大的诗人辛弃疾也曾以诗笔描绘过中秋之际丹桂盛开的场景:“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这一幕温馨而美好的画面跃然纸上,使人仿佛能够沉浸在那馥郁的美酒与明亮的月色交织而成的梦幻意境之中,感受到那份属于中秋的独特韵味与情怀。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明·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犹如温润剔透的玉石,悠然自得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飘散着醉人的芬芳,它们零星点缀在枝头,又如同星辰落入凡间,闪烁在夜幕之下。

月光如清澈的泉水,倾泻而下,洒满了整个天街,铺成一条银白的道路,照亮了寂静的夜晚。夜色清冷如水,洗涤着尘世的喧嚣,带来一份深邃而宁静的凉意。

风起时,云层翻滚变幻,宛如一幅动态的水墨画,映衬着那轮皎洁无瑕的明月,使得月色更加明亮耀眼。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即使是最刚强的须眉也会感到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仿佛自己正身处一座由透明水晶构筑而成的宫殿,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空灵而神秘。

巨龙般的山脊蜿蜒起伏,巍峨壮观的楼阁殿宇矗立其间,更显庄重而崇高。远处,若有若无的缥缈笙歌声此起彼伏,仿佛是仙子们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共同编织出一个梦幻般的仙境景象。霜花铺满了大地,一片洁白无瑕,仿佛为这个诗意的世界披上了一袭华丽的银装。

此刻,诗人的心潮澎湃,渴望乘着五彩斑斓的云朵,翱翔在这如诗如画的夜空中,去追寻那更为深远、更为美好的精神境界。他的思绪飘回到去年的今夜,在那依山傍水的溪边亭台,与好友举杯共饮,看淡月云卷云舒,那时的情景与眼前的美景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面对眼前这转瞬即逝的秋光之美,诗人不禁发出感慨:“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这是对时光荏苒、岁月变迁的深深叹息。就在此刻,传说中的西来青雀与月宫中的嫦娥似乎都在向他传递佳音,预示着美好的时刻即将来临。

诗人借此良辰美景,向远方的故友寄语,希望他们不要错过这月宫中甘醇如蜜的美酒,那是生活赐予的甜蜜馈赠。

这一结语犹如诗人的临别赠言,流露出他对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生活之美的执着向往,以及那份对仙境般心境的深深眷恋,这份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细品味与珍藏。

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

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转于文墨须留意,贵向烟霄早致身。

莫学尔兄年五十,蹉跎始得掌丝纶。

——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

雁塔题名处,蟾宫折桂新。桂花除了象征高洁、坚韧,还代表着荣耀,即及第的喜悦。

晋武帝询问郤诜对自己的评价时,郤诜将自己比喻成“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这就是折桂的典故的来源。

在唐朝,蟾宫折桂逐渐成为进士及第的美好象征,寄托着天下读书人的理想追求。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白居易,深深感受到了蟾宫折桂的欣喜与荣耀。

因为他不只自己早早及第,比他小四岁的弟弟白行简在五年后也紧随他的步伐金榜题名。更让白居易欣喜的是,比他大二十岁的堂弟白敏中也在三十岁那年蟾宫折桂。白家兄弟三折桂,可谓是荣耀至极。

白居易对这个幼年丧父的堂弟可谓是长兄如父,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也忘不了谆谆教导:在文墨上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发表言论。

他还现身说法,告诫堂弟不要像自己曾经蹉跎了岁月,年过半百才成为天子近臣,位居中书舍人。

进士及第只是敲门砖,“贵向烟霄早致身”才是关键所在,白居易对堂弟寄予祝福与厚望。

而白敏中也没有让堂兄失望,平步青云,一直做到宰相。

除了白居易,温庭筠喜闻友人及第也曾慨叹: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雾尚飘蓬。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

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

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宋·谢懋《霜天晓角·桂花》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这句诗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桂花枝叶层叠繁茂,犹如绿色的云朵被精心裁剪而成,它们低垂着,仿佛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那散落其中的金色花瓣,宛如细碎的黄金屑一般。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桂花枝叶独特的形态美,同时也生动地捕捉到了桂花花朵金黄璀璨的色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馥郁芬芳的桂花林中。

占断花中声誉”一语,则进一步突显了桂花在百花丛中的卓尔不群。它以其独有的魅力和品质,在众花之中独占鳌头,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崇高的地位。桂花的声誉不仅仅源自其娇艳的外表,更在于其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

香与韵、两清洁”六字精辟凝练,直抵桂花之魂。它揭示了桂花所蕴含的独特韵味和清新香气,两者皆纯净无暇,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桂花在花卉世界中无可替代的地位。这种内外兼修的特质,使得桂花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成为诗人赞颂的对象。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则是对桂花的极高赞誉和深情咏叹。这里的“胜绝”二字,是对桂花美的极致肯定,仿佛在告诉读者,桂花之美已达到令人惊叹的地步,而“他来处别”则暗示桂花的非凡来历和与众不同之处。

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这一句,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手法,将桂花比拟为身披仙衣的仙子,它的花瓣上还沾染着金庭的甘露,映照着玉阶上的皎洁月光,这种比喻使桂花的形象更为神秘且超凡脱俗,仿佛是来自仙境的精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桂花形象的细致描绘、声誉的高度赞扬、香气与韵味的深入挖掘,以及借助富有诗意的比喻,淋漓尽致地传达了诗人对桂花这一美好事物的深深欣赏和由衷喜爱。

或许,只有真正热爱桂花、理解桂花的人,才能构思出如此美妙绝伦的诗句,让读者在品味桂花之美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深沉而热烈的情感寄托。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

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

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宋·朱淑真《菩萨蛮·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朱淑真似乎在责任桂花,没有梅花的标致,也没有桃李的妖娆色彩。这实际上是借此赞美木樨花的内在品质。

“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诗人表达了对木樨花独特香气的赞美,认为其香气是其他花朵难以比拟的。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诗人以神话传说中的天上之物来比喻木樨花,表达出对其高贵、不凡品质的赞美。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诗人以月宫的寒冷来反衬木樨花的坚韧和耐寒的品质。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畏严寒、不惧孤独、坚韧不屈的人们的一种赞颂。

朱淑真在赞美她自己或者是一位她推崇的人的内在品质。朱淑真的其他诗歌中也有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表达,所以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她对人生和品质的一种寄托和抒发。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

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

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

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菊。

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宋·陈亮《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吕祖谦任礼部郎官,后因病辞官归隐。吕祖谦归隐之后,陈亮曾去看望他,两人畅论时政,相谈甚欢。之后,陈亮作词一曲,托物言志,寄于吕郎中。

首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高远、清新的氛围,为桂花的出现做了铺垫。“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诗人点出了桂花的丰盈和艳丽,将其与皇宫的华丽相提并论,暗示了桂花的高贵与神秘。

接着,诗人强调了桂花宁愿散落人间,也不愿与群花同流合污的品质。“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崇敬和赞美,也揭示了诗人自甘寂寞、孤芳自赏的情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更是通过浓郁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桂花的高尚和纯洁。“是天上、余香剩馥”将桂花描绘成天上的遗物,既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崇拜,也揭示了桂花的神圣与纯洁。

“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高洁品质的坚守。诗人认为现实世界中的流行与风潮过于浅薄和虚无,而他更愿意去追寻那些高尚的足迹。

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的赞美和自甘寂寞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品质和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的态度。爱桂花,不止爱它的形态,更爱它的精神。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宋·杨万里《咏桂》

在杨万里的诗词世界里,桂花被赋予了一种超脱尘世、仙气缭绕的形象。他通过细腻而深情的笔触,深度挖掘并颂扬了桂花所蕴含的独特韵味和无尽魅力。

桂花在他眼中并非人间凡花,而是源自月亮之上的神仙品种,这一非凡设定无疑为桂花披上了一层神秘且超凡脱俗的面纱,使其在读者心中瞬间升华。

诗人进一步巧妙地运用了广寒宫这一神话传说中的场景,将桂花的香气与那遥远而又神圣之地相联结。他生动描绘了广寒宫中桂树绽放时的盛况,其香气犹如从天际流淌而下,弥漫至人间,使得桂花的芬芳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体验,更成为一种超越现实、富有诗意的想象空间,极大地增强了桂花的神秘感和尊贵气质。

随后,杨万里将视线转向大地,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一幅桂花盛开的壮丽画卷:满山遍野的桂花竞相绽放,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繁星点点洒落人间。它们释放出的馥郁香气,如同无形的乐章,在天地间悠然回荡,令人心醉神迷,无法抗拒其美丽与魅力。

杨万里以其一贯的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的语言风格,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对桂花的深深喜爱与由衷赞美。他的诗句如诗如画,既让人真切感受到了桂花的秀美绝伦与香气四溢,也引导读者一同沉浸在这份对自然美的崇尚与向往之中。

最后,当杨万里写下“广寒宫里的桂花开了,霎时间天地之间都弥漫着桂花香”之时,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奇幻的一幕——桂花盛开之际,整个宇宙似乎都被这清雅宜人的香气浸润,令人感叹不已,久久不能忘怀。

人间花少。菊小芙蓉老。

冷淡仙人偏得道。买定西风一笑。

前身原是疏梅。黄姑点碎冰肌。

惟有暗香长在,饱参清露霏微。

——宋·朱敦儒《清平乐·木樨》

“人间花少。菊小芙蓉老。”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木樨花在人间少见的稀有,以及菊花和芙蓉花的老去。表达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繁华落尽的无奈。

“冷淡仙人偏得道。买定西风一笑。”诗人以仙人自喻,表达出自己性格的孤傲和超然物外的心态。他以买定西风一笑为引子,展现出自己淡然看待人生的态度,也隐含着一份对世事的不屑。

“前身原是疏梅。黄姑点碎冰肌。”这诗人以疏梅和黄姑为喻,描绘出木樨花前身的清雅和冰清玉洁的美丽。这里的“疏梅”和“黄姑”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诗人借此创造出一种仙境的氛围,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惟有暗香长在,饱参清露霏微。”诗人以暗香和清露为喻,表达出木樨花的清香持久不散,也隐含着只有真正的美好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含义。

这首诗是朱敦儒在宋朝南渡之后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朱敦儒也遭遇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不屑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

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春桂答,春华讵能久。

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唐·王绩《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在这句诗中,唐代诗人王绩以一种庄重而认真的语气向春桂提出了一个深思熟虑的问题。面对春天里桃李竞相绽放、争艳斗丽的繁华景象,王绩不禁将目光投向了那静默于一隅的春桂,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似乎在询问春桂,在这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为何唯有你,春桂,却选择保持那份淡然与沉静,不随波逐流,不参与这场繁花似锦的盛宴呢?

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王绩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他的言语间透露出对桂花独特生命节奏的好奇与探寻。他指出,春光普照大地,每一寸光阴都充盈着生命的活力,然而在这大好时光里,为何唯独桂花尚未绽放自己的花朵,仿佛错过了属于它的舞台和时机,生不逢时,令人费解。

然而,王绩并没有停留在疑问上,而是巧妙地借春桂之口给出了答案:“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这句话犹如春桂悠然自答,道出了其深藏不露的生命智慧。春天的花朵固然娇艳动人,但它们的美丽往往短暂易逝,难以抵挡岁月的洗礼。

而桂花则选择了在秋风凌厉、风霜交加之际,以其坚韧不屈的姿态傲然绽放,这份历经磨砺后的独立秀美,以及那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寒冷的品质,或许才是桂花真正引人深思之处,你是否能够体悟到这其中的深刻内涵呢?

香乍起。满院垂垂岩桂。

未卷珠帘香已至。酒杯言笑里。

叶下茸金繁蕊。别是清妍风致。

更远随人闻细细。月华天似水。

——宋·曹勋《谒金门·咏木樨》

香乍起”,短短三个字便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徐徐展开,将桂花那清新脱俗、沁人心脾的香气瞬间带入读者的感官世界,仿佛能让人穿越文字,置身于满树桂花盛开的秋日傍晚,那浓郁而又不失淡雅的芬芳扑面而来,令人陶醉不已。

未卷珠帘香已至”,此句巧妙地运用了借代手法,将桂花的香气与闺房中的珠帘相联结,寓意着桂花的香气如同一位含蓄婉约的佳人,无需刻意展示,只需轻轻一缕,便足以弥漫整个空间,传递出其内在的高雅气质与深沉韵味。

酒杯言笑里”这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温馨欢乐的生活场景,诗人以桂花为引,将其融入到人们的饮酒谈笑之间,仿佛那桂花的香气便是宴席上的最佳佐料,使得欢声笑语间平添了几分诗意与雅致,充分展现了人们在桂花盛开时节的愉悦心情与欢快气氛。

叶下茸金繁蕊”则细腻入微地刻画了桂花的具体形态,那藏匿于翠绿叶片下的金色花蕊,密密麻麻、繁华簇拥,既凸显了桂花的勃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又以其独特的色泽之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远随人闻细细”与“月华天似水”这两句,前者通过桂花香气的悠远飘散,形象地描绘出其影响力之广,即便远离桂花树的人们也能闻到那丝丝缕缕的香气,从而构建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后者则借助月光洒落大地,映照得天空如水般清澈明亮的景象,与桂花的香气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夜晚画面。

整首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寄托,也反映了作者曹勋——这位生活在宋朝末年的官员和将领,在历经战乱流离之后,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生命价值有着深深的眷恋与执着追求。他以桂花为载体,抒发了自己以及当时众多宋代文人雅士对生活的热爱,对和谐安宁、诗意盎然的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期盼。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不妥请联系,立即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清朝是如何击败不可一世的准噶尔汗国?这是中国最壮烈的版图扩张过程

清朝是如何击败不可一世的准噶尔汗国?这是中国最壮烈的版图扩张过程

斟北斗
2025-09-13 08:12:56
刚挂断中方电话,不到48小时,美英军舰闯入台海,解放军反制来了

刚挂断中方电话,不到48小时,美英军舰闯入台海,解放军反制来了

Ck的蜜糖
2025-09-15 11:29:40
刚设保护区,黄岩岛就爆发冲突,大批军机拦截,董军接到美方电话

刚设保护区,黄岩岛就爆发冲突,大批军机拦截,董军接到美方电话

清欢百味
2025-09-12 12:37:04
“日本最强中国功夫”女播音员公开了自己最新的旗袍照片,引热议

“日本最强中国功夫”女播音员公开了自己最新的旗袍照片,引热议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09-13 16:50:20
隔壁夫妻天天蹭我充电桩,我怒断电源出国游,3天后物业打来电话

隔壁夫妻天天蹭我充电桩,我怒断电源出国游,3天后物业打来电话

清茶浅谈
2025-09-11 21:10:19
你曾经开过最烂的车是哪款车?看完网友评论我大吃一惊

你曾经开过最烂的车是哪款车?看完网友评论我大吃一惊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8-17 00:10:03
香港知名男星ICU留医半月死过翻生,瘦如纸板人面颊凹陷

香港知名男星ICU留医半月死过翻生,瘦如纸板人面颊凹陷

豆哥记录
2025-09-15 11:21:03
扯啥“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以前所斗争的不是阶级而是具体的人

扯啥“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以前所斗争的不是阶级而是具体的人

阿燕姐说育儿
2025-09-15 08:48:43
重庆一SUV停车时突然加速滑落河道,车主坐底盘等救援,知情人:他刚拿驾照

重庆一SUV停车时突然加速滑落河道,车主坐底盘等救援,知情人:他刚拿驾照

极目新闻
2025-09-15 11:05:21
广东,中国最“委屈”的经济第一省

广东,中国最“委屈”的经济第一省

今日美食分享
2025-09-15 06:12:5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被移出教材,新增科学家爱国故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被移出教材,新增科学家爱国故事

微微热评
2025-09-11 17:09:49
青岛市委:坚决拥护山东省委决定

青岛市委:坚决拥护山东省委决定

新京报
2025-09-15 09:38:09
颁奖仪式拒绝握手!与申京结下梁子?字母哥未来或将无缘火箭队

颁奖仪式拒绝握手!与申京结下梁子?字母哥未来或将无缘火箭队

熊哥爱篮球
2025-09-15 11:45:28
西贝的史诗级灾难公关,带偏预制菜上市龙头

西贝的史诗级灾难公关,带偏预制菜上市龙头

诗与星空
2025-09-15 08:00:15
韩鹏战申花赛前喊话:我们坐4个多小时火车来,不是给他们送分的

韩鹏战申花赛前喊话:我们坐4个多小时火车来,不是给他们送分的

直播吧
2025-09-15 10:54:46
仅仅播20分钟,热度破15000,观众好评如潮,《赴山海》请靠边站

仅仅播20分钟,热度破15000,观众好评如潮,《赴山海》请靠边站

娱乐官已上任
2025-09-15 08:39:02
“全球最好的降压药”进入我国医保,不但医保报销,还有3大优势

“全球最好的降压药”进入我国医保,不但医保报销,还有3大优势

白宸侃片
2025-09-05 11:35:39
瑞士新规“过于苛刻” 瑞银考虑迁往美国

瑞士新规“过于苛刻” 瑞银考虑迁往美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6:40:27
董宇辉连更回老家休假摸鱼视频,侄子首现身,评论区透露三大事情

董宇辉连更回老家休假摸鱼视频,侄子首现身,评论区透露三大事情

陈意小可爱
2025-09-15 01:09:52
现实中出轨的人很多吗?网友:这种事不分男女穷富美丑,天性而已

现实中出轨的人很多吗?网友:这种事不分男女穷富美丑,天性而已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1 00:05:09
2025-09-15 12:12:49
荔枝姑娘诗词赋 incentive-icons
荔枝姑娘诗词赋
分享历史人文故事,各种诗词歌赋!
910文章数 1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 敛财超500万元

头条要闻

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 敛财超500万元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数码
手机
教育

事实证明,中年女人穿衣掌握好这3个技巧,优雅感挡都挡不住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数码要闻

千帧电竞!AMD:9000X3D可在多款游戏实现1000FPS

手机要闻

HMD 推出 Vibe 5G 手机:紫光展锐 T760 芯片、5000mAh 电池

教育要闻

这道题太难了,全班一半的同学都空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