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民间文化“守护神”走了

0
分享至

2024年3月5日,台北市松山区的汉声书店里,气氛与往日有些不同。铺着蓝印花布的条案上摆着黄白两色的菊花,供装着高粱酒和各式文玩,桌子上方悬挂着一张彩色照片,照片中,满头白发的老人脸上嘴角上扬,微笑着注视前方。到访的客人会收到一杯淡茶,店员告诉大家:“这杯是黄先生请大家的”。

这位“黄先生”就是《汉声》杂志的创始人、总策划和艺术指导,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守护者”的黄永松。2024年3月4日,黄永松因病在台北去世,享年81岁。他去世后,读者和朋友自发来到汉声书店悼念,大陆和台湾的文化人也开始集体怀念这位贡献颇多的出版人。作家杨渡在他去世后发文称,黄永松是民间工艺、表演艺术、民俗文化等领域的传承人,也是一位“守护神”。



2019年8月,黄永松在台北。摄影/那日松

“守护神”并不是一种夸张的形容,多年来,黄永松和吴美云、姚孟嘉等人一道,带领《汉声》团队持续发掘、报道中国的民间文化。创刊五十多年来,《汉声》出版了将近两百本杂志书,每本书都会选择一个民间文化主题进行深入挖掘。通过他们的挖掘和报道,中国结、惠山泥人、山西面食、剪纸、蜡染、福建土楼等民间文化艺术被更多的国人所知,这些文化遗产的魅力也借助着这本杂志,扩散到了全世界。美国《时代》曾在2006年的“亚洲之最”(the Best of Asia)指南中,将《汉声》杂志评为“最佳行家出版物”。

回顾黄永松过往的人生,人们会惊叹他职业道路的执着和专一:多年来,他一直在为《汉声》奔走,从未离开杂志社去做其他的工作,去世前,他手中还有未完成的书稿。他的离世令人感到猝不及防,但《汉声》的未来并不黯淡,因为通过生前的工作,黄永松已经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刨根问底”的杂志人

很多人或许不太了解《汉声》杂志,但总会对一本装帧精美的杂志书有印象。每年春节前,这本颜色抢眼的杂志书都会在市面上出现,书中收集了与当年生肖相关的民间工艺品和故事传说,结合成为一本工艺精美的海报书,以“大过牛年”“大过虎年”这样的名字来命名。“大过新年”系列就是《汉声》杂志的得意之作,早在文创产品还不发达的1994年,这本造型前卫的杂志书就已经开始出版,迄今为止已经连续推出了三十年。每年,杂志书封面上那个憨态可掬的生肖工艺品,都会牢牢抓住读者们的眼球。

这个系列,仅仅是《汉声》旗下的诸多文化产品之一。迄今为止,包括“大过新年”在内,《汉声》出版过近两百本杂志书,每期都会呈现一个独特的民间文化主题。它的吸引力不仅来自抢眼的美术设计,更是来自对某一话题的“穷尽”挖掘。“穷尽”首先体现在不计时间成本上。《汉声》的很多题目从策划开始,运作周期可能会长达五年到八年,甚至十几年。比如那本著名的《惠山泥人》,就是1998年起,由黄永松带领《汉声》团队到无锡一点点寻访而完成的。当时,他们邀请惠山泥人的两位传人亲自演示泥人制作,并用相机记录下泥人的全部制作流程,一共拍摄了3200多道工序。调研结束后,又经过了漫长的书籍制作周期,成书时已经是2005年。



2024年3月,黄永松去世后,北京《汉声》编辑部内悬挂着黄永松的照片。摄影/李玉祥

如此追求极致感,在很多人眼中这近乎“疯魔”。确实,在同行和后辈眼中,《汉声》掌门人黄永松是一位严谨到甚至有些严苛的导师,他工作时的认真、执着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媒体人翟明磊从2010年起在中国大陆地区担任《汉声》的文字编辑,为《汉声》工作了大约10年的时间。这几年他虽然不再是《汉声》的员工,但也经常和杂志合作项目,也经常能见到黄永松。在他眼里,黄永松在工作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高”,他工作中的脾气也并不是特别好。“很多同事都是战战兢兢的。”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很多人进入《汉声》后,可能几年都做不出一本书,就是因为某些细节没有达到要求。他还记得有一次,为了杂志的印刷问题,黄永松亲自从北京飞到苏州来督办,并严厉地指出了一些问题,让在场参与的同事相当没有面子。

翟明磊亲身领教过黄永松在工作中的高要求、高标准,也感觉到他的博学和严谨。他手里有一个尚未被《汉声》出版的植物学题目,已经研究了将近五年,一开始接手选题时,他感觉自己连不同种类的植物都分不清楚,“那植物都认识我了,我还不认识它呢”。为了这个题目,黄永松和他一起到南京考察。翟明磊看到他们需要研究的一种植物,想观察植物的根系,就直接拔起来看,黄永松连忙提醒他,不是这样拔的,应该以主茎的一定范围为基础,带着土块挖掘,把土洗干净再观察。慢慢地,翟明磊读了很多植物学的书,还在专家指导下找到了两百多种不同植物的实物。因为这段经历,翟明磊开玩笑地画了一幅图送给黄永松,起名为“黄永松刨根问底图”。他也知道,自己从这种“刨根问题”中获益良多,但即便如此,这本书依旧没有在黄永松去世前问世。



翟明磊画的黄永松肖像,右边的图案和题字是黄永松亲笔添加。供图/翟明磊

一切作品都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反映,《汉声》对民间文化的极致挖掘,很大一部分来自黄永松本人对待工作的“疯魔”态度。不过,他的严苛并不是故意挑刺,因为他对待自己也是同样严苛的。很多人都听说过黄永松年轻时候认真工作的故事:在五十多年前,《汉声》英文版《ECHO》杂志刚诞生时,杂志创始人吴美云让身为美术编辑的黄永松做封面,他当时就做了50个方案供她挑选。“黄老师经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是‘文化工作者要会自我燃烧’,这句话对我而言是不小的触动。一般人觉得做文化是很风雅的事情,很潇洒,但我知道,《汉声》做事情是跟别人不一样的。”翟明磊说。

一生就做一件事

看着书店中悬挂的黄永松遗照,人们可能不会想到,酷爱中式打扮的他,也曾是一位穿牛仔服的时髦青年。而年轻时的他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这样一间小小的杂志社里,投注自己一生的时光。黄永松和《汉声》的缘分是一场机缘巧合,也是他和另外几位创始人,在大时代里一段青春友谊的见证,尤其是他和《汉声》“永远的总编辑”吴美云的默契合作,更是被人津津乐道。1970年,27岁的黄永松结识了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吴美云。那时的黄永松才从美术专业毕业几年,组织、参与了很多中国台湾知识青年的文艺活动,那时他酷爱摄影和电影,为电影做过美术指导,还在纪录片中留下过自己的身影。

当时,吴美云正在为自己筹办的媒体寻觅美术编辑,朋友就将黄永松介绍给了她。吴美云告诉黄永松,在美国时她总被错认成日本人,这件事让她十分苦恼,也因此想多向海外人士介绍中国的文化。黄永松干脆建议,她可以利用杂志平台尝试挖掘本地的乡土文化。他还带吴美云到自己的老家——桃园县龙潭客家村游玩,他们一起制作食物,一起划龙舟,体验祭祀文化,两个成长背景迥异的年轻人,就这样成为互补、默契的搭档。

当时,因为环境变化,中国台湾的文艺思潮也开始朝着更关注本土文化的方向发展。黄永松能在那时看到民间文化中蕴藏的潜力,也说明他在文化领域确实有过人的直觉。就这样,1971年,英文版的《汉声》杂志——ECHO of Things Chinese(《ECHO》)在台北诞生,目标是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创始人除了吴美云和黄永松,还有另外两位出版人朋友。在当时,愿意做杂志的人很少,要付出个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还需要合作者之间的默契。但几位年轻人还是大胆地开始了探索,他们甚至没有资金去租正规的办公室,就在吴美云的家中建立了编辑部。第一期《ECHO》,他们就报道了黄永松建议的民俗:中国台湾的妈祖祭祀和京剧源流。

很快,与吴美云、黄永松共同称为“《汉声》四君子”的姚孟嘉、奚淞两位艺术家也加入了《ECHO》,成为核心的创作团队成员。那时他们已经开始对内容精心打磨,常常为了工作熬到半夜,为一段文字或是一张图片而讨论很久。曾为《汉声》工作的媒体人翟明磊曾听说过一个故事:当年杂志社用来洗照片的暗室就是吴美云家的卫生间,吴美云的丈夫在家里想去趟厕所,都得等他们工作结束之后才能进入。



黄永松和一位少数民族老人在一起。供图/翟明磊

一开始,刚刚建立起来的杂志销路一般,初创的几个出版人也逐渐离开了杂志。没钱、工作繁忙、内心挣扎,用黄永松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是“吃过苦头过来的”。幸运的是,在杂志成立之前,负责筹备杂志的吴美云和另一位创始人林坤雄与一家航空公司促成了合作,作为机上杂志,保证了一定数目的销量和广告。事实证明,与航空公司合作销售杂志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决定。杂志因为在飞机上的展示获得了多个海外客户,业务逐渐拓展开来,就这样赚到了第一桶金。

到了70年代中后期,时代的发展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那时,中国台湾本土的原创文化开始在各个领域发展,音乐上有了提倡“唱自己的歌”的“民歌运动”,文学上,持续呼喊了多年的“乡土派文学”也发出了更大的声音。1978年,吴美云和黄永松听取朋友的建议,决定停办英文版,改版为中文杂志,向中国人介绍自己的文化,并取名《汉声》。黄永松担任《汉声》的发行人兼总策划,吴美云任总编辑。他们决定将《汉声》的目标定在记录、采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上。《汉声》推出后,凭着精彩的民俗文化选题一炮打响,此后,《汉声》又开发出《汉声小百科》等童书,销量可观。凭借着在童书、策划展览等其他领域赚到的资金,《汉声》开始有资金去反哺更多需要花钱花时间的民俗文化的选题制作。

1987年,黄永松在《汉声》第19期推出“台湾的泉州人”这一主题,以寻根之旅打开了《汉声》在大陆的事业。此后,大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着黄永松,他带领《汉声》将工作重心转向大陆,他们和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专家合作陆续策划了《福建圆楼》《黄河十四走》等有学术影响力的话题,也在北京、南京等地建立了工作站。1993年,《汉声》与三联书店合作在中国大陆销售。逐渐在整个华人文化圈产生了影响力。

遗憾的是,“四君子”中的姚孟嘉早早去世,奚淞退休,《汉声》的大部分工作还是留给了黄永松和吴美云两个人。到了2016年,吴美云也因病去世,《汉声》特意推出一本小册子,纪念这位“永远的总编辑”。晚年的黄永松,经常回忆起和这群老朋友初创杂志的时光。他会提到,是吴美云的国际视野帮助《汉声》走上了成功之路,而她温柔包容的性格,也黏合着这群各有性格的艺术家朋友,将《汉声》持续不断地出版了下去。



“《汉声》四君子”。从左至右为:姚孟嘉、奚淞、黄永松、吴美云。供图/翟明磊

是野孩子,也是老实人

朋友们都说,生活中的黄永松是个极其接地气的人。他性格热情开朗,除了工作,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开怀畅饮。摄影师那日松是黄永松的好友,2019年他去中国台湾工作时,在汉声书店附近的一家小酒馆里,意外和自己心目中的“大神”黄永松第一次相见。那日松发现,这位前辈的性格相当平易近人,当场就开了一瓶高粱酒给新朋友们喝,酒后,他们又到书店喝茶聊天,两人就这样结为忘年交。策展人、杂志书《碧山》主编左靖性格内敛,但他也常常被黄永松的热情感染,2022年,他到《汉声》北京工作室去拜访黄永松,两人一见面,年近八十的黄永松就给了他一个拥抱,但他没有想到,这个拥抱,却成了他们最后一次的亲密接触。

豪爽的性格,与黄永松的出身有分不开的关系。他从小在乡村长大,最常做的事就是在水塘边玩泥巴。乡村虽然条件艰苦,但也让他能够自得其乐,不像城市的小孩那样受到拘束。高中时,黄永松突然喜欢上了画画。那时他没受过太专业的美术训练,却敢直接跨领域报考美术相关的科系。到了绘画考场上,他看到现场有备好的馒头,还以为是为考生准备的食物,差点吃下去。后来他才知道,那个馒头是作为炭笔绘画的橡皮,给他们擦画布用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凭天赋考上了美术专业。这份半路出家学习美术的经历,反而误打误撞地决定了他一生的方向。

除了有乡村孩子的野性,黄永松的性格中也有传统的一面,他在家中受到了强烈的中华文化的熏陶。他是大陆迁到台湾的第八代客家人,父母对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他名字中的“永”字,就取自族谱中黄家第一代迁居台湾的先祖留下的诗句:“生启朝观春毓秀,永承宗泽庆绵延”。

黄永松自认为在教育上十分幸运,他从小遇到的都是优秀的师长、前辈,这些人的教育为他的审美建立了比较高的标准。他小时候的语文老师是中国台湾著名的乡土作家钟肇政,读大学时,他的美术老师,也是从大陆过去的艺术名家。第一次拍电影时,和黄永松合作的导演陈耀圻也给了他良好的工作训练。那时他们在筹拍一部京剧题材的纪录片,陈耀圻要求黄永松做好调研,让他将需要用到的戏曲服装分门别类,说明用途,甚至告诉他,连服装上的纹样都要整理出来。这些经历让黄永松受益颇多。

支撑这样一个“野孩子”持续工作五十年的更大的动力,除了兴趣,也有对朋友的责任感。晚年,他对媒体回顾杂志初创的历程时曾说,刚做编辑时,他发现办杂志并不太赚钱,也想过趁年轻外出留学,但是看到一个个同事流失,想到自己再走了,杂志就彻底办不下去了,实在不忍心走。结果,这一“不忍心”,就是五十多年过去。

如今,这位老人离开了。去过台北汉声书店的人都知道,书店大门的造型是颇有中国特色的葫芦形状,黄永松纤瘦的身影也曾无数次出现在这道葫芦门的旁边。如今,当路过的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葫芦门时,已经不会再有机会看到他那开朗的笑容了。

记者:仇广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族乌军总司令上任近三个月 作战风格曝光:强调耐心和纪律性,重视无人机使用

俄罗斯族乌军总司令上任近三个月 作战风格曝光:强调耐心和纪律性,重视无人机使用

红星新闻
2024-04-26 18:04:11
大S放弃继承权!执意要给孩子改姓,张兰发声:去公证处更改遗嘱

大S放弃继承权!执意要给孩子改姓,张兰发声:去公证处更改遗嘱

八卦王者
2024-04-27 15:36:52
马自达:当我再努力也无法被中国市场青睐时,就只能选择躺平了

马自达:当我再努力也无法被中国市场青睐时,就只能选择躺平了

前沿科技学习分享圈
2024-04-26 23:13:00
狗头萝莉公布招工信息,却因工资太低被骂上热搜,哭着解释这件事

狗头萝莉公布招工信息,却因工资太低被骂上热搜,哭着解释这件事

新游戏大妹子
2024-04-27 12:26:23
13000颗!马斯克没有料到,6G计划正式公布,外媒:我们输了

13000颗!马斯克没有料到,6G计划正式公布,外媒:我们输了

小蘑菇壹号
2024-04-27 11:07:51
降薪850万,重签快船!管理层后悔莫及,哈登也再一次看走了眼

降薪850万,重签快船!管理层后悔莫及,哈登也再一次看走了眼

呆哥聊球
2024-04-27 16:21:10
后续:强龙卷风冰雹突袭广州,卡车被吹翻,家禽遭殃,路人吓哭了

后续:强龙卷风冰雹突袭广州,卡车被吹翻,家禽遭殃,路人吓哭了

一口娱乐
2024-04-27 22:54:15
网友恶搞p图《李想焊门》,两人的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网友恶搞p图《李想焊门》,两人的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4-27 17:32:52
50岁蒙古女外长接待卡梅伦,穿宝石蓝长袍裙走在红毯上,风韵犹存

50岁蒙古女外长接待卡梅伦,穿宝石蓝长袍裙走在红毯上,风韵犹存

八八尚语
2024-04-27 12:20:40
当年在罗马尼亚有个著名的笑话,你要是走的话,我们就不用走了!

当年在罗马尼亚有个著名的笑话,你要是走的话,我们就不用走了!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4-26 13:48:06
全程梗着脖子、横眉竖眼,46岁的秦昊,把“演技炸裂”玩出新花样

全程梗着脖子、横眉竖眼,46岁的秦昊,把“演技炸裂”玩出新花样

深海鱿娱
2024-04-26 21:06:38
江苏气象发布:局部大雨!最高25℃!

江苏气象发布:局部大雨!最高25℃!

鲁中晨报
2024-04-28 07:29:08
岳云鹏看完董宇辉河南行后,气得喊话宇辉,原因引全场大笑

岳云鹏看完董宇辉河南行后,气得喊话宇辉,原因引全场大笑

娱最资讯
2024-04-27 19:17:45
海牛球员模仿曼联三将坐广告牌庆祝,刘军帅:要继赢下去

海牛球员模仿曼联三将坐广告牌庆祝,刘军帅:要继赢下去

懂球帝
2024-04-27 10:28:14
她被称为中国黄金身材,巅峰期退圈结婚,丈夫身份特殊到不方便说

她被称为中国黄金身材,巅峰期退圈结婚,丈夫身份特殊到不方便说

简读视觉
2024-04-11 20:00:03
邓肯罕见露面!才退役8年看着像60岁老人,44岁女友瓦妮莎显年轻

邓肯罕见露面!才退役8年看着像60岁老人,44岁女友瓦妮莎显年轻

百里无心
2024-04-27 00:23:27
“紧日子”,是这么过的?

“紧日子”,是这么过的?

槽逻辑
2024-04-26 17:49:29
中俄谈判进入尾声!普京不得不向中方低头求和,中方恐成最大赢家

中俄谈判进入尾声!普京不得不向中方低头求和,中方恐成最大赢家

博文聊世界
2024-04-27 13:44:01
“你玩我,是要付出代价的!”江苏女子实名举报男友父子,后如何

“你玩我,是要付出代价的!”江苏女子实名举报男友父子,后如何

元爸体育
2024-04-27 07:30:11
真的假的?沃神爆料乌度卡被火箭队解雇!

真的假的?沃神爆料乌度卡被火箭队解雇!

林子说事
2024-04-27 17:43:46
2024-04-28 08:48:49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有料、有聊、有趣的周刊君
29881文章数 20624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画廊周北京迎来第八年, “漂留” 主题聚集 30 余家艺术机构与 40 场展览

头条要闻

被指沾染有害细菌 "巴黎水"200万瓶气泡矿泉水被销毁

头条要闻

被指沾染有害细菌 "巴黎水"200万瓶气泡矿泉水被销毁

体育要闻

一场2-2,改变2队命运!埃梅里神了

娱乐要闻

金靖回应不官宣恋情结婚的原因

财经要闻

美国,突发爆雷!

科技要闻

股价历史性暴跌,英特尔怎么了?

汽车要闻

5月上市/智能化丰富 海狮 07EV正式到店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小米米家 3 匹新风立式空调上架:双出风口,一级能效

亲子要闻

老婆在外打工,每个月就回来一次,然后给完生活费就走

艺术要闻

画廊周北京迎来第八年, “漂留” 主题聚集 30 余家艺术机构与 40 场展览

公开课

睡前进食会让你发胖吗?

军事要闻

军事专家:福建舰距离海试为期不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