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题 | 共建共享 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0
分享至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列为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如何进一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发挥先行区、示范区作用;如何加速区域人才培养,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

深入推进区域协同 培育发展现代物流等产业

3月6日上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河北省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道: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就斐然,重大国家战略的势能正在转变为河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河北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全域对接、全面承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一是功能疏解有序开展。河北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超过4万家,特别是引进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取得历史性突破,去年从北京市场化疏解就达到44家,首都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显现。二是重点领域协同突破。“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加速形成,1小时交通圈初步构建,比如,现在从石家庄到北京高铁只需要六十分钟,大家出行更加便捷。我们打造了“河北净菜”品牌,现在主要菜篮子产品在北京市场占到了4成。三是协同创新成果丰硕。去年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倍多。京津冀三地共同做大做强6个协同创新产业链,其中河北牵头两个,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一个是机器人产业,2023年河北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将近1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河北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战略机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体制机制更加顺畅。京津冀密切协作,梳理和打破了一批制约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简化了京津迁入企业落地手续。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我们将深入推进区域内部协同,打通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培育发展康养、文旅、新能源和大数据、现代物流等产业,为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河北力量。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何文忠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王红红:

鼓励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共享物流发展成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民盟省委会副主委王红红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打破企业迁移流动限制,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王红红建议,针对突出问题抓紧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对市场准入和退出、强制产业配套或投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以及政府采购等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同时,加快完善配套支持政策。聚焦市场基础制度、市场设施联通、市场监管等领域,研究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加快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法》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

她建议,鼓励长三角等率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在健全市场制度规则、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共享物流发展成果、强化跨区域市场监管协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张可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区市政署副主席柯岚: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最有前景的增长极之一”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经过五年多建设,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日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有前景的增长极之一,活力十足。”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区市政署副主席柯岚表示。

在柯岚看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的关键,除了硬联通,还有软联通——规则对接与机制衔接。在中央关心和指导下,澳门检验检疫业务和内地海关单位互信互认、相向而行,陆续就不同品种的鲜活食品开展创新监管模式,实现检疫前推、合作监管和全程联动。同时,还推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动植物的白名单,“通关更顺了,人心更近了,工作也更有干劲。”

柯岚说,检验检疫合作,表面看是技术合作,背后其实是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制度融合和规则衔接发展的缩影,是一种制度融合的力度,折射的是民生温度,汇聚的是大湾区的高度,记载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速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玥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

优化完善港航物流网络 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十年,“一核两翼”发展新格局、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新格局、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新格局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三地自贸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连玉明建议京津冀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形成以陆港为基础、空港为引领、海港为特色、国际数字贸易港为战略制高点的世界级空港群空间布局,通过“四港联动”深化三地自贸区协同发展,打造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他介绍,一方面,要以提升路网连通性为重点,推动“轨道上的京津冀”向纵深发展,持续织密京津冀交通运输路网;加快铁路跨境贸易运输线,海铁联运班列开通。同时研究编制《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方案》,完善区域枢纽航线网络布局,形成以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为“双枢纽”,滨海机场、正定机场为补充的空港格局。

此外,还要以智慧港口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天津、曹妃甸和黄骅港的协同发展。建立京津冀海港协作机制,优化完善港航物流网络,促进北京空港、陆港与津冀海港联动发展。以数字贸易港为制高点,推动港口间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四港一体化发展。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作者:尹星云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顾军:

各扬所长 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

在回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何创新政策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顾军表示,上海既要当好龙头勇挑重担,又要强化带动做好服务;既要紧扣目标久久为功,又要把准路径稳中求进;既要对标国际加快补齐短板,又要扬我所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概括起来有三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强化规划和政策的引领支撑。上海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总体部署,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出发点,把提升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作为着力点,把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作为落脚点,不断强化“四大功能”,统筹推进长三角国土空间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编制工作。

二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的一体化。当好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研究制定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建设方案,强化长三角地区创新策略能力建设。持续推进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强各类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我们正在研究建立长三角城际铁路一体化运营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加快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三是着力在重点区域一体化上率先突破。进一步发挥改革开放前沿优势,特别是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一是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强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的经验的互鉴和复制推广。二是深耕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试验田”,协同三省制定出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三是建好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通国际国内“彩虹桥”,聚焦政策创新、产业布局等重大事项加强协同研究和产业合作,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能级,更好发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在服务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张骏 顾杰

全国政协委员、禹洲集团创始人林龙安:

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示范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禹洲集团创始人林龙安提交了三件提案,包括关于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丝路电商”先行示范区的提案、关于便利人文交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提案、关于香港建设国际级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提案。


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动能,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示范区,林龙安建议,建设“丝路电商”区域协同创建机制,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建设大湾区“9+2”城市“丝路电商”协同创建机制,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澳门中葡经贸合作平台和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和跨境电商发展优势,共同拓展和深化电子商务国际合作,探索搭建数字经济国际规则体系,打造“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新高地。

同时,林龙安还从多方面提出了打造“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新高地建议,包括实施“丝路电商”产业提升工程,积极发展“丝路电商+产业带”模式,打造“丝路电商”特色品牌孵化平台;打造“丝路电商”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丝路电商”国际服务体系等。

林龙安还关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其提交了关于便利人文交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提案,提出了加强交通联系、建立互通通讯基础、优化支付系统等多项具体建议。

来源:新京报

作者:徐倩

全国人大代表、柳钢集团检测计量中心化学室高级技师杨正平:

加快区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全球科技竞争的背后,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全国人大代表、柳钢集团检测计量中心化学室高级技师杨正平表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让人振奋,这对于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更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杨正平奋战在柳钢检化验一线14年,积极参加各类生产劳动,职工技能竞赛,先后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技术能手”“向心向善”“广西青年榜样”“龙城技术能手”“柳钢工匠”“柳钢技术状元”“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多年的实践经验,杨正平发现,虽然我国的产业工人队伍在不断壮大,但仍存在着产业工人队伍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特别是在技术技能、人员结构、体质机制等方面还存在难点堵点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杨正平提交了《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重磅文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6年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出台了推进改革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各产业全面推进,不断深化,一支素质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但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普及,也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技能人才总量供给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高技能人才的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究其原因,杨正平认为:“部分企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非公企业落地落实难,中小微企业、传统低端制造业和“三新”领域企业参与度低,产业工人竞争力不强。”

如何对高技能人才进行更为科学化地培育、选树、激励和评价,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破题的关键所在。

在建议中,杨正平提出,从“重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搭平台,推动数字赋能”“强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优环境,厚植成长沃土”四个方面着手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何文忠


《 现代物流报 》( 2024年3月13日 3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现代物流报
现代物流报
物流行业的专业报纸媒体
9836文章数 59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