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两会聚焦|代表委员为“养老”建言献策

0
分享至



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养老这件事,传达出诸多积极信号。多位代表委员也就如何养老在两会期间建言献策。

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 在天津市和平区文化村社区,楼道内加装了扶手和折叠椅便于老人上下楼。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适老化改造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孙洁说,其目标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环境,重点任务是建设适老居住、出行、就医、养老等物质环境和包容、支持老年人融入社会的文化环境。

适老化改造是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涉及家庭、居住区、公共设施、交通设施等方面的改造。目前适老化改造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孙洁指出,一是社会参与积极性仍然不高,如自主出资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家庭极其有限。二是适老化改造触及范围广,资金需求量巨大,目前地方没有相关经费支持,医疗机构投入也有限,改造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三是适老化改造涉及部门多,职责分散,难以有效推进。

孙洁建议,深化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具体而言,一是充分发挥老龄委议事协调作用,统筹谋划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二是发挥老龄办综合协调作用,把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作为老龄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三是建议在中央预算中设立适老化改造资金项目,进一步加大对适老化改造工作的支持力度;四是不断优化老年就医环境;五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适老化改造工作认识,促使全社会共同参与;六是深化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加强老年医院和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等机构建设,推进医疗机构适老化改造,着力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智能技术困难,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

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他们都有着“养老不离家”的心理。针对此,有养老机构做出了创新探索,如大家保险集团旗下的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针对高龄独居、失能半失能卧床、认知症困扰、慢病管理、术后康复等不同人群,推出了个性化的居家安养解决方案,将专业护理服务送到老人家中。居家安养的专护团队由康复师、营养师、医生、心理咨询师和法律顾问组成,结合长者的实际情况,提供专业护理、医疗健康、精神慰藉和营养干预等全方位高品质养老服务,满足长者居家养老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多举措助推医养结合发展




△ 在公益福彩·第十四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现场开展的义诊服务。

从全国调查的数据来看,居家养老服务包括很多需求,比如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康复护理、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方面,现实中老年人的这些需求很难被满足。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安徽省委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也关注到了上述问题。“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医养结合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层面虽然给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但微观上缺乏具体可行的支持手段,尤其是在资金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支持不足。”杨金龙说。

杨金龙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缺少对医养结合专项资金支持,养老机构无力拓展医疗功能,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动力不足。与此同时,老年医疗、安宁疗护、医养结合、长期照护等领域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层次不高,多数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人员存在年龄高、文化水平低的现象。

为此,杨金龙建议,对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养老服务、医务人员到养老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给予相应补贴。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根据医养结合特点,开发金融产品和创新金融服务,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增加医养结合服务建设的资金储备。加大政府购买医养结合服务力度,为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等服务。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加速,人们对保险有更加强烈的需求。”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原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重点发挥保险公司经营寿险业务的“带客优势”,将保险业务、资产管理与养老服务相融合,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从制度、产品、服务等多方面推动保险业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由偏好重资产模式逐步转向轻重资产结合、以轻资产为主的模式,增加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旅居康养服务覆盖面,构建“保险+养老+投资”服务体系和产融结合的全产业链康养生态。

“2023年3月,大家保险首只健康养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完成,基金规模50亿元。该基金专注于养老产业投资,包括赋能保险主业发展的养老社区布局及养老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股权等。”大家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副总经理刘鹰介绍道,“大家的家”持续深入洞察与理解中国家庭的养老现状与需求的演变,提出了“险养结合”的金融养老理念以及“城心医养、居家安养、旅居疗养”等多元化养老模式。截至2024年2月,大家的家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3座城市完成15个城心医养社区布局;在杭州、北戴河、三亚等地落地6个旅居疗养项目,另布局有5个居家安养网点,并计划在未来继续推进更多城心医养社区和旅居疗养社区的落地。

相关统计显示,北京现在有414万户籍老龄人口,这些老年人中99%都是居家的,对于这些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高龄老人来说,最贴身的刚需就是养老护理员,而养老护理员却非常短缺,有专业知识的更加短缺。

对此,杨金龙建议鼓励医养结合机构与有关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在院校建立老年医学、护理相关专业,为医养结合机构输送相关人才。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大家的家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诸多经验。近年来,其与多个高职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订单培养模式,共同研发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服务型+管理型”的定制化培养:学生完成全部培养方案后,由大家的家择优录取就业,并提供良好的职业上升通道。采取“理论+实习”的教学形式,成功引入了80余名养老专业技术人才,覆盖社区护理、康乐、行政、客服等多部门多岗位,实现了从业人员“年轻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规划。

让养老院成为“人文乐园”




△ 在大家的家·北京友谊城心社区,长者友好社团正在参加舞动治疗活动。

养老院与“人文乐园”,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看来,可以同时实现。“提升养老院的人文属性,不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新的文化体验场所。这种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吴为山说。

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养老院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吴为山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许多养老院存在生活单一化、管理封闭化、环境医院化的现状,缺乏人文关怀和文化氛围,导致不少老年人不愿意住养老院。

怎样通过改善养老院的人文环境和文化设施,使之成为老年人的“人文乐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吴为山建议,首先,倡导人文关怀,让养老院更有居家感。从养老院层面,一要采用环保建筑材料,筑好养老院健康第一道防线;二要发展个性生活环境,老年人可以将个人家具和装饰品带入养老院,以此获得居家感和温馨感;三要发挥好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根据老年人主观意愿和兴趣专长,鼓励有能力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如到学校讲授革命故事、普及科技知识、教授艺术技能等,让老年成为一个更有作为、更有进步、更有快乐的人生阶段”。

其次,打造特色项目,让养老院成为“人文乐园”。可以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性、文化基础和社会角色,为养老院生活配置不同的文化项目,如书画、琴棋、音乐、舞蹈等,使养老院成为一个“老年大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根据不同老年人群体的兴趣爱好,建立“专科型”养老院,如体育养老院、艺术养老院、棋牌养老院等,让老年人通过共同的兴趣找到归属感和乐趣。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专业的音乐老师会在合唱活动、合唱小组中对老年人的演唱进行专业指导;舞蹈编导专业老师指导老年人舞蹈动作及演出编排,开设广场舞、手势舞等舞蹈类活动及大型演出;美学专业老师指导指导他们开展创意美术、手工类等艺术活动,将美术类活动门槛降低;专业摄影师开设摄影课,指导长者拍摄有趣的照片……”大家的家·北京友谊城心社区院长董野介绍说,在我们社区,目前开展的文化活动包含休闲娱乐(日常活动)、节庆主题、教育服务、艺术疗愈、社群活动五类。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放性文娱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还可以吸引外地游客,推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吴为山说,特色养老院还可以与当地的旅游景点、餐饮业等产业相结合,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吴为山特别指出,要结合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专业护理人员,提高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养老院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为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文化知识培训,提升专业护理人员的文化素养,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撰文:文心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受访者供图

责编:张利娟

编审:赵珺 徐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报道》杂志
《中国报道》杂志
中国报道杂志社官方媒体
793文章数 7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