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咱们的队伍吗?(147)
主 编:崔晓汉
总撰稿:徐焰
顾 问:毛新宇
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当时他便总结说:“我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获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为什么这位朝鲜战场上的美军统帅会有这样的感叹呢?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军上将克拉克(左)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朝鲜战争是平局,抗美援朝战争却是伟大的胜利
发生在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是朝鲜国内两大政治势力斗争和冲突的结果,也是当时世界上两大阵营的矛盾和斗争的产物。从整体而言,朝鲜战争是在双方处于均势的情况下最后以停战(休战)结束的。战争在三八线爆发,最终双方又大致在此处结束,可谓是平局;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却是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开始,战争结束时的战线已在鸭绿江以南400公里的三八线附近。
衡量某一方在一场战争是否获胜的标准,最主要的标准是看战争是否达到了这一方进行战争的预定目的。从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完全达到了抗击美国对我国边境的威胁并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的目的,这确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对美国军政首脑而言,朝鲜战争最后的结果是苦涩的。虽然最后的战线恢复到战前的三八线,按照彭德怀的讲法是“双方都过得去”,然而美国当权者自恃有全球超强实力,却最终在战场上不能战胜对手,这本身就是一个恼怒不已的结局。战时担任过美国国防部长的五星上将马歇尔就感叹说:“神话已经破灭了,美国并不像是世人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
新中国刚刚成立就敢于出兵朝鲜与“世界霸主”美国作战,还能战而胜之,这在全世界面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威军威,当时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都不能不对新中国刮目相看。志愿军入朝初战获胜后,美国军政首脑都承认共产党中国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之一,从此不得不将新中国视为一个平等的对手。
毛泽东指导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可贵之处,正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行“不要做现在我军还不能做到之事”的原则。在国力和技术条件同美国相比处于绝对劣势的形势下,领导中国军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最终同敌人在朝鲜这一局部战场形成相对均势,迫使美国妥协停战。
发挥自身优势,达到四个平衡
1950年的中国,还是一片满目疮痍的贫困土地,按毛泽东的话说,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九十还停留在古代。我们是人口世界第一的文明古国,工业产值竟居世界第26位,尚不及比利时等小国。此时美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超强于世界,工业产值占全球40%,在二次大战后又将联盟战略当作拿手好戏。它在西方以刚建立的“北约”控制了北大西洋,东方以占领日本及整个第一岛链之势将太平洋变成“美国湖”,又以美援为诱饵操纵联合国的多数票。朝鲜内战刚刚爆发,美国便能让联合国通过干涉决议,打起“联合国军”的旗号出兵。那个“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随后便坦率地说,他只服从美国总统的命令,其行动从来不向联合国安理会或秘书长汇报。
当年美国嚣张的气焰,是以超强的实力为后盾。已经解密的白宫档案证实,杜鲁门政府研究朝鲜战局时,开始只顾虑苏联的干涉,根本不把中国的参战因素放在眼里。西方人讲究的是实力政策,从1950年的统计数字便可看出中美两国的实力相差不啻天渊。当时中国年产钢仅60万吨,美国则是8785万吨,中国原油产量仅20万吨,美国则是2.6亿吨,中国发电量仅45亿度,美国则是3880亿度。美国还拥有原子弹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空军,中国当时连迫击炮都造不好,武器装备十分落后。不过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强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国力和技术条件同美国相比处于绝对劣势的形势下,中国军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最终同敌人在朝鲜这一局部战场形成相对均势,迫使美国妥协停战。当年形成的均势,主要是在四个重要领域形成了平衡:
双方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形成平衡——敌打联合国旗号,我与苏联结盟并促进国际民族解放运动;
双方在作战空间形成了平衡——敌有海空优势,我有陆上优势和地下优势;
双方在作战时间形成了平衡——敌控制白天,我擅长夜战能在晚间占优势;
双方在军人战斗力方面形成了平衡——敌有技术优势,我有战斗精神优势。
朝鲜战争虽然是一场交战双方的目标和行动都有一定限度的局部战争,但是其规模仍然是十分宏大的。战争期间,交战双方投入兵力总计不下500万人。美国由于采取兵员轮战的形式,因此其在朝参战兵力最多时为54万人,却先后共有120万人以上参加过这场战争。新中国也以轮战方式投入了自己的主力部队297万人入朝参战。在战争中,新中国的军队越战越强,并且熟悉了现代化战争的战法。停战协定签字时,“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就感慨说:“我们的失败在于敌人仍然没有被击败,并且甚至比以前更为强大及更具有威胁性。我说更为强大的意思,是指共产主义的亚洲陆军已学会如何打近代的陆地战争。”
战场上打出国威军威,中国人从此真正站起来
新中国为抗美援朝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不过从纯军事的角度看人员损失还少于敌人。从战时己方统计看,志愿军战斗损失39万人(包括伤亡和失踪),却歼敌70万人(再加朝鲜人民军的战果共109万人),与敌方的损失为1:1.8。按照美韩公布的损失数字看,其伤亡高达113万(其中美军14万),估计其中有 2/3 以上为中国军队所造成。这在“联合国军”火力强度要高十几倍,技术条件又远远超过中朝军队的情况下,仅从双方的伤亡对比看,不能不说志愿军有着相当出色和高超的战斗效能。
1953年7月朝鲜停战的消息传来,毛泽东兴奋地在中南海院内唱起一段京剧。在中国人民一片欢腾时,美国官方和舆论发出的却是叹息声。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心理支撑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