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央视钦点,她带火了中国人的老钱风

0
分享至



意料之外,今年的春晚竟然颇受好评。

“春山学”“尼格买提扑克牌没对上”“看完西安分会场民族自豪感达到顶峰”等热点都让观众喜闻乐见。

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春晚节目组终于照顾到了人民的喜好。

而其中的一档节目更是给观众一个大大的惊喜。

《年锦》。



刘涛、刘诗诗、李沁、关晓彤四人分别穿着汉、唐、宋、明不同朝代的汉服站在台上,带领一群汉服姑娘给观众带来一场传统文化的视觉盛宴。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2021年春晚上引起一片骂声的,着装不中不洋的《山水霓裳》。



三年后,汉服终于又进一步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被展示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面前。

而这背后,是二十年来,一项名为“汉服复兴”运动的筚路蓝缕。

无数汉服爱好者不畏人言,心念传统,只为将曾经被剥去的汉民族服饰重新穿戴在身。

从被人指指点点到如今随处可见,汉服复兴为何走到如今,他们的坚持又是为了什么?







2003年,一批汉文化思想的觉醒者、实践者开始在一个名为汉网的论坛聚集,而他们交流的其中一样事物,就是汉服。

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汉服虽然在明末清初时被赶进了历史的角落,但数百年间,人们依旧没有忘记它的存在。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一些专家学者号召复兴汉服。

近代汉服第一人章太炎就很爱穿一件前胸绣一“汉”字的交领衣,此外,还有钱玄同穿“玄端”办公、夏震武束发深衣、张大千宽袍大袖游历欧洲,都是对汉服的继承。



只不过当时社会动乱,最终不了了之。

而新世纪之初的国泰民安,民康物阜,再度给了汉服复兴的契机。

于是,这些人的汇聚也成为了当下汉服复兴之路的星星之火。



他们根据《诗经·秦风》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彼此互称“同袍”,开始根据古籍研究甚至自己制作汉服并分享到网上。

2003 年,19岁的王育良参照汉网论坛上的样式,制作出了自己的第一件汉服,并于7月21日在网络上公开,为公开自制汉服的第一人。



同年11月22日,一位名叫王乐天的电力工人在国内第一个汉服商家采薇作坊的帮助下,模仿电视剧《大汉天子》中的服装样式仿制了一件汉服,走上了郑州街头。

事件被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后,立马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而这也成为第一件真正推进了汉服复兴运动的社会公共事件。

人们开始发现,原来还有汉服这一物,原来汉服背后还有这么多本该记住的故事。

简单来说,汉服是汉民族的服装,最早可以追溯黄帝时期,周朝得以定型,并在汉朝由官方规范了一套完备的冠服体系。

尽管在之后的朝代有所变化,但基本保留着交领右衽,平面剪裁的特征。





按正常发展,汉服本该像日韩等民族的传统服饰一样,一直传承到现在。

然而,随着明末清兵入关,为了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维护满人的统治,清朝开始实行“剃发易服”政策。

不仅逼着从小就坚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毁”的汉人将头发剃成满族的“金钱鼠尾辫”发型,还不允许老百姓穿着汉服。

而为了推行这一政令,清军不惜一切手段,在全国范围内都进行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等残暴屠杀,直隶“一望极目,田地荒凉”,河南“满目榛荒,人丁稀少”,四川更是“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

那之后的中国,上下血成河,南北只废墟,千里无人烟,满目皆疮痍。



自此,汉服便消失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直至如今。

若只是一件衣服,从历史中消失自然也没什么可惜。

但作为一样传承数千年的服饰体系,汉服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实用性,更因为它的文化性。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因为与这个民族同步形成,自然也与族人的生活习惯、精神追求息息相关。



一直以来,中国就自称“华夏之邦”,《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所以,汉服不仅是“衣冠上国”的代名词,更是“礼仪之邦”的一部分。

前者,是审美品位和工艺技术的堆砌。



面料工艺、图案纹样已入化境自不必说,就只看褒衣博带的款式,即便是最普通的布料,也能在行动时展现柔美流畅的线条,以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超脱泰然的民族性格,以及含蓄自然、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而后者,则是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的彰显。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讲究尊卑礼仪、规矩法度,而汉服,便是这些行止的完美载体。

不仅帝王将相、官军平民都有自己特定的服饰形制,日常生活的关键节点也都有专门的服制,祭祀时着祭服、朝会时着朝服,婚嫁有吉服,从戎有军服,服丧有凶服,男子成年的冠礼要从童子垂髫改成总发戴冠,女子成年的笄礼,要将头发挽至脑后做髻,以簪绾之。

虽然这些严格且繁琐的礼仪规范如今看来带着极其浓厚的阶级印记,但在封建社会,确实是先进文化的体现。

所以,随着汉文化的影响力,汉服也传播到了周边小国,日、韩、越南等国的服饰也都是根据汉服,加之自身的生活习惯,气候环境模仿而成的。



所以,当王乐天以及一众先驱者将汉服推到人前时,一些有识之士便了解到了自己民族传统服饰的过往。

历史虽然无法改变,但文化却可以重生。

于是,一个以复兴汉服为立足点,实际上是在找回华夏文化自信的民间运动开始在大江南北开展。





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汉服复兴之路也是希望与坎坷并行。

如今当我们回望汉服运动发轫之初,其实并没有体面。

由于当时讨论推广汉服的都只是一些普通人,虽然热爱,由于他们大多都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实力,又或者根本找到购买渠道(网购还没有普及),也没有太完备的知识体系。

因此,空余口号,而即使拥有了汉服,也都是一些极其简陋,不符合形制,甚至就是影楼款的样式。

可也正是他们的打下的基础,在学校、社会搭建社团,组织活动,才捻成了汉服复兴运动的燃线。



而在漫长且混乱的前期摸索后,汉服复兴运动也终于开始有了大佬的下场。

2007年11月,一位网名为撷芳主人的青年学者创办“大明衣冠——中国服饰史论坛”,并在上面发布了大量q版明朝服饰进行宣传科普。

因为图中精美且考究的还原,让更多人对明制服饰有了新的了解。

2009 年3月份,致力于汉民族服饰的复原和研究工作的汉服品牌“明华堂”在香港正式注册成立。



因为用心考究的制作,以及对明制服饰的面料形制和纹样工艺的高度复原,明华堂出品的汉服也成了很多同袍心中所好。



同年10月份,装束复原小组根据古籍推出了第一批复原作品,西汉长寿纹曲裾袍,十六国绮纱襦裙、初唐联珠锦半臂儒裙,从此成为汉服圈内的模范标杆。









而除了大佬的下场,汉服也开始被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所喜爱并推广。

2013年6月份,徐娇方文山穿着汉服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首次穿汉服走红毯的明星。



同年 11 月,方文山发起了第一届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并延续至今从未断绝。



然而,相比于这些正面消息,由于知识的尚未普及,那些年里大众对汉服的印象依旧要么是奇装异服,要么是日服韩服。

因此,当汉服走上街头,面临的大多还是误解和指责。

2004年10月6日,一群同袍身着汉服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购物。

不想次日,北京某网站的论坛竟以《寿衣上街?改革开放多年,封建迷信上街》的标题将这些人的照片放在网上。

还配文道:“昨晚,8名寿衣打扮的青年……身穿寿衣走上王府井,他们希望能够为恢复传统的殡葬业做出贡献。”



而更引发社会争议的一件事,是成都焚烧汉服事件。

2010年10月重阳节,一名穿着曲剧的女孩在春熙路附近的德克士就餐,却突然遭到了一群大学生围攻,声称她所穿着的服饰是和服。

即使她解释自己穿的是汉服曲裾,但对面完全失去理智,不断威逼她脱下衣服。

最终,她靠朋友借来的衣服才逃离现场,而心爱的曲剧则被这群大学生付之一炬。



这件事的悲凉之处就在于,两方的行为都是怀揣着爱国之心,但因为信息差以及一边极端心理,最终引发了一场祸事。

争议纷杂不同,而即便是汉服圈内,也有“改良派”和“复古派”之争。

前者主张应当将汉服“改良”成符合现代元素的形式,方便日常生活;



而后者则认为汉服必须依据历史典籍和现有出土文物的形制来还原,否则就是不伦不类。



而除了国内的阻碍,还有国外的觊觎。

随着汉服的复兴,不仅我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韩国也意识到文化的力量。

有人发现,在韩国2008年历史剧《大王世宗》中,就出现了大量剽窃撷芳主人所绘制的大明衣冠图制内容。



自那之后,韩国抄袭中国汉服的行为几成常态。

但如此喧腾的局面,反倒证明了汉服运动是在野蛮生长之中,说明民间各方力量正共同将“汉服”推向大众视野之中。



历史的安排,有时就是这么巧合。

古老的汉服,重获生机,靠的是竟然最新兴的科技,互联网。



王乐天身穿汉服上街的照片,最先通过互联网传播开来的,汉服爱好者也是通过网络联合成小圈子进行交流。

而如今汉服的遍地开花,其实也源自中国互联网的爆炸式增长。

当汉服被互联网推送到亿万国人的面前后,老祖宗开始施展起了自己的碾压式审美。



如今很多人对汉服的喜爱,其实就是一个最简单直白的原因,漂亮



自从知道了汉服,曾经因为《新白娘子传奇》,用床单假装白娘子衣服的女孩终于有理由穿上和剧中一样漂亮的衣服。

而因为传承千年,汉服的款式极其多样,而且每一款都有。

秦汉的典雅凝重。



魏晋的俊俏潇洒。



唐制的雍容华贵。‍



宋制的清雅含蓄。



明制的端庄大气。



总有一款能戳中你的审美。

而与此同时,得益于电商的发展,购物平台上,各种款式、尺寸的汉服琳琅满目。

又因为购买的人数的增多,行业逐渐成型,制作成本开始下降,工艺水平则逐步上升,只要你用心选购,可以说是千仓万箱,丰俭由人。



数据显示,仅2023年一季度,中国汉服市场销售额约36.2亿元,同比增长15.4%。



曾经同袍即便喜爱汉服,却无处可得的尴尬处境终于一去不复返。

而这些汉服,除了日常和在传统节日中进行穿着,还有很多被用来进行旅游拍摄。



这就要说到汉服爆火的另一大原因。

国富民强的当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力也越来越高,而这正是汉服这一事物所承载的文化取向。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西安、洛阳、杭州等旧都故城频频成为热门的旅游城市,热爱传统文化,或者仅仅是喜欢写真的男女开始穿着汉服前往当地旅游。



陕西西安,身着宽袍大袖,衣袂飘飘的女生打卡大雁塔、畅游大唐不夜城;河南洛阳,整个公交车上可能就你一个穿现代服装;浙江杭州,游客换上汉服参加“辰月花灯节”、夜游西湖……



甚至在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穿着汉服或走上街头,或参加典礼,以推广中国文化。



对美的追求总是共通的,社交平台上,一些明星、网红、KOL也开始在生活、拍摄乃至活动中穿着汉服,从而带动更多人认识汉服,喜欢汉服。



而除了由上而下的推广,还有从小到大的浸润。

由于官方的认可,如今很多学校已经将汉服讲解放进日常课程之中。



等到这些孩子长大,在他们的观念中,汉服便不再是奇装异服,而是日常穿着在身的民族服饰。

而不久之前,迪奥“抄袭”马面裙事件,也让马面裙这一汉服品类全面出圈。



如今无论是汉服爱好者还是普通人都以拥有一件马面裙为荣。



这也说明,汉服完全可以融入当下生活,只是没有被更多人看见。



由此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汉服终究会达成复兴运动伊始的目标。

一个是融入日常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再将汉服看作一件古装,而是一件可以穿着去干各种接地气的事情的普通衣服。

你可以穿着它去上班、逛街,旅游,甚至是在路边摊吃烧烤。



而另一个,则是汉服所承载的汉文化被重视。

2004年11月12日,天津市政府在天津文庙举办祭孔表演,表演队穿着清装,一些参加的官员也穿着清代官服。

方哲萱(网名“天涯在小楼”)试图就此问题与主办方沟通,但毫无结果。

无奈之下,她一个人到偏殿换上汉服,出来向孔子虔诚祭拜。



虽然方哲萱当天的行为没能改变天津文庙的决定,但在网上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而随着汉服的普及,天津文庙终于于2013年开始改用汉服举行祭孔大典。



我们都说要传承文化,但传承文化是需要载体的。

而汉服,就是最好的载体之一。

在2020年的跨年演讲中,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这样讲述如今的汉服复兴运动:

“今天的中国,有300万汉服爱好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8到24岁。如果是手绣的汉服,价格在8000到20000元。在座的60后、70后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工作以后拿到工资,第一件事情是跑到商场,给自己买一件西装,表示我是一个成年人,一个现代人。今天一个姑娘拿着工资买一件汉服,表示我是一个中国人。”

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复兴汉服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着更远大的目标。



部分图片和素材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个时代的终结:好莱坞传奇女演员桑德拉·布洛克宣布息影

一个时代的终结:好莱坞传奇女演员桑德拉·布洛克宣布息影

自由的饼干Pn
2024-05-27 08:03:39
读者集团原董事长吉西平落马,曾任庆阳市委书记

读者集团原董事长吉西平落马,曾任庆阳市委书记

澎湃新闻
2024-06-07 15:28:36
哪一年高考最难?2035年或迎来竞争最激烈一届,此后难度断崖式下跌

哪一年高考最难?2035年或迎来竞争最激烈一届,此后难度断崖式下跌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7 23:34:03
结束了!国足无缘2026世界杯

结束了!国足无缘2026世界杯

足球检录台
2024-06-07 11:33:07
《新闻联播》有点看不懂了,里面出现了很多让人困惑的新词汇!

《新闻联播》有点看不懂了,里面出现了很多让人困惑的新词汇!

综艺停车场
2024-06-07 23:02:44
乌军在哈尔科夫传来捷报,此地彻底收复!

乌军在哈尔科夫传来捷报,此地彻底收复!

听风听你
2024-06-05 11:00:50
某一汽奥迪女主播疑似“裸体”直播?七折销售,已成当前常态…

某一汽奥迪女主播疑似“裸体”直播?七折销售,已成当前常态…

火山诗话
2024-06-07 06:35:31
如果毛岸英没牺牲,毛主席会不会让他“接班”?历史早给出答案!

如果毛岸英没牺牲,毛主席会不会让他“接班”?历史早给出答案!

小新历史
2024-06-07 15:54:08
“纸面服刑”的杀人犯:36年后再杀人被判死刑

“纸面服刑”的杀人犯:36年后再杀人被判死刑

重案组37号
2024-06-06 21:16:04
6日,人社部官网发布养老金重要通知:养老金涨幅出现“小意外”

6日,人社部官网发布养老金重要通知:养老金涨幅出现“小意外”

Liul
2024-06-08 03:23:03
普京话音刚落,俄核潜艇就将抵达古巴 梅德韦杰夫:谁的敌人是美国,就是我们的朋友

普京话音刚落,俄核潜艇就将抵达古巴 梅德韦杰夫:谁的敌人是美国,就是我们的朋友

红星新闻
2024-06-07 17:57:13
被消耗的激情,日渐逼仄!

被消耗的激情,日渐逼仄!

吴女士
2024-06-06 10:41:17
深圳一公司在办公室摆放烟灰缸被罚5000元?事情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

深圳一公司在办公室摆放烟灰缸被罚5000元?事情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

不掉线电波
2024-06-07 22:58:30
俞敏洪就个人言论道歉,依然信任孙东旭,网友:罗永浩又说中了!

俞敏洪就个人言论道歉,依然信任孙东旭,网友:罗永浩又说中了!

体制内老陈
2024-06-07 16:41:28
俄国很生气,宣布了三件事,但世界似乎没反应

俄国很生气,宣布了三件事,但世界似乎没反应

近距离
2024-06-07 12:42:38
禁电动车后,广州三元里店铺成片倒闭,街道办终于服软了!

禁电动车后,广州三元里店铺成片倒闭,街道办终于服软了!

财话连篇
2024-06-07 09:43:14
克罗斯:10年前没去曼联是最正确的决定,看看现在的皇马和曼联

克罗斯:10年前没去曼联是最正确的决定,看看现在的皇马和曼联

直播吧
2024-06-07 18:56:07
王云蕗愤怒爆发,情绪失控,公开发声表达不满!

王云蕗愤怒爆发,情绪失控,公开发声表达不满!

乐动你心
2024-06-07 23:40:20
6月7日俄乌最新:拜登的重磅表态

6月7日俄乌最新:拜登的重磅表态

西楼饮月
2024-06-07 14:00:02
赖亚文暂时离队,中国女排或有大变动,蔡斌该决定了

赖亚文暂时离队,中国女排或有大变动,蔡斌该决定了

极度说球
2024-06-07 13:00:10
2024-06-08 05:40:49
视觉志
视觉志
中国第一视觉杂志
8861文章数 1316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头条要闻

云南省镇雄县一煤矿发生事故致1死3伤 还有2人失联

头条要闻

云南省镇雄县一煤矿发生事故致1死3伤 还有2人失联

体育要闻

优势在我?中国足球有自己的节奏

财经要闻

身陷退市股的投资者:我的钱瞬间没了

科技要闻

6家大模型抢答高考作文,谁是你心中的Top1

汽车要闻

2.0T混动售20.98万元起 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时尚
亲子
艺术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上海迪士尼年卡最高档位卡种八折优惠改为满减

接下来几个月,比看赛事更有意思的是......

亲子要闻

新生儿,大学生,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军事要闻

普京刚说完考虑"不对称"回应西方 俄核潜艇就将抵古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