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口就头脑空白,想写作却提笔忘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
如今年轻人群体中的“词穷”现象,也可以称之为“文字失语”。这并非病理原因导致的语言表达障碍,而是表现为受到网络语言使用习惯的影响,无法在特定情境中准确用文字表达自身想法,即“话在心口难开”。
从调查结果来看,过半受访青年认为,阅读量少和依赖网络语言及表情包是“词穷”的主要原因。层出不穷的网络热梗,就像语言的“预制菜”,不仅降低了交流的成本,也简化了交流的过程。
不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仅随手拿来就能使用,而且人人都能听得懂。换言之,在线上社交场景中,网络用语扮演着一种让人们的沟通“如鱼得水”的通用货币。
不过,文字表达能力的退化,不能简单归因于网络用语的泛滥。网络流行语之所以看起来“随处可见”,是因为线上社交取代线下交往的频率在不断增加。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与网络前所未有的亲近,人与人的距离却日益疏远。
一旦离开互联网的“海域”,比如在线下交流、公开发言中三句话不离热梗,网络用语就会在此时显得浅显甚至贫瘠,不仅没法准确传递信息,反而会贻笑大方。近年来网友越来越厌烦春晚小品用网络热梗,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说,“互联网让我们变得浅薄”。互联网的确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也导致了浅阅读行为的泛化。长期沉浸于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与传递模式,用表情包、流行语代替观点表达,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懒惰,在潜移默化中把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让渡出去。
长期缺乏表达训练,一旦切换了表达场景,却没能及时调动记忆和思考的能力,也就陷入了提笔忘字、词汇匮乏的窘境。所以,人们对“词穷”的担忧,其实也是在忧虑普遍化的网络社交场景对其他场景下表达能力的侵蚀。
因此,问题的关键其实不是网络用语该不该用,而是有没有能力表达,和在何种场景下适当表达。就像你无法靠“互联网嘴替”进行一场辩论,也没有必要在日常交流中吟诗作赋。表达方式没有高下之分,区别只在于它们各自适合不同的使用场景。
互联网时代有自己的通行语言,把网络流行语当做一种特定场景下的表达工具,适当的使用无可厚非。而当离开网络环境、需要进行规范化表达时,如果忽然发现自己“词穷”,恐怕就需要猛地惊醒,从互联网的浅阅读中跳出来,沉下心来进行深度的阅读和写作,捡起“表达”这门手艺。
换个角度来看,尼古拉斯·卡尔的观点也不一定成立,因为互联网也可以让我们变得丰富。在海量的信息流中,做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主动的搜集者很关键。
不偏信碎片化信息,在互联网的便捷助力下更全面、完整地整合信息,再跳出网络环境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表达,才不会在世界一天天变得丰富时,自己的语言一步步走向贫瘠。如果有一天,大家只能用“WC”表达惊叹,则无疑是一种倒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词穷”现象,至少说明想要“开口”的意识被唤醒了。而能否在行动中找回理性的思考,表达有趣的灵魂,就要看年轻人有没有这个决心了。
文|雷雅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