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海军是值得他们自己去吹嘘的,从设计到战例,是德三无法相比的。当然,还是那句老话,有多成功就有多失败。这一切的开始源自设计之初。
可以谈论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很多。它们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拥挤和不舒服,伙食也不仅仅是米饭和墨鱼。就生活条件而言,巡洋舰比驱逐舰或潜艇要舒适得多。
在战斗和航行性能方面,它们是非常出色的舰艇。拥有不错的火炮,尽管布局方式……很日本,但这很正常。还有鱼雷……
如果将历史车轮倒转一点,就会发现,在过去的某个时期,日本根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海军。日本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4年。在此之前,他们当然有船,但都是什么样的船……
显然,随着欧洲国家代表的到来,一切都开始发展起来了。日本开始拥有蒸汽船,主要是在英国建造的。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讲述日本海军的历史、舰船及其在不同战争中的作用。
日本海军:二战时期的巅峰之作
日本海军一直充满异国情调,而在二战时期更是达到了其发展的巅峰。值得称赞的是,日本人从英国盟友那里学习后,很快就开始了独立创新。他们创造出了一些非常独特、原创的舰艇,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同类”相比都独树一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舰艇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飞跃。正是在这个时期,热情高涨的日本造船师们开始创造真正的杰作。
“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堪称奇迹,它们的性能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最上”级和“利根”级重巡洋舰虽然不是超级巡洋舰,但却是同级别中非常出色的代表。“吹雪”级、“秋月”级和“阳炎”级驱逐舰各具特色,但毫无疑问都是非常先进的战斗机器。
日本海军舰艇设计建造背后的故事
造舰过程的独特之处
当然,我们之后还会详细讨论驱逐舰。现在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部分。不得不说,日本的造舰过程非常有趣,虽然不算官僚主义,但也有一些独特的规矩。
机构和职责
舰艇设计项目由海军总参谋部 (MGS) 负责招标,设计和建造本身则由海军部负责。但海军部会将项目转交给海军技术部门 (MTD) 进行具体实施。
MTD 下设多个部门,例如负责舰艇建造的第 4 部门和负责潜艇建造的第 6 部门。其他部门则负责武器、装甲、动力装置等方面的工作,并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1930年代,东京湾的山城号和扶桑号战列舰以及榛名号战列巡洋舰
海军技术委员会
除了上述机构之外,还存在一个名为海军技术委员会 (MTC) 的机构。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MTC 就会介入。例如,如果无法满足预设的参数,就会召开 MTC 会议。MTC 不是一个常设机构,但它能够迅速解决出现的问题。
MTC 的成员
MTC 由三位关键人物组成:海军部副部长、海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和第 4 部门 (或第 6 部门) 的负责人。此外,委员会还包括海军总参谋部其他相关部门和局的负责人以及一到两位权威的造船工程师。
凤翔号,世界上第一艘专用航空母舰,于1922年完工
灵活高效的机制
这种委员会式的结构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平衡各部门的愿望和能力。海军总参谋部的愿望当然很多,而设计人员的能力则是限制因素。
项目流程
由 MTD 制定的项目,在必要时经过 MTC 的调整,最终由海军总参谋部和海军部负责人共同批准。之后,海军部长会向 MTD 下达相应的指示,真正的建造工作才正式开始。
第四部门:重型巡洋舰的诞生地。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第四部门,这个部门正是这些巡洋舰的诞生地。
部门职责
第四部门在职能上与海军部其他部门平起平坐,下设基础设计部和详细设计部两个部门。基础设计部通常由部门负责人领导,是部门的“大脑”,负责制定所有计划并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此外,基础设计部还负责与海军部其他部门和海军总参谋部进行协调。
详细设计部负责项目的最终完善,其负责人负责与其他部门进行横向联系并领导内部设计工作。
高速航行的“大和”,1941年10月20日
部门结构
每个部门都设有专门的舰艇类型小组。其中,战舰小组在两个部门都占据主导地位,同样由部门负责人领导。
高效的运作模式
尽管这个结构看起来有些臃肿,但它却证明了其高效的运作能力。日本的海军等级制度也非常复杂,但也能够选拔出优秀的领导人才。
第一位杰出人物:平贺让海军少将
大和级战列舰的设计者。在友鹤和第四舰队事件后,下令军舰全部用铆钉连接废除电焊,一定程度上开了技术倒车
毫无疑问,第一位杰出人物是平贺让海军中将。
平贺让是日本海军著名的造船工程师,他于 1917 年至 1923 年担任第四部门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日本海军重型巡洋舰的设计和建造取得了重大进展。
平贺让的主要贡献包括:
- 主导了“古鹰”级和“最上”级重型巡洋舰的设计;
- 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设计理念,例如采用四联装主炮;
- 为日本海军重型巡洋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平贺让的贡献和争议
平贺让海军于 1916 年进入第四部门工作,并在英国学习后,成为日本首批重型巡洋舰“古鹰”号、“青叶”号和“妙高”号的设计者。
平贺让才华横溢,但也性格倔强,难以相处,经常与海军总参谋部的官员发生争执。他坚持己见,毫不妥协,即使面对的是高级将领。
由于性格原因,平贺让在海军部树敌不少,最终被调离第四部门,先后担任海军技术本部舰船局局长、东京帝国大学副校长和校长等职务。
第四部门的历任领导
平贺让之后,第四部门的负责人由海军大佐菊夫藤本担任。他曾设计了“吹雪”级驱逐舰、“最上”级和“高雄”级重型巡洋舰。
藤本的性格和风格
藤本不像平贺让那样性格倔强,他更随和,也更听话,因此很受海军总参谋部欢迎。1935年他的去世对日本海军造船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他设计的舰艇都成为了各自类别中的优秀代表。
藤本的设计理念
藤本的设计理念与平贺让有所不同,尽管他们曾一起工作过很长时间。藤本更喜欢轻型、快速、火力强大的舰艇。他认为速度和打击力比防御更重要,并且喜欢通过创新的布局解决方案来解决技术问题。
藤本的争议
藤本也因过于迎合海军总参谋部的要求而受到批评,即使这些要求是不可实现的。他擅长在超排水量的情况下“再加一点”。但这同时也带来了隐患,因为他设计的舰艇普遍存在稳性不足的问题。这是由于为了减轻船体重量,而加重了上层建筑,导致舰艇重心过高。
“友鹤”号事件
1943年3月12日,“友鹤”号驱逐舰因稳性不足而翻覆,最终导致藤本被免职。他没有经历任何丑闻,但于1935年1月因中风去世。
藤本在设计思想上勇于创新与富有前瞻性,在军中有“造船鬼才”之称,其中吹雪级驱逐舰便是其代表作,但也因此与平贺让为首的传统派不合。在最初提出金刚代舰方案时,他的方案比起平贺让来更多地不再以炮战为中心而考虑到了对空对潜的防御,进入海军假期后,他也参与了高雄级重巡洋舰和最上级重巡洋舰的设计。热衷于引进新技术的他是电焊造船技术的支持者,但是在友鹤事件和第四舰队事件发生后他被认为是主要责任者而被调查,受了谨慎(停职反省)处分,于忧愤中脑溢血去世。实际上藤本给舰船堆积大量武器使得重心过高不稳是出于日本海军的迫切要求,另外日本技术储备不够,电焊的强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之后平贺派设计师接任主管造船部,部员们出于对平贺的厌恶,在交班时以大扫除为名销毁了大批资料和模型。
1920年代初的长门号战列舰
福田敬二
“友鹤”号事件发生后,福田敬二被任命为第四部门的负责人。据说他一直在被培养为藤本的接班人。此前,福田并没有在造船领域取得什么成就,而是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他甚至曾是1930年伦敦会议上日本代表团的成员,参与签署了新的海军限制条约。
福田的才能
然而,福田拥有一种天生的才能,并在美国留学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善于谈判,并且能够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工作中。他成功地将被排挤的平贺让重新纳入“大和”号战列舰的设计项目,这对项目本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14 年 9 月,水上飞机航母若宫号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海上空袭。
江崎岩吉
1943年,江崎岩吉成为第四部门的最后一位负责人。他也是一位学者和大学教授,曾任职于海军总参谋部。但他有与舰艇相关的经验,曾参与藤本的“高雄”级重型巡洋舰项目,并负责“A-140”项目,该项目最终发展成了“大和”号战列舰。
历史的启示
令人惊讶的是,一群才华横溢的优秀设计师逐渐被那些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的人所取代。新任命的领导者似乎更擅长妥协,而不是建造舰艇。福田和江崎显然缺乏创造力,并非天才的设计师,但他们能够很好地协调各方的利益。
历史的教训
1943年开始,日本海军开始用高效的管理者取代造船天才。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做法的后果。
在1940年举行的纪元二千六百年特别观舰式纪录了日本海军的巅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