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交流 | 大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凝练东亚共同价值

0
分享至

辽宁大连是北方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中原史前文明向东北亚传播的重要节点,汉唐中央政权与东北边关连接的重要纽带,历史与文明悠久绵延。海洋文明的深厚积淀和城市的多元文化,造就了大连海纳百川、宽厚包容的城市品格。大连在2022年8月末入选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简称“文都”),入选后大连依托其丰富的文化传统、历史底蕴、文化遗产、城市发展和创新内容,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实力,同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持续在东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为本区域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作贡献,积极推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保护多元文化载体,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大连有非常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进文化传播、塑造城市形象、彰显大连城市文化底蕴方面有着重要的载体作用。这是大连推动人文传播、加强东亚社会及国际社会对大连认知的有利条件,将为大连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向世界传递大连“声音”,展示大连形象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一)有序推动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和保护。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大连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773处,其中古遗址类813处,古墓葬类262处,古建筑类99处,石窟寺及石刻类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590处,其他类1处。在这些文物古迹中,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1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5处。大连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反映大连独特城市文化和历史人文环境的重要载体。同时,大连市制定了完善的文物保护措施。完成了全国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记录了8.7万件(套)文物,236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装了文物保护标志;编制了大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这些努力推动了大连市文物保护利用机制创新,给大连的文都建设夯实了基础。

(二)挖掘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大连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共计192项(国家级7项、省级26项、市级159项),复州皮影戏和庄河剪纸两项已被收录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非遗传承基地52个,代表性传承人205人(国家级6人、省级7人、市级192人)。大连市组织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企业等全市民“人人参与”的活动,让广大市民饱览本地的人文风物,触摸城市文脉,扩大文化在市民间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口口相传。

(三)发挥博物馆的记忆文化、传承和创新作用。大连市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9个。其中,国有博物馆11个,纪念馆2个,美术馆1个,非国有博物馆15个。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10万余件,其中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7万余件。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国家一级文物241件,国家二级文物2490件,国家三级文物25334件。大连市的这些博物馆,在服务大众、服务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记忆城市文明进程的作用,是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媒介。


二、传播大连好声音,展现新时代中国新形象

入选“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有着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支点城市地位,能助推我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华文化复兴。“东亚文化之都”长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可以持续向东亚区域民众“讲述中国故事”,以城市形象促进国家形象的传播,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和“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大连有着非常悠久的人类活动史、地域文明史和城市建制史,近代以后逐渐形成多元文化交织的国际都市。大连入选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以来,本着“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精神,积极开展文都创建工作,肩负起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支点城市作用。

(一)优化顶层设计,强化组织保障能力。大连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主管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任副组长,宣传部副部长及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小组,以此来解决和协调文都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各项文都创建工作,形成了顶层设计、多部门协同合作、高效运作的工作机制。同时,成立了“东亚文化之都”创建专班。专班由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导,建立市直部门和区县互通参与的工作联席机制,为统筹协调全市各部门协同合作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提供保障。通过凝聚全市力量,既是为大连“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保驾护航,也是为传播大连城市形象、传播中国声音提供组织保障。


(二)政企学研合力,为传播中国文化奠基。大连市在文都创建过程中,推动政企学研协同创新,在理论研究方面,大连市政府与大连外国语大学合作建立“东亚文化研究中心”,我们撰写了《支持大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建议》并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从大连具有的区位优势、城市文化的多元性、打造东北亚前沿城市的重要性、东亚社会之间的互学互鉴的必要性等视角,建议国家层面予以支持,以助力大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在实践层面,大连市与三十七项文化产业园区合作建立了“东亚文化之都实践基地”。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环,为大连的“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和经验供给。

(三)打造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大连市通过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机构(剧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少年宫、非遗中心等)、整合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等措施,实行惠民工程。同时,建立文化服务保障机制,一是以“菜单式”和“配送式”的服务模式,让专业艺术团“送戏下乡”,开展公益性演出活动;二是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加大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四是不断完善公共文化经费的保障机制。同时,大连市推进广覆盖、多维度宣传。一是构建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宣传平台,在各国家级媒体平台发布大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系列宣传报道,在新华网辽宁四季旅行专题开设“大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专栏。二是市区县联动,调动市民参与热情。大连市制作了大量的“东亚文化之都”相关宣传海报、宣传手册、logo粘贴、横幅、绶带等宣传物品,将这些宣传品分发到25个相关单位、12个区市县政府、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书画院)、电影院、剧场、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通过上述举措,大连市整合了市域文化资源,提高了市民的参与度,提升了大连市的整体形象,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居民安居乐业、精神文化丰富的幸福生活。

(四)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塑造数字城市人文新景观。第一,建立优质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为了向国内外传播大连的城市形象,大连市推进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所属的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都上线了数字平台。大连数字文化馆推出了名为“文化超市”的服务,涵盖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大众摄影、戏曲曲艺等领域的视频教程,以及音乐舞蹈、综艺晚会、戏曲曲艺、文学影视和非遗传承等在线赏析服务。同时,大连市各博物馆利用数字资源推出了网上展览,通过虚拟展厅、VR技术和动画等手段,为人们提供了观展的线上体验。第二,启动“大连文化云”平台。2019年,“大连文化云”平台正式上线,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主要服务手段,为市民提供简单、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这一服务平台开辟了公众获取文化信息的新渠道,为外界了解和宣传大连的文化资源建立了良好的连接。“大连文化云”平台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和提质升级,为大连市的文化传播、城市形象塑造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凝练东亚共同价值,助力缔结亚洲命运共同体

“东亚文化之都”旨在通过以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促进“文化交融”和“彼此欣赏”,提高东亚地区文化的包容性,扩大东亚地区的共同文化,提高“亚洲意识”,丰富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以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并不断提升亚洲地区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其中,发掘和梳理地方社会的传统历史文化是提高东亚地区文化包容性和认同性的关键环节,大连市秉持“共生·创新·和谐”的理念,坚持在实践中拓展创新,通过深入挖掘与东亚社会历史、文化的联系纽带,激活与东亚社会交流、交往的城市故事,促进东亚地区文化建设,凝聚东亚地区文化认同,凝练“亚洲价值”。

(一)追根溯源,寻找东亚地区文化共性。首先,历史积淀深厚,文明互鉴发展。大连地区的汉墓遗址、高句丽山城遗址以及明清海防遗址等,是连接中原史前文明向东北亚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汉唐中央政权与东北边关连接的重要纽带。其次,多元的地域文化,塑造鲜明的城市性格。大连作为中国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东北亚全面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具有独特的区位功能和特定的历史渊源。这里汇聚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黑土文化、海洋文化、关东文化、齐鲁文化以及满、蒙、朝鲜等多民族文化,与东亚国家的“近邻”往来,促进了东亚文化与本土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多样的文化背景和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得大连逐渐形成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大连的文化基因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和合共生的理念,构建了一个特征鲜明的多元文化体系,海洋、南北与东西的交融使得大连的文化和城市品格独具特色。大连这种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城市的多元文化,有利于凝练“亚洲价值”。

(二)多维宣传,增进东亚地区文化认同。多维宣传是文都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大连市制定了《大连市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宣传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开展了“沉浸式”多元化宣传,有效利用纸质媒体及公众号、新闻等线上媒体,实时发布文都创建工作讯息。第一,向国际社会传递大连城市声音。大连市在“东亚文化之都”创建过程中,注重让大连成为东北亚地区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窗口。利用与日俄韩等国家地缘相近的区位优势,实施了“深耕日韩”的宣传战略,在世界主流社交媒体上建立了大连文旅境外新媒体推广账号。首先,大连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联合推出了“Romantic Dalian——浪漫大连”主页,并在英、日、韩语Facebook和韩语Blog以及俄语VK等主流媒体平台上线。第二,深化日韩交流,扩大东亚影响。大连市在宣传文都创建的同时,注重深化与日本北前船交流扩大机构、日本东本观光推进机构以及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韩国首尔旅游办事处等机构的联系与交流。通过深化与这些机构的交流,加速完善了大连与东亚其他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扩大大连在东亚社会的影响力的同时,也为传递大连城市声音,展现大连文化底蕴,塑造大连城市形象做好了铺垫。


(三)文旅融合,凝练东亚地区社会的共同价值。大连自申办“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以来,充分利用所处的黄金区位优势以及与日、韩等东亚国家开展的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的基础,努力打造一个包容、开放的文化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探索和体验大连的独特魅力,让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借鉴,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东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第一,秉持开放包容原则,深化与东亚各国的交往交流。大连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重要枢纽,开辟多条海陆航线,极大地便利了东亚国家之间的往来与交流。疫情前,大连已与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广岛、富山、札幌、北九州和仙台9个城市开通空中航线,累计每周95班,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日本航线旅客量、通航点数量和航班量均居全国三甲。大连与韩国首尔、济州和清州3个城市开通空中航线,每周共47班。东亚海上航线,大连港与日本的横滨、北九州、博多(福冈)、新潟和伏木富山等5个港口及藤木企业结为友好港和友好企业关系;大连口岸与韩国已有18条航线,主要以周班运营,挂靠釜山、平泽、仁川、光阳等港口。这些交通线路连接了大连与东亚各国之间的重要城市和地区,成为促进贸易、旅游和文化交流的关键通道。无论是海上航线还是空中航线,大连的便捷连接为东亚国家的合作与互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支持。第二,以东亚国际旅游文化为媒介,推动东亚国家文化交流互鉴。大连赏槐会暨东北亚国际旅游文化周已举办31届,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该活动在日韩影响深远。中日文化旅游(大连)交流大会已经成功举办5届,获得日本政企界高度关注,日方已有近3000名文化旅游各界人士专程来连参会,日本北前船停泊港论坛来连联合参与举办。目前,中日文化旅游(大连)交流大会已经成为中日文化旅游交流最具活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此外,大连国际马拉松比赛、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大连国际徒步大会、海外学子创业周、大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啤酒节等节庆活动加深了大连和东亚城市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

作者简介:


刘宏,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上合组织大学中方项目院校校长委员会主席,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俄语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研究方向包括语言文化学、国际政治语言学、俄语教学法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育,担任《外语与外语教学》编委会主任。出版《俄语语言与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俄语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等专著4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科研和教改项目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3项。


赵彦民,大连外国语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日本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社会学、民俗学。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委会理事,《民俗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曾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日本名古屋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日本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持完成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项目一项,作为海外研究合作者参与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代表性著作有:《冷水沟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7年);《満洲移民の歴史と記憶》(日本明石书店、2016 年);《満洲愛国信濃村の生活》(日本三重大学出版会、2007年)等。

(文中图片由大连外国语大学提供)

责编:易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旅中国
文旅中国
传递权威文旅声音,带您体验诗和远方!
31717文章数 110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