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圳持续发力供应链金融创新,供应链降低融资成本“一子落而满盘活”

0
分享至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得供应链者得天下”,这一观点正在得到实体和金融业两个领域的认同。

在产业端,供应链连接了生产、物流、销售、消费各个环节,深刻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效率和质量;在金融端,供应链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关系密切。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密度最大、外贸出口连续31年摘冠的城市,深圳在供应链上的创新经验与应用示范值得加以借鉴。

在2024年“两会”召开期间,2023年的人大代表优秀案例也陆续公布完毕。记者从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获悉,该局办理《关于进一步支持供应链行业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评为2023年深圳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优秀案例。

提出该提案的深圳人大代表、信利康供应链管理公司执行总裁钟观宜评价道,在监管各部门的支持下,近期供应链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持续降低,通过供应链降低成千上万家生产制造型企业的融资成本,可谓“一子落而满盘活”。

据悉,深圳市2023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3.4万户,科技贷款、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均居国内城市首位。1-11月,深圳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多部门协同共建金融支持供应链政策

近年来,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深圳商务局、深圳市监局等多职能部门充分吸收人大代表建议,协同推动金融支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早在2019年1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全国率先发布《关于促进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意见》,凸显了“先行先试”的深圳精神。

2019年12月,中央发布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具体提出,推进依托供应链的票据、订单等动产质押融资,鼓励第三方建立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在最高层面上为推进供应链业务定下基调。

当深圳进入 “十四五”时期后,进一步落实了金融支持供应链政策体系。

2023年5月,深圳市金融局就《深圳市关于金融支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同年6月,金融局进一步印发《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支持的工作方案》,其中在“满足场景化业务融资需求”章节提出,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动核心企业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应收账款确权、贸易订单确真等支持,实现信用赋能。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于业务场景的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等金融产品。

本月,在今年深圳人大会议开幕前夕,钟观宜建议,加大对贸易型大型供应链企业扶持力度,使大型存量企业与增量企业的扶持上限达到同一标准,激励成熟供应链企业扎根深圳做好做大原有经贸底盘。

多银行探索银企对接长效机制

供应链金融涉及商业银行的贷前触达、贷中授信、贷后管理等多方面。

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表示,以政策性金融支持供应链行业专题座谈会为契机,指导供应链金融协会建立供应链企业与金融机构业务需求对接的长效机制,以组团金融机构走进供应链企业、举办多种形式座谈交流等方式,常态化促进金融服务供需对接,提升服务转化率。同时,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供应链场景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近年来,深圳地区多家金融机构都在依托供应链触达中小微企业,但不同银行各有侧重。

以深圳建行为例,该行主要以“圈链”思维支持“迪链”、“华链”、“腾链”等科技龙头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迪链”为例,2022年,深圳建行设立比亚迪支行,以直营直打的方式打通比亚迪上游采购、下游销售以及终端车生态3个分链条。据悉,截至2023年11月末,该行已携手22家核心企业及其产业链开展合作,服务全国链条企业超5600户,余额规模超400亿元。

深圳中行则选择聚焦于深圳乡村振兴主阵地深汕特别合作区和农产品供应链产业链。该行近年瞄准农业科技、农业育种、海洋渔业等领域,通过“链式惠贷”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截至去年年末,深圳中行为农业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近4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已超200亿元。该行表示,下一步将抢抓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金枪鱼国际交易中心以及国际食品谷等契机。

招商银行供应链业务的特点,则在于“全行服务一家”及产品线上化。据招行2023年半年报,该行在报告期内累计推动261个“全行服务一家”项目,延伸服务28,271家中小企业,为其中23,783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其中供应链融资业务量3,654.36亿元,同比增长21.50%。

平安银行提出产业链、供应链的“双链融合”,一方面对传统经销商库存融资产品进行了线上化、自动化、模型化改造,另一方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上下游全产业链条,推出“订单融资”业务模式。据悉, 2023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融资发生额5,553.22亿元。

细化供应链金融标准体系

在供应链金融中,保理业务是最重要的模式之一,一般体现为应收账款融资的形式。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以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为基础,以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具体而言,融资企业将应收账款单据转让给金融机构,下游厂商也对金融机构做出付款承诺,金融机构则依此提供信用贷款,缓解供应商的资金流压力。交易完成后,下游厂商销货得到资金,再将应付账款支付给金融机构。

相应地,为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防控融资的信用风险,需要进一步做细做实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构建标准体系。

2020年,在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起草了《应收账款类资产真实性审核规范》、《应收账款类资产评级指引》、《应收账款债权转让合同文本编制指引》等多份行业,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

2022年,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提出并归口,经深圳市监局批准立项,由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牵头编写的《供应链金融行业示范基地评价指引》正式发布。据悉,该标准提供了供应链金融行业示范基地的评价原则、评价对象、入围条件、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程序,为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各类参与主体创建供应链金融行业示范基地提供指引。

同年,由上述单位推动的《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管理规范》也公开发布,该文件规定了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原则、风险管理框架、风险评估、应对方式、监控与预警、审查、沟通与报告等内容,适用于提供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机构的各个阶段。

此外,深圳还上线了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致力打造为“平台的平台”,强化金融服务供应链的基础设施支撑,推动数字化转型。同时,在《深圳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中心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进一步明确了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的任务目标,为截至2025年底落地应用场景5个以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148109文章数 7402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