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家鼎
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内画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
但在天津市河东区80后青年张昭手中,内画艺术不仅与雕刻相结合,而是变得立体起来,它从鼻烟壶中走出,变成日常的生活器具,走入寻常百姓家。
“比笤帚苗儿还细的笔,先从横平竖直,线条粗细均匀练起。”别看张昭的手指短短粗粗的,但是干起这细致活儿,非常细致精准。张昭受家人熏陶,从小耳濡目染,学写字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内画,从小,他就对这项“瓶中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传统的内画主要以传统名画为主,像清明上河图、百子图、百蝶图等,三国,红楼梦等名著的人物及事件也是内画的主要题材。在张昭的工作室,传统题材的内画鼻烟壶栩栩如生,色彩斑斓。除了内画,张昭还创新形式,引入外雕,内雕两种工艺与内画进行结合,让内画、雕刻技艺与水晶、玛瑙等不同材质相融合。一个斑点成就了《后羿射日》,一团絮状花纹添上几笔就成了天兵天将,张昭通过“意胜于工”的巧思,将许多原来有瑕疵的材料,变为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玛瑙材质的鼻烟壶《一带一路》是张昭的代表作之一,正面是沙漠上的一路驼队,反面是几艘船只扬帆万里。下面一行小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个作品入选了天津市民间艺术创作成果展。“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这项传统的技艺,这让我很高兴。”现在张昭也与许多大专院校合作,为学生讲授传统技艺,他的作品也增加了许多现代元素。
(视频来源:河东区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