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读者,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文章,这是对我努力的肯定,也是持续创作的动力,向您致以我最诚挚的敬意,希望能得到您的一个"关注",在此感谢!
太阳系的边缘有难以想象的寒冷——-253°C。这已经接近宇宙空间的寒冷了。太阳的热量无法到达这里,发光体本身只是一颗小星星,比其他星星更亮。在这寒冷的黑暗中,所有大行星形成后留下的冰冷物体堆积起来。它们形成了一个称为柯伊伯带的星周盘,有点像小行星带,只是要大得多。
冰碎片
它的宽度超出行星轨道 30-55 个天文单位。到今年,柯伊伯带内已有超过10万个天体,其直径超过100公里。现代计算机模拟表明,木星对其形成具有主要影响。其强大的引力场将小行星从其中心抛入太阳系的最外层轨道。
冥王星巨大的引力阻止了小块岩石和冰块合并成一个大天体。否则,这个“太空碎片”很可能成为另一个星球。一些大型物体起源并形成于此处。相同的计算机模型和许多理论表明,在该区域存在质量非常大的物体,可与火星或地球的质量相媲美。
早在 1930 年冥王星被发现后不久,人们就提出了冥王星附近可能存在其他天体的事实。然而,爱尔兰天文学家肯尼思·埃奇沃斯 (Kenneth Edgeworth) 在 1943 年提出,在我们的行星系统边缘确实存在一条由冰冷且相对较小的天体组成的带。他认为构成太阳系的气体和尘埃云不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冥王星。但这就是他在这个方向上所做的一切。
跨海王星天体
1951年,荷兰人杰拉德·柯伊伯谈到了海王星以外的小天体带。只有他的理论可以归结为他已经不在那里了,因为在他看来,冥王星以其引力将所有天体推入距离稍远的奥尔特云中。由此开始了关于这些物体的长期争论(当时是假设的),直到 1992 年才结束。而在此之前,所讨论的区域已经被称为柯伊伯带。
就在那时,天文学家大卫·朱维特和简·卢花了五年的时间在寒冷的黑暗中寻找东西,并取得了成功。第一个设施名为 1992 QB1(现称为 15760 Albion)。这一发现六个月后,第二个发现随之而来——1993 FW。柯伊伯带中的天体被称为跨海王星天体。与岩石小行星不同,它们含有更多的冰,由冻结的甲烷、氨和水组成。
它们也是多种颜色的,因为它们的色谱非常广泛:从白色到红色和蓝色。柯伊伯带体的尺寸变化也很大。它们的直径范围从几米到2376公里(冥王星)。除了前面提到的冥王星之外,该区域最大的天体还有另外三颗矮行星。
冥王星的“谋杀案”
很少有人研究的阋神星(Eris,2326公里)在2000年代初成为热烈讨论和辩论的主题。感谢她,科学界开始讨论行星和矮行星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并且为了不给所有新发现的大小和质量与冥王星和阋神星相当的天体赋予“行星称号”,决定将冥王星从行星降级为矮行星。所以阋神星并没有成为第十颗行星并“杀死”了冥王星。
鸟神星(1430 公里)的历史并不那么引人注目。它于 2005 年天主教复活节后开放,因此也被非正式地称为“复活节兔子”。鸟神是复活节岛居民神话中创造人类的丰饶之神。
Haumea(1632 公里)以其椭圆形橄榄球形状而闻名。这是由于它绕轴的旋转速度令人难以置信。只需 4 小时即可转一圈。它由沉重的岩石组成。而水冰仅覆盖其表面一层薄薄的一层。它还有一个环系统——柯伊伯带中唯一的一个。它绕它运行的距离为2287公里。
碎片释放
与豪美亚本身具有明亮的反射性不同,它的环是黑暗的,亮度只有小行星的 5%。这种情况很可能表明豪美亚、它的卫星和光环是由两个小天体灾难性碰撞形成的。
柯伊伯带还有其他几颗候选矮行星,例如奥库斯 (Orcus)、夸奥尔 (Quaoar)、冈根 (Gungun) 和塞德娜 (Sedna)。该区域也被认为是轨道周期小于200年的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当海王星的引力将碰撞带物体的碎片抛入太阳系中心时,它们就形成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