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鹏
《心经》片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就是观察自己的内在。
观,观察。自,自己。在,内在。玄奘译经言简意赅,三个字,翻译成现在的文字语言,就是一个人在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
这三个字有很多种解释。观,分歧不大,都认为是观察、观照之意。
而自在两字,有人认为是跟自由自在有关。说这位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因为修行,整天处在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中。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自在的在,就是存在,观自在,就是观察自己原本存在的样子。
笔者认为这三个字没那么复杂,观,这里是指内观。观自在就是一种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的修行方式。没必要去绕很远的弯路。
为何观自在是指观察自己的内在,而不是观察自己的存在呢。因为后面还有三句话,都是跟进入自己的内在有关。
比如接下来一句话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行,就是指修行、进行、实行、执行观察自己内在世界的操作程序,或是采取的一种行动。深,就是深入了,很深很深地进入了自己的内在世界。
般若波罗蜜多是一句梵文,玄奘没有翻译,原因是这句话太高深了,太深奥了,翻译过来的话,可能无法达到原话的意境。比如到彼岸了,获得了无上的智慧等等,多多少少也能传递般若波罗蜜多的含义,但还是不够完美。有点妙不可言的意思。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来修行的人,进入到了自己内在很深的境界,这种境界妙不可言,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了,那就叫深入到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
我们知道,深和远是方向不同的。深是指向内部,远是指向外面。比如我们到外面去旅行,要走很远的路,不会说要走很深的路。但是到自己家里找东西,如果东西藏得很深,就要往深里找,不能说往远里找。
所以行深两个字,也是证明观自在,是观察自己的内在。不是观察外面的世界,或自己的存在。是指深深地朝着自己的内在世界出发。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会发现什么呢?就会照见五蕴皆空。
照是跟观一体的。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就像一盏灯那样照进去的,因为内在世界跟外面的世界不一样,是看不见的,一片黑暗。
一般的人无法理解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因为观察要用到眼睛,我们的眼睛都只能往外看,不能往内看。要么睁开眼睛朝外看,要么闭上,而闭上之后就是什么也看不见了。
所以很多人可能搞不明白,如何才能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呢?一个观察自己内在世界的人,是需要掌握方法的。
这个方法跟后面出现的一句话有关,叫照见五蕴皆空。这个五蕴指什么?就是指深藏在我们的内在世界里的记忆。
我们的内在世界,储存着各种各样的记忆,都是通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嘴巴尝到的,鼻子闻到的,身体接触到的。有的记忆很美好,有的记忆很丑陋。
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内在世界,并不是像拿着探照灯那样去身体内部旅行,而是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记忆。如我们曾经记住的人,记住的地方,记住的事情,记住的物品等等。
各种各样的记忆融合在一起,错综复杂,厚重庞大,构成了我们的内在世界。这些记忆数量繁多,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观自在就是观察内在世界里无穷无尽的记忆,这些记忆统称为五蕴,这个蕴字,是指积聚、蓄藏,也有包藏、包含的意思。五蕴,就是指很多种类的记忆融合在一起了,是世界上最大的杂货仓库,里面的货物铺天盖地。
然后这位观察自己内在的修行者,在自己的内在世界里越走越深,像一盏灯那样照亮了自己各种各样、累世累劫的记忆。突然发现,这些记忆都像天上的云,一会儿浮现,一会儿变化,一会儿聚集,一会儿消失,都是虚幻的,没有一个记忆是真实的,永恒的。
而随着观照的时间不断延长,又发现这些记忆,是可以像电脑里的垃圾文件那样删除的。而删除之后,内在世界变得干净了,空无了,他的观照就像光一样,布满了整个内在世界。
最后就落到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上:度一切苦厄。
世界上所有的苦难和伤痛,都可以得到化解。这一句话是观照之后的一个结果。
就是一个人通过操作一种观察自己内在世界的修行方式,深入到妙不可言的境界时,会发现内在世界里无边无际的记忆,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而且虚幻的,可以清空的,让内在世界恢复到当初空无的状态,没有任何记忆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妙不可言的,只能说是到达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
那么为何会度一切苦厄呢。因为一个人经历的世界上所有的苦难和伤痛,都是被自己内在世界的记忆推动的、创造的。
我们内在的记忆决定了我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而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又会给自己带来各种苦难和伤痛。
如果一个人能够让自己回到没有产生任何记忆的源头,那么一切苦厄也都跟着消失掉了。
所以民间传说观自在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因为他提供了一个简单方便的方法,一共就是三个字,叫观自在。
这三个字连不认识字的人也能听得懂,而且能够跟着操作,就是观察自己的内在。用大白话说,就是看看自己脑子里整天在想什么。因为所有的记忆都是从脑子里浮现的。只要观察这些记忆,像一盏灯那样,照着那些浮现出来的记忆,而不去评判它们。
一盏灯去照任何东西,都不会评判好坏的。脑子里的记忆被观照过后,会像被光穿透过一样,渐渐变得透明起来。有的记忆很顽固,会不断地、反复地浮现,那就需要不断地、反复地观照。最后就变成透明的了。
只要持续地观照头脑里浮现的记忆,就是在实行观自在的修行。而后面可能会发生某种连锁反应,比如发现所有的记忆都是虚幻的,然后正在经历的苦难和创伤在发生变化,可能减轻了,或消失了。
那么如何做到行深呢,就是深入观照自己的内在,从观照头脑中浮现的每一个念头开始,再深入到身体内部出现的各种感觉、感受、情绪、欲望等等,这些就是五蕴在起化学反应,所谓五蕴,也是身体在重播过往的记忆和感受。
由于这些东西都是虚幻的,所以经不起你长久地观照,就像一个说谎的人,在喋喋不休地骗你,你什么也不用做,既不用拆穿他,也不用反驳他,当然也不用相信他,只要安静地看着他,不要对他有任何反应和互动,时间长了他的谎言就不攻自破了。
修行者只要记住三个字——观自在,或六个字——观察自己内在,后面的连锁反应,就会步步深入。当观照自己的内在记忆,达到妙不可言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那么第一个连锁反应就可能出现了,那就是发现五蕴皆空,身心中出现的所有想法和感受,都是记忆的重播,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如果没有达到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后面多多少少也会有点连锁反应,比如会发现部分的记忆变淡了、变单纯了。
至于最后的度一切苦厄,那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之后产生的连锁反应。
观自在是因,度一切苦厄是果。摘取这么美好的果实,只需要从观自在三个字开始。所以《心经》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神圣智慧的启示。
谢谢阅读,我的平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