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万存入银行,却被员工改成基金。
男子将410万拆迁款存入银行,想不到居然被银行员工私自篡改合同购买基金。男子一年后去取钱才发现自己的卡里只剩下18万元了。
男子很惊讶,自己一年前存410万进银行,存期是一年,一年后居然只剩下18万,银行却表示合同是合法有效,
银行真的可以随意篡改客户的合同啊,这笔钱又能否被要回呢?
男子当即就要找工作人员索要说法,可谁料工作人员在检查了男子的账户之后,竟然告知他这笔钱要在一年之后才能进行提取。男子难以置信,说好的一年怎么又要再等一年呢?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410万元怎么会变成18万呢?
得知自己的钱还要再等一年。男子着急的询问工作人员原因,对方告知男子这410万元已经被他买成基金了,听到这样的说法,男子当场否认自己从来没有办理过任何的基金业务。更何况自己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怎么可能会冒这个险?可工作人员再三确认,这笔钱的确已经被购买了基金了,男子气不打一处来。认为这是银行为了吞下自己的这笔钱,故意欺骗自己,柜员赶忙解释,声称这笔钱还是能够取出来,只不过因为基金的原因,只要再等一年的时间,目前卡里的钱也只是过去一年时间里产生利息。
男子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就要银行将自己的钱全部归还,可银行却表示钱一旦存入基金就必须按照合同上面的规定等到一年之后才能取出。如果真的必须取出,只能向基金公司索要,气急之下男子联系到了基金公司,对于这笔钱的去向基金工公司也大方承认确实已经被购买成基金,可目前却没有办法退还,除非男子与银行那边达成协议。否则这个损失公司不能直接承担,这让男子十分恼怒,感觉自己受到了戏耍,这种踢皮球的行为明显是双方推卸责任的借口。为了能顺利要回自己的钱,男子决定找到媒体的帮助,一行人来到银行找到了经理。然而对方的说辞却将男子气个半死,那么经理究竟说了什么呢?
男子铁了心的想要回自己的存款,质问银行经理究竟是谁私自为自己办理了业务,而办理了基金之后,银行又为什么没有告知自己,反倒选择了隐瞒。可银行经理并没有直接回答男子的问题。反倒是拿出了办理基金的合同,根据合同来看这笔钱是被自动转存为了基金,可男子却诧异地表示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张合同,更没有在上面签过字,上面的名字也明显不是自己所写。然而对于男子的说法,银行经理只是一直重复着这件事情与银行无关,如果非要追究便去找基金公司索要说法。
可是钱是在银行存放出了问题,银行自然要第一时间为客户解决,怎么反倒开始推卸责任?更何况钱是什么时候转走的,银行难道不清楚吗?而办理这张合同的业务人员又是谁都不知道吗?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什么自始至终银行都没有给男子发去任何一条短信的通知,难道现在开通各种业务已经没有短信服务了吧?面对这些犀利的问题,银行经理仅仅只是表示歉意。
男子很生气,当下就将银行与基金公司告上了法庭,最终经过调查发现这张合同并非是男子本人签订的,而是被银行的一个员工私自篡改,为了还男子一个公道法院宣判,让银行归还男子全部本金与利息,同时还要额外赔偿41万元的违约金,对于这个结果,男子很满意!
很多网友说,银行现在变得越来越无耻了,这样跟直接抢钱有什么区别呢?银行储蓄就不用有基金保险理财这样的业务。很多大妈大爷去银行存钱都被银行员工误导,改成了理财产品,当这些大妈大爷去取钱取不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存款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理财产品,有些已经全部亏掉了,很多大妈大爷在银行大闹也没有用,这不是挖坑让老人家跳下去吗?
银行职员可以私自篡改合同,真是无法无天啊。而且为什么理财基金老是陪钱呢?钱哪里去了,进入了谁的口袋了,有人知道吗?
有网友反映,去银行办一张卡,银行居然在户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这个或那个什么理财产品,非常讨厌这样的行为。
转走这位男子钱的人是银行的员工,那就是银行的责任,为什么可以这样纵容自己的员工做这样的事呢?银行职员可以这样为所欲为,是不是领导授权呢?真的太可怕了!银行员工可以随便用客户的资金搞投资,这不是违法行为吗?
不管怎么说,这笔钱客户已经存入了银行,在银行内部出的一切问题,是不是属于监守自盗呢?应该由银行承担全部责任的,对吧?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值得深思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