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锻铸“共赢链”,搭建“金融桥”

0
分享至

  “以‘拉近世界距离’为愿景,我们希望打破信息、技术、地域的障碍,更高效地连接全球经营者,用智慧供应链管理创新,点亮美好生活。”在外贸领域工作和创业30多年,九立供应链董事长邹浩如是表明心迹。

  产业链供应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金融是现代供应链的重要护航者。本期南都金融深调研走进深圳市九立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看交通银行如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擦亮“贸易金融”的金招牌,书写跨境金融的新篇章,搭建外贸资金跨境的“金融桥”,展现国有大行的大担当,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深圳样本。

  蝶变之道

  老牌外贸公司进化为供应链管理服务商

  作为“外贸第一城”,深圳毗邻港澳,外向型经济发达。按照官方数据,今年深圳外贸发展保持稳定,1—7月,深圳进出口总额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5%,出口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呈现规模稳、结构优、韧性强的态势。 

  但是,受外需回暖动力不足、价格走弱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深圳外贸进出口形势存在一些挑战,相较于往年面临着更为复杂和多变的局面。此时,智慧供应链管理让深圳的外贸经济有了更多韧性。

  何为供应链管理?它是指把供应链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流程。按照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3000家供应链企业,其中80%左右聚集在深圳。 

  从外贸重镇到供应链中心,九立股份正是脱胎于这样的浪潮中。2001年,九立股份成立,前身为三九集团的三九进出口有限公司。2010年进行股份制改革后,成为一家现代供应链企业。

  董事长邹浩坦言,因为是从外贸公司起步,向现代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一路演进,因此他更懂对外贸易的难点。对此,九立业务范围涵盖四大板块——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涵盖了从供应商选择、采购执行、库存管理、销售到物流配送的全过程,深掘了“护城河”。

  科技是深圳的基因,也是邹浩的“独门秘籍”。在技术壁垒方面,九立目前开发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和系统,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例如,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对供应链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挖掘,为客户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聚链成势

  “供应链+金融”模式锻造助企长板

  如果说科技是利刃,那么金融就是基座。从外贸企业蝶变变成一家现代供应链企业,邹浩更懂金融的价值。

  众所周知,外贸平台企业在跨境金融领域,总会遇到国际金融风险、政策法规、合规要求、汇率波动和风险管理等重重考验。邹浩表示,交通银行与九立股份合作近20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银企战略合作关系。在交行的支持下,破解了跨境金融多个难点。

  以跨境收款和结算为例,交通银行通过搭建外汇业务管理平台和外汇资金清结算网络,实现了跨境收付全链路需求,包括账户开立、跨境收款、资金结汇、提现等全流程电子化办理,无需纸质单据,解决了跨境电商境外开户困难、资料传递复杂等痛点。

  在资金安全保障方面,银行提供了一站式跨境收付款解决方案,保障了跨境电商的资金安全。

  在提高结售汇效率方面,银行提在跨境金融等方面提供了跨境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和更高水平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解决方案,使结售汇服务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金融的角色还不止于此,“资金流”同样是供应链平台企业的重要价值内涵。近年来,九立与深圳交行等金融机构探索共生共荣路径,取得高额授信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结合自身融资渠道优势,借助大数据,通过对覆盖行业进行分析和风险把控,打造一套“供应链+金融”的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系。

  “供应链+金融”如何释放价值?邹浩分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是跨越大中小企业,核心企业一般是大型或大中型企业,链上的企业则多为中小微企业,地域分布广泛,金融需求零散、流程复杂。因此,未来金融要更好地助力供应链、帮助平台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强化风险管理、推动政策支持、培养专业人才以及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金融与供应链、平台型企业和外贸之城的良性互动,推动深圳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现在,上述“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已经服务了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成百上千的链条企业,开启了长尾效应,锻造了协同发展的“共赢链”。而在金融的赋能下,九立现在也成为国内头部供应链平台,并入选“深圳重点物流企业”“外贸50强”,凝聚了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核心客户,国际贸易成为“主战场”。

  置身于供应链聚集地,这样的先行先试还有很多。深圳交行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为海量供应链企业提供“全流程、全线上、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实现“链金融+场景化”的深度融合。

  实践之路

  汇聚跨境金融力量护航外贸重镇

  正所谓见微知著。牵手九立在世界舞台走过20年,只是金融服务的外贸之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微观缩影;供应链金融也只是交行跨境金融生态下的一个实践维度。

  当前,深圳交行跨境金融大生态已经蔚然成风。而跨境金融力量汇聚而生的气候背后,离不开上层设计。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今年7月,深圳印发《深圳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指导意见》,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政策供给质效,为深圳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政策保障,全力支持深圳外贸高质量发展。

  毫无疑义,稳外贸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结构提档升级的重要动力。

  直面国家战略需求,契合深圳金融导向,深圳交行从多位方面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体现了国有大行的站位与担当。

  有何具体实践之路?相关人士表示,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上,深圳交行与本地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了相应的金融支持,提供了包括离岸贷款、海外发债、并购基金等境内外联动融资,伴随其不断成长,支持本地企业“扬帆出海”。

  交通银行也大力支持深圳“一带一路”枢纽建设,助力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丰富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内涵。截至2023年6月末,深圳交行累计为深圳地区企业“一带一路”沿线高端设备出口、工程承包、投资并购等项目建设提供授信支持金额约6亿美元。该行还践行贸易强国、数字贸易战略,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客户外贸客群跨境业务需求,打造“数字贸服”系列产品。

  在践行“稳外贸”的基调下,深圳交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跨境结算便利化,并为企业带来“融资甘霖”。近年来,深圳交行帮助大湾区企业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人行贸金平台、区块链平台等跨境支付便利化创新产品推广和应用,积极推动参与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贸易新业态业务,为广泛金融领域业务提供支撑,促进跨行业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

  而针对人行、外汇局发布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各项创新试点便利化政策,该行组织全行摸排客户,充分利用政策红利,让客户享受更便利的外汇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黏性。相关人士举例,今年来相继落实“金融支持前海30条”“深圳金融支持外贸24条”及“不落地购汇”等业务,提升贸易收支便利化水平,推动跨境贸易提质增效。同时,为普惠小微外贸企业打通国际贸易新渠道,搭建资金跨境新桥梁。

  坚守初心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探索“金融强国”湾区样本

  深圳是国际贸易之都,更是未来重点打造的国际金融创新之城。

  实际上,金融服务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正是交通银行点亮“贸易金融”特色板块的生动注解。近年来,交通银行将发展战略深度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打造“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科技金融、财富金融”四大特色业务。

  当前,我国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给贸易金融、跨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带来新的风向标。按照部署,交通银行将继续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各项金融改革探索,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创新、优质的金融服务增强中国外贸的韧劲,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长远发展,努力为经济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双胜利。

  正如邹浩所说,“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这将是我们未来要持续努力奋进的方向。”对于交通银行来说,植于深圳的创新沃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改革探索征程,以创新、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长远发展,同样是这家银行锲而不舍的坚守初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498914文章数 35711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