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公众号,每日收到干货
关注本视频号,预约最新直播↓↓↓
0
本次内容提要
前段时间,我整理发布了我的大一期间日记,参见:
现在继续发布大二期间日记,参见:
本次发布的是2000年5月27日-6月11日的日记。
这段时间,我的思考仍然围绕着人生,可以说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这样的人生观,应该说主要来自于读书和思考,而在生活经历中会得到碰撞和验证。
其实, 每个人的人生观,都不会完全来自于现实,而主要是在于他自己的认识和判断。
但现实经历,会可能让人放弃自己曾经的某些理念,也可能让人更坚定,就看你是怎么想的,要不要坚持了!
所以, 你的人生观,或者说人生信念,能不能经得起现实的考验,说到底还是在于你自己的思想定力,或者说你的逻辑自洽性。
如果你在思想上足够坚定了,逻辑上足够自洽了,对于现实经历的冲击,还是可以有恃无恐的。而不是说,因为现实如此,所以每个人都只能妥协。
比如革命志士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一种极有代表性的体现。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年代,信息极大丰富,也有各种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很容易迷失方向无所适从。
但要知道, 不管世界怎么样,你要知道你想让自己怎么样。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找到并坚持自己的方向。
以下是日记正文:
1
对人生观的思考
5.27
昨(周五)上午,观看了***博士论文答辩的全过程。评委中有中科院三专家(……),导师方**,本校前辈**等。尽管论文的学术水平不高,理论和实验依据严重不足,按照事先拟好的决议,评委会“一致同意……顺利通过……”,后皆大欢喜,各得其所。
晚梦,杭州遇贼经历结局改变……
我并不为当初没预演梦中经历而庆幸,凡事皆不可预料,谁知道当时换种做法会有什么结果呢?
唯一能庆幸的是,那时和这时的心情都是平静的。
凡事易得,平静的心情不易得。我该满足的。
5.29
……突然感到一种受人关怀时才能体会到的温暖。
我一直坚信:每个人都是为自己活,要活出自己来,人要在各自的孤独中追问生命的意义。
而今悟到: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没有为别人做奉献的成分,那他的人生意义一定是不大的。
如何在创造中做出贡献,如何淡化交往而不失爱心,这是我要把握的问题。
我不愿做冷酷的黑洞,而宁愿成为炽热的太阳。
如果成不了太阳,就让我成为一支蜡烛,甚至一根火柴吧。
有人希望成为太阳是想得到永恒或做世界的中心,我没有那么大野心,我知道我的生命是易逝的,在易逝的一生中,只要能放射出生命的光辉,为这世界增添些色彩,我就满足了。
生命的意义,创造乎?奉献乎?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而且很有可能是同一概念(目的)!
5.31
晚图书馆前买到《思想通信》。尽管下月预算生活费不多,但一见好书,就不管那么多了。想自己有个买书的癖好还真好,不然还不知道钱往哪儿花。且一喜欢买书读书,对别的消费和享受就不在意了。倒省了不少事。
我的性情很随和,不介意跟任何人交往。但确实有我打心眼里不愿搭理的人。
跟两种人在一起我无话可说,一种是精神上的富者,我不愿打搅他的灵魂;另一种是精神上的贫者,我不愿灵魂受他的打搅。
富者和贫者似乎都没有自知之明,富者不知其富,所以不断吸取、积累,从而变得更富;贫者不知其贫,所以不断释放、削减,从而变得更贫。
精神上的富者,其物质生活是容易满足的,他重在过一种自在的精神生活。
精神上的贫者,却终岁不能摆脱无穷无尽的物质欲望的控制。
有的时候,对自己的优点,不妨承认它。当然,必须极有自知之明才行。虽说谦虚使人进步,但谦虚容易使人不自信,从而不能做到扬长避短,反而不利于人进步。
有两种对待芸芸众生的态度:宽容或媚俗。
前者的表现往往是漠然的,后者却有一张过于热情的倾向。
前者是不带任何目的的,自然觉得不为物役。后者却想谋取私利,还往往有忍辱负重之感。
2
对生活经历的思考
6.2
教育心理学课,郭讲“创造性”时提到,“大自然的创造力大大强于人的创造力”。当时想到,自然不过是上帝的别名罢了,本身没有意志,何谈创造?由于觉得没想清楚,未发言。
6.3
上午,濛濛小雨,从图书馆出来,校门口碰上采血车。没多想,抽了400cc。一直感觉正常。现在想来,若要问为什么,我还说不出来。可能是对举手之劳又于己无损(感觉上)的事,但做不妨吧。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若事情太过麻烦(如需等待或自己找上门去),我是没兴致做的。
6.6
她,穿着一条背带牛仔短裙/脸上总是洋溢着可爱的笑容/像个孩子/腰肢那么细/真想一把搂住它/就像把一个孩子揽入怀中/但是我不会这么干/因为除了感情,我还有理智/可是,我不知道这样的理智是在帮我还是在害我。
6.7
买到《思想录》,源起是昨晚读《诗人哲学家》上对帕氏的介绍。今日又喜于见到帕氏言语的简洁精美。尽管图书馆也有,还是决定买下来。
真喜欢一本书,如不让它成为你的一部分,那么你对它的感情是不够真切的。
买下不是为了占有,而是让它融入我的生命——不断地买书、啃书,我的生命因此而被充实和扩展——而生命本身是占有不了的。
想来,生命本身不是虚幻的吗?而因为有了各样的内容(思想、情感、欲望等)而变得实在起来。
有生之年,我们尽可不断丰富生命的内容,使自己生气勃勃而不是死气沉沉;死的时候,只要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上一句:“我度过了极其美好的一生”,此生足矣。
生命的内容和肉身一样,是易朽的,我不奢求永恒。我死了,生命中的一切都消散了。随它去吧。
一个爱读书的人,和爱写作的人一样,晚年不会太凄凉。
悲观者可以超脱,乐观者就不能吗?!
受罪有两种方式:在有心安静时被迫听人说话;在无话可说时被迫对人说话。
前者见于集体宿舍,要忍受舍友喋喋不休的聒噪;后者见于公共课堂,得对付老师不知所云的提问。
3
对生活和他人的态度
6.8
心理测量课上,又让老师不高兴(用“失望”不确切,原本没抱什么希望,何以失之?)了。他发现我笔记没作,而且把墨迹图作在测验答卷纸上(而不是照他说的作在草稿纸上),让我“去找李老师(心理)咨询一下”。下课时倒说得中肯:“你这种学习方式不对,不作笔记,你脑子能把这些东西全记下来?”
我什么都不想说,对人对事都没什么说的。只是扪心自问:我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吗?
在别人眼里,我可能是个不用功的学生,但这又怎么样,我的生命不是拿来给人做样子的。我无需向人担保或承诺什么,自己过得心安就行了。
这只是开始,我仅是遭到小小的责难而已,说不定将来还会有多大的打击。但我相信自己的精神素质是足以承受的。我会平静走完此生的。
认为所有别人的不幸都与自己有关,这是用谦卑的自责表达了一种骄傲。因为有这种想法的前提是:自己无所不能,可以让别人避免陷入不幸。
而实际上,这样的人真有此能力吗?他们往往是慷慨自责后便没了下文,或者对别人的痛苦无可奈何,或者从此视而不见。
可见,自我批评时也得小心呀。
人要活得真诚。真诚的方式可大有讲究。有的人到处宣扬自己的见解主张,逢人便敞开内心世界,虽不失为真诚,他的浅薄无知却令人讨厌。
真诚的人从不想到自己应该真诚地活下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倒是那些爱赶时髦者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真诚些,再真诚些,唯恐失掉这个别人都说好的价值目标。
殊不知,他往往只是自以为真诚而已——这倒也好,至少可以让他自己心安。
6.10
毕业生摆摊处,遇一熟脸。以前只打过一次招呼。这回得知他签到宁波。有所感:“以后咱们就再难见面了。”一转念,“说不定也能见上。”——“是吗?”——“是的。”
我的言下之意,天下滔滔,人海茫茫,聚散离合纯属偶然,很难说谁与谁能见上,也很难说就见不上。缘耶,命耶?说不清也。
6.11
下午,粗读完《思想通信》,觉得到中年或晚年读更合适。放着吧,反正不打算处理掉。买过的书,多数认为有复读的必要。也不知将来会存多数。但不论多少我都不嫌麻烦,我是宁要万卷藏书而不要万贯家财的。
作于2000年大二期间
觉得好看,请在文末帮忙点个“在看”↓
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看到
学习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跟我链接:
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预约直播(如果显示过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直播时可留言或连麦咨询;
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任炜老师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均为本人亲自回复),还可索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合集。
添加任炜老师微信
4、培训:我将长期开设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培训,家长和从业老师皆可报名,参见文章说明: 满10人即可开班,可加上方微信咨询报名。
若有其他需要,可扫码查看:
关注本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以下关键词,可收到相关文章:
1.高一选科:“选科”
2.高中规划:“高中”
3.成绩提升:“提分”
4.专业选择:“专业”
5.综合评价:“综评”
6.志愿填报:“报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业形势:“就业”
10.考研形势:“考研”
11.就业准备:“准备”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调适:“心理”
14.励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诀:“幸福”
16.学习规划:“学习”
17.高考减压:“减压”
18.录取分析:“录取”
19.是否复读:“复读”
20.大学规划:“大学”
志愿填报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学规划免费课程:“课程”
操作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点击蓝字“ 任炜老师”,在下方图示界面中, 点击“ 发消息 ”,填写关键词发送,即可收到相关文章。
如有其他问题 ,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很多相关文章。
见本文中的说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