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公众号,每日收到干货
关注本视频号,预约最新直播↓↓↓
0
本次内容提要
前段时间,我整理发布了我的大一期间日记,参见:
现在继续发布大二期间日记,参见:
本次发布的是1999年11月1-18日的日记。
这期间的日记内容,看起来比较“杂乱”,没有中心主题,主要就是对我的阅读、生活内容的一些记录和反思。
也说明那个时候的我,还是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不知道该关注什么,也没有专注于某个领域。
不像现在,我很明确地关注生涯规划,专注于此,看到各种现象都会联想到生涯规划上,这就跟那时的散漫状态不一样。
所以,我一再说,一个人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且越早越好。有了方向,他也就会很专注,不容易受到各种事物干扰而心思散漫,不能一门深入。
而且,专注的生活也会更充实快乐,散漫的生活恰恰容易空虚,心情不稳定,容易起波澜。如同惊弓之鸟,外界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到他。
而一个专注的人,则可以目光坚定内心强大,有恃无恐波澜不惊。
祝愿大家都早日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专注其中一以贯之吧!
以下是日记正文:
1
对人生的感悟
1999.11.1
现已进入11月2日凌晨。今晚的成果就是完成了四封信。
不要说我效率低,写信那东西,不是强憋出两页字儿应付任务的。你必须在有所感、时机适当时下笔。而那时一旦为之,便下笔如飞,不觉时间过得快,只感到莫大的精神享受了。那些专注于事业废寝忘食的人大概常有这种体验吧。
下笔是随心所欲的,任意牵引话头,涂抹错字,很可能成为一篇“垃圾作品”,但敝帚自珍(如我的日记),如不自珍也绝不寄人。
要真诚啊!
11.6
周六,又因晚会节目的事焦头烂额了。
……“这是怎样的生活啊?”想问自己,知道自己答不出。
人一旦开始为生计问题考虑,他便很难再得意起来。
求上帝不要让我窘迫,赐我宽裕的生活——花父母的钱的年代,我这是第一次这么想。
原因是看着钱就这么容易地变没了,而目前又没有让我足以自慰的生财之道。
看来我还是没有“看淡”,也许是变得实际一些了——以前一直不屑言经济收支一类的事,只因这次支出比较特别,可以说是正式的“赌博”吧。但人生在世,有几件事不是赌博呢?
11.7
“人生不过如此嘛!大难(自注:譬如说死、倾家荡产……)临头哭都来不及,难又顾得了谁?你对别人爱也好恨也好又能持续几日?(自注:你劳神费力千方百计建立起功业又能保持多久?)到头还不尽是一笔勾销?你一笔销了别人又在哪里?你既不知他又何知?如此一起,顿觉无牵无挂,什么话也懒得说了。”(摘自王朔《我是你爸爸》)
马林生经过一场大病,“颇有死里逃生还魂阳世之感”,我想大多数智者也是因为想得太远,体味到人生的虚无而沉默。还有些悲观,做事不像一般人(特别是无对死体验的年轻人和儿童)那么热情。
我也偶尔有这感觉,于是回避了一些自认为没意义的活动,静心读书又不愿发言或为文。
而直到现在,还没正儿八经地考虑过人生呢。
因为不像马锐那样早慧,小小年纪便受生活摔打出好些思想,持世态度颇为老成,我只能慢慢“学着”长大——我发现在每次吃过亏犯过错之后自己能得到比平时更多的人生启示。
我不但不能做到“把一切错误都挡在门外”,反而是注定要通过试错才能学会社会常识、处世之道。而人生感悟也随之丰富了。
我承认自己现在处于一种进取状态——正积极寻求人生的路标(尽管常走错路或跌跟头),宁愿被命运之神领着走,而不愿被牵着走。只是,对于人生的态度不像马锐等那么真诚罢了,对一些事反思得不够——我现在遇到最多的是寻常小事,觉得大都没有反思的价值,不像对昨日之奇历那么饶有兴致地反复咀嚼。
现在明白余杰为什么那么偏激了。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害出来的,想蜕变,不断获得新生,不满足现状。而身边可供反思的材料只有书了。
于是,年轻人蓬勃奋发的活力让他以一切为假想敌,把笔当作武器进行批判以促进自己思想的成熟。
生活中的磨难尝得太少啊(虽然早年吃苦的经历对他现在的个性形成影响颇大),应该到社会上去亲自体验一下“做人”的难处,那样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大言不惭了。
2
对生活的记录
11.8
连续三天,费力写个小品剧本,艰难!
该重新审视自己了。
这么久了,总是无言以对。
想交流没有机会,
我能理解你,但更想了解你。
不知你的心事,有没有觉得累?
我们都太过正统(矜持——2000.4.2),
总怕“打扰”对方,
于是,好多次欲言又止……
11.9
刘东生,国际第四纪科研联合会主席,中科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演讲《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变》:“越是区域性的研究,越有全球性。”
晚听刘东生院士(82岁)报告。他精神矍铄,面色红润,笑容可掬,讲话有条理,逻辑性较强,做事精心细致(一边回答问题还一边收拾幻灯片)。
学校应该多提供这样机会,让学生多见识名人大家,亦扩大本校影响。
中文系晚会,证明了一个道理:没金刚钻偏揽瓷器活必失败,画虎不成反类犬。
这些孩子大多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累了自己又累了别人。
几位发挥了特长者,博得众彩,应该应该!
3
对生活的反思
下午排戏。有人说我应该去发掘未经表现之人,而不应用老演员。不愿辩解,也不会辩解。只觉得做一管人的官没意思,要太多地照顾别人,自己的能力、兴趣之发展大受限制。
依我这脾性,将来会尽力回避有官衔的职务的,为的是过一种宁静、自由的生活。
写论文无以下笔——关于西部大开发的。
排节目众口难调——当官就意味着关注周围甚于自己。
好久没写东西了,以致昨晚给朋友写信老不成功,撕去三张信纸,后又坐在宿舍青灯下挨了两个小时才写成。
尽管费时很多,却很高兴。毕竟我是在“创作”啊。
前段日子老是读,连笔记都不做,结果是越来越不会写了。
今日晨,读周国平《书与人生》,终于“自我发现”——知道应读那些能激发我写点什么的书,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的作品中”。
当然,以前不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集体化的生活,每晚熄灯前电视轰鸣,熄灯后为不影响别人和保护视力,便不再读与写了。
其实,深夜对于我来说,正是理解力和创造力大为提升的时机。
梦里,在乡下任数学老师,认识了一位同是初出茅庐的女教师(班主任)。建议她带班里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动物园。
听我介绍后,她在马路边备课,看来准备接受。我则满心欢喜地为她扇风以驱走飞扬的尘土。
她与我很愉快地对话,爽朗地笑。我觉得她是个开朗、热情、细致和有责任心的人,并未仔细去看她相貌,宁愿保留那种朦胧的美感。
本不知后来会如何继续,但外婆的……问话影响了我的心情:“说你要和幺女子(农村的指代年轻女子的说法)结婚?”在思考中,醒了。
我的老笔,跟我三年了。曾多次考虑换掉。
下午买了支笔芯,准备为另一支笔换上,把你闲置一段时间。可那支笔芯不但写着费力,装也不合适,强行装上竟把笔筒撑破……
还是老的好哇!
可是,为什么总要经过多次失败的尝试才知道?
作于1999年11月大二期间
觉得好看,请在文末帮忙点个“在看”↓
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看到
学习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跟我链接:
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预约直播(如果显示过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直播时可留言或连麦咨询;
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任炜老师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均为本人亲自回复),还可索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合集。
添加任炜老师微信
4、培训:我将长期开设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培训,家长和从业老师皆可报名,参见文章说明: 满10人即可开班,可加上方微信咨询报名。
若有其他需要,可扫码查看:
关注本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以下关键词,可收到相关文章:
1.高一选科:“选科”
2.高中规划:“高中”
3.成绩提升:“提分”
4.专业选择:“专业”
5.综合评价:“综评”
6.志愿填报:“报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业形势:“就业”
10.考研形势:“考研”
11.就业准备:“准备”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调适:“心理”
14.励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诀:“幸福”
16.学习规划:“学习”
17.高考减压:“减压”
18.录取分析:“录取”
19.是否复读:“复读”
20.大学规划:“大学”
志愿填报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学规划免费课程:“课程”
操作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点击蓝字“ 任炜老师”,在下方图示界面中, 点击“ 发消息 ”,填写关键词发送,即可收到相关文章。
如有其他问题 ,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很多相关文章。
见本文中的说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