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活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的著名战舰,德国于1909年开始建造的凯撒级战列舰 ,按照当年的标准来说该级别战舰是继赫尔戈兰级战列舰之后全新一代海上堡垒。同时也是德国海军第一种采用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的战列舰。
这一级别的战列舰先后建造了五艘,分别为:凯撒号(Kaiser)、腓特烈大帝号/SMS Friedrich der Grosse(Friedrich der Grosse)、凯瑟林号(Kaiserin)、阿尔伯特国王号(Konig Albert)以及路易特波尔德摄政王号(Prinzregent Luitpold)。服役后,该级战列舰被编入第三战列舰队,与“国王”级4艘战列舰分别组成两支分舰队。
这一级别的首舰凯撒号,于1909年9月11日开始在威廉港皇家造船厂建造,1911年3月22日下水试航,到了1912年1月8日正式进入海军服役。这艘战列舰全长172.40米,宽度有29米,吃水深度9.10米。凯撒级的设计排水量24,724吨, 满载排水量27,000吨,各类人员1084人。该舰的动力系统采用16台苏尔寿锅炉、3台帕森斯/AEG-寇蒂斯蒸气轮机,主机功率31000马力,理论航速21节,过载时可超过23节。其续航能力为7900海里/12节,2400海里/21节。
该舰的主要武备为五座双联炮塔,供共计10门305mm/50倍径的主炮,此外还有14门150mm/45倍径的副炮。该舰的舰体舯部两座主炮塔呈两舷阶梯状对角布局,艉部两座主炮塔呈背负式布置。舷侧单装12门单装88mm/45倍径防空炮,这种防空炮为高平两用,除了用来打飞机,也可以攻击像是鱼雷艇一类的舰船。
除此之外,这艘战列舰还设计有五座500mm鱼雷发射管,用来攻击对方军舰水线以下的部位。凯撒号战列舰的装甲带厚度为350毫米,水平甲板的厚度则是110毫米,而作为重点部位的炮塔正面装甲不低于300毫米,顶部装甲的厚度也有100毫米。该舰侧舷的主要装机带厚度为350毫米,最后作为中枢系统的指挥塔装甲厚度也为350毫米,同样属于皮糙肉厚输出凶猛的典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