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厦大林惠祥教授的处女作发表于台湾

0
分享至

厦大林惠祥教授的处女作发表于台湾

林惠祥《韩信论》第1页

(中评社 林艳摄)

台湾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人类学家李亦园教授生前尝谓:以林惠祥教授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是厦门大学最重要的文科学术传统之一。

林惠祥《韩信论》第2页

(中评社 林艳摄)

林惠祥教授是台湾台北人,从小生长在福建。他自述曾在福州“朝夕勤读,继二年,至十八岁,中英文果有中学毕业之程度。中文尤颇能写作,曾翻译英文小说为玉梨魂派之中文。时台湾遗老尝组织一文会,出题征文。题为《韩信论》,余亦用当时流行之史论体作一篇,约千字寄去应征,被选为首名,闻曾刊登新闻云。余以此益自负,常着一领旧长衫,往福州城内旧书肆,选购旧板古诗文集”。我在2006年查明并报告,林惠祥教授的“史论”处女作《韩信论》乃发表于《台湾文艺丛志》第八号(1919年8月1日发行)之《本社第八期征文》。林惠祥教授的《韩信论》“被选为首名”,评选人洪以伦先生的评语是:“以淮阴侯之骄蹇不驯为袭战国之旧习。煞有见地,笔亦不落恒蹊。是不从时文中讨生活者。洪以伦拜读。”

处女作在台湾发表、“被列为首名”,并得“台湾遗老”好评,青年林惠祥“以此益自负”,走上了学者之路。1926年,林惠祥从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毕业,是该系该届唯一的毕业生,他的毕业证书编号为厦大毕业证书第壹号。是唯一、是第一,不是之一。牛!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高琦,资深媒体人,“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广天下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朝阳民革青委会副主任。录制有中宣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多部有声作品;朗诵代表作品《脊梁》《等待天明》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并成为网络热搜;纪录片作品有《新丝路密码》《刘亚楼》《织梦年代》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顾盼两岸》,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元月起“在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写作”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6篇文章。

对于“两岸关系已无联结点”的悲观论调,作者认为,“我写的学术段子(文史笔记)两岸都有读者关注,我讲的两岸故事两岸都有热心受众,这不就是一个联结点吗?每念及此,老旧的手表又上了一回发条。”正如作者所言,退休之人该放下的全放下了,惟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是吾人一生的志业,不放下,也放不下呀!

《顾盼两岸》有声版上线之际,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也是京彩台湾继《话说两岸》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

让我们通过《顾盼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京彩台湾
京彩台湾
传递对台政策,展示京台风采
7415文章数 10459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