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公众号,每日收到干货
关注本视频号,预约最新直播↓↓↓
1
一次“不顺”的经历
什么叫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就是你会对于一切遭遇,都不觉得不顺心,都会安心踏实地接受。
如何才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那就是善于把一切遭遇都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让所有事情都变成好事。
有一次,我和太太一起参与一个户外徒步活动,要先到一个上车点等车,7点半发车。
我计划好带她早点去,可以一起坐在前排,便于交流和看风景。之前我好几次参加活动,也都是到得早就坐到了前排。
我们当天不到7点就到了,车还没来,我们就在一开始通知的上车点等车。
结果快到发车时间了,还是没有等到来车,我就给这次活动的领队打电话,才知道车停在了一百多米开外的一个地方,当地车多,也看不见。
据他说,他在这次活动的微信群里临时通知过的,但由于我报名的渠道方并没有让我加群,我就不知道这个信息,而且当时也没有看微信。
等我通过电话知道换了上车点,赶过去的时候,车上已经没有两个挨着的空座了。
于是,我们只能分开坐了一路。
这件事,让我思考了很多。
应该说,这次的过程,我计划得不错,各方面都准备好了,却没想到由于一个信息误差,导致了“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2
我的想法与做法
那么,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又怎么办呢?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第一,是要随机应变。
我在上车以后,得知我们两人无法坐在一起,也就很快接受了事实,立即去寻找接近的位置,作为退而求其次的B方案。
好在我们找到了同排过道两边的两个座位,也就只隔一个过道,还能看到彼此和方便交流了。
第二,是要用好时间。
那上车后的时间里,既然不能坐在一起,我要做什么呢?要怎样度过接下来的时间呢?
如果我一直陷在对于这件事的遗憾和不满之中,我就只剩下自责和抱怨,整个旅途中的心情也就会很糟,还会影响旅行的体验,导致整个事件变得更糟,损失更大,那就真是因小失大了。
这其实是对时间以及生命的浪费,让我的时间和生命没有用在值得的地方。
那怎样才用得值得呢?
就要让接下来的时间用得有意义。
我先是对这件事进行了思考和评判,知道自己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那这次就算是吃一堑长一智,所以也是有意义的,并不需要为此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
然后,我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正好安静写作。
我随身带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就是为的在坐车的时间里写作的。
所以,我就很快打开了电脑,开始写下我当时的思考和感悟,包括这篇文章的主要部分,就是那时写下的。
一路上还想到了其他的一些内容,也一并写下来了。
由于当时可以专注思考和写作,写作的效率蛮高的,来回的路上连写了有6篇文章。
而太太在一路上闭目养神,也正好得到了休息。
这样,我们路上的时间,就没有浪费。
下车以后,我跟太太的一路徒步,也很开心,相互拍了很多照片。
回程的路上,尽管还是没有坐在一起(按要求是原车原座),我们仍然各做各的,相安无事,皆大欢喜。
第三,是要吸取经验。
对于这次的事情,如何让它起到更大的作用,对我未来也有帮助呢?
我在上车后分析了一下,这次的问题,主要就是由于信息误差,不知道车会停在跟以前不同的地方,也不知道这个变化的消息怎么获取。
因为我报名的渠道方,不负责带队,而当天活动的具体消息,比如停车点变化了,是当天带队的领队在他那边的报名群里发布的,我就自然成了“信息盲区”。
当然,为什么停车点会变化,这是我需要去了解一下的。
之前我多次参加活动,出发的时间地点一般都是按照报名后收到的通知,没有什么变化的。
所以,我就在中途,车到服务区的时候,跟领队交流了一下,了解到,有时候是因为开车的司机师傅到了原定地点,发现停的车多,就会往前换个地方停一下,然后领队会在群里临时通知。
另外,还了解到一个信息,就是每次活动里通知的7点15分开始上车,7点30分发车,其实组织活动的领队会跟司机师傅定好7点钟把车开到上车点。
当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我就理解了为什么停车点可能会换地方,得到了解惑,同时,也学到了经验,知道以后即使找不到车,也不用等到快到发车时间才去联系领队,可以在7点左右就能知道停车位置了,这个时候赶过去就是可以选座位的。
你看,通过这次的经历,我有了多少收获,可以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自然,我就不会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经历,留下不愉快的回忆,反倒可以为之庆幸和欣慰了。
这就是我想跟大家说的——“懂规划的人,没有不顺”的一个证明。
3
心情是怎么来的?
下面,我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人的心情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有顺与不顺的感觉?
首先我们就要知道,人的顺与不顺,都是出于内心的感受,并非客观的存在。
同样的一种情况,有人会觉得很开心很顺心,有人就会很不满意。
就连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家人,也有的活得积极阳光知足常乐,有的活得愁眉苦脸怨声载道,不是吗?
对于同一件事,大家的反应也会各有不同。
比如面对半杯水,有人就会说:只有半杯水了;有人则会说:还有半杯水呢!
就算同样考试失利,有的学生可能会自怨自艾闷闷不乐,有的学生则会波澜不惊云淡风轻。
为什么会这样呢?
就是在于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看法不同。
心理学上有个“ABC理论”,就是讲的,同样一件事,由于你的看法不同,结论就不同,从而导致心情也会不同。
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用了1200多种材料。
别人说他真厉害,失败了1200多次还能坚持。
而他怎么说?他说自己不是失败了1200多次,而是成功地发现了12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你看,不同的看法,是不是就导致了不同的结论,也就会造成不同的心情。
认为那是失败的人,就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给自己不断加重心理负担,打击自己的信心,从而容易造成放弃。
但是,如果不认为是失败,反倒当作是某种成功,那就没做一次实验,都会得到鼓励,至少不会受到打击,还是相信这样做下去是有成果的,没有白费工夫。这样的话,也就可以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
那么,保持后面这样态度的人,是不是更容易坚持到底,从而“守得云开见月明”?
还有一个例子,也很说明问题。
有一位老太太,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卖鞋。
结果她就每天都活在担惊受怕之中。为什么呢?
因为她会看天气,晴天的时候,她就心忧:卖伞的儿子生意就不好啦。
雨天的时候,她又会发愁:卖鞋的儿子生意就不好啦。
你知道后来别人怎么帮助她解决这种忧愁的吗?
那就是,教她换一个思路:
晴天的时候,就想想,卖鞋的儿子生意会好;
雨天的时候,就想想,卖伞的儿子生意会好。
这样一来,外部环境什么都没改变,但是老太太的心情就由不开心不顺心,变得开心顺心起来了。
所以你看,人的心情和感受,是不是自己看法的产物?
那么,关于顺与不顺,就是人自己的感受,那就看你怎么看了。
也就是说,同样的经历,你可以看做是顺的,也可以看做是不顺的。
要做一个没有不顺的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4
为什么懂规划就没有不顺?
而为什么我说懂规划的人,没有不顺呢?
因为懂规划的人,明白什么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什么是自己不可把握的,他不会把那些不可把握的东西来作为自己孤注一掷的目标。
否则,他的心情就不能稳定,而会总是患得患失。
他懂得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会认为“自古华山一条路”,也不会强人所难还会随机应变地调整策略和路径,最终总能实现自己可以实现的目标。
比如,很多大学生把考研或考公作为毕业时的目标,只想着走这一条路,通过这样的考试,没有想过考不过又怎么办。
结果,一旦没考过,就傻眼了,认为自己很不顺,很失败,然而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有的会一再继续考下去,但多年都考不上,就年年都在遭遇不顺。
很多成年人也是把一夜成名或者暴富作为目标,结果总也等不来想要的结果,就感到自己做事很不顺利,也容易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像他们这样的话,就的确容易遇到不顺,也很难顺心。
因为他们要想得到的结果,太不可控了,并不是在于他们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而且,就算实现了想要的结果,也未必就能顺心。
而懂规划的人,就不会把这些事情当作自己必须实现的目标,他知道现在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这样的路很卷,竞争很激烈,自己并不一定能成为最终上岸的幸运儿。
即使要去尝试这样的路,也不会只认这条路,而是会多手准备,至少知道如果考不上又要怎么做。
比如一个大学生,在考研或考公之前,就想好了可能去企业工作,或者“灵活就业”,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于是也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做好就业准备,而把考研或考公作为备选而已。
这样的话,他即使没考上,也不至于无路可走,而是可以去求职或者开始自己的独立事业。
再说,懂规划的人,也不一定会向往那些人人都在追逐的结果,他会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置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
这样的话,他就总有自己可做的也能产生效果的事,他总是在做着积累,让自己有成长和进步,最终去实现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
北邮的何同学,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他在大学期间,没有像他的同学们那样,去争取保研和出国,也没有准备考研和考公,而是一直在做着他喜欢的事——拍科技类视频。
那么,他会像很多大学生那样,认为不考研不考公就没出路,担心找不到工作吗?
并没有。
他因为做视频,从中形成了职业能力和创业资源,毕业时也就不用去找工作,而是可以直接创业了。
你看,懂规划的人,是不是总能实现最好的结果,把时间做到最好的安排,也就不存在什么不顺。
前几天还发了一篇文章,可以参考一下:
那么,如果你希望生活中不要不顺,总能心想事成,那就学习规划,做好规划吧!
加油!
学习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跟我链接:
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预约直播(如果显示过期,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到时可留言或连麦咨询;
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任炜老师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均为本人亲自回复),还可索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合集。
添加任炜老师微信
4、培训:我近期正在开设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培训,家长和从业老师皆可报名,参见文章说明: 满10人开班,加上方微信可咨询报名。
其他需要,可扫码查看:
关注本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以下关键词,可收到相关文章:
1.高一选科:“选科”
2.高中规划:“高中”
3.成绩提升:“提分”
4.专业选择:“专业”
5.综合评价:“综评”
6.志愿填报:“报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业形势:“就业”
10.考研形势:“考研”
11.就业准备:“准备”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调适:“心理”
14.励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诀:“幸福”
16.学习规划:“学习”
17.高考减压:“减压”
18.录取分析:“录取”
19.是否复读:“复读”
20.大学规划:“大学”
志愿填报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学规划免费课程:“课程”
进入公众号后台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点击蓝字“任炜老师”,或点击我的公众号名片即可。
在下方界面点击“发消息”,填写关键词发送,即可收到相关文章。
如有其他问题 ,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很多相关文章。
见本文中的说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