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三位杰出的上海籍开国将军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1955年授衔的将帅被尊称为开国将帅,也包括在新中国第一次取消军衔之前被授予将军军衔的人。虽然上海虽然是中共一大会议所在地,但上海籍开国将军却寥寥无几,令人感到意外。然而,这三位上海籍开国将军的故事和学历却非常引人瞩目。
钱信忠将军:卫生部部长,苏联医学博士
钱信忠将军是少数几位拥有博士学位的开国将帅之一。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起点,1926年,年仅15岁的钱信忠考入了同济大学技师学校,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不仅在技术学校学习德语和工艺,还努力成为学霸。钱信忠将军的学业成就令人瞩目,但他的学习之路并不平坦。他的父母早逝,迫使他在小小年纪就在米店当学徒。然而,他的坚韧和智慧让他于1951年获得苏联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开国将帅之一。
孙俊仁将军: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
孙俊仁将军的学历同样令人瞠目结舌。他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取得了本科学位,这在1949年之前是少数人能够做到的。孙俊仁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他的决定令人印象深刻。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他投奔了延安,投身革命事业。当时,像他这样正儿八经的大学本科生在延安是稀罕物,因为在抗战胜利前,本科毕业生在国统区是少数。陈云同志亲自接待了孙俊仁,拒绝了他参加第一线作战的请求,认为他应该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作用。
孙俊仁在军队中成为了电讯领域的重要工作人员,抗战胜利后,他负责通信保障系统的技术进步。建国后,他在邮电部电信总局担任要职,并在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等职务中崭露头角。最终,他于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并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立行将军:高中辍学生,军中书生
徐立行将军的学历虽然只有高中二年级,但考虑到旧社会的教育机会有限,他的学历实际上非常可观。在那个时代,真正接受本科教育的人不足总人口的1%。徐立行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他之所以辍学,完全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尽管如此,他被誉为“军中书生”,这是因为他长期从事军队中的教育工作。
他的故事起源于1938年,当时正值淞沪会战,他投奔了延安,成为八路军电讯部门的重要成员。抗战胜利后,他在国防部和军委通信兵部科技部等职务中表现出色。他建立了30个大型研究所,为军队的科研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1964年,他晋升为少将军衔,之后还在第四机械工业部组建了中国四大电子工程院校。徐立行将军的杰出贡献最终使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综合来看,尽管上海籍开国将军人数有限,但他们的学历和贡献无疑是最突出的。这三位将军代表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珍惜教育机会,为国家的繁荣献身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让我们铭记他们的名字,感悟他们的精神,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