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皇后:10月皇后,10年太后,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光耀大明17年

0
分享至

明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归来的路上驾崩。太子朱高炽即位。而朱高炽之妻、太子妃张氏被立为皇后。张皇后是明朝历史上第4位皇后(不含追尊),也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贤后,史称诚孝昭皇后

编年体史书《国榷》曾这么评价张皇后:

于献陵则邑姜也;于景陵则太任也;势不马邓,席不向高。“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诚昭圣之谓也。

《国榷》用历史上6位皇后和张皇后作对比。首先说张皇后可以邑姜太任同列。邑姜是周武王姬发的王后,太任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这二人是西周时期贤明的王后,被后世广为敬仰。把张皇后和这二人放在同等地位,可见张皇后之贤。

其次说张皇后的势力不如马、邓。这里的“马”指的是汉明帝的皇后马氏,“邓”指的是汉和帝的皇后邓绥,这二人都是东汉著名的女政治家。把张皇后和二人相比,是说明张皇后贡献大但不擅权。

最后说张皇后在朝堂上的地位不如向、高,这里的“向”指宋神宗的向皇后,“高”指宋英宗的皇后高滔滔。这两位皇后都是北宋时期垂帘听政的杰出女政治家,她们虽然没有称帝,但在朝堂上说一不二。把张皇后和她二人相比,是说张皇后有二位的能力,但却不独裁。

如此说来,张皇后完全是一位完美的皇后。那么,历史上的张皇后到底如何呢,本文笔者将通过史料分析,来为大家展现大明朝第四位皇后、第二位太后、第一位太皇太后张氏的风采。

一、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要说张皇后,还要从明仁宗朱高炽说起。朱高炽生于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他是朱元璋的第4个孙子,再加上朱高炽的外公乃是明朝第一名将徐达,因此朱元璋对朱高炽颇为疼爱。

燕王朱棣18岁便被派往北平就藩,但朱高炽的童年却是在都城南京度过的。朱高炽和堂兄弟们在南京太学读书时,朱元璋经常考校他的学问,朱高炽性格沉稳内敛,是朱元璋心目中比较理想的藩王世子。

朱元璋一直推崇嫡长子继承制。到了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炽18岁。

作为燕王朱棣的长子,他被朱元璋钦封为燕王世子。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亲自给朱高炽赐婚,世子妃是来自河南永城籍的底层武将张麒之女张氏,这位张氏,便是本文的主角张皇后

根据《明史·后妃传》记载:

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人。父麒以女贵,追封彭城伯。

张皇后乃河南永城人,其父名叫张麒。关于张皇后的闺名,正史中没有记载,“诚孝”是张皇后死后的谥号。笔者接下来为避免歧义,暂用“张氏”来称呼。她的父亲张麒在明朝初年是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后来因为女儿许配给了燕王世子朱高炽,才被升为兵马副指挥。朱棣登基后,追封张麒为彭城伯,这是后话。

《明史》和《明仁宗实录》中都没有记载张氏的出生年份,但后世学者推断,朱高炽18岁迎娶张氏,那么,张氏的年龄应该在15-18之间比较合理,因此,张氏应该出生于洪武十一年到洪武十四年之间。

关于张氏和朱高炽的婚姻,笔者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张氏是朱元璋赐婚,而非朱棣和徐氏(朱高炽之母、徐达之女)挑选的。明朝开国以来,朱元璋为第一代皇子们挑选的妻子皆是名臣之女,而为第二代皇孙们挑选的妻子基本上都是来自底层官吏家庭。例如,建文帝朱允炆的妻子马氏的父亲,最初只是个从四品的光禄少卿。所以,朱元璋将身世并不显赫的张氏许配给朱高炽,并不是对朱高炽不重视,而是对皇孙一视同仁。

第二,张氏和朱高炽是在北平燕王府成婚的,她是第一个从燕王府正门迎娶进门的新娘,也是唯一一个。

对于一个底层官吏之女,骤然要嫁给藩王世子,张氏的心情想必是忐忑的,她能做的,就是照顾丈夫,孝敬公婆。正如《明史·后妃传》中所说的一样:

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

张氏进门之后,对丈夫和公婆都十分恭敬孝顺,朱棣和徐氏都十分喜欢她。据史料记载,朱高炽虽然沉默寡言,但性格仁厚,因此对张氏十分温和。两年后,张氏有孕,洪武三十一年春天,张氏为朱高炽生下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

根据《明史·宣宗本纪》记载:

(朱瞻基)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意思是,在朱瞻基出生的那晚,燕王朱棣做了个梦,梦到朱元璋将大圭交给自己,并让他传给子孙。在封建社会,大圭是祭祀宗庙时用的,意义非凡。等朱棣醒来,得知儿媳妇张氏刚刚生了个大胖小子,他觉得自己的梦得到印证,因此特别欢喜朱瞻基。

朱瞻基出生后,备受朱棣夫妻和朱高炽的喜爱,这也意味着,在嫁入燕王府三年之后,张氏终于站稳了脚跟。

先前,由于世子朱高炽身体肥胖,不擅弓马,燕王朱棣颇为不喜,自从张氏生了朱瞻基后,朱棣对朱高炽的态度也转变了。所以说,朱高炽能娶到张氏,实乃福气。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这句话摘自《诗经·桃夭》,意思是桃花开了,果实又大又多,姑娘嫁人后生了贵子,子嗣兴旺,和夫君携手共建家庭和睦。

笔者有时候在想,若张氏没有嫁给燕王世子,而是嫁给一个底层官吏家的公子,以他的性情,或许也能一生平顺、幸福。

但是,进入帝王家,注定不会是一路坦途。在她的儿子朱瞻基还不到一岁时,靖难之役爆发了。

二、得贤内助,非细事也

靖难之役爆发于建文元年七月,本文笔者不评价靖难之役的意义和对错,因为这件事,不是燕王世子张氏能决定的。张氏能做的,就是夫唱妇随。

建文元年八月,朱棣率领张玉、朱能、朱高煦等将领袭击大宁,世子朱高炽奉命留守北平老巢。南军将领李景隆率50万大军趁机攻打北平,朱高炽倾尽全力御敌。张氏在婆婆、将门虎女徐氏的指挥下,号召城内妇女抛石块,运木料,一直支撑到朱棣的大军回师,方解北京之围。

靖难之役前后持续了4年之久,张氏虽未上阵搏杀,但她照顾丈夫,辅佐婆婆,抚育幼儿,也算是做了力所能及之事。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从金川门入南京,打赢了这场叔侄之战。接下来,张氏又来了新的烦恼。

永乐初年,发生了立储风波。以丘福为首的武将支持更加善战皇次子朱高煦,而文臣大多支持皇长子朱高炽。朱棣本对朱高煦更满意些,但祖宗规定不好违背(嫡长子继承制),再加上解缙提醒“好圣孙”(指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非常优秀),朱棣最终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但朱高煦仍不死心,经常伙同朱棣的第三子朱高燧一起陷害朱高炽,结果,朱棣动摇了,他有了易储的想法。这时,张氏则发挥了作用。《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一日,上及后御便殿,东宫妃张氏亲执庖㸑,上御膳恭谨。上大喜,曰:“新妇贤,他日吾家事多赖也。”自此无易储意。

意思是,一天,朱棣和妻子徐皇后到偏殿休息,张氏亲自下厨,非常恭敬地侍奉朱棣用膳。朱棣大喜,说:“儿媳妇贤惠,将来家里的事情还得多靠她。”从此,便再无易储的心思。

毫无疑问,朱棣对朱高炽有所不满,但因为儿媳妇张氏贤惠,孙子朱瞻基聪慧,因此抵消了朱棣对长子的不满,朱高炽之位才开始稳固。

《宋史·孟后传》中有一句话:得贤内助,非细事也

意思是,一生中如果能娶到一位贤内助,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朱高炽有贤妻孝子,实属大幸。

三、谋议资众,决断归一。

永乐五年,朱棣之妻徐皇后病逝。朱棣和徐皇后伉俪情深,至此他再未立后。再加上朱棣长年征战在外,太子朱高炽监国,而后宫重要的仪典基本上都是身为太子妃的张氏主持。张氏虽然身份尊贵,但对待朱棣的后宫嫔妃以及大臣夫人们十分宽厚,大家都知道她的贤名。

明朝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北征归来的途中驾崩,杨荣等大臣为了防止朱高煦趁机叛乱,因此秘不发丧,火速回京通知朱高炽。只待朱高炽做好万全准备,才宣布朱棣去世的消息。

是年八月十五,朱高炽正式登基,改次年为洪熙元年,册封张氏为皇后,立朱瞻基为太子。当时,朱高炽打算给张氏的三位娘家兄长各封一个爵位,张氏坚决不肯,最终朱高炽只封了张氏的大哥张昶为彭城伯(袭承),二弟和三弟未封。不仅如此,张氏还严厉约束娘家人,不允许他们参与朝政。史载:“遇外家严,弟升至淳谨,然不许预议国事。

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位仁君,他整日忙于朝政,由于张氏在做太子妃时已经协管后宫多年,因此等她做了皇后,后宫诸事务被她治理得井井有条。当时皇宫内外清泰,一片祥和。

然而,噩耗却不期而至。洪熙元年四月,朱高炽派太子朱瞻基去南京拜谒明孝陵(朱元璋的皇陵),半个月后,朱高炽突然身体不适,不久便病入膏肓。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大明王朝再次易主。这也意味着,张氏10个月的皇后生涯,戛然而止。

就在大明朝新旧皇帝交替之时,张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朱高炽病得突然,待他病重时,皇后张氏急忙派人把还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接回来,可惜,还没等朱瞻基接到消息,朱高炽便病逝了。

皇帝去世,太子不在京城,而远在藩地的汉王朱高煦又对京城虎视眈眈,这让朝臣们十分担忧。关键时刻,张氏和杨士奇、杨荣、张辅等大臣商量,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想办法封锁朱高炽驾崩的消息,严密监视朱高煦。

第二,让张辅派信得过的将领拿着张氏的亲笔信火速去南京接太子朱瞻基,一路保护,严防有人在路上行刺朱瞻基。

第三,在朱瞻基没有回来之前,让五皇子朱瞻墡(张氏的第三子,下文还会提到)来临时监国。

张氏这么安排,可以说做了多手准备。哪怕意外诞生,她仍有后手能保证大明朝的安定。

胡林翼曾说过一句话,笔者非常喜欢:

盖谋议可资于众人,而决断须归于一将。

出主意的人很多,但关键时刻需要一个作决断之人。张氏的决断让大臣们找到了主心骨,所以说,明朝洪熙年间的皇位更迭,张氏在幕后起了关键作用。

四、母慈子孝,欣然爱人

朱瞻基回京后,正式登基,是为明宣宗,大明朝进入宣德时代。张氏被尊为皇太后,她也是明朝历史上第二位皇太后(不含追尊)。《明史》云:

宣德初,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是时海内宁泰,帝入奉起居,出奉游宴……两宫慈孝闻天下。

意思是,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军国大事都会向皇太后张氏禀明,当时天下太平,朱瞻基对母亲至孝。两宫母慈子孝,天下皆知。

宣德四年,皇太后张氏去拜谒长陵(朱棣陵墓)和献陵(朱高炽陵墓),明宣宗朱瞻基亲自骑马配弓在前引路,到达河桥时,朱瞻基下马亲自搀扶母亲。沿途的百姓看到后,无不羡慕。

大明王朝以“忠孝”治天下,朱瞻基和张氏的表现,给大明朝百姓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明史·后妃传》记载:

及还,过农家,召老妇问生业,赐钞币。有献蔬食酒浆者,取以赐帝,曰:“此田家味也。”

张氏返程的路上,路过农户家,仔细询问老妇人在家中的生活和农业事务,并且赏赐他们钱币。有的农妇拿来蔬菜和农家酒酿给张氏,张氏邀请皇帝一起食用,并对朱瞻基说:“这才是农家口味啊!”

张氏虽然身居后宫,但他对前朝的大臣十分了解。有一次,他对朱瞻基说:杨士奇能力很强,而且直言不讳;张辅虽然是武将,但通晓大义;蹇义忠厚,但有些优柔寡断……

当朝大臣在张氏的口中如数家珍,朱瞻基听完,对母亲佩服不已。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一位废皇后的帝王,他的原配妻子胡氏因为无子被废(胡皇后只生了两个女儿),长子朱祁镇之母孙氏被立为新皇后。但在张氏眼中,胡氏并无大的过错,因此在后宫中非常怜惜胡氏。

张氏知道胡氏在后宫之中郁郁寡欢,因此经常让内侍请胡氏来清宁宫(张氏居所)说话。若胡氏和新皇后孙氏出现在同一个场合,张氏会让胡氏坐在孙氏之上。胡皇后是明朝皇后被废后活得最久的一位(正统八年去世),这多亏了有张氏慈母般照拂。

《韩非子》中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意思是说,所谓仁者,是指能以真心去颐爱别人的人。张氏体察百姓疾苦,爱护后宫“子女”,不正是仁爱的表现吗?

五、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宣德九年,在位不满10年的明宣宗朱瞻基病逝,年仅38岁。

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这对一个古代女子来说,是个莫大的打击。当时,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年仅9岁,宫中有流言传出,说太后欲立襄王朱瞻墡为皇帝。朱瞻墡是朱瞻基的亲弟弟,是张氏的小儿子,从小受张氏宠爱。因此,此流言一出,大家都认为真实性很大。

张氏听到这个流言后,强忍丧子之痛,把诸位大臣召集入宫,指着9岁的朱祁镇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听完,连忙跪在朱祁镇面前高呼万岁,流言至此平息。

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改年号为正统,尊张氏为太皇太后,这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后。由于朱祁镇太过年幼,有人建议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明史·后妃传》云:

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

张氏的意思是:我不能破坏祖宗的法度,眼下只需要将不紧急的事情停一停,慢慢皇帝就上手了。

接下来,张氏每日要求朱祁镇勤勉学习,有事多请教“三杨”、张辅等老臣。据《明史·杨溥传》记载:

一日,张氏召“三杨”、张辅、胡濙五位老臣入宫,当着明英宗朱祁镇的面,张氏说:“你们五位都是老臣了,现在皇帝年幼,希望你们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大明康泰。”然后,张氏又把这五个人都夸一遍,例如,她夸杨溥:“仁皇帝(朱高炽)常常对我说你比较忠诚,多次发出叹息,没承想今天还能见到你!”

说罢,张氏哭了起来,杨溥也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从这件事来看,张氏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祖母,他在用怀旧施恩的办法帮孙子朱祁镇笼络这些老臣。事实证明,张氏的眼光和手段都是一流的,无论是“三杨”,还是张辅、胡濙,他们都对大明朝忠心耿耿,都是良臣。

随着朱祁镇慢慢长大,他身边的宦官王振逐渐崛起,有一次,张氏让人把王振叫进来跪下。王振生平最怕这位太皇太后,此时正战战兢兢。张氏突然厉声说:“王振不守规矩,应当赐死!”说罢,身旁的宫女就把刀架在王振的脖子上,王振吓得浑身抖如筛糠。

最后明英宗朱祁镇为王振求情,张氏才饶了他,然后警告他说:

“皇帝年少,岂知此辈祸人家国。我听皇帝贷振,此后不可令干国事也。”(《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九》)

意思是说,你这样的宦官,自古误国。现在皇帝年少,他哪里知道厉害。既然皇帝替你求情,我暂且放过你,今后如果你敢干预国事,我定不饶你。

从此,王振老老实实。在张氏有生之年,王振都没有擅权。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上李尚书书》中用八个字来形容一个人为忠于国家,为国家操碎了心。这八个字便是: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太皇太后张氏作为一个花甲老妪,为了大明朝的安定,可谓操碎了心。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氏病重,召杨士奇、杨溥(彼时杨荣已经去世)入宫。张氏虚弱地问内阁首辅杨士奇:“现在朝廷还有什么大事没有办的?”杨士奇连忙汇报,可是没等杨士奇说完,张氏已经咽气。在她事先准备好的遗书中,张氏用非常诚恳的语气号召杨士奇等大臣辅佐明英宗施行仁政。

这一年,明英宗16岁,她趴在祖母张氏的灵柩上嚎啕大哭。而后,张氏被尊谥号“诚孝”,与明仁宗朱高炽合葬。

张氏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嫁给朱高炽,正统七年(1442年)薨逝。她一共为明朝朱高炽一脉倾尽全力47年。她做了10个月的皇后,又做了10年的太后,最后做7年的太皇太后,然后溘然长逝。她做太后和太皇太后的17年,辅政而不摄政,凡事以国家为先,从不为个人和家族谋私利,是大明朝最平稳祥和的时代。

明英宗时期,内有太皇太后张氏操持,外有“三杨”辅政,君臣关系和谐,无宦官干政,大明王朝政治清明,河清海晏,延续了仁宣之治的辉煌。

然而,待张氏去世之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放飞自我”,宦官王振再次崛起。随着杨士奇、杨溥等人的去世,大明王朝开始走向另一个方向。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在王振的劝说下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败于蒙古瓦剌部,导致明朝精锐尽失,勋贵集团几乎全部覆灭,仁宣之治的底子全部败光。若不是于谦等名臣力挽狂澜,历史上可能会出现第二次“靖康之耻”。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朝虽然没有倒下,但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过时而悔,当惨淡的晚霞照耀在京都城外的瓦剌旗帜上时,大明朝的臣子和百姓会不会想念那个在风烛残年仍在倾尽全力“忧国如家”的老妪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萎缩,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萎缩,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悦悦侃历史
2023-08-15 13:09:34
浙江一大师专给富婆算命,3年赚1800万,背后真相你绝对想不到!

浙江一大师专给富婆算命,3年赚1800万,背后真相你绝对想不到!

古今档案
2024-05-21 22:38:50
沙溢暴瘦20斤:饿了就睡觉,渴了就喝水,馋了就抽嘴!是个狠人

沙溢暴瘦20斤:饿了就睡觉,渴了就喝水,馋了就抽嘴!是个狠人

贾文彬的史书
2024-06-04 23:29:02
网传长春街头三胎宣传横幅:要想生活奔小康,三胎更比二胎强

网传长春街头三胎宣传横幅:要想生活奔小康,三胎更比二胎强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4 12:16:42
老公永远人淡如菊,指责我不体面,离婚后他却疯了

老公永远人淡如菊,指责我不体面,离婚后他却疯了

风月故事汇
2024-05-21 18:59:40
土耳其军舰挑衅,解放军反制,民进党如惊弓之鸟,黄埔老将大动作

土耳其军舰挑衅,解放军反制,民进党如惊弓之鸟,黄埔老将大动作

笔墨V
2024-06-04 13:17:31
【2024.6.5】爆姐的饭后爆料:生命不止,爆料不息!

【2024.6.5】爆姐的饭后爆料:生命不止,爆料不息!

娱乐真爆姐
2024-06-05 23:36:49
中国首批L3车企公布:9家入围,没有华为小鹏特斯拉

中国首批L3车企公布:9家入围,没有华为小鹏特斯拉

智能车参考
2024-06-05 14:06:05
周大福回应“深圳工厂停工停产”传闻:相关言论失实

周大福回应“深圳工厂停工停产”传闻:相关言论失实

界面新闻
2024-06-05 15:12:05
增程式的电池越来越大?为啥比亚迪却选择大油箱小电池的方案?

增程式的电池越来越大?为啥比亚迪却选择大油箱小电池的方案?

玩车情报
2024-06-04 20:59:20
A股要破3000点,6家国企财务造假,几十万散户被割,重罚60万元

A股要破3000点,6家国企财务造假,几十万散户被割,重罚60万元

鹏哥投研
2024-06-05 19:41:51
赵本山被徒弟曝出私生活混乱

赵本山被徒弟曝出私生活混乱

叨叨名娱堂
2023-08-25 22:12:41
美国宣布拜登和泽连斯基即将会晤: 提前为瑞士和平峰会定调

美国宣布拜登和泽连斯基即将会晤: 提前为瑞士和平峰会定调

一种观点
2024-06-05 17:13:49
制裁28家中企后,美商务部长考虑访问中国,希望缓和中美关系

制裁28家中企后,美商务部长考虑访问中国,希望缓和中美关系

小森八卦呀
2024-06-05 09:34:31
黄仁勋:我有如今的成就,全因父亲把我带到美利坚,实现美国梦

黄仁勋:我有如今的成就,全因父亲把我带到美利坚,实现美国梦

青栀伊人
2024-05-20 22:00:50
三叉戟呼之欲出?国足赛前训练,阿兰-韦世豪-费南多未套蓝色背心

三叉戟呼之欲出?国足赛前训练,阿兰-韦世豪-费南多未套蓝色背心

直播吧
2024-06-05 19:50:17
唐治平母陈尸顶楼「他烂醉状况外」 前女友丁宁发声!

唐治平母陈尸顶楼「他烂醉状况外」 前女友丁宁发声!

ETtoday星光云
2024-06-04 16:30:04
团队涉嫌文化入侵,郭有才像日本天皇?

团队涉嫌文化入侵,郭有才像日本天皇?

新点老
2024-06-04 12:38:45
河北新娘抛下丈夫喝药自杀,10年后丈夫不顾反对给妻子开棺

河北新娘抛下丈夫喝药自杀,10年后丈夫不顾反对给妻子开棺

安妮Emotiong
2024-02-20 21:47:36
太出乎意料了,小玥玥叫爸爸买房子给她,汪小菲都懵圈了

太出乎意料了,小玥玥叫爸爸买房子给她,汪小菲都懵圈了

娱乐的小灶
2024-06-05 13:14:45
2024-06-06 00:40:49
博史通今
博史通今
推敲历史细节
744文章数 14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旅游
游戏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命运2:终焉之形》上线后 Steam同时在线超31万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Type-C 模块化串联,迎广推出 Lynx LN 风扇和 LR36 一体式水冷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