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部:2023年小学入学人数达到近年峰值,三个关键问题不容忽视

0
分享至

据教育部30日表示,受人口政策影响,一些大中城市今年的小学入学人数已达近年峰值。具体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也不难猜,2023年入学新生大多为2016年或2017年出生,今年正是第一批全国开放二孩政策落地后的首批学生。

有些人认为这是个好消息,毕竟学生多,将来社会才会有更多更充足的人才和劳动力,才能继续稳步推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但如此数量的入学新生随之而来的是对现行教育系统的新挑战,以下三个关键性问题不容忽视。

一、这届学生是否会承担相对往届学生更大的压力?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50,60余岁的体力劳动者退出劳动市场的同时近两年来人口出生率的暴跌也引发了全社会的担忧,劳动力的断层以及未来也将面临着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引得各方焦虑。

而今年的入学人数却使得大家的焦虑得以缓解,这是因为今年的入学新生越多,意味着以后的人才和劳动力也越多,现在的学生成才以后投入社会将为未来劳动力短缺的市场提供新鲜血液,这对缓解我国老龄化社会压力当然是好事一件。

但这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却不见的是一件好事。

因为同届入学人数众多但各大高校名额却十分有限即使扩招相比前几届而言仍称得上是名额紧张。因此这批孩子未来无论是参加中高考,考研,考公或者就业要与相比往年更多的同届人竞争,或成为最卷的一届。

这些压力既包含学习压力也包括社会压力,这些压力在他们各种大考中会逐渐浮现,但不代表未来就业机会会更少随着内需的扩大和内循环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还有老人的下岗轮换,可能的就业机会也会增加

二、如此之多的学生应该如何分配教育资源?

随着2023年小学入学人数达近年峰值,未来大概率不会再现今年的盛况,在未来的四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怕是很难会再有这么多学生资源。

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落地之前,更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政策开放后虽然迎来了一波小高峰但仍然阻挡不了人口出生率的颓势,随后的几年更是连年下跌,直到开放三胎依然呈现断崖式的下跌。

这就很让人担忧,现在如何更合理的分配资源和师资力量来应对这一批来势汹汹的学生潮?未来随着生育率降低只会有更少的学生那么退潮之后多余的学校和教师将何去何从?

当然还有最大的问题即按照现行的中高考制度,届时会有一大批学生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被淘汰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往届努力而是同届的竞争者实在太多内卷严重,这样下去会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明明质量比往届高但却因为考试筛选只能去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职校。所幸教育部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在新闻发布会中明确表示将扩大中考录取比例。

三、如何保障这些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于人口政策的原因,这些孩子大多是二胎,当今的社会光供养一个孩子便需要父母呕心沥血,所以这批孩子的家长更是难上加难,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更加复杂,这些家长能早送晚接就已经十分不易更不用说中午能腾出空档接孩子了。

所以这些孩子的午休又成了大问题。

因为新生众多,有的学校一个年级都能有二十多个班,自然是难以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但近日广东东莞某小学却发生了在桌子上趴着午睡还要收取费用的情况,这不得不让大家担忧,很多人质疑收费不合理但这折射了一个问题,即学生中午的去处问题。

现在各大小学周围有很多非正规的托管班但这些又不安全国家又严厉打击所以在学校相对来说确实是比较好的,但是否有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呢?

再有,小小年纪便住上寄宿学校的学生身心健康更是难以保证,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如果6年时间都和亲人聚少离多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而言都太过残忍了。

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虽然教育部积极应对小学入学高峰问题,不断完善基本入学制度,并且也发布了相关通知,扩大中考录取比例,但这些孩子的未来仍需要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和呵护。

今日话题: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吗?我们一起留言讨论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再见巴特勒!热火致电火箭6换2交易,贾巴里史密斯、狄龙成为筹码

再见巴特勒!热火致电火箭6换2交易,贾巴里史密斯、狄龙成为筹码

开心体育站
2024-06-03 12:15:02
胡塞打了美国航母,然后70%的国家都有想法了!

胡塞打了美国航母,然后70%的国家都有想法了!

武当云中客
2024-06-01 21:33:39
4-2!国乒经典内战!陈梦挽救4赛点无缘大逆转,孙颖莎王曼昱争冠

4-2!国乒经典内战!陈梦挽救4赛点无缘大逆转,孙颖莎王曼昱争冠

环太平洋老正太
2024-06-02 21:18:59
中国女排0-3意大利!谁是输球罪魁祸首,数据一目了然,仅1人高分

中国女排0-3意大利!谁是输球罪魁祸首,数据一目了然,仅1人高分

侃球熊弟
2024-06-02 21:48:37
从周小平到周其仁,不妨以“夜壶心态”淡然处之,但......

从周小平到周其仁,不妨以“夜壶心态”淡然处之,但......

景来律师
2024-06-02 07:18:53
董璇女儿出道了!出演电视剧《墨雨云间》,漏风门牙,却格外像妈

董璇女儿出道了!出演电视剧《墨雨云间》,漏风门牙,却格外像妈

娱乐的小灶
2024-06-03 01:33:49
4K修复版《飞鹰计划》国内首映 执行导演透露当年拍摄成本高达2亿

4K修复版《飞鹰计划》国内首映 执行导演透露当年拍摄成本高达2亿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5-31 16:13:11
阳光下的白皙少女大眼长腿清纯诱人

阳光下的白皙少女大眼长腿清纯诱人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3 14:32:42
足球报:国足若三归化一起出场是双刃剑,可通过配置双后腰弥补

足球报:国足若三归化一起出场是双刃剑,可通过配置双后腰弥补

直播吧
2024-06-03 13:50:16
北约秘书长确信:俄未能在哈尔科夫取得任何重大突破,乌克兰必胜

北约秘书长确信:俄未能在哈尔科夫取得任何重大突破,乌克兰必胜

探索星空
2024-06-01 09:52:35
丢脸丢大了!解放军WL-10无人机绕飞日本,进入目视距离才被发现

丢脸丢大了!解放军WL-10无人机绕飞日本,进入目视距离才被发现

小琪国际
2024-06-02 11:14:34
队记:76人想再得一名顶薪 潜在目标包括詹姆斯&乔治&巴特勒&莺歌

队记:76人想再得一名顶薪 潜在目标包括詹姆斯&乔治&巴特勒&莺歌

直播吧
2024-06-02 23:09:11
4席8强出炉!澳网冠军11连胜,8号种子翻车,德约超费德勒成就?

4席8强出炉!澳网冠军11连胜,8号种子翻车,德约超费德勒成就?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4-06-03 05:46:06
别太离谱!谁家校服这么薄这么透?网友辣评:我们还真这样!

别太离谱!谁家校服这么薄这么透?网友辣评:我们还真这样!

白宸侃片
2024-06-02 06:38:23
那些可怕的东西从来不曾远离我们

那些可怕的东西从来不曾远离我们

不死好鸟
2024-06-01 23:30:34
6月2号上午张志磊先生真的靠自己的一双拳头,挣了一笔钱

6月2号上午张志磊先生真的靠自己的一双拳头,挣了一笔钱

开心体育站
2024-06-02 17:50:45
谢晖为了亚泰保级,首次向老东家申花开口提要求,斯卢茨基已同意

谢晖为了亚泰保级,首次向老东家申花开口提要求,斯卢茨基已同意

罗掌柜体育
2024-06-03 08:20:21
拜仁最大的错误是放走克罗斯,其他豪门最大的错误是放走谁

拜仁最大的错误是放走克罗斯,其他豪门最大的错误是放走谁

元爸体育
2024-06-03 12:28:55
78岁女作家起诉特朗普强奸:强迫我靠墙上强奸了我,特朗普:骗局

78岁女作家起诉特朗普强奸:强迫我靠墙上强奸了我,特朗普:骗局

大嘴叔叔呀
2024-06-03 10:09:32
打麻将随身带这三样东西运气爆棚

打麻将随身带这三样东西运气爆棚

漫步风雨中
2024-05-30 13:39:16
2024-06-03 15:18:44
教育风标
教育风标
最新最全教育资讯、榜单、趣闻
2832文章数 27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陈冰:特朗普获罪令拜登更着急 他对拜登威胁性加大

头条要闻

陈冰:特朗普获罪令拜登更着急 他对拜登威胁性加大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黄仁勋的计划:新AI平台 HBM4 机器人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数码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教育要闻

回归教材溯源本质 复盘教材梳理知识结构

数码要闻

TrendForce:预计 2028 年 Micro LED 芯片产值将达 5.8 亿美元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